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 第130章 斩杀曹仁,曹操的骑兵覆灭,刘备有女儿了(三合一)

小说:兴汉 作者:神纹本神 更新时间:2025-10-31 13:31:58 源网站:2k小说网
  戏志才的担忧亦是曹操的担忧。

  相对于吕布,曹操对屡屡坏自己好事的郑牧更忌惮。

  沂水河岸坑走了一半粮草,谯县又坑走了一半粮草,曹操有时候都在想,是不是上辈子欠郑牧的,回回劫掠的粮草都能被郑牧给截胡一半。

  对于郑牧的目的,曹操也是心知肚明:郑牧不希望兖州只存在一个势力,谁弱就帮谁!

  因此。

  当戏志才谈到郑牧的其他隐藏的目的时,曹操也陷入了沉思。

  作为同样诡诈的一类人,曹操试图代入郑牧的思维去揣测郑牧的目的。

  “郑牧要助吕布,不会仅仅只给吕布提供粮草,吕布败军之将即便有了粮草也只能苟延残喘,曹某甚至都不用亲自动手,子孝就能——”

  “嗯,子孝?”

  曹操忽然感觉不对劲。

  虽说刘备给吕布提供了粮草,但曹操不认为郑牧会真的助吕布打破鄄城和范县。

  曹操隐隐有种感觉,似乎要揣测到郑牧的目的,但那跨门而入的一脚又始终不得其门。

  “子和。”

  “在!”

  “你刚才说,子孝去哪了?”

  “兄长去虞县北部拦截吕布了。”

  曹纯不明白曹操为何要问这个问题,眼中充斥疑惑。

  “虞县北,拦截吕布。”曹操反复的琢磨低语。

  猛然间,曹操豁然起身,冷汗瞬间冒出。

  曹操猜到了一个可能,而这个可能让曹操心惊胆战。

  “子和,立即去寻子孝,让其退回范县听文若调遣,不可单独去拦截吕布!”曹操的声音变得尖锐而急切,整个人都有些颤抖:“不会有错!郑牧的目的,不仅仅是给吕布提供粮草,郑牧的真正目的是子孝,是子孝的那一千骑兵!若子孝和那一千骑兵被灭,曹某想驱逐吕布,就会变得非常难!”

  戏志才亦是脸色大变。

  虽说预料到郑牧会有诡计,有隐藏的其他目的,但戏志才并未想到郑牧会伺机灭曹仁及那支骑兵的意图。

  此刻见曹操忽然暴起,戏志才也快速的将这个猜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这一联想,不合理的地方猜不透的地方都豁然清晰了。

  “若真如明公猜测,兖州难平了!”戏志才的瞳孔中也多了几分惊骇。

  曹纯心中,亦是惊骇莫名。

  曹仁是曹纯的亲兄长,若真的因此而被郑牧和吕布伏击,那就是真正的丧亲之痛了。

  “末将这就去寻兄长!”曹纯急急出了陈留城,不顾疲惫的向虞县北部而去。

  见曹纯离去,戏志才紧蹙眉头:“倘若郑牧真的有此想法,明公得做最坏打算了。”

  曹操眼神变得阴沉。

  若郑牧真要除掉曹仁和那一千骑兵,曹操是来不及救援的。

  曹操的兵马大部分都在围困雍丘的张邈,即便是行军最快的夏侯渊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赶往虞县,若是倍道而行还可能遭到埋伏。

  “史涣。”

  “在!”

  亲卫统领史涣听到曹操呼唤,遂大步入内。

  曹操眼神变得凌厉:“速遣人去雍丘给妙才传信,六日内返回范县,听候文若调遣!”

  雍丘到范县,走陈留过东郡有千里之遥,曹操麾下能以这个速度行军的,也只有夏侯渊了。

  “末将得令!”史涣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连忙去安排信使。

  曹操则是看着地图,一拳砸在地图上,两眼如喷火:“郑——子——武!”

  ......

  虞县北部的单县,这里是济阴郡和山阳郡的交界处。

  吕布的部将宋宪率五百步卒为先锋,趁夜而行。

  伏击曹仁的计划,吕布并未告诉宋宪,宋宪只以为是要夺回巨野、奇袭鄄城和范县,于是请了先锋一职。

  而宋宪的行军路线,早已被曹仁的斥候觉察。

  “只有五百步卒,吕布还真是胆大,本以为这次阻拦会很艰苦,没想到吕布竟然会分兵!”得到情报的曹仁不由冷笑。

  吕布在虞县的兵马,曹仁是能推测出来的。

  本以为吕布得了粮草就亲自率主力兵马迅速北上,没想到只来了五百先锋兵。

  但对于曹仁而言,这是好事。

  一千骑兵要偷袭五百步卒,可比拦截三千步骑要容易多了。

  预估了宋宪这五百步卒的行军速度,曹仁很快就选择好了伏击地点,遂亲自率兵来截杀宋宪。

  豫州的大部分地域都适合骑兵奔驰,曹仁选择的这个区域,也是适合骑兵奔走的地方。

  宋宪还不清楚前方的曹仁早已埋伏,正喝喊步卒速速前行。

  兵贵神速的道理,宋宪还是明白的。

  就在宋宪抵达一处平坦地埋锅造饭准备休憩一阵的时候,忽然山林中响起一阵战马奔腾声,曹仁率一千骑兵如狩猎的虎豹一般,猛然间冲杀而来。

  “曹仁?”

