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牙山上,云雾缭绕。

  那五个纵身一跃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

  那首《保卫黄河》,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天幕之下,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还沉浸在那份,由集体赴死所带来的,巨大而又沉重的震撼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许久。

  天幕之上,那行【山河为碑,天地为墓】的金色字迹,才缓缓淡去。

  画面,再次陷入黑暗。

  但这一次,黑暗没有持续太久。

  一幅幅熟悉的,却又让人不忍再看的画面,开始在天幕上,快速地,闪回。

  那是孙德胜,在被斩断手臂之后,依旧高喊着“骑兵连,进攻”,单人独骑,冲向敌阵的背影。

  那是杨秀芹,在平安县城的城楼上,穿着大红的嫁衣,对着下方那个让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灿烂地笑着,高喊“开炮”的决绝。

  那是魏和尚,在喋血的山神庙里,身中数刀,依旧死战不退,最终,却殒于宵小之手的不甘。

  那是张大彪,在李家坡的阵地前,摔碎了军帽,也摔碎了自己性命的,那场惨烈的冲锋。

  最后,画面,定格在狼牙山那五个,手拉着手,纵身跃下万丈悬崖的,不朽的身影之上。

  一幕幕,一桩桩。

  都是血,都是泪。

  都是这片苦难的土地上,那些不屈的灵魂,所谱写的,最悲壮的,意难平。

  天幕之上,一行全新的,总结性的陈词,缓缓浮现。

  【何为军魂?】

  【是冲锋陷阵,视死如归。】

  【是为国为民,舍生取义。】

  【更是那无数个,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为信仰而战,为尊严而死的,不屈的灵魂。】

  独立团的院子里。

  李云龙,还坐在那棵老槐树下。

  他看着天幕上,闪过的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

  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他只是,一口接着一口,喝着碗里的酒。

  看到孙德胜冲锋时,他会咧开嘴,骂一句“好样的,没给老子丢人”。

  看到秀芹喊开炮时,他端着酒碗的手,会不自觉地,抖一下。

  看到魏和尚倒在血泊中时,他会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仿佛只有那辛辣的液体,才能压下心头那股翻涌的,无处发泄的火气。

  看到张大彪死而不倒时,他会沉默地,将面前那只属于张大彪的空碗,倒满。

  当最后,看到狼牙山上那五个身影时,他沉默了许久,最终,只是将自己碗里的酒,洒在了地上。

  一幕幕的过往,像一把生了锈的钝刀,在他的心上,来回地,切割着。

  痛,却又麻木。

  3—5—8团阵地。

  楚云飞,也静静地,看着天幕上的回顾。

  他的思绪,也跟着那些画面,回到了最初。

  他想起了,自己最初看到独立团骑兵连时,那句“草台班子,乌合之众”的轻蔑评价。

  他又想起了,孙德胜那声“骑兵连,进攻”的怒吼,和自己,不受控制地,起立敬礼的那个瞬间。

  他想起了,自己看到李云龙,为了一个女人,就要发兵攻打县城时,那种“荒唐,不可理喻”的震惊。

  他又想起了,秀芹在城楼上,那声“为我开炮”,和自己,那声发自肺腑的,“了不起的中国女人”的赞叹。

  他想起了,自己对魏和尚,“一介武夫,上不得台面”的评语。

  他又想起了,李云龙在魏和尚坟前,那如同孩子般,嚎啕大哭的,罕见的脆弱。

  他想起了,自己对王有胜那场滑稽的“阅兵”,那种对军纪涣散的,毫不掩饰的鄙夷。

  他又想起了,自己最后,对着方立功,问出的那个,连自己都无法回答的问题。

  “这样的军队,为何总能胜利?”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张大彪,和那五个无名的壮士身上。

  他的整个军事观,价值观,世界观。

  都在这一场场的“曝光”之中,被反复地,冲击,碾压,然后,重塑。

  他忽然觉得,自己以前所信奉的那些,关于装备,关于战术,关于纪律的,冰冷的条条框框,是那么的,可笑。

  他似乎,抓到了一些,更加本质的,更加核心的东西。

  但那东西,具体是什么,他又说不出来。

  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神。

  天幕之上,那肃穆的,总结性的画面,终于,缓缓散去。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今天的曝光,将在这沉重的氛围中结束时。

  画面,再次一转。

  不再是炮火连天的战场。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小城的,熙熙攘攘的街头。

  时间,是抗战胜利之后。

  街上,行人如织,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劫后余生的,人间烟火气。

  就在这嘈杂的人群中。

  两个身影,偶然地,相遇了。

  一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八路军军装,走路的姿势,还带着几分匪气,正是李云龙。

  另一个,则穿着一身笔挺的国军将官服,身姿挺拔,气度不凡,正是楚云飞。

  两人,在街角,四目相对。

  先是一愣。

  随即,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不再是战场上,你死我活的对手。

  倒像是,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

  两人在街边,找了一家小酒馆。

  推杯换盏,纵论天下。

  从战术战略,到个人抱负。

  从国家前途,到民族未来。

  他们惺惺相惜,引为知己。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楚云飞,从怀里,缓缓地,拿出了一把枪。

  那是一把德制的,勃朗宁**。

  枪身小巧,精致,线条流畅,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幽蓝色的,迷人的光泽。

  他将枪,推到了李云龙的面前。

  “云龙兄。”

  楚云飞的声音,带着几分酒后的微醺。

  “此番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这把枪,是我多年前的珍藏。今日,就赠予云龙兄,留个念想吧。”

  李云龙看着那把枪,眼睛,瞬间就亮了。

  他是个爱枪之人,更何况,是如此精美的好枪。

  他也不客气,直接将枪,拿了过来,在手里,反复地,把玩,检视。

  越看,越是喜欢。

  他哈哈大笑,将枪,往自己腰间一别。

  “云飞兄,你这就太客气了!”

  “既然如此,那老子,就却之不恭了!”

  两人相视一笑,再次举杯,一饮而尽。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天幕之上,一行带着几分疑问的字幕,缓缓浮现。

  【兄弟,还是对手?知己,抑或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