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来勤王的是刘备,是不会如郑牧这般以武力震慑百官的。
刘备这些年混军功一直不顺利,最初在幽州校尉邹靖麾下担任义兵首领,因讨贼有功成为安喜县尉,却因朝廷想圈钱而被迫鞭笞督邮而逃跑。
由于政权不稳,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去丹阳募兵,刘备跟着毌丘毅同行,在下邳的时候遇到贼人,因为有些功劳而成为下密丞,但又因为不合群而辞官。
遇到陈纪当平原相的时候,又因为武勇而担任高唐县尉,不久迁为县令,但又因为青州黄巾复起被迫弃城,连家眷都折损了。
跟着公孙瓒混军功,终于混了个平原令,又迁平原相。
想着这下稳了,结果公孙瓒杀了刘虞,刘备又被迫离开平原来到徐州。
虽说这军功混得不顺利,但刘备在政务上却日趋成熟,逐渐的从一个纯粹混军功的武人向一个牧守一方的大臣转变。
刘备要人脉、要结交贤士、要树立名声等等有太多太多的顾虑,哪怕杨奉当面讽刺刁难,刘备也不会再如初入官场时那般锐气凌人,遇到委屈和刁难就将始作俑者的督邮绑起来鞭笞。
然而郑牧不同。
早在郑牧跟关羽借剑问志的时候,郑牧就对关羽说过自己是一柄藏锋的宝剑,如楚鸟不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旦拔剑,就会变得锋芒毕露。
郑牧助刘备当上徐州牧,又替徐州打造西北和南部防线,同时让长子郑治跟刘备的长女刘琬定下婚约,目的便是以刘备为剑鞘。
有了剑鞘兜底,郑牧就不用再去忧心政务,而要将剑锋磨砺得更锋锐。
用最锋利的剑锋,去击破眼前的任何贼敌。
楚王藏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郑牧藏锋,亦是如此。
杨奉有护驾的功劳,郑牧认可,但认可杨奉的护驾功劳不意味着郑牧就会认可杨奉的一切言行举止。
勤王要有勤王的力量,护驾要有护驾的态度。
招白波贼李乐、韩暹、胡才来护驾?
这对郑牧而言,形同羞辱。
堂堂骁骑将军,又岂能与白波贼为伍!
然而,百官虽然惊惧,刘协却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稳。
郑牧对杨奉言语鄙视,又有呵斥羞辱之意,但对刘协却是礼数甚佳,不论是言行还是举止,都未因为刘协年幼而有轻慢之意。
再加上郑牧那雷厉风行的果敢,以及策马持枪的英武之姿,足以当得起骁骑将军之名。
见气氛有些僵硬,射声校尉沮俊携妻女上前,作揖行礼:“射声校尉沮俊,见过骁骑将军。沮某及妻女不慎被叛兵擒获,若非骁骑将军击退叛贼,沮某及妻女皆会受叛贼凌辱。此恩情,沮某必有厚报!”
射声校尉,在东汉隶属于北军中侯。
北军中侯掌监北军五营,秩六百石,北军五营则是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的宿卫兵。
通常守卫都城的禁军大臣,有“掌宿卫宫殿门户”的光禄勋;有“掌宫门卫士,宫中徼循事”的卫尉;有“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的执金吾;有“掌洛阳城门十二所”的城门校尉;以及“掌监五营”的北军中侯。
刘宏又增设了西园八校尉。
光禄勋保护皇宫内部,卫尉保护皇宫外围,城门校尉拱卫都城十二门,而北军五营则通常驻扎在都城外,属于最外围的禁卫军团。
如今光禄勋战死,卫尉、执金吾和城门校尉郑牧也未见有人出列,唯独这射声校尉沮俊第一个出列表达了对郑牧的谢意。
郑牧询问了沮俊被擒的原因,又得知沮俊拼死向刘协传达了李傕后军被袭的情报,遂向刘协举荐道:“陛下,沮校尉尽忠职守,面对西凉贼兵亦是宁折不屈。”
“臣曾闻,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改其节,沮校尉有玉竹般的德行品性,若不重用,岂非令忠臣义士寒心?”
“如今光禄勋尽忠而亡,臣以为,可擢升沮校尉为光禄勋,整顿亲卫,宿卫陛下左右。”
沮俊吃了一惊,连忙道:“骁骑将军过誉了,沮某被贼兵擒获,深感愧疚,岂能担任光禄勋。”
射声校尉虽然也是两千石的官,但俸禄高不等于地位高,光禄勋不仅仅是皇帝最亲近的禁军大臣,还是九卿之一!
虽说沮俊有护驾功劳,但这升迁速度也太快了!
百官之中,顿时出现了些许议论声。
能在这个时候窃窃私语的,多是郑牧举荐沮俊为光禄勋不满意的。
毕竟单单是光禄勋的属官还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羽林左监、羽林右监等,卫尉之下还有宫卫令、各营司马等,再加上其余的公卿百官中有意更进一步的。
光禄勋战死,自然就有很多人盯上了这个位置。
这些人跟着刘协东归,自然是想趁机赚取护驾功劳谋求晋升。
弘农东涧一战,光禄勋邓泉、卫尉士孙瑞、廷尉宣播、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等战亡,很多人都盯上了这些空缺的位置。
结果郑牧直接就举荐沮俊当光禄勋,这必然会引起部分官员的不满。
郑牧无视了这些窃语声,原本郑牧是想让许褚统卫虎士护卫在刘协左右的,但沮俊的出现让郑牧有了新的想法。
李傕等人只是暂时撤退,必然还会卷土重来,让许褚护卫刘协左右,不仅让郑牧缺了一个征战的大将,还会让部分有嫉妒之心的官员在刘协面前谗言郑牧假借护卫之名行欺主之事。
但让沮俊护卫刘协左右就不同了,沮俊有护驾功劳,不仅为了保护刘协而中箭被擒,还被李傕推到军前凌辱让沮授喊出了忠诚之言,让刘协得知李傕后军被奇袭。
如沮俊这样的校尉,平日里是很少有机会让刘协看到忠心的,不怕战死,就怕战死了连名字都不会被刘协记得。
而沮俊不仅让刘协看到了拼死断后,还让刘协看到了被擒后的忠贞不屈,如今沮俊又侥幸归来,在刘协心中的好感必然不会少。
以沮俊为光禄勋,刘协心中是不会反对的!
毕竟有一个能效死的光禄勋,可比忽然出现一个不知深浅的光禄勋更有安全感。
然而,刘协这些年就没做过主,几乎所有的政令和任命,都是被迫下令,此刻难免心中忐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该让沮俊当光禄勋还是不让沮俊当光禄勋。
郑牧敏锐的觉察到了刘协的窘态,既没有用言语去震慑窃窃私语的官员,也没有去反驳沮俊的谦让,只是向刘协拱手作揖:“沮校尉心中惶恐,渴望聆听陛下的安抚之音。请陛下决断!臣曾闻,陛下尚是陈留王时,面对董贼对答如流尽显皇子泰然之气,今日陛下东归,亦当如此!”
刘协微微愕然,不由想起了昔日在北邙山遇上董卓的往事。
见郑牧的眼神中有鼓励之意,刘协强忍内心的忐忑,双手有些颤抖的看向沮俊,尽可能的让语气变得有帝王威仪:“射声校尉沮俊听令!”
沮俊身体一颤,不顾箭疮还在,连忙应道:“臣在!”
刘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下令道:“即日起,擢升你为光禄勋,护卫朕左右。”
沮俊又惊又喜,见刘协的目光看向自己,激动的回应:“臣沮俊,谢陛下厚恩!除非臣死,决不会再让恶贼近陛下半步!”
沮俊喊得激动,牵动了箭疮,不由咬牙**冷气。
郑牧的目光看向许褚,许褚会意,自怀中取出治疗金疮的药物,悄悄递给刘协:“陛下,可给光禄勋上药。”
刘协惊讶的看向郑牧,见郑牧点了点头,遂咬牙坚定了眼神,在沮俊前蹲下。
但很快,刘协又愣住了。
因为聪明,刘协领悟了郑牧的意思,但领悟归领悟,刘协却不知道该如何上药。
郑牧暗暗一叹,再次给了许褚一个眼神,许褚遂来到皇后伏寿身边低语,告诉伏寿如何给沮俊上药。
伏寿虽然同样年幼,但比起刘协更擅长这些手巧的活儿。
得了许褚的提醒,伏寿也来到沮俊身边,跟刘协一起替沮俊的箭疮上药,随后又取出洁白的纱巾给沮俊包扎箭疮。
沮俊没有拒绝,因为沮俊明白,这是郑牧在给刘协树立恩威的机会。
但这个七尺壮汉此刻已经泪流满面,心中不仅有对刘协和伏寿的感激,亦有对郑牧的钦佩。
且不提董卓和李傕等西凉叛贼,杨定、杨奉和董承这些口口声声喊着勤王护驾的,也从未对刘协有过如此的尊重!
是战是和是进是退,甚至于一日三餐何时吃,都不由刘协做主。
不仅如此,以杨奉、杨定、董承为首的,还趁机清除异己、构陷大臣、煽动内讧,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和未来前程,压根没将刘协视为皇帝。
只是将刘协视为可以升官掌权的傀儡的几人,又岂会给刘协尊重?