  “为何这里会有曹仁的骑兵?”

  看着越来越近的将旗,宋宪的魂都快被吓没了。

  被曹仁一路追杀到虞县,宋宪这个并州悍将对曹仁已经产生了恐惧之心。

  “结阵!结阵!”

  惊惧的宋宪,连忙喝令步卒原地结阵固守。

  这个时期的骑兵,主要以骑射为主,很少有直接对冲步兵的,宋宪要防的就是骑兵的弓箭。

  宋宪麾下的五百步卒也很慌,连忙结阵聚在一起,有盾的拿盾,没盾的锅碗瓢盆有什么拿什么。

  反击?

  反击是几乎不可能的。

  即便宋宪的步卒中有弓箭手,也难以射中策马游走的骑兵。

  弓箭手只是会射箭,但不意味着人人都是神射手,能射中游走的骑兵。

  宋宪现在很后悔,后悔不该兴致勃勃的接这个先锋任务。

  原本吕布的想法,是让陈宫的亲信兖州武将来当先锋的,结果宋宪喊得太凶,还扬言谁都不能抢谁抢跟谁急,让吕布都忍不住暗中骂人。

  但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除了列阵固守,宋宪想不到任何破局的办法。

  “若谁能来救我,我必定效死力!”看着越来越少的步卒,宋宪的眼神逐渐绝望。

  曹仁没有留情,指挥骑兵对宋宪这五百步卒发动一轮又一轮的攻势。

  “不过如此!”曹仁的眼中闪过几分轻蔑。

  用一千骑兵来伏击这五百步卒,已经是在欺负人了,而宋宪的表现也让曹仁鄙视。

  这种时候,除了悍不畏死的猛冲突围去寻找山林险阻设法阻挡骑兵的骑射战法,是没有任何的取巧机会的,但宋宪偏偏选择了最笨的原地结阵固守。

  就在宋宪濒临绝望的时候,又是一支骑兵杀入战场。

  为首的正是许褚!

  高大威猛的许褚,握着硬弓冲在最前方。

  “曹仁,可还认得你许家大父!”许褚跟着典韦久了,这说话的方式也在向典韦靠近。

  听得这个声音,曹仁疑惑回头,见是在谯县遇到的拦路贼许褚,曹仁的眼神顿时变得阴沉。

  号声一响,曹仁麾下的骑兵就开始聚集。

  虽说许褚这支骑兵的到来让曹仁有些意外,但曹仁并未因此而惊慌失措。

  作为曹操麾下最善统领骑兵的曹仁,经历的恶战也有几十场了,并不会因为这种场面就吓得逃跑。

  “在本将面前玩骑兵,你以为你是郑牧还是关羽?”曹仁并未看到郑牧的身影,对眼前的许褚很是不屑。

  而陷入困境的宋宪,此刻却是增大了眼睛看着前方跟吕布一般高大威猛的许褚,心中泛起了难言的感觉。

  但曹仁也没分心,许褚这支骑兵只有三百骑,必然还有其他的骑兵在伺机以待。

  如曹仁预料的一般,郑牧将骑兵分成了三组,一组由许褚率领,一组由鲁肃率领,一组则是郑牧亲自率领。

  三组骑兵分别在三个点,许褚先行,鲁肃跟上,郑牧则是藏在最后。

  在曹仁的提防下,鲁肃的骑兵自曹仁的右侧出现。

  “就知道还有藏兵。”曹仁冷静的看着鲁肃这三百骑兵,分出了三百骑兵去拦截鲁肃。

  随后,曹仁策马掉头,看向了左侧的密林,而在林中,郑牧率四百骑兵出现。

  “子孝兄,好久不见。”郑牧一如既往的在阵前打着招呼,虽说战场声音嘈杂,但郑牧的位置却也能将话传到曹仁耳中。

  曹仁看向郑牧的眼神,有忌惮亦有杀意:“郑子武,你这次的埋伏计,用得可不太高明。”

  如此轻易的现身让曹仁多了几分疑惑,而郑牧的出现也让曹仁多了杀意,只要杀了郑牧,就能规避一切的阴谋诡计。

  郑牧大笑:“牧新得一大将,自然就不用跟子孝兄玩虚的了。子孝兄,看在你我曾经是旧识的份上,牧不想杀你,不如下马投降如何?”

  曹仁冷笑:“郑子武,少在本将面前玩这套,今日这战场,要么你死,要么我亡!”

  郑牧惯用的招式,曹仁自问已经看明白了,表面上叙旧,实际上是在制造可以抢占先机的破绽。

  曹仁没有跟郑牧废话,直接率骑兵冲向了郑牧,随后张弓搭箭,一箭射向郑牧。

  “学乖了啊!”

