();
江暖压根没注意高成的离去,将锅烧热以后,倒油在铁锅上滑了一圈,再倒入蛋液,等蛋液稍稍凝固,用筷子轻轻拨动,不一会就形成了一块滑蛋,她把滑蛋倒在米饭上,弄了一个蛋包饭。
这奇特的搭配,让顾维有些新奇,他吃过蛋炒饭,没见过用一整块鸡蛋裹米饭的。江暖又去屋里端出今天的配菜,红烧大排、清蒸童子鸡、走油肉、卤牛肉,再有一盆炒青菜和菌菇汤。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城孩子,平时吃菜可以不算有几道菜,但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都必须双数,过年时间更是起码要六道菜。这些她这几天给自己做的年菜,每天一道,迄今做了十二道大菜和好些炒素,都盛在盘子里放复制空间里,各复制三份备用。
正好今天顾维来了,她就端了一半上来,“顾大哥,你尝尝我做的走油肉。”这也算她家的家传菜了,从她奶奶开始就是家里过年必备菜式,奶奶去世后妈妈做,后来由自己接手,哪怕现在她不在爸妈身边了,一到过年就下意识地要做。
她不爱吃红烧肉,但很喜欢吃走油肉,只可惜这道菜做起来有点麻烦,现在有了复制空间就很方便了,做一次就可以有的吃。很多时候,江暖更喜欢复制原材料,菜还是自己做一遍更有感觉。
顾维看到这么多菜,有些吃惊:“这么多?”
江暖说:“过年嘛,就要多做一点。”她想起以前在家,每次过年跟爸妈最愁的就是要做什么菜,做少了没过年气氛、做多了吃不完,现在没这烦恼了,她不自觉地就把自家常吃的都做了。
空间里还有牛排、炸猪排、小酥肉这些,但这时代她也不知道去哪里买面包屑,也不可能有牛排,这些菜式就留着自己吃吧。
顾维含笑问:“钱还够用吗?”这么多好东西,她花了不少钱吧?
江暖说:“也没花多少钱,我下乡前姆妈、阿婆都给我不少钱。”她又冲了两杯牛奶当饮料。
她这几道菜摆盘很精致,每一道都是精工细作,味道极好,但数量都不多,她每道菜都尝了一点,就差不多饱了,剩下的都被顾维包圆了,要不是江暖拦着,他都想用走油肉的汤汁拌饭。
“这汤吃了对身体,你别吃。”江暖只让他舀了一勺尝个味道,就他这吃法,也是年轻代谢好,等过了三十,如果疏于锻炼肯定成大胖子。
顾维很是惋惜地看着料汁,江暖好笑道:“我还留了两块走油肉,你都带回去,用我调和的料汁浇上蒸一下就好。”她又从屋里端出一个托盘,上面是两盘甜点:枣泥拉糕和红豆沙枣泥年糕。
江暖做的甜点,跟这个时代最大不同就是不甜,比如她两样甜点的甜味剂都只是枣泥,没有额外添加其他糖。对现在的人来说,或许不算好吃,但对顾维来说却正好,或者说江暖做的大部分饭菜都很贴合他口味。
照旧是江暖尝了个味道,剩下的都被顾维吃了,幸好她也没做太多,否则他这吃饭架势,还挺担心他肠胃炎去医院的。
吃完饭,顾维主动洗碗,洗完碗,又看见她挂在衣架上的罩衫,就拿了一个木盆,很主动替她洗罩衫。小姑娘爱干净,最外面的罩衫也是干干净净的,还带着一点点甜香,顾维闻着闻着就有点不自在,下意识加快了动作。
江暖吃过饭,就在房间里准备让顾维带回去的年礼,见他待在外面迟迟不进来,有些好奇地出门看他,见他居然蹲在地上替自己洗衣服,不由瞪大眼睛,“顾大哥,你怎么给我洗衣服?”
顾维说:“天冷水太凉,女孩子别碰凉水,你还有什么脏衣服吗?我替你一起洗了。”
江暖长这么大,也就爸爸给自己洗过衣服,哪里好意思让没关系的异性给自己洗衣服?饶她脸皮够厚都有点泛红,“不用了,我没脏衣服。”她衣服都是洗衣机洗的,外面洗衣就是浸凉水罢了。
顾维知道她不好意思,也不强求,“天太冷,有脏衣服就让你大伯母洗。”他把罩衫拧干,挂在屋里晾衣绳上,“我给你的贡米有天天吃吗?”