郑牧虽然同样会清除异己,但清除异己的同时,郑牧会给刘协足够的尊重。
何为奉天子以令不臣?
奉,就是恭敬的捧着。
得先将刘协给捧起来,让刘协感受到恭敬,感受到皇帝的尊严,才能去约束和制裁有不臣之心的大臣。
大义,得先占着!
如此,郑牧就不会被冠上“郑贼”之名。
哪怕今后刘协变了心,那也是刘协先犯错。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若刘协先犯错,那就不能怪郑牧不仁义。
但现在,刘协未犯错,郑牧也不会因为助刘备就会对刘协不敬。
不奉天子,不敬天子,又如何能借天子名义去约束和制裁有不臣之心的大臣?
不论是董卓、曹操,还是袁绍、袁术,都有过类似的想法。
不同的是,郑牧认为的奉天子,前提就得先将天子给捧起来,而董卓、曹操、袁绍、袁术的奉天子,却是挟天子。
哪怕毛阶给曹操建议的奉天子,曹操最终也用的是挟天子的套路。
曹操虽然得了勤王圣旨,但其实并未真正的勤王救驾。
三国志记载,曹操想要去勤王,然而诸将都觉得不妥,虽然荀彧和程昱劝曹操,但曹操只派了曹洪去勤王,最终却被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据险挡住。而直到杨奉、韩暹等人送天子到洛阳的时候,曹操才举兵洛阳驱逐杨奉、韩暹等人。
驱逐了杨奉韩暹等人后,曹操就开始迁都许县,封大将军,又迁司空,总览朝政。
本质上,曹操这都算不上是勤王,只是仗着兵威夺了杨奉韩暹等人的勤王果实。
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刘协有多尊重了。
而郑牧不同,郑牧奉诏后,不远数千里来到了曹阳,击退了李傕等叛兵,又给予了刘协树立帝王威仪的机会。
因为年龄小以前又没做过替人上药包扎伤口的事,刘协和伏寿的动作很慢。
而郑牧要的也是这个效果!
时间越久,才能震慑宵小。
杨奉气得指甲都快嵌入掌心了,内心不断的响起谩骂声,诸如“狗贼郑牧”“谄媚之徒”等等杨奉但凡听过的词语,几乎都过了一遍。
杨定和董承的面色也不好看。
此时的董承尚未将女儿献给刘协,受封贵人的是常山太守宋泓之女宋都。
董承跟杨定一样,都是属于西凉兵一系,董承曾经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杨定亦是董卓部将。
见识上的浅薄,让董承和杨定只会效仿李傕郭汜等人仗着自以为的功劳自傲,压根就不懂“挟天子”和“奉天子”的区别,只以为护送刘协东归就应该是勤王护驾的功臣。
但现在的郑牧,却深深的给董承和杨定上了一课,何为“奉”,何为“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显然,不论是被喝骂的杨奉还是未正面跟郑牧交锋的董承和杨定,已经成了“挟天子”的代表,成了郑牧“奉”天子的反面教材。
刘协只是被迫当了傀儡,但不傻,能辨别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眼前泪流满面的沮俊,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经过这事,刘协让沮俊往东,沮俊都不会往西!
许久。
伏寿满头大汗,气息也有些喘:“光禄勋,箭疮已经包扎好了。”
刘协亦是松了一口气,这是第一次替人上药包扎,若非伏寿来帮忙,刘协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沮俊连忙请刘协和伏寿起身,声音哽咽:“臣无能,让陛下和皇后殿下受累。”
“尔为朕受箭疮,又受李贼凌辱,朕又岂能轻言受累。”刘协亦是扶起沮俊,心中难免感慨。
沮俊遂起身,轻言道:“陛下,骁骑将军勤王有功,亦需封赏。”
刘协点头,心中琢磨应该给郑牧如何封赏,但刚有这念头,郑牧就出声道:“陛下,封赏之事,可待东归洛阳后再行商议。这一路不少公卿为护陛下而亡,臣以为应当回洛阳后追封亡臣、抚恤亡臣家眷后,再封臣等不迟。”
这话一出,不少战亡公卿的家眷也忍不住落泪。
刘协心中对郑牧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居功不自傲,反而要先追封亡臣、抚恤亡臣家眷,这比起杨奉让刘协给白波贼封侯拜将的圣旨,德行高了不知多少。
“蔡中郎之婿,非常人也!”刘协心中暗暗惊叹,遂同意了郑牧的提议。
郑牧又道:“陛下,李傕等人虽然暂时退走,但必然还会再整兵追来。请陛下立即启程,待过了函谷关,就不惧那群西凉贼兵了。”
刘协的身体下意识的颤抖,语气中多了几分惧意,遂问道:“骁骑将军,你这次带了多少兵?”
郑牧扫了一眼群臣百官,轻笑一声:“臣有两千骑兵,五百骑在渑池,来曹阳的仅有一千五百骑。”
刘协吃了一惊,心中难免担忧:“只有一千五百骑?若李傕等贼追来,又该如何是好!”
而杨定、杨奉和董承听到郑牧只有一千五百骑的时候,纷纷心中一松,眼神有了变化。
虽说函谷关的西凉将说张济在陕县有万余兵马,但实际上张济的兵马因为旱灾和初期勤王跟李傕郭汜交兵,早就少了大半,除掉陕县的两千守军,如今能动用的加起来也不过三千余人。
李傕郭汜同样如此,昔日浩浩荡荡号称十万人兵围长安,但这几年又是内斗又是跟马腾韩遂交锋,再加上去年的旱灾影响,除掉留守各处的,李傕郭汜各自能动用的兵马也不超过五千人。
再算上段煨的三千人,四将加起来凑不足两万人,其中的精锐更是不足五千人。
这也是为何,郑牧奇袭杀了李傕的儿子后,李傕四将会选择暂避锋芒,倒不是李傕等人怕了郑牧,而是四将不想折损太多的兵力。
虽说郑牧并不清楚李傕四将具体的兵力,但也能通过现有的情报推测出李傕四将的兵力上限。
因为能推测出李傕四将的兵力上限,故而郑牧也不担心己方兵力被泄露,反而,郑牧还期待有人能向李傕等将泄露己方的兵力。
余光扫了一眼杨奉、杨定和董承的表情,郑牧的语气多了几分张狂之意:“陛下勿忧,昔日臣在徐州的时候,曾以五百步卒击溃进犯徐州的兖州牧曹操三万兵马。如今有一千五百骑兵,这司州之地,谁能与臣抗衡?”
郑牧故意夸大了战绩,又一副张狂之态,让刘协和群臣将信将疑。
但刘协想到郑牧只带了一千五百骑就敢数千里来勤王护驾,心中又信了几分。
在郑牧的提议下,刘协遂启程前往陕县。
而郑牧则是请命断后,让杨定、杨奉和董承在前军开路,避免陕县的西凉兵闻讯拦截。
这样的决定,让杨定、杨奉和董承又怒又气。
离开曹阳行了十余里,刘协在野外扎营,毕竟有太多的官员家眷和宫女在,不可能如行军一般日行数十里。
营地中。
杨奉、杨定和董承,聚在一帐。
杨奉怒气不再遏制,语气恨恨:“郑牧狗贼,欺人太甚!让我等为前军,他为后军,这到了洛阳,哪还有我等的勤王战功?”
杨定和董承沉默不言。
这里是杨奉的营帐,既然是被杨奉邀请来的,自然要等杨奉来开口。
杨奉见杨定和董承如事不关己一般,遂道:“郑牧今日打压本将,举荐射声校尉沮俊当了光禄勋,笼络阵亡公卿的家眷,更是给陛下树立恩威的机会。这若回了洛阳,郑牧必然位居我等之上,好不容易将陛下自李傕郭汜手中抢过来,正是我等加官进爵的机会,尔等真甘心屈居郑牧之下?”
杨定和董承并未因为杨奉的挑拨而中计,杨定依旧沉默不言,董承则是反问道:“骁骑将军势大,董某麾下不足五百人,兴义将军可有良策?”
杨奉暗骂一声老狐狸,遂直言道:“那郑牧仗着有一千五百骑兵,狂妄无礼,不如暗中给李傕等人送信,将郑牧的兵力情况泄露,借李傕等人之手,除掉郑牧!那李傕的儿子死于郑牧的骑兵,必然深恨郑牧!待郑牧与李傕等人恶斗势微,我等再杀出救援,那郑牧就难以再嚣狂了。”
董承看了一眼杨定,但没有开口。
杨定却是冷笑道:“若无郑牧的骑兵抵挡李傕等人,我等必然会被李傕等人追上,兴义将军是准备让我等都陪着郑牧**吗?”
“即便有我等救援,但郑牧必定折损严重,若李傕再趁机用计,兴义将军准备如何保命?”