  如曹仁猜测的一样,郑牧的叙旧只是为了出其不意,在曹仁发起冲锋的时候,郑牧也同样调动了骑兵。

  常年习骑射的郑牧,即便没有双边马镫,也能轻易的在马背上做出各种动作。

  近一年时间的改良,郑牧将新式马具又改良了。

  原本只有双边马镫的新式马具,如今又变成了高桥马鞍,高桥马鞍就是将马鞍的前后都垫高,让骑兵不容易前后滑落,这让骑兵在纵向更稳定,更方便在飞驰的时候向前射箭。

  新式马具弥补了郑牧这支骑兵在骑术上的不精和战斗经验上的不足。

  故而上回在南阳湖遇到曹仁的时候,郑牧并不愿意跟曹仁正面硬碰硬,但这次不一样了。

  新式马具加上近一年的特训,郑牧这支骑兵的战斗力日益飞涨,即便是面对曹仁这支战场上磨砺出来的精锐骑兵,也有一战的资格了。

  故而。

  在曹仁张弓搭箭的时候,郑牧也同时张弓搭箭。

  不同的是,曹仁是左开弓,而郑牧是前开弓!

  这是一场斗狠的骑兵对战。

  曹仁对麾下骑兵有足够的自信,想要将郑牧射杀在这里。

  而郑牧同样要将曹仁这一千骑兵留下,狠狠的削弱曹操的战力。

  作为掌兵之将,郑牧不是宋朝这种文弱书生掌兵,而是真正能文能武的汉将。

  激烈的战斗下,不论是曹仁还是郑牧,双方的骑兵都在急速的减员。

  作为双方的主将,不仅要提防战场上随时可能射来的箭矢,还要敏锐的去观察战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对应的战术挑战。

  这极其考验双方的精力和体力。

  “真是顽强!”曹仁的眼神越来越凝重,对郑牧这支丹阳骑兵的战斗力多了惊讶。

  曹仁这支骑兵,是这几年通过大量的战斗磨砺出来的精锐,不论是射术、骑术还是战斗意志,都是寻常兵马难以比拟的。

  哪怕是面对吕布,曹仁也能将其追赶,上回遇到强敌还是在南阳湖跟关羽对阵的时候。

  但现在,郑牧这支骑兵竟然也有了平分秋色的战力!

  当曹仁开始清点骑兵的时候,这一千骑兵竟然战损了三百余骑,三百余骑的战损,这是曹仁这几年损失最惨的一战!

  由于缺少战马,曹仁这支骑兵一直走的都是精兵路线,似汉匈大战那种动辄几万骑的骑兵作战,并不是曹仁的骑兵战法。

  每一个骑兵的折损,都如同在割曹仁的肉!

  而郑牧这边,战损同样超过了三百骑兵,为了灭掉曹仁这支骑兵,郑牧这次没有去考虑如何保全兵力。

  郑牧在赌,赌曹仁不敢在这里死磕!

  “三百余骑的战损,这次可真是亏大了。”郑牧望着对面又开始结阵的曹仁,握紧了手中的长弓。

  许褚和鲁肃也聚兵在郑牧身后,同样握弓取箭。

  早已撤到了一旁的宋宪,目睹了整个战场的骑兵对射。

  宋宪大致估计,战场上落空的箭矢都超过了三千,想到面对曹仁这支骑兵时的恐惧,宋宪对郑牧这支骑兵也不由滋生了恐惧之心。

  超过三千的落空箭矢,不是双方骑兵的射术太弱。

  相反,正因为双方骑射太厉害,才会有如此多的落空箭矢!

  这是骑兵对射,不是覆盖式抛射!

  “曹仁的骑兵厉害,没想到郑牧的骑兵也如此厉害,这般的骑射水平,已经不弱于边境骑卒了。”宋宪就是并州骑卒出身,见过雁门关外跟塞外骑兵的对射,也见过西凉骑兵的骑射,自然能评断眼前这两支骑兵的骑射水准。

  双方对峙良久,宋宪感到空气似乎都在此刻凝滞了不少。

  最终。

  曹仁还是不敢狠下心来跟郑牧在这里继续消耗!

  这支骑兵是曹操花了大价钱来培养的,若是在这里折损大半,即便侥幸杀了郑牧,曹仁也是无功有过!

  三百余骑的战损,已经超过了曹仁能接受的战损比了!

  待得曹仁退兵,宋宪松了一口气,来到郑牧面前,行了个军礼:“温侯麾下宋宪,谢郑相相救。”

  郑牧见宋宪这五百步卒,只剩下不到百人,佯装诧异:“温侯跟你有仇?”

  宋宪一愣:“宪自并州时就跟随温侯,温侯又岂会跟宪有仇?”

  郑牧故作疑惑:“既然无仇,为何要让你来执行这必死的任务?若本相晚来片刻,你就得葬身此地了。”

  宋宪的瞳孔瞬间睁大:“必,必死的任务?”