江暖点头:“有,我觉得比人参还滋补。”
顾维暗想,变异米三年才成熟一期,而且只能长在灵土上,普通人参这么养上三年都可以成千年人参了,当然比人参珍贵,“还有吗?我今天又带了一袋过来。”
江暖忙摆手说:“我还有很多,这米只要一小把就能熬一碗粥,我每次都吃不完,要分两天吃。”她跟现在的人比起来,食量不算大,也不是一碗粥要分两天喝的人,可偏偏这粥她吃两口就饱了。
后来发现她每次去空间里干农活、锻炼以后,会多吃几勺,且第二天精神更好后,她就习惯每天种地锻炼完再种一点。空间种植时间她差不多也确定了,不存在空间一天、外面一年概念,两者时间流逝是一样的。
顾维有些诧异地问:“你还能吃半碗?”他以为她能吃两口就不错了,“你还干农活了?”
江暖摇头:“没有,我就在家做点运动,比如跳绳、高抬腿这种。”
顾维赞同道:“这样很好,就要多锻炼身体,才不容易生病。”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只小木匣,“新年礼物。”
江暖看了一眼手里沉甸甸的木匣,这是小叶紫檀木匣吧?哪怕在现在都属于稀有木种,我国和东南亚的紫檀木都被砍光了,也就三哥那边有了,装东西的木匣都用这么珍贵的木料,里面是什么?
她缓缓揭开盒盖,里面是一块只有她拇指大小的玉佩,她拿起来细瞧,有点像和田玉籽料,但又有点太油润了,且触手似乎还隐约有点暖意,让她有点吃不透这是什么材质,她还好奇地用指甲轻轻敲了一下,好像不是塑料?
顾维说:“这是暖玉,戴着冬暖夏凉,还能滋养身体。”
江暖狐疑看着他,一脸“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表情,玉石界的暖玉,其实就是和田籽玉这类的软玉,那些所谓的冬暖夏凉、滋养身体的暖玉,那是只有小说里才存在的玩意,如果这块石头真能发热的话——
她快速合上盖子,“顾大哥,你是不是被骗了?暖玉就是软玉,本质还是矿石,不可能自行发热的。如果这石头真能发热,要么就是假的,要么就是有辐射。”
江暖压根没注意高成的离去,将锅烧热以后,倒油在铁锅上滑了一圈,再倒入蛋液,等蛋液稍稍凝固,用筷子轻轻拨动,不一会就形成了一块滑蛋,她把滑蛋倒在米饭上,弄了一个蛋包饭。
这奇特的搭配,让顾维有些新奇,他吃过蛋炒饭,没见过用一整块鸡蛋裹米饭的。江暖又去屋里端出今天的配菜,红烧大排、清蒸童子鸡、走油肉、卤牛肉,再有一盆炒青菜和菌菇汤。
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城孩子,平时吃菜可以不算有几道菜,但逢年过节、招待客人都必须双数,过年时间更是起码要六道菜。这些她这几天给自己做的年菜,每天一道,迄今做了十二道大菜和好些炒素,都盛在盘子里放复制空间里,各复制三份备用。
正好今天顾维来了,她就端了一半上来,“顾大哥,你尝尝我做的走油肉。”这也算她家的家传菜了,从她奶奶开始就是家里过年必备菜式,奶奶去世后妈妈做,后来由自己接手,哪怕现在她不在爸妈身边了,一到过年就下意识地要做。
她不爱吃红烧肉,但很喜欢吃走油肉,只可惜这道菜做起来有点麻烦,现在有了复制空间就很方便了,做一次就可以有的吃。很多时候,江暖更喜欢复制原材料,菜还是自己做一遍更有感觉。
顾维看到这么多菜,有些吃惊:“这么多?”
江暖说:“过年嘛,就要多做一点。”她想起以前在家,每次过年跟爸妈最愁的就是要做什么菜,做少了没过年气氛、做多了吃不完,现在没这烦恼了,她不自觉地就把自家常吃的都做了。
空间里还有牛排、炸猪排、小酥肉这些,但这时代她也不知道去哪里买面包屑,也不可能有牛排,这些菜式就留着自己吃吧。
顾维含笑问:“钱还够用吗?”这么多好东西,她花了不少钱吧?