杨奉不由打了个哆嗦。
方才只顾着怎么让郑牧跟李傕互斗,但却忘记了李傕可能会趁机用计反间,郑牧若得知被算计,杨奉不认为自己能挡得住。
想到许褚那九尺身躯,杨奉就忍不住一阵发抖。
被人如拎小鸡一般拎起来,杨奉活了几十年还是头一遭。
“后将军可有良策?”杨奉盯着杨定:“倘若没有粮草,那本将也只能去河东了。”
杨奉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既然拿不到功劳,那干脆各回各家直接散伙。
杨定冷笑:“兴义将军是被那郑牧给骂昏了头吗?难道没有圣旨,就不能召白波军南下?这可是勤王救驾的大功,谁不想来分功?不仅仅是白波军,南匈奴亦可召来!到时候郑牧想一人独大,也得问问新来的白波军和南匈奴骑兵是否同意!”
构陷段煨和张济的时候,是想要独占勤王大功,如今功劳得不到,杨定就想着多引些势力来勤王。
董承听到这话,遂也道:“既然要召白波军和南匈奴,不如再给兖州的曹操也送信,那郑牧自称击败了曹操,曹操必然视郑牧为大敌。”
杨奉皱眉:“引白波贼和南匈奴,我等还可以结盟,若引曹操来,谁知那曹操是不是跟郑牧一样野心勃勃?安集将军这是准备将功劳再让给曹操吗?”
杨奉猜得没错,董承的确是这般想的。
如今董承不到五百人,这功劳已经捞不到多少了,即便到了洛阳,董承也难以位居高位。
手中没兵,就不会有话语权。
这是董承在长安学到的道理!
不论是郑牧掌权,还是杨定杨奉掌权,都不是董承想要看到的结果。
若引曹操来勤王,就可以分郑牧、杨定、杨奉的兵权。
而身为刘宏母亲董太后侄儿的董承,则可以再跟刘协攀亲戚,将女儿嫁给刘协当个贵人,顺理成章的成为刘协的亲族。
到时候,朝中有郑牧、杨定、杨奉、曹操相互制衡,刘协除了信他这个亲族大将还能信谁?
而曹操受了董承恩惠,董承也自认为曹操会感激自己,到时候朝中上下,还不是得听他董承的?
董承想得很美好,但杨定和杨奉却同时否掉了董承的想法。
不论是白波贼还是南匈奴,大家的根底都差不多,容易对付;可曹操是兖州牧,这若引曹操来,哪还有他们立足的机会?
三人不知道的是,曹操如今在兖州都还自身难保,又哪有机会来勤王?
董承见二人否决,遂不再说话,但心底已经坚定了要送信去兖州的想法。
杨奉则是同意了杨定的提议,再次悄悄遣信使去陕津口,渡河去河东寻李乐、韩暹、胡才和南匈奴。
而在另一头。
李傕、郭汜、张济和段煨则是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夺回天子百官。
而这其中,又以李傕最是积极,唯一的儿子李式死了,李傕心中万分恼怒,要杀郑牧泄愤。
段煨的积极性最差,段煨只想返回华阴继续当他的宁辑将军。
这西凉军中,段煨是贼性最低的一个,因为段煨在华阴的时候勤修农业,也不劫掠百姓,被冠以西凉贼兵也是因为段煨是董卓部下,董卓死后又被王允冠上必杀名单。
如果不是遭遇种辑和杨定的迫害,段煨并不想跟刘协为敌。
当李傕提出要追击刘协时,段煨谎称军粮不足要回华阴休整,言外之意就是不想再去追天子了。
李傕虽然忿忿,但此时也不好跟段煨翻脸,于是同意了段煨离去。
段煨一走,张济也坐不住了。
这李傕和郭汜,谁都不是什么好鸟,樊稠想东出函谷关被李傕在酒宴上砍死,张济又有护送刘协东归的过往。
因为遭到杨奉和董承的构陷才无奈继续跟李傕郭汜合兵一处,但张济并不太想追击刘协。
只有护送刘协东归,张济才能摆脱西凉贼兵的身份,开拓新的人生。
想到这里,张济对董承和杨奉更恨了。
如果不是遭到这两人的构陷,又岂会错过这次摆脱西凉贼兵身份的机会?
“骠骑将军,你该不会也要离开吧?”李傕盯着张济,右手安抚剑柄,杀意几乎不加掩饰。
李傕知道段煨不愿多生事端的个性,故而段煨离开李傕不想理会,但张济不一样,张济在陕县待得好好的,非得来长安插一脚,还护送刘协东归。
对李傕而言,张济就是个随时可能暴起伤人的隐患,若不能留在军中,李傕都担心张济会背刺自己。
张济见状笑道:“大司马误会了,张某绝无此意。”
“知道就好!”李傕冷哼一声,看向郭汜:“车骑将军意下如何?”
李傕自封大司马后,郭汜就迁为了车骑将军,始终矮了李傕一头的郭汜,不太满意李傕的态度。
但郭汜也知道现在不是跟李傕内讧的时候,遂道:“那郑牧只是仗着出其不意,才侥幸取胜;正面对战,我等又何惧那郑牧?陕县又有骠骑将军的两千人,足以将天子百官堵截在黄河道口。”
“郑牧有天子在,行军速度一日不会超过二十里,今日休憩一阵,明日再统兵去追,就在陕县的黄河边上,截杀此贼!”
李傕和郭汜都信心勃勃,张济也不敢在此刻怠慢,也佯装信誓旦旦。
回到了营中的张济,却是苦闷不已。
张绣见张济苦闷,遂谏言道:“叔父何不请宣义将军问策?”
宣义将军即贾诩,如今亦是跟随李傕在军中,张绣年少,素来钦慕贾诩才智,私下跟贾诩多有结交。
张济蹙眉:“宣义将军如今是李傕座上宾,岂会替叔父谋策?”
张绣却是坚持道:“侄儿素与宣义将军友善,叔父若不愿去,不如侄儿前去寻宣义将军问策?”
张济想了想,遂让张绣去寻贾诩。
张绣遂提着酒坛来到李傕的军营,以饮酒为名来寻贾诩。
待酒酣时,张绣探查左右无人后,遂向贾诩一拜:“请先生救绣叔侄一命。”
贾诩见张绣如此模样,就已经明白了张绣的用意,但贾诩并未回答而是保持了沉默。
“先生!”张绣再问。
见张绣再问,贾诩这才轻言对策:“骠骑将军可与那郑牧力战,打得越猛烈越好。”
张绣愕然:“先生,若与郑牧力战,叔父军力必然减弱。”
贾诩目光灼灼:“骠骑将军若不减弱军力,大司马又岂会放心让骠骑将军离开?与郑牧力战,总好过与天子力战。”
张绣恍然:“多谢先生!”