  想到在吕布面前争抢先锋印,宋宪又感觉冷汗冒出来了。

  见宋宪如此模样,郑牧微有猜测,遂又问道:“会骑射吗?”

  宋宪连忙点头:“宪是并州人,自然是会骑射的!”

  郑牧扬枪指了指战场上的无主战马,道:“自行在战场上挑选一匹战马,稍后随本相追杀曹仁。”

  曹仁退走,战场上的无主战马却是不少。

  郑牧又让宋宪**余的步卒中挑选了会骑射的,宋宪挑选了二十骑。

  战场上落空的箭矢,还有一部分是能用的,郑牧亦让众骑卒将能用的箭矢捡起来装进箭囊。

  郑牧要追击曹仁,短时间内是得不到箭矢补充的,郑牧也不想让曹仁去得到箭矢补充,故而打扫战场寻有用的箭矢是最便捷的。

  稍作整顿后,郑牧留下包括伤兵在内的百余骑,继续打扫战场,埋葬尸身以及将战场上多余的战马带回谯县。

  杜甫曾有诗“射人先射马”,但在汉末的骑兵对射,战场上射**情况很少的。

  战马大多强健,生命力也比人顽强。

  人中箭,可能当场就死了,马中箭,还能在战场上乱蹦。

  射杀一个骑兵,大部分时候只需要一箭,射杀一匹战马,十箭都未必能将战马射杀。

  以汉末的箭矢工艺,也很难制造出能轻易射杀战**箭矢。

  而骑兵的箭矢是有限的,如何有效的利用箭矢进行有效杀伤,是每个骑兵要学会的基本技能。

  郑牧的追杀,令曹仁有些意外。

  曹仁选择撤退的原因,也是笃定郑牧是在强撑,并不敢真的追来。

  然而,当郑牧的骑兵出现的时候,曹仁不得不否掉了之前的推断。

  因为曹仁也想明白了,宋宪就是个诱饵,甚至于给吕布提供粮草都是诱饵,郑牧的真正目的就是自己这支骑兵。

  “子孝兄,不如降了吧!你是孟德兄的宗族兄弟,即便你降了,孟德兄也不可能真的杀了你。胜败乃兵家常事,区区一千骑兵,只要孟德兄去袁绍处哭哭穷,很容易再得到战**。何必在此搭上性命呢?”郑牧依旧是一贯的战前叙旧劝降。

  但这话听在曹仁耳中,却是变了味道。

  诚然,曹仁真的败了,曹操也最多的让曹仁受些皮肉之苦而不会真的斩了曹仁以正军规。

  军规,那是写给外姓武将的!

  然而曹仁有曹仁的骄傲,若是如曹休一般让曹操拿钱来赎,这是莫大的羞辱!

  虽说只有一千骑兵,但这却是曹操耗费了大量精力和钱粮才打造出来的,又岂能说丢就丢?不仅如此,还得让曹操去袁绍面前卑躬屈膝的哭穷要马!

  主辱臣死!

  倘若曹操受辱,曹仁若还在苟活,那是人生最大的污点。

  士可杀,不可辱。

  曹仁的怒气在心底滋生:“郑子武,你想决一死战,本将奉陪!哪怕本将的骑兵都死光了,你也得死在这里!”

  避不开,躲不过,那就只能正面死战了。

  曹仁下定决心,要将郑牧的首级带去见曹操,用以弥补骑兵的战损。

  “终于被激怒了!”郑牧的眼神也变得冷冽。

  曹仁若真的要跑,郑牧未必能追得上,毕竟越往北走,曹仁的赢面就越大。

  鄄城和范县的兵马闻讯必然会来支援曹仁,而曹操也极有可能遣人来给曹仁下达新的命令。

  故而。

  郑牧必须将曹仁留在此地,哪怕代价是将这新组建的丹阳骑兵打光,也得将曹仁留下。

  只要上了战场,郑牧就会变得冷漠。

  慈不掌兵。

  若只在乎麾下骑兵的战损而不敢发狠,是很难抓住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战机的。

  多拖一天,对于郑牧而言,就是多一分的危险!

  而这危险,很可能会要了郑牧的性命!

  “仲康,子敬!”

  “在!”

  “盯紧了曹仁!”

  “得令!”

  郑牧这命令一下达,许褚和鲁肃就明白了这一战的目标。

  其余的曹营骑卒都可以忽略,唯独曹仁不能忽视。

  曹仁选择迎战而不是继续撤退,就意味着曹仁要拼命了。

  对于要拼命的敌将,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曹仁骁勇,但郑牧也不惧死。

  将是兵的胆,主将奋不顾身,兵卒亦不会恐惧死亡。

  双方千余骑兵再次在战场上对射。

  箭矢耗尽,各自取出长枪或者长槊,开始近距离的搏杀。

  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不论是曹仁的骑兵还是郑牧的骑兵,都有顽强的斗志。

  一个个的骑兵开始落马,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会将对方的骑兵拉下马来。

  残酷和血腥,足以令胆小者不敢直视!