江暖说:“也没花多少钱,我下乡前姆妈、阿婆都给我不少钱。”她又冲了两杯牛奶当饮料。
她这几道菜摆盘很精致,每一道都是精工细作,味道极好,但数量都不多,她每道菜都尝了一点,就差不多饱了,剩下的都被顾维包圆了,要不是江暖拦着,他都想用走油肉的汤汁拌饭。
“这汤吃了对身体,你别吃。”江暖只让他舀了一勺尝个味道,就他这吃法,也是年轻代谢好,等过了三十,如果疏于锻炼肯定成大胖子。
顾维很是惋惜地看着料汁,江暖好笑道:“我还留了两块走油肉,你都带回去,用我调和的料汁浇上蒸一下就好。”她又从屋里端出一个托盘,上面是两盘甜点:枣泥拉糕和红豆沙枣泥年糕。
江暖做的甜点,跟这个时代最大不同就是不甜,比如她两样甜点的甜味剂都只是枣泥,没有额外添加其他糖。对现在的人来说,或许不算好吃,但对顾维来说却正好,或者说江暖做的大部分饭菜都很贴合他口味。
照旧是江暖尝了个味道,剩下的都被顾维吃了,幸好她也没做太多,否则他这吃饭架势,还挺担心他肠胃炎去医院的。
吃完饭,顾维主动洗碗,洗完碗,又看见她挂在衣架上的罩衫,就拿了一个木盆,很主动替她洗罩衫。小姑娘爱干净,最外面的罩衫也是干干净净的,还带着一点点甜香,顾维闻着闻着就有点不自在,下意识加快了动作。
江暖吃过饭,就在房间里准备让顾维带回去的年礼,见他待在外面迟迟不进来,有些好奇地出门看他,见他居然蹲在地上替自己洗衣服,不由瞪大眼睛,“顾大哥,你怎么给我洗衣服?”
顾维说:“天冷水太凉,女孩子别碰凉水,你还有什么脏衣服吗?我替你一起洗了。”
江暖长这么大,也就爸爸给自己洗过衣服,哪里好意思让没关系的异性给自己洗衣服?饶她脸皮够厚都有点泛红,“不用了,我没脏衣服。”她衣服都是洗衣机洗的,外面洗衣就是浸凉水罢了。
顾维知道她不好意思,也不强求,“天太冷,有脏衣服就让你大伯母洗。”他把罩衫拧干,挂在屋里晾衣绳上,“我给你的贡米有天天吃吗?”
江暖点头:“有,我觉得比人参还滋补。”
顾维暗想,变异米三年才成熟一期,而且只能长在灵土上,普通人参这么养上三年都可以成千年人参了,当然比人参珍贵,“还有吗?我今天又带了一袋过来。”
江暖忙摆手说:“我还有很多,这米只要一小把就能熬一碗粥,我每次都吃不完,要分两天吃。”她跟现在的人比起来,食量不算大,也不是一碗粥要分两天喝的人,可偏偏这粥她吃两口就饱了。
后来发现她每次去空间里干农活、锻炼以后,会多吃几勺,且第二天精神更好后,她就习惯每天种地锻炼完再种一点。空间种植时间她差不多也确定了,不存在空间一天、外面一年概念,两者时间流逝是一样的。
顾维有些诧异地问:“你还能吃半碗?”他以为她能吃两口就不错了,“你还干农活了?”
江暖摇头:“没有,我就在家做点运动,比如跳绳、高抬腿这种。”
顾维赞同道:“这样很好,就要多锻炼身体,才不容易生病。”他又从怀里掏出一只小木匣,“新年礼物。”
江暖看了一眼手里沉甸甸的木匣,这是小叶紫檀木匣吧?哪怕在现在都属于稀有木种,我国和东南亚的紫檀木都被砍光了,也就三哥那边有了,装东西的木匣都用这么珍贵的木料,里面是什么?
她缓缓揭开盒盖,里面是一块只有她拇指大小的玉佩,她拿起来细瞧,有点像和田玉籽料,但又有点太油润了,且触手似乎还隐约有点暖意,让她有点吃不透这是什么材质,她还好奇地用指甲轻轻敲了一下,好像不是塑料?
顾维说:“这是暖玉,戴着冬暖夏凉,还能滋养身体。”
江暖狐疑看着他,一脸“我读书少,你别骗我”的表情,玉石界的暖玉,其实就是和田籽玉这类的软玉,那些所谓的冬暖夏凉、滋养身体的暖玉,那是只有小说里才存在的玩意,如果这块石头真能发热的话——
她快速合上盖子,“顾大哥,你是不是被骗了?暖玉就是软玉,本质还是矿石,不可能自行发热的。如果这石头真能发热,要么就是假的,要么就是有辐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