就在张绣准备离开的时候,贾诩又给了张绣一小片绢帛:“张将军,你擅长骑射,若有机会,可将此布裹于箭上,射向那郑牧。”
“这?”张绣扫了一眼绢布,却见上面写着:“诩未忘国恩。”
“张将军,你能办到的吧?”贾诩盯着张绣,眼神变得令张绣有些寒意。
张绣不由打了个冷颤,虽说张绣跟贾诩私交不错,但与此同时张绣也明白眼前有英武之气的儒生是不能交恶的。
“先生放心,绣定能办成此事!”张绣信誓旦旦。
贾诩虽然是献谋乱武第一人,但那是被王允逼的,王允不死,贾诩必死。
而贾诩的人生准则,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人。
王允要贾诩死,贾诩就会先干死王允,于是才有贾诩献策李傕纠结西凉诸将反攻长安一事。
但王允死后,贾诩就不再轻易替李傕出谋画策,反而一直都在明哲保身跟李傕等人划清界限。
譬如李傕等人要让贾诩当左冯翊,还要给贾诩封侯,贾诩直接告诉李傕,这是保命的计谋,不能因此居功。
李傕等人又想让贾诩当尚书仆射,贾诩依旧拒绝,言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是天下榜样,应该由有名望的贤才担任,最终贾诩当了个选拔人才的小官。
而贾诩选拔人才的时候却又选拔以前的名仕,这让李傕又是亲近又是忌惮。
李傕郭汜樊稠之间互相猜疑、争权夺利,亦是贾诩经常劝和。
兴平元年,蝗灾爆发,刘协下诏将宫中的御马两百匹和杂缯二万匹卖掉,卖掉的钱用于公卿和贫民,但被李傕强抢,贾诩亦是劝李傕。
兴平二年,李傕杀死樊稠,又与郭汜交兵,与贾诩商议劫持刘协,贾诩同样劝李傕这不符合道义,结果李傕不仅不同意,反而包围了皇宫,还故意准备了三乘车。一车载刘协,一车载伏寿宋都,一车载贾诩左灵。
实则是想让刘协知道,贾诩是来随同看押的,劫天子贾诩是有参与的,李傕这是想让贾诩明白,不要再妄想维护天子了,再怎么维护你也是个劫持天子的叛臣。
贾诩虽然无奈,但心中早已生出了离开李傕的想法。
对于贾诩而言,当李傕逼迫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成了敌人,也正因为如此,当张济自陕县来长安劝和的时候,贾诩才会有意跟张绣结交。
而今日张绣来问策,贾诩亦是提前有准备,甚至连写给郑牧的绢帛都准备好了,显然早就料到张绣会来。
张绣这愣头青,又岂能识破贾诩的心思。
见张绣离去,贾诩则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酒樽出神。
昔日在长安的时候,贾诩曾造访过蔡邕,得知蔡邕将女儿嫁给了荥阳郑氏的旁系子时,贾诩是很惊讶的。
以蔡邕的名望,即便女儿要嫁人,对方也必然是个家世出身不凡的,但偏偏却只将女儿嫁给了一个旁系子。
而令贾诩疑惑的是,在迎娶了蔡邕的女儿后,郑牧非但没有跟着蔡邕去洛阳求官,反而跑徐州隐居去了。
要知道当时的蔡邕,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可谓是董卓最敬佩的名仕,郑牧若来,必然也会如吕布一般封侯拜将。
而偏偏,郑牧直接跑了。
若郑牧是个世家贵子,贾诩还不会起疑,毕竟世家贵子最重清誉,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依附董卓的,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郑牧只是个旁系子,这要换个人,估计早就来洛阳请官了。
若说郑牧无才能也罢,偏偏在蔡邕口中,郑牧被夸得都快比上卫霍了,虽说有蔡邕夸女婿的因素在,但以郑牧数千里自下邳来到曹阳勤王还奇袭杀了李傕的儿子李式来分析,贾诩如今有些认同蔡邕对郑牧的夸赞了。
故而,贾诩心中有了判断。
李傕郭汜虽然兵多,但未必会是郑牧的对手。
远赴数千里来勤王,要么是蠢才,要么是奇才,而贾诩偏更向于认为郑牧是个百年难遇的奇才。
让张济跟郑牧力战,让张绣箭射郑牧传讯,既是助张济抽身的计策,亦是贾诩对郑牧的试探。
贾诩需要试探郑牧的反应,继而来确定郑牧是否会如王允一般,对他们这些曾经跟着董卓的西凉将斩尽杀绝。
“骁骑将军郑牧,蔡中郎最欣赏赞叹的女婿,贾某真不想与你为敌。”贾诩眼神多了几分凌厉,虽然年近五旬,但这精气神比起三十岁的壮年也不遑多让。
张绣返回张济军营,向张济道出了贾诩的良策,但隐瞒了绢布的事。
虽说贾诩没明说,但张绣也明白,若是不能替贾诩办好这事,以后就别想再去向贾诩询问良策了。
“与郑牧力战,总好过与天子力战。”张济反复琢磨,最终在张绣的竭力劝说下,同意了贾诩给出的破局之策。
翌日清晨。
张济就主动请为先锋去追刘协,李傕和郭汜虽然有些惊讶张济的主动,但也没有阻止。
有张济先去跟郑牧消耗,李傕和郭汜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张济遂率麾下步骑,急行前往追击刘协。
而此时,刘协的车仗已经离开前往陕县,唯有郑牧和丹阳骑兵留在营中。
此时。
一千五百骑兵列阵,每人手中都端了一碗酒水,这是刘协的辎重营中得来的酒水,被郑牧要来犒军。
昨日战损的部分骑兵,由新的骑兵补充。
其中一人,是杨奉麾下的都伯徐晃!
在今早拔营起寨的时候,郑牧故意言及徐晃的武勇,又言语相激杨奉,迫使杨奉不得不将徐晃让出来,同时跟着徐晃的还有十余骑兵,皆是杨奉军中骁骑。
杨奉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得不给,不给就是对刘协不敬,毕竟刘协听说徐晃武勇后当时就封了徐晃当忠义校尉。
当郑牧愉快的要走徐晃这十余骑后,杨奉气得都想当场砍人了。
迫于无奈的杨奉,只能私下对徐晃许诺了诸多好处,避免这一战过后徐晃被郑牧给拐走了。
郑牧亦是端着酒水立在将台上,许褚、鲁肃、宋宪、徐晃同立左右。
在举荐沮俊当了光禄勋后,郑牧就以抵挡李傕追兵为由撤回了许褚。
有沮俊在,杨定、杨奉和董承想要在刘协面前谗言郑牧,都得掂量下沮俊会不会提刀杀人。
郑牧不仅救了沮俊家眷还对沮俊有举荐之恩,更是对刘协尊重有礼,不论是私情还是公义,沮俊都不会允许有人在刘协面前谗言郑牧。
“诸将士,昨日虽然击退了西凉叛贼,但并未让这群叛贼胆寒,今日西凉叛贼必然还会追来。”
“我等自下邳来到曹阳,一路走了数千里,为的就是勤王护驾,诛杀叛贼。如今贼寇将来,兵力数倍于我,尔等可有畏惧之心?”
郑牧的语气铿锵有力,即便是站在最后一排的丹阳骑兵也能清楚的听到。
将是兵的胆,亦是兵的魂,郑牧对这群丹阳骑卒平日里亦是恩义有加、赏罚分明,听到郑牧的询问,一千五百骑兵
一千五百骑兵异口同声:“无惧!”
“好!”郑牧举起了手中的酒碗:“丹阳锐士,天下精锐,丹阳骑兵,亦是天下第一骑!”
“尔等的姓名,本将早已记录在册,哪怕战后寻不到尔等的尸身,尔等的姓名,也将会出现勤王救驾的铜鼎上,为世人所敬仰!”
“军中尚有十余名新加入的袍泽,你们的姓名,本将同样已经登记在册交给陛下,既然一同讨贼,以后都是袍泽弟兄,不分彼此。”
“本将已经奏请陛下,回到洛阳后就会铸鼎,请匠人铭刻参与此战的英勇之士的姓名,名为汉魂!”
“生当为汉卒,死当为汉魂!”
“饮下此酒,本将与诸君同讨叛逆,愿我等的姓名,同列汉魂鼎上,千古不坠英名!”
将名字铭刻于鼎上,比铭刻于竹帛之上更容易保存千古,郑牧这句承诺让一千五百名丹阳骑兵心血沸腾,亦是让将台左右的鲁肃、许褚、宋宪和徐晃心潮澎湃。
尤其是徐晃和那新加入的十余骑兵,感触更深!
在杨奉军中,不论是徐晃还是这十余骑兵,可从未有过如此的待遇。
死了就死了,谁还会记得一个小兵姓甚名谁?
但现在,不仅有人记得,还能被铭刻汉魂鼎上,千古不坠英名!
生当为汉卒,死当为汉魂!
这是郑牧替这一千五百名骑卒争取来的荣耀!
“礼!”
军正官大吼一声,一千五百骑兵齐刷刷的举起酒碗。
“饮!”
一千五百骑兵强忍内心的震撼,齐刷刷的饮酒。
将台的郑牧五将,亦是同时举碗饮酒。
将酒水饮尽,郑牧将酒碗往地上一砸,众将士亦是效仿。
虽说有些破财,但不会有**在这个时候说这种破坏气氛的话。
战前动员,郑牧将这一千五百骑卒的士气已经调到了最高,只等李傕郭汜的西凉叛兵到来。
营地空旷。
周围都是适合骑兵游走骑射的平坦之地。
郑牧未选择用伏击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正面作战。
伏击虽然能赢,但难以让李傕等人惊惧,只会让李傕等人误以为郑牧军力不足只敢用诡计。
唯有郑牧作战,用这一千五百骑的武勇,让李傕等人的兵马丧胆,这群叛兵才不敢继续追击。
“徐校尉,你可会怪本将?”静候叛兵到来的期间,郑牧询问徐晃。
徐晃不知其意,凝声道:“末将不敢。”
郑牧意味深长地道:“此战是生死之战,即便是本将都不敢自信说一定就能活下来;徐校尉本可在兴义将军麾下安全的向陕县撤离,如今却要与本将在此地跟叛兵决生死,徐校尉真的没有怪本将的想法吗?”
徐晃眼神一变,凛然道:“骁骑将军为何小觑末将?末将虽然曾经误入贼营,但如今早已脱离贼身,陛下如今又封末将为忠义校尉,又岂会惧死?”
郑牧大笑:“徐校尉,是本将小人之心了。若今日不死,本将愿与校尉结为刎颈之交。”
徐晃心头一惊,见郑牧眼神坚毅,举止英武,不由又多了几分钦佩。
“愿随将军征战!”徐晃亦不是小器之人,眼神也变得坚毅。
前方。
张济率三千余步骑抵达。
见郑牧的骑兵列阵,张济不由多了几分忌惮和怒意:“就一千五百骑,竟然正面列阵,这是在小觑本将吗?”
张济的斥候早已经探得郑牧在营中列阵,五个方阵五百骑,很容易辨别的兵力数量。
起初张济还不信,以为郑牧有伏兵,结果斥候却说营地周围空旷一片,不是能伏兵的地方,张济这才驱兵而来。
如今见到这五个骑兵方阵,张济心中升起了一股被小觑的想法。
骑兵若不能奇袭,战斗力至少下降一半。
昨日为何能惊退李傕等人?