  曹仁趁着亲兵缠住许褚和鲁肃的机会,以一腔血勇,终于突破到了郑牧的将旗下。

  “郑子武,纳命来!”曹仁血染战袍,赤红着眼如同嗜血的虎豹一般。

  长槊挥出,但被郑牧躲过夹在腋下,郑牧的长枪刺出,同样被曹仁躲过夹在腋下。

  曹仁嗜血,郑牧冷静,两人各自夹着对方的武器,比拼气力和技巧。

  “曹子孝,你知道牧为何要跟你在这里死战吗?”郑牧忽然开口,但手上的气力却没少半分。

  曹仁咬牙切齿:“杀了你,本将不需要考虑任何的算计!”

  “的确!杀了牧,任何算计都能落空。”郑牧嘴角泛起冷笑:“可你办不到了!”

  忽然间。

  一骑快马自林间杀入战场,迅疾如雷,一刀斩向曹仁。

  曹仁此刻的注意力全在郑牧身上,身后还有亲卫缠着许褚和鲁肃,压根没想到会有快马能突入到身边。

  一瞬间,曹仁的脑袋就被斩断。

  看着还在跟郑牧角力的无头身躯,曹仁的瞳孔逐渐涣散,脑海中还停留最后一丝意识。

  是谁?

  “云长,你来得太慢了!”郑牧左手一松,握住长枪的右手一用力,曹仁的无头身躯就自战马上倒下。

  关羽眯着丹凤眼,一刀斩断了曹仁的将旗,冷冽回应:“是羽之过!接下来的战场,就交给羽吧!”

  曹仁忽然被斩,关羽一千生力骑兵杀入战场,曹仁剩下的骑兵被冲散。

  见不到曹仁,又看不到将旗,周围又几乎都是敌军,刚才还在死战的曹营骑兵,逐渐变得慌乱。

  而当关羽高高举起曹仁首级喊着“曹仁已死”时,曹营骑兵的内心开始崩塌了。

  士气一泄,死战之心就难以再凝聚。

  除了曹仁的亲卫死命的冲向关羽试图夺回曹仁的首级且替曹仁报仇外,剩下的曹营骑兵相继开始撤出战场。

  而这一撤退,反而给了关羽机会。

  来的时候,郑牧跟曹仁双方的骑兵都在接近战,若用弓箭又怕误伤了郑牧的骑兵。

  现在曹营骑兵开始溃逃,敌我就很容易分辨了!

  一边是士气溃散箭矢耗尽马力疲乏的曹营骑兵,一边是刚刚加入战场箭矢充足马力充沛的生力军。

  很快就演变成了单方面的追杀。

  除了几十余骑逃得快的,曹仁及这支曹营精锐骑兵被击杀殆尽!

  “虽然跑了部分骑卒,但曹操折了曹仁,又折损了近千精骑,即便还能再组建骑兵,也断然不可能有如此精锐了!”郑牧冷眼扫视战场,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虽说被曹仁近身,让郑牧也遭遇了生死险境,然而投身战场,又何时不是生死险境?

  在战场上,没有谁是无敌的主角,唯有比敌人更谨慎、更冷静、更果敢、更敢搏命,才更有机会存活!

  另一边,许褚和鲁肃来到郑牧身边,纷纷面有愧疚。

  “郑相,褚有罪!”

  “郑相,是肃无能!”

  在开战之初,郑牧就已经让许褚和鲁肃盯紧曹仁,但曹仁还是突破到了郑牧的将旗下。

  若不是郑牧冷静应对,而曹仁又恶战多时体力不支,死的就不是曹仁而是郑牧了!

  “战场本就如此,人能算尽人心,却也难算意外。遇到意外时不可慌乱,需要冷静应对,唯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曹仁若不是急于想要杀牧而失去了冷静,又岂会被云长寻得机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你二人需要引以为戒!”郑牧没有苛责许褚和鲁肃,反而在提点许褚和鲁肃。

  许褚和鲁肃纷纷拱手:“谨遵郑相教诲!”

  过了一阵,关羽提刀返回,遂将曹仁首级奉上:“子武,功劳归你。”

  郑牧摇头,微微叹息:“我等虽然跟曹子孝是敌人,但曹子孝亦是忠勇之将,用绢布缠上,给其一个体面吧!”