其中有很大程度的原因是郑牧奇袭斩了李式,不仅让军心受挫,还让杨奉等人也多了战心。
与其说昨日是被郑牧的骑兵击败,倒不如说是李傕等人士气被挫,不敢交战。
如今重振旗鼓而来,张济不仅有两千骑兵,还有千余步卒,而在张济身后,还有李傕郭汜的步骑在伺机而动。
张济本以为郑牧会再用伏兵之类,却不曾想郑牧竟然直接出现在正面。
张绣则是提枪而道:“叔父,既然郑牧正面迎战,我等正好与郑牧力战给李傕郭汜制造战机。待击退郑牧,我等就可以借机退回长安了。”
虽说张绣有贾诩的嘱托在,但这不意味着就得佯装不敌,佯败是瞒不过李傕郭汜的,反而会让李傕郭汜起疑心,认为张济通敌。
故而这一战,张济张绣同样得全力以赴,不计折损!
张济亦是被激起了好战之心:“既然郑牧要战,那我叔侄也不能让人给小觑了!骑兵交给你,步卒交给我,向前推进!”
张绣举起手中长弓,大呼一声:“末将得令!”
而在远处,李傕和郭汜则是各自藏兵静待战机,只让斥候往返查探战况。
得知郑牧竟然仅率一千五百骑正面迎战张济时,李傕的眼都要瞪出来了。
“好胆!”
“郑牧,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刘备这些年混军功一直不顺利,最初在幽州校尉邹靖麾下担任义兵首领,因讨贼有功成为安喜县尉,却因朝廷想圈钱而被迫鞭笞督邮而逃跑。
由于政权不稳,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去丹阳募兵,刘备跟着毌丘毅同行,在下邳的时候遇到贼人,因为有些功劳而成为下密丞,但又因为不合群而辞官。
遇到陈纪当平原相的时候,又因为武勇而担任高唐县尉,不久迁为县令,但又因为青州黄巾复起被迫弃城,连家眷都折损了。
跟着公孙瓒混军功,终于混了个平原令,又迁平原相。
想着这下稳了,结果公孙瓒杀了刘虞,刘备又被迫离开平原来到徐州。
虽说这军功混得不顺利,但刘备在政务上却日趋成熟,逐渐的从一个纯粹混军功的武人向一个牧守一方的大臣转变。
刘备要人脉、要结交贤士、要树立名声等等有太多太多的顾虑,哪怕杨奉当面讽刺刁难,刘备也不会再如初入官场时那般锐气凌人,遇到委屈和刁难就将始作俑者的督邮绑起来鞭笞。
然而郑牧不同。
早在郑牧跟关羽借剑问志的时候,郑牧就对关羽说过自己是一柄藏锋的宝剑,如楚鸟不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旦拔剑,就会变得锋芒毕露。
郑牧助刘备当上徐州牧,又替徐州打造西北和南部防线,同时让长子郑治跟刘备的长女刘琬定下婚约,目的便是以刘备为剑鞘。
有了剑鞘兜底,郑牧就不用再去忧心政务,而要将剑锋磨砺得更锋锐。
用最锋利的剑锋,去击破眼前的任何贼敌。
楚王藏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郑牧藏锋,亦是如此。
杨奉有护驾的功劳,郑牧认可,但认可杨奉的护驾功劳不意味着郑牧就会认可杨奉的一切言行举止。
勤王要有勤王的力量,护驾要有护驾的态度。
招白波贼李乐、韩暹、胡才来护驾?
这对郑牧而言,形同羞辱。
堂堂骁骑将军,又岂能与白波贼为伍!
然而,百官虽然惊惧,刘协却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稳。
郑牧对杨奉言语鄙视,又有呵斥羞辱之意,但对刘协却是礼数甚佳,不论是言行还是举止,都未因为刘协年幼而有轻慢之意。
再加上郑牧那雷厉风行的果敢,以及策马持枪的英武之姿,足以当得起骁骑将军之名。
见气氛有些僵硬,射声校尉沮俊携妻女上前,作揖行礼:“射声校尉沮俊,见过骁骑将军。沮某及妻女不慎被叛兵擒获,若非骁骑将军击退叛贼,沮某及妻女皆会受叛贼凌辱。此恩情,沮某必有厚报!”
射声校尉,在东汉隶属于北军中侯。
北军中侯掌监北军五营,秩六百石,北军五营则是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的宿卫兵。
通常守卫都城的禁军大臣,有“掌宿卫宫殿门户”的光禄勋;有“掌宫门卫士,宫中徼循事”的卫尉;有“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的执金吾;有“掌洛阳城门十二所”的城门校尉;以及“掌监五营”的北军中侯。
刘宏又增设了西园八校尉。
光禄勋保护皇宫内部,卫尉保护皇宫外围,城门校尉拱卫都城十二门,而北军五营则通常驻扎在都城外,属于最外围的禁卫军团。
如今光禄勋战死,卫尉、执金吾和城门校尉郑牧也未见有人出列,唯独这射声校尉沮俊第一个出列表达了对郑牧的谢意。
郑牧询问了沮俊被擒的原因,又得知沮俊拼死向刘协传达了李傕后军被袭的情报,遂向刘协举荐道:“陛下,沮校尉尽忠职守,面对西凉贼兵亦是宁折不屈。”
“臣曾闻,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改其节,沮校尉有玉竹般的德行品性,若不重用,岂非令忠臣义士寒心?”
“如今光禄勋尽忠而亡,臣以为,可擢升沮校尉为光禄勋,整顿亲卫,宿卫陛下左右。”
沮俊吃了一惊,连忙道:“骁骑将军过誉了,沮某被贼兵擒获,深感愧疚,岂能担任光禄勋。”
射声校尉虽然也是两千石的官,但俸禄高不等于地位高,光禄勋不仅仅是皇帝最亲近的禁军大臣,还是九卿之一!
虽说沮俊有护驾功劳,但这升迁速度也太快了!
百官之中,顿时出现了些许议论声。
能在这个时候窃窃私语的,多是郑牧举荐沮俊为光禄勋不满意的。
毕竟单单是光禄勋的属官还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羽林左监、羽林右监等,卫尉之下还有宫卫令、各营司马等,再加上其余的公卿百官中有意更进一步的。
光禄勋战死,自然就有很多人盯上了这个位置。
这些人跟着刘协东归,自然是想趁机赚取护驾功劳谋求晋升。
弘农东涧一战,光禄勋邓泉、卫尉士孙瑞、廷尉宣播、大长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等战亡,很多人都盯上了这些空缺的位置。
结果郑牧直接就举荐沮俊当光禄勋,这必然会引起部分官员的不满。
郑牧无视了这些窃语声,原本郑牧是想让许褚统卫虎士护卫在刘协左右的,但沮俊的出现让郑牧有了新的想法。
李傕等人只是暂时撤退,必然还会卷土重来,让许褚护卫刘协左右,不仅让郑牧缺了一个征战的大将,还会让部分有嫉妒之心的官员在刘协面前谗言郑牧假借护卫之名行欺主之事。
但让沮俊护卫刘协左右就不同了,沮俊有护驾功劳,不仅为了保护刘协而中箭被擒,还被李傕推到军前凌辱让沮授喊出了忠诚之言,让刘协得知李傕后军被奇袭。
如沮俊这样的校尉,平日里是很少有机会让刘协看到忠心的,不怕战死,就怕战死了连名字都不会被刘协记得。
而沮俊不仅让刘协看到了拼死断后,还让刘协看到了被擒后的忠贞不屈,如今沮俊又侥幸归来,在刘协心中的好感必然不会少。
以沮俊为光禄勋,刘协心中是不会反对的!
毕竟有一个能效死的光禄勋,可比忽然出现一个不知深浅的光禄勋更有安全感。
然而,刘协这些年就没做过主,几乎所有的政令和任命,都是被迫下令,此刻难免心中忐忑,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是该让沮俊当光禄勋还是不让沮俊当光禄勋。
郑牧敏锐的觉察到了刘协的窘态,既没有用言语去震慑窃窃私语的官员,也没有去反驳沮俊的谦让,只是向刘协拱手作揖:“沮校尉心中惶恐,渴望聆听陛下的安抚之音。请陛下决断!臣曾闻,陛下尚是陈留王时,面对董贼对答如流尽显皇子泰然之气,今日陛下东归,亦当如此!”
刘协微微愕然,不由想起了昔日在北邙山遇上董卓的往事。
见郑牧的眼神中有鼓励之意,刘协强忍内心的忐忑,双手有些颤抖的看向沮俊,尽可能的让语气变得有帝王威仪:“射声校尉沮俊听令!”
沮俊身体一颤,不顾箭疮还在,连忙应道:“臣在!”
刘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下令道:“即日起,擢升你为光禄勋,护卫朕左右。”
沮俊又惊又喜,见刘协的目光看向自己,激动的回应:“臣沮俊,谢陛下厚恩!除非臣死,决不会再让恶贼近陛下半步!”