  关羽点了头,让身边的骑卒将曹仁的首级用绢布缠在无头尸身上。

  而其余的阵亡的骑卒,郑牧则是就近掩埋,又立下了碑文,只留下曹仁的尸身拄着长槊立在墓碑前。

  战况如此激烈,必然会有曹营的探子探得消息,留下曹仁的尸身也为了让来的曹将收敛。

  “宋宪,你是跟本相走,还是回去见吕布?”郑牧召来了宋宪。

  虽说宋宪带着步卒被曹仁打得很惨,但一开始宋宪和这那五百步卒就是吕布抛出来的诱饵,中伏是必然的。

  “末将宋宪,愿追随郑相!”宋宪果断的选择了跟着郑牧走。

  宋宪无家眷在虞县,又错会了吕布的意思,五百步卒也损失殆尽,这回去难免尴尬,亦可能受到责罚。

  更重要的是,宋宪在经历了面临曹仁时的绝望和郑牧骑兵来时的希望,以及跟着郑牧与曹仁死战时那久违的热血,心中忽然对郑牧多了钦佩和崇拜。

  而吕布因为将张辽和四百陷阵士卖给了郑牧,让宋宪有兔死狐悲的感触;这次吕布隐瞒了先锋其实是诱饵,也让宋宪感到心寒。

  但凡吕布私下给宋宪说一句,宋宪这心底都能好受些。

  若不是郑牧到来,宋宪都死了,吕布前恩已尽,各种因素下,宋宪最终决定不再回去见吕布了。

  “宋宪,想清楚了再回答!跟着本相,你就得替本相卖命,本相不能保证你一定可以活到封侯拜将的时候。”郑牧盯着宋宪,语气也多了几分肃杀和寒意。

  宋宪没有犹豫,抱拳再道:“末将宋宪,愿追随郑相!”

  从军也有十几年了,宋宪对封侯拜将的渴望已经没有最初一般强烈了。

  但宋宪能肯定的是,跟着郑牧必然比跟着吕布,更容易活到封侯拜将的时候!

  郑牧见宋宪语气决然,大笑:“好!从现在起,你就是本相麾下骑兵都尉,暂归子敬麾下。本将期待你的表现。”

  虽说宋宪的武勇不能算一流,但宋宪从军多年,又通晓骑射,比起普通的丹阳将还是要强一些。

  只要能用得合理,未必会比一流武将差。

  至于吕布的想法?

  难道吕布还能来找郑牧索要不成?

  更可能的是,在决定让宋宪当诱饵的时候,吕布都将宋宪视为死人了!

  在郑牧和关羽撤兵的第二日,闻讯的曹纯匆匆赶来。

  看着墓碑前拄槊而立的曹仁,曹纯双目赤红,颤抖的跪下:“兄长!”

  曹纯没想到,去一趟陈留就是生死离别,也没想到曹操的担心会变成现实。

  然而这就是战场,没有谁会真的是主角,也没有谁会真的不死。

  “郑——子——武!”

  曹纯强忍悲愤,背起曹仁的尸身离开。

  ......

  虞县。

  吕布得到了前方郑牧送来的情报,又惊又喜:“曹仁被斩,骑兵全灭,哈哈,曹操,你也有今日啊!”

  这些日子,曹仁一直是吕布头上的一柄刀,让吕布难以如常喘息。

  曹仁的死,曹仁那支骑兵的覆灭,让吕布连日来因为曹仁带来的苦闷也消减了大半。

  听到吕布的笑声,陈宫、王楷、许汜、高顺等文武亦是纷纷惊讶。

  曹仁有多猛?

  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讨教过的。

  吕布虽然有骑兵,但世家豪强凑起来的骑兵不堪大用,根本达不到吕布内心认可的骑兵水准。

  而曹仁的那支骑兵,让吕布羡慕不已!

  那是真正的精锐!

  然而这支精锐,却被郑牧灭了!

  连曹仁都被斩了!

  “温侯,郑牧连曹仁都能斩杀,我等是否在与虎谋皮?”侯成小声询问。

  这话一出,在场文武都有一种心悸之感,郑牧表现得太强势,吕布要如何才能在兖州立足?

  见气氛有些低迷,吕布哈哈大笑:“何必惊慌?纵然与虎谋皮又如何?曹仁被斩,曹操必然震怒。待本将夺了鄄城和范县,又何惧那郑牧。”

  吕布虽然看似在大笑,其实内心也没底,但此刻又不能说出泄气的话来,否则连吕布都泄气了这仗还怎么打?

  陈宫面色复杂。

  原本忌惮郑牧,是因为鲁肃说徐州有三万精兵,但只要得了兖州就能凑出比徐州更多的兵马来。

  然而现在,郑牧不过几日的时间就灭掉了曹操最精锐的骑兵,还斩杀了曹操的骑兵大将曹仁!

  郑牧的威胁,已经盖过了曹操了!

  陈宫迟疑不决,在纠结要不要劝吕布别北上了。

  一时之间,陈宫又陷入了纠结之中,想不出良策来应对眼前的状况。

  若陈宫能不纠结、亦或者吕布能听劝,相约直接放弃北上而去雍丘,让曹操腾出手来对付郑牧,说不定还能破局。

  但现在,吕布只想北上去抢鄄城和范县。

  郑牧在兖州布下的均衡之势,俨然已经成功了大半。

  ......

  定陶。

  曹操在让夏侯渊返回鄄城后,依旧不放心,于是又驱兵来到定陶观望。

  还未等曹操放出的探子返回,中途得知消息的曹纯就来到了定陶见曹操。

  “大兄!兄长,被斩了!”