沮俊喊得激动,牵动了箭疮,不由咬牙**冷气。
郑牧的目光看向许褚,许褚会意,自怀中取出治疗金疮的药物,悄悄递给刘协:“陛下,可给光禄勋上药。”
刘协惊讶的看向郑牧,见郑牧点了点头,遂咬牙坚定了眼神,在沮俊前蹲下。
但很快,刘协又愣住了。
因为聪明,刘协领悟了郑牧的意思,但领悟归领悟,刘协却不知道该如何上药。
郑牧暗暗一叹,再次给了许褚一个眼神,许褚遂来到皇后伏寿身边低语,告诉伏寿如何给沮俊上药。
伏寿虽然同样年幼,但比起刘协更擅长这些手巧的活儿。
得了许褚的提醒,伏寿也来到沮俊身边,跟刘协一起替沮俊的箭疮上药,随后又取出洁白的纱巾给沮俊包扎箭疮。
沮俊没有拒绝,因为沮俊明白,这是郑牧在给刘协树立恩威的机会。
但这个七尺壮汉此刻已经泪流满面,心中不仅有对刘协和伏寿的感激,亦有对郑牧的钦佩。
且不提董卓和李傕等西凉叛贼,杨定、杨奉和董承这些口口声声喊着勤王护驾的,也从未对刘协有过如此的尊重!
是战是和是进是退,甚至于一日三餐何时吃,都不由刘协做主。
不仅如此,以杨奉、杨定、董承为首的,还趁机清除异己、构陷大臣、煽动内讧,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和未来前程,压根没将刘协视为皇帝。
只是将刘协视为可以升官掌权的傀儡的几人,又岂会给刘协尊重?
郑牧虽然同样会清除异己,但清除异己的同时,郑牧会给刘协足够的尊重。
何为奉天子以令不臣?
奉,就是恭敬的捧着。
得先将刘协给捧起来,让刘协感受到恭敬,感受到皇帝的尊严,才能去约束和制裁有不臣之心的大臣。
大义,得先占着!
如此,郑牧就不会被冠上“郑贼”之名。
哪怕今后刘协变了心,那也是刘协先犯错。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
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若刘协先犯错,那就不能怪郑牧不仁义。
但现在,刘协未犯错,郑牧也不会因为助刘备就会对刘协不敬。
不奉天子,不敬天子,又如何能借天子名义去约束和制裁有不臣之心的大臣?
不论是董卓、曹操,还是袁绍、袁术,都有过类似的想法。
不同的是,郑牧认为的奉天子,前提就得先将天子给捧起来,而董卓、曹操、袁绍、袁术的奉天子,却是挟天子。
哪怕毛阶给曹操建议的奉天子,曹操最终也用的是挟天子的套路。
曹操虽然得了勤王圣旨,但其实并未真正的勤王救驾。
三国志记载,曹操想要去勤王,然而诸将都觉得不妥,虽然荀彧和程昱劝曹操,但曹操只派了曹洪去勤王,最终却被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据险挡住。而直到杨奉、韩暹等人送天子到洛阳的时候,曹操才举兵洛阳驱逐杨奉、韩暹等人。
驱逐了杨奉韩暹等人后,曹操就开始迁都许县,封大将军,又迁司空,总览朝政。
本质上,曹操这都算不上是勤王,只是仗着兵威夺了杨奉韩暹等人的勤王果实。
自然,也就谈不上对刘协有多尊重了。
而郑牧不同,郑牧奉诏后,不远数千里来到了曹阳,击退了李傕等叛兵,又给予了刘协树立帝王威仪的机会。
因为年龄小以前又没做过替人上药包扎伤口的事,刘协和伏寿的动作很慢。
而郑牧要的也是这个效果!
时间越久,才能震慑宵小。
杨奉气得指甲都快嵌入掌心了,内心不断的响起谩骂声,诸如“狗贼郑牧”“谄媚之徒”等等杨奉但凡听过的词语,几乎都过了一遍。
杨定和董承的面色也不好看。
此时的董承尚未将女儿献给刘协,受封贵人的是常山太守宋泓之女宋都。
董承跟杨定一样,都是属于西凉兵一系,董承曾经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杨定亦是董卓部将。
见识上的浅薄,让董承和杨定只会效仿李傕郭汜等人仗着自以为的功劳自傲,压根就不懂“挟天子”和“奉天子”的区别,只以为护送刘协东归就应该是勤王护驾的功臣。
但现在的郑牧,却深深的给董承和杨定上了一课,何为“奉”,何为“挟”!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显然,不论是被喝骂的杨奉还是未正面跟郑牧交锋的董承和杨定,已经成了“挟天子”的代表,成了郑牧“奉”天子的反面教材。
刘协只是被迫当了傀儡,但不傻,能辨别出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眼前泪流满面的沮俊,就是最直观的体现。
经过这事,刘协让沮俊往东,沮俊都不会往西!
许久。
伏寿满头大汗,气息也有些喘:“光禄勋,箭疮已经包扎好了。”
刘协亦是松了一口气,这是第一次替人上药包扎,若非伏寿来帮忙,刘协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沮俊连忙请刘协和伏寿起身,声音哽咽:“臣无能,让陛下和皇后殿下受累。”
“尔为朕受箭疮,又受李贼凌辱,朕又岂能轻言受累。”刘协亦是扶起沮俊,心中难免感慨。
沮俊遂起身,轻言道:“陛下,骁骑将军勤王有功,亦需封赏。”
刘协点头,心中琢磨应该给郑牧如何封赏,但刚有这念头,郑牧就出声道:“陛下,封赏之事,可待东归洛阳后再行商议。这一路不少公卿为护陛下而亡,臣以为应当回洛阳后追封亡臣、抚恤亡臣家眷后,再封臣等不迟。”
这话一出,不少战亡公卿的家眷也忍不住落泪。
刘协心中对郑牧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居功不自傲,反而要先追封亡臣、抚恤亡臣家眷,这比起杨奉让刘协给白波贼封侯拜将的圣旨,德行高了不知多少。
“蔡中郎之婿,非常人也!”刘协心中暗暗惊叹,遂同意了郑牧的提议。
郑牧又道:“陛下,李傕等人虽然暂时退走,但必然还会再整兵追来。请陛下立即启程,待过了函谷关,就不惧那群西凉贼兵了。”
刘协的身体下意识的颤抖,语气中多了几分惧意,遂问道:“骁骑将军,你这次带了多少兵?”
郑牧扫了一眼群臣百官,轻笑一声:“臣有两千骑兵,五百骑在渑池,来曹阳的仅有一千五百骑。”
刘协吃了一惊,心中难免担忧:“只有一千五百骑?若李傕等贼追来,又该如何是好!”
而杨定、杨奉和董承听到郑牧只有一千五百骑的时候,纷纷心中一松,眼神有了变化。
虽说函谷关的西凉将说张济在陕县有万余兵马,但实际上张济的兵马因为旱灾和初期勤王跟李傕郭汜交兵,早就少了大半,除掉陕县的两千守军,如今能动用的加起来也不过三千余人。
李傕郭汜同样如此,昔日浩浩荡荡号称十万人兵围长安,但这几年又是内斗又是跟马腾韩遂交锋,再加上去年的旱灾影响,除掉留守各处的,李傕郭汜各自能动用的兵马也不超过五千人。
再算上段煨的三千人,四将加起来凑不足两万人,其中的精锐更是不足五千人。
这也是为何,郑牧奇袭杀了李傕的儿子后,李傕四将会选择暂避锋芒,倒不是李傕等人怕了郑牧,而是四将不想折损太多的兵力。
虽说郑牧并不清楚李傕四将具体的兵力,但也能通过现有的情报推测出李傕四将的兵力上限。
因为能推测出李傕四将的兵力上限,故而郑牧也不担心己方兵力被泄露,反而,郑牧还期待有人能向李傕等将泄露己方的兵力。
余光扫了一眼杨奉、杨定和董承的表情,郑牧的语气多了几分张狂之意:“陛下勿忧,昔日臣在徐州的时候,曾以五百步卒击溃进犯徐州的兖州牧曹操三万兵马。如今有一千五百骑兵,这司州之地,谁能与臣抗衡?”
郑牧故意夸大了战绩,又一副张狂之态,让刘协和群臣将信将疑。
但刘协想到郑牧只带了一千五百骑就敢数千里来勤王护驾,心中又信了几分。
在郑牧的提议下,刘协遂启程前往陕县。
而郑牧则是请命断后,让杨定、杨奉和董承在前军开路,避免陕县的西凉兵闻讯拦截。
这样的决定,让杨定、杨奉和董承又怒又气。
离开曹阳行了十余里,刘协在野外扎营,毕竟有太多的官员家眷和宫女在,不可能如行军一般日行数十里。
营地中。
杨奉、杨定和董承,聚在一帐。
杨奉怒气不再遏制,语气恨恨:“郑牧狗贼,欺人太甚!让我等为前军,他为后军,这到了洛阳,哪还有我等的勤王战功?”
杨定和董承沉默不言。
这里是杨奉的营帐,既然是被杨奉邀请来的,自然要等杨奉来开口。
杨奉见杨定和董承如事不关己一般,遂道:“郑牧今日打压本将,举荐射声校尉沮俊当了光禄勋,笼络阵亡公卿的家眷,更是给陛下树立恩威的机会。这若回了洛阳,郑牧必然位居我等之上,好不容易将陛下自李傕郭汜手中抢过来,正是我等加官进爵的机会,尔等真甘心屈居郑牧之下?”