  曹纯见到曹操,扑通一声跪下,双目赤红,声音傻眼,满脸的泪痕。

  “你在胡说什么?”曹操只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曹纯恸哭道:“大兄!兄长,真的被斩了!”

  曹操气息变得急促,依旧不信:“子孝有一千骑兵!一千骑兵!身经百战的一千骑兵!谁能斩他?谁能斩他?”

  曹纯哭泣道:“兄长的遗躯,纯已经带回。路上遇到了溃逃的骑兵,才得知吕布派了五百步卒当诱饵,郑牧亲率一千骑兵拦截。”

  “兄长率骑兵与郑牧的骑兵厮杀,因为战损较多,兄长就选择了撤退;谁知那郑牧紧追不舍,兄长无奈,只能跟郑牧死战。双方骑兵都折损大半,但战斗依旧没结束。”

  “而在这时,忽然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支千人骑兵,兄长被带头的骑将斩杀!”

  “......”

  曹纯将自溃逃骑兵口中得到的情报,断断续续的说给曹操听。

  曹操窝着火,立即召来跟着曹纯来定陶城的溃逃骑卒,挨着个儿的询问。

  这些骑卒说的大半跟曹纯说的都相同,当最后一个骑卒说完,曹操“啊呀”一声,捂着头昏了过去。

  足足昏睡了一天,曹操这才悠悠醒来。

  想到死去的曹仁和战损的一千骑兵,曹操内心如割肉一般疼痛。

  “郑子武!曹某必将你斩杀!”曹操心中恨意难消。

  不仅仅是曹仁战死,更重要的是一千骑兵的战损,这等于将曹操一半的家业都给打没了。

  “明公,且暂消雷霆之怒,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一旁的戏志才静候良久,这才轻轻出声。

  曹操强忍怒火:“吕布那厮,真去打鄄城和范县了?”

  戏志才点头,语气凝重:“没了曹仁将军的骑兵在,吕布一路势如破竹,打法十分的猛烈。巨野已经被吕布再次拿下了。”

  “吕布愚蠢,陈公台也愚蠢,这个时候竟然还要跟曹某争兖州!”曹操忿忿不已。

  但凡是个聪明的,见郑牧几日间就灭了曹操最精锐的骑兵,就应该对郑牧产生忌惮,但偏偏吕布直接无视了郑牧一心要抢鄄城和范县,这种杀了曹操就能掌控兖州的想法,正合郑牧的用意。

  吕布是不愿意去想,曹操是想到了却没办法。

  如今的吕布如疯狗一般来咬曹操,曹操除了反击没有任何办法。

  跟吕布言和?

  吕布又岂会言和!

  “召众将议事!”曹操很快的压制了内心的愤怒,愤怒,解决不了任何的矛盾!

  当兖州再次陷入曹操和吕布的厮杀之中时,郑牧已经返回了襄贲城。

  虽说郑牧对情绪的管理很严格,但这次恶战郑牧也是历经生死,心中的杀戮之气太盛,需要回到襄贲城才能感受到宁静。

  回到襄贲城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初了,距离小郑治周岁也只有一个多月了。

  看着已经可以在床榻上慢慢爬的小郑治,郑牧的心中也是泛起了一阵柔和。

  “郑郎。”蔡琰有些担心的看向郑牧。

  这次郑牧返回,明显没有前几次的从容不迫,身上的暴戾之气若隐若现,蔡琰敏锐的感受到了郑牧内心的狂躁。

  “昭姬,奏一曲吧。”郑牧轻轻拍了拍蔡琰的手背。

  蔡琰没有迟疑,立即抱来了焦尾琴,看了一眼郑牧后,开始拨弄琴弦。

  这是一曲以往乐府都未收录过的新曲,郑牧将其命名为广陵散,毕竟这不是郑牧创作的曲,故而以原曲名命名。

  曲音平淡而深远,如入山阴之道,静听自然之音,妙在不疾不离,能安抚人心。

  看着蔡琰起落的芊芊细指,听着这能净化心灵的空灵之音,郑牧内心的狂躁也在随之消散。

  随着琴声的悠扬飘来,郑牧也缓缓吐出了胸口的浊气,眼神变得柔和,往日的不羁也恢复了。

  六韬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周武王问姜尚,通过五音、六律,是否能了解军队强弱,预知战事胜负。

  姜尚则答,律管十二支,定的音主要有宫商角徽羽五种,这五种音是赈灾的符合音律的纯正之声,永世不变。而五行所体现的微妙神机,又是天地间的普遍规律,故而可以通过五音六律来了解敌人。

  又言,上古三皇时代,以柔克刚,用清静无为的状态来致胜勇猛刚强,那时没有文字,一切都依循五行的生克变化。而五行变化的规律,就是天地间的自然之理。

  姜尚又给周武王具体讲了如何通过律管的声音来探测军情。

  虽说这段记载玄之又玄,但蔡琰的一曲律音让郑牧心中的狂躁之气消散后,郑牧对姜尚的律管探测军情的说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郑牧心情变得柔和后,遂起身抱起听得入迷的小郑治坐到蔡琰身边,教小郑治拨弄琴弦。