杨定和董承并未因为杨奉的挑拨而中计,杨定依旧沉默不言,董承则是反问道:“骁骑将军势大,董某麾下不足五百人,兴义将军可有良策?”
杨奉暗骂一声老狐狸,遂直言道:“那郑牧仗着有一千五百骑兵,狂妄无礼,不如暗中给李傕等人送信,将郑牧的兵力情况泄露,借李傕等人之手,除掉郑牧!那李傕的儿子死于郑牧的骑兵,必然深恨郑牧!待郑牧与李傕等人恶斗势微,我等再杀出救援,那郑牧就难以再嚣狂了。”
董承看了一眼杨定,但没有开口。
杨定却是冷笑道:“若无郑牧的骑兵抵挡李傕等人,我等必然会被李傕等人追上,兴义将军是准备让我等都陪着郑牧**吗?”
“即便有我等救援,但郑牧必定折损严重,若李傕再趁机用计,兴义将军准备如何保命?”
杨奉不由打了个哆嗦。
方才只顾着怎么让郑牧跟李傕互斗,但却忘记了李傕可能会趁机用计反间,郑牧若得知被算计,杨奉不认为自己能挡得住。
想到许褚那九尺身躯,杨奉就忍不住一阵发抖。
被人如拎小鸡一般拎起来,杨奉活了几十年还是头一遭。
“后将军可有良策?”杨奉盯着杨定:“倘若没有粮草,那本将也只能去河东了。”
杨奉这话的意思很简单,既然拿不到功劳,那干脆各回各家直接散伙。
杨定冷笑:“兴义将军是被那郑牧给骂昏了头吗?难道没有圣旨,就不能召白波军南下?这可是勤王救驾的大功,谁不想来分功?不仅仅是白波军,南匈奴亦可召来!到时候郑牧想一人独大,也得问问新来的白波军和南匈奴骑兵是否同意!”
构陷段煨和张济的时候,是想要独占勤王大功,如今功劳得不到,杨定就想着多引些势力来勤王。
董承听到这话,遂也道:“既然要召白波军和南匈奴,不如再给兖州的曹操也送信,那郑牧自称击败了曹操,曹操必然视郑牧为大敌。”
杨奉皱眉:“引白波贼和南匈奴,我等还可以结盟,若引曹操来,谁知那曹操是不是跟郑牧一样野心勃勃?安集将军这是准备将功劳再让给曹操吗?”
杨奉猜得没错,董承的确是这般想的。
如今董承不到五百人,这功劳已经捞不到多少了,即便到了洛阳,董承也难以位居高位。
手中没兵,就不会有话语权。
这是董承在长安学到的道理!
不论是郑牧掌权,还是杨定杨奉掌权,都不是董承想要看到的结果。
若引曹操来勤王,就可以分郑牧、杨定、杨奉的兵权。
而身为刘宏母亲董太后侄儿的董承,则可以再跟刘协攀亲戚,将女儿嫁给刘协当个贵人,顺理成章的成为刘协的亲族。
到时候,朝中有郑牧、杨定、杨奉、曹操相互制衡,刘协除了信他这个亲族大将还能信谁?
而曹操受了董承恩惠,董承也自认为曹操会感激自己,到时候朝中上下,还不是得听他董承的?
董承想得很美好,但杨定和杨奉却同时否掉了董承的想法。
不论是白波贼还是南匈奴,大家的根底都差不多,容易对付;可曹操是兖州牧,这若引曹操来,哪还有他们立足的机会?
三人不知道的是,曹操如今在兖州都还自身难保,又哪有机会来勤王?
董承见二人否决,遂不再说话,但心底已经坚定了要送信去兖州的想法。
杨奉则是同意了杨定的提议,再次悄悄遣信使去陕津口,渡河去河东寻李乐、韩暹、胡才和南匈奴。
而在另一头。
李傕、郭汜、张济和段煨则是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夺回天子百官。
而这其中,又以李傕最是积极,唯一的儿子李式死了,李傕心中万分恼怒,要杀郑牧泄愤。
段煨的积极性最差,段煨只想返回华阴继续当他的宁辑将军。
这西凉军中,段煨是贼性最低的一个,因为段煨在华阴的时候勤修农业,也不劫掠百姓,被冠以西凉贼兵也是因为段煨是董卓部下,董卓死后又被王允冠上必杀名单。
如果不是遭遇种辑和杨定的迫害,段煨并不想跟刘协为敌。
当李傕提出要追击刘协时,段煨谎称军粮不足要回华阴休整,言外之意就是不想再去追天子了。
李傕虽然忿忿,但此时也不好跟段煨翻脸,于是同意了段煨离去。
段煨一走,张济也坐不住了。
这李傕和郭汜,谁都不是什么好鸟,樊稠想东出函谷关被李傕在酒宴上砍死,张济又有护送刘协东归的过往。
因为遭到杨奉和董承的构陷才无奈继续跟李傕郭汜合兵一处,但张济并不太想追击刘协。
只有护送刘协东归,张济才能摆脱西凉贼兵的身份,开拓新的人生。
想到这里,张济对董承和杨奉更恨了。
如果不是遭到这两人的构陷,又岂会错过这次摆脱西凉贼兵身份的机会?
“骠骑将军,你该不会也要离开吧?”李傕盯着张济,右手安抚剑柄,杀意几乎不加掩饰。
李傕知道段煨不愿多生事端的个性,故而段煨离开李傕不想理会,但张济不一样,张济在陕县待得好好的,非得来长安插一脚,还护送刘协东归。
对李傕而言,张济就是个随时可能暴起伤人的隐患,若不能留在军中,李傕都担心张济会背刺自己。
张济见状笑道:“大司马误会了,张某绝无此意。”
“知道就好!”李傕冷哼一声,看向郭汜:“车骑将军意下如何?”
李傕自封大司马后,郭汜就迁为了车骑将军,始终矮了李傕一头的郭汜,不太满意李傕的态度。
但郭汜也知道现在不是跟李傕内讧的时候,遂道:“那郑牧只是仗着出其不意,才侥幸取胜;正面对战,我等又何惧那郑牧?陕县又有骠骑将军的两千人,足以将天子百官堵截在黄河道口。”
“郑牧有天子在,行军速度一日不会超过二十里,今日休憩一阵,明日再统兵去追,就在陕县的黄河边上,截杀此贼!”
李傕和郭汜都信心勃勃,张济也不敢在此刻怠慢,也佯装信誓旦旦。
回到了营中的张济,却是苦闷不已。
张绣见张济苦闷,遂谏言道:“叔父何不请宣义将军问策?”
宣义将军即贾诩,如今亦是跟随李傕在军中,张绣年少,素来钦慕贾诩才智,私下跟贾诩多有结交。
张济蹙眉:“宣义将军如今是李傕座上宾,岂会替叔父谋策?”
张绣却是坚持道:“侄儿素与宣义将军友善,叔父若不愿去,不如侄儿前去寻宣义将军问策?”
张济想了想,遂让张绣去寻贾诩。
张绣遂提着酒坛来到李傕的军营,以饮酒为名来寻贾诩。
待酒酣时,张绣探查左右无人后,遂向贾诩一拜:“请先生救绣叔侄一命。”
贾诩见张绣如此模样,就已经明白了张绣的用意,但贾诩并未回答而是保持了沉默。
“先生!”张绣再问。
见张绣再问,贾诩这才轻言对策:“骠骑将军可与那郑牧力战,打得越猛烈越好。”
张绣愕然:“先生,若与郑牧力战,叔父军力必然减弱。”
贾诩目光灼灼:“骠骑将军若不减弱军力,大司马又岂会放心让骠骑将军离开?与郑牧力战,总好过与天子力战。”
张绣恍然:“多谢先生!”