  一道杂音响起,空灵之音也随之中断。

  “郑郎,你这是在教治儿学琴吗?”见郑牧的眼神变得跟以往一样,蔡琰心中的担忧也消散了,不由打趣道。

  郑牧笑道;“若治儿肯学,牧自然会教。不过在学之前,还是先让治儿对琴产生兴致吧。”

  但下一刻,小郑治却是握紧了小拳头,直接砸在琴弦上,嘈杂的声音吓了小郑治一跳,小郑治连忙远离了琴弦,哇哇大哭起来。

  郑牧的嘴角不由抽了抽:“或许,治儿应该学敲鼓。”

  蔡琰见状,也笑了起来。

  郑牧在襄贲城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刘备在下邳城却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使君,其实不用着急的,不如与瑾对弈一局?”诸葛瑾见刘备失去了往日的沉稳,不由出声劝道。

  刘备此刻哪有心情对弈,语气中亦有忧伤:“子瑜,你尚未娶妻,不知备心中的忧虑。备屡丧妻子,在涿郡初娶的贤妻就是因为难产而亡。备又如何能静得下心来。”

  在没有剖腹产的时代,难产时常意味着一尸两命。

  有的婴儿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母胎的时候脐带缠住了婴儿的脖子,以及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难产。

  这不分尊备贵**,全靠运气!

  运气好,能顺利生子,运气不好,就只能等死。

  刘备如何能不担心?

  诸葛瑾轻叹,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劝刘备。

  顿了顿,刘备又停下脚步:“子瑜,你何时娶妻?”

  诸葛瑾没想到刘备的话锋转得如此快,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脱口而出:“子武兄曾言,大丈夫当以立业为主。”

  刘备有些无语:“子武孩子都快周岁了,你确定这是子武说的?”

  诸葛瑾想了想,也觉得自己记岔了,遂如实道:“瑾父母早逝,叔父又南下避祸了,这家长无长辈,自然不能娶妻。待瑾去信叔父,让叔父替瑾挑选良妻。”

  想到诸葛玄,刘备想到了一直未归的田豫:“前些日子,幽州有国让乡人信传来,言国让阿母年老,希望国让能回乡。也不知道国让如今在豫章如何了。”

  诸葛瑾道:“叔父曾有信传回,袁术有意让华歆替任豫章太守,而朝廷也委派了朱皓当豫章太守,叔父有意去襄阳。待田都尉送叔父去了襄阳,应该就能返回了。”

  正说间。

  屋内响起一阵婴儿的啼哭声。

  刘备眼神一喜,快步向前,差点跟出来的隐婆撞个满怀。

  “恭喜使君,弄瓦之喜。”隐婆语气高兴。

  刘备却是没有看襁褓中的女儿,而是心忧甘夫人:“夫人可有事?”

  “夫人无恙,但太疲累了已经睡下了。”隐婆连忙应道。

  “夫人无事就好!”刘备听隐婆这一说,心中的担忧这才放下,目光看向了襁褓中的女儿多了几分柔意:“这是备的第一个孩子!”

  刘备也三十好几了,如今才有第一个女儿,这往日里的苦闷可想而知。

  “子瑜,备曾跟子武说过,若是夫人生的儿子,两家小儿就结为兄弟,若是生了女儿,两家小儿就结为夫妻。”刘备语气多了几分兴奋:“子武的儿子叫郑治,备的女儿应该取什么名好?”

  诸葛瑾顿时犯难:“使君,这取名不是瑾的擅长,瑾以为,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得使君来取名更有寓意。”

  “子瑜言之有理。”刘备踱步寻思。

  良久,刘备停下脚步,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子武的儿子叫郑治,治跟牧意思相近,都有治理之意,足见子武对郑治的期望。娶妻当娶贤,贤妻当如玉,琬有美玉之意,不如取名刘琬。”

  诸葛瑾赞道:“《周礼.考工记.玉人》有言,琬圭九寸而缫以象德。康成公曾注:琬,犹圆也,王使之瑞节也。诸侯有德,王命赐之,使者执琬圭以致命焉。以琬为名,使君之女必是贤德之人。”

  诸葛瑾这话有吹捧之意,但如今是刘备大喜的日子,诸葛瑾自然不能说破坏气氛的话。

  一听诸葛瑾这般解释,其中还有郑玄的注解,刘备顿时高兴不已。

  刘备读的书不多,能想起琬字如玉已经很不错了,这引经据典却是记不得的。

  有诸葛瑾这话,刘备顿觉这琬字取得太妙了。

  刘备大笑,看向襁褓中的刘琬,也多了几分快意。

  片刻,刘备又看向诸葛瑾,嘱咐道:“子瑜,你亲自走一趟襄贲城,将喜讯告诉子武。还有这琬字的寓意,也要告诉子武!郑治这个女婿,备可不会让与他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