就在张绣准备离开的时候,贾诩又给了张绣一小片绢帛:“张将军,你擅长骑射,若有机会,可将此布裹于箭上,射向那郑牧。”
“这?”张绣扫了一眼绢布,却见上面写着:“诩未忘国恩。”
“张将军,你能办到的吧?”贾诩盯着张绣,眼神变得令张绣有些寒意。
张绣不由打了个冷颤,虽说张绣跟贾诩私交不错,但与此同时张绣也明白眼前有英武之气的儒生是不能交恶的。
“先生放心,绣定能办成此事!”张绣信誓旦旦。
贾诩虽然是献谋乱武第一人,但那是被王允逼的,王允不死,贾诩必死。
而贾诩的人生准则,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杀人。
王允要贾诩死,贾诩就会先干死王允,于是才有贾诩献策李傕纠结西凉诸将反攻长安一事。
但王允死后,贾诩就不再轻易替李傕出谋画策,反而一直都在明哲保身跟李傕等人划清界限。
譬如李傕等人要让贾诩当左冯翊,还要给贾诩封侯,贾诩直接告诉李傕,这是保命的计谋,不能因此居功。
李傕等人又想让贾诩当尚书仆射,贾诩依旧拒绝,言尚书仆射是百官之长,是天下榜样,应该由有名望的贤才担任,最终贾诩当了个选拔人才的小官。
而贾诩选拔人才的时候却又选拔以前的名仕,这让李傕又是亲近又是忌惮。
李傕郭汜樊稠之间互相猜疑、争权夺利,亦是贾诩经常劝和。
兴平元年,蝗灾爆发,刘协下诏将宫中的御马两百匹和杂缯二万匹卖掉,卖掉的钱用于公卿和贫民,但被李傕强抢,贾诩亦是劝李傕。
兴平二年,李傕杀死樊稠,又与郭汜交兵,与贾诩商议劫持刘协,贾诩同样劝李傕这不符合道义,结果李傕不仅不同意,反而包围了皇宫,还故意准备了三乘车。一车载刘协,一车载伏寿宋都,一车载贾诩左灵。
实则是想让刘协知道,贾诩是来随同看押的,劫天子贾诩是有参与的,李傕这是想让贾诩明白,不要再妄想维护天子了,再怎么维护你也是个劫持天子的叛臣。
贾诩虽然无奈,但心中早已生出了离开李傕的想法。
对于贾诩而言,当李傕逼迫的时候,就意味着已经成了敌人,也正因为如此,当张济自陕县来长安劝和的时候,贾诩才会有意跟张绣结交。
而今日张绣来问策,贾诩亦是提前有准备,甚至连写给郑牧的绢帛都准备好了,显然早就料到张绣会来。
张绣这愣头青,又岂能识破贾诩的心思。
见张绣离去,贾诩则是静静的看着眼前的酒樽出神。
昔日在长安的时候,贾诩曾造访过蔡邕,得知蔡邕将女儿嫁给了荥阳郑氏的旁系子时,贾诩是很惊讶的。
以蔡邕的名望,即便女儿要嫁人,对方也必然是个家世出身不凡的,但偏偏却只将女儿嫁给了一个旁系子。
而令贾诩疑惑的是,在迎娶了蔡邕的女儿后,郑牧非但没有跟着蔡邕去洛阳求官,反而跑徐州隐居去了。
要知道当时的蔡邕,三天之内,遍历三台,可谓是董卓最敬佩的名仕,郑牧若来,必然也会如吕布一般封侯拜将。
而偏偏,郑牧直接跑了。
若郑牧是个世家贵子,贾诩还不会起疑,毕竟世家贵子最重清誉,是不会在这个时候依附董卓的,唯恐避之不及。
然而郑牧只是个旁系子,这要换个人,估计早就来洛阳请官了。
若说郑牧无才能也罢,偏偏在蔡邕口中,郑牧被夸得都快比上卫霍了,虽说有蔡邕夸女婿的因素在,但以郑牧数千里自下邳来到曹阳勤王还奇袭杀了李傕的儿子李式来分析,贾诩如今有些认同蔡邕对郑牧的夸赞了。
故而,贾诩心中有了判断。
李傕郭汜虽然兵多,但未必会是郑牧的对手。
远赴数千里来勤王,要么是蠢才,要么是奇才,而贾诩偏更向于认为郑牧是个百年难遇的奇才。
让张济跟郑牧力战,让张绣箭射郑牧传讯,既是助张济抽身的计策,亦是贾诩对郑牧的试探。
贾诩需要试探郑牧的反应,继而来确定郑牧是否会如王允一般,对他们这些曾经跟着董卓的西凉将斩尽杀绝。
“骁骑将军郑牧,蔡中郎最欣赏赞叹的女婿,贾某真不想与你为敌。”贾诩眼神多了几分凌厉,虽然年近五旬,但这精气神比起三十岁的壮年也不遑多让。
张绣返回张济军营,向张济道出了贾诩的良策,但隐瞒了绢布的事。
虽说贾诩没明说,但张绣也明白,若是不能替贾诩办好这事,以后就别想再去向贾诩询问良策了。
“与郑牧力战,总好过与天子力战。”张济反复琢磨,最终在张绣的竭力劝说下,同意了贾诩给出的破局之策。
翌日清晨。
张济就主动请为先锋去追刘协,李傕和郭汜虽然有些惊讶张济的主动,但也没有阻止。
有张济先去跟郑牧消耗,李傕和郭汜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张济遂率麾下步骑,急行前往追击刘协。
而此时,刘协的车仗已经离开前往陕县,唯有郑牧和丹阳骑兵留在营中。
此时。
一千五百骑兵列阵,每人手中都端了一碗酒水,这是刘协的辎重营中得来的酒水,被郑牧要来犒军。
昨日战损的部分骑兵,由新的骑兵补充。
其中一人,是杨奉麾下的都伯徐晃!
在今早拔营起寨的时候,郑牧故意言及徐晃的武勇,又言语相激杨奉,迫使杨奉不得不将徐晃让出来,同时跟着徐晃的还有十余骑兵,皆是杨奉军中骁骑。
杨奉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得不给,不给就是对刘协不敬,毕竟刘协听说徐晃武勇后当时就封了徐晃当忠义校尉。
当郑牧愉快的要走徐晃这十余骑后,杨奉气得都想当场砍人了。
迫于无奈的杨奉,只能私下对徐晃许诺了诸多好处,避免这一战过后徐晃被郑牧给拐走了。
郑牧亦是端着酒水立在将台上,许褚、鲁肃、宋宪、徐晃同立左右。
在举荐沮俊当了光禄勋后,郑牧就以抵挡李傕追兵为由撤回了许褚。
有沮俊在,杨定、杨奉和董承想要在刘协面前谗言郑牧,都得掂量下沮俊会不会提刀杀人。
郑牧不仅救了沮俊家眷还对沮俊有举荐之恩,更是对刘协尊重有礼,不论是私情还是公义,沮俊都不会允许有人在刘协面前谗言郑牧。
“诸将士,昨日虽然击退了西凉叛贼,但并未让这群叛贼胆寒,今日西凉叛贼必然还会追来。”
“我等自下邳来到曹阳,一路走了数千里,为的就是勤王护驾,诛杀叛贼。如今贼寇将来,兵力数倍于我,尔等可有畏惧之心?”
郑牧的语气铿锵有力,即便是站在最后一排的丹阳骑兵也能清楚的听到。
将是兵的胆,亦是兵的魂,郑牧对这群丹阳骑卒平日里亦是恩义有加、赏罚分明,听到郑牧的询问,一千五百骑兵
一千五百骑兵异口同声:“无惧!”
“好!”郑牧举起了手中的酒碗:“丹阳锐士,天下精锐,丹阳骑兵,亦是天下第一骑!”
“尔等的姓名,本将早已记录在册,哪怕战后寻不到尔等的尸身,尔等的姓名,也将会出现勤王救驾的铜鼎上,为世人所敬仰!”
“军中尚有十余名新加入的袍泽,你们的姓名,本将同样已经登记在册交给陛下,既然一同讨贼,以后都是袍泽弟兄,不分彼此。”
“本将已经奏请陛下,回到洛阳后就会铸鼎,请匠人铭刻参与此战的英勇之士的姓名,名为汉魂!”
“生当为汉卒,死当为汉魂!”
“饮下此酒,本将与诸君同讨叛逆,愿我等的姓名,同列汉魂鼎上,千古不坠英名!”
将名字铭刻于鼎上,比铭刻于竹帛之上更容易保存千古,郑牧这句承诺让一千五百名丹阳骑兵心血沸腾,亦是让将台左右的鲁肃、许褚、宋宪和徐晃心潮澎湃。
尤其是徐晃和那新加入的十余骑兵,感触更深!
在杨奉军中,不论是徐晃还是这十余骑兵,可从未有过如此的待遇。
死了就死了,谁还会记得一个小兵姓甚名谁?
但现在,不仅有人记得,还能被铭刻汉魂鼎上,千古不坠英名!
生当为汉卒,死当为汉魂!
这是郑牧替这一千五百名骑卒争取来的荣耀!
“礼!”
军正官大吼一声,一千五百骑兵齐刷刷的举起酒碗。
“饮!”
一千五百骑兵强忍内心的震撼,齐刷刷的饮酒。
将台的郑牧五将,亦是同时举碗饮酒。
将酒水饮尽,郑牧将酒碗往地上一砸,众将士亦是效仿。
虽说有些破财,但不会有**在这个时候说这种破坏气氛的话。
战前动员,郑牧将这一千五百骑卒的士气已经调到了最高,只等李傕郭汜的西凉叛兵到来。
营地空旷。
周围都是适合骑兵游走骑射的平坦之地。
郑牧未选择用伏击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正面作战。
伏击虽然能赢,但难以让李傕等人惊惧,只会让李傕等人误以为郑牧军力不足只敢用诡计。
唯有郑牧作战,用这一千五百骑的武勇,让李傕等人的兵马丧胆,这群叛兵才不敢继续追击。
“徐校尉,你可会怪本将?”静候叛兵到来的期间,郑牧询问徐晃。
徐晃不知其意,凝声道:“末将不敢。”
郑牧意味深长地道:“此战是生死之战,即便是本将都不敢自信说一定就能活下来;徐校尉本可在兴义将军麾下安全的向陕县撤离,如今却要与本将在此地跟叛兵决生死,徐校尉真的没有怪本将的想法吗?”
徐晃眼神一变,凛然道:“骁骑将军为何小觑末将?末将虽然曾经误入贼营,但如今早已脱离贼身,陛下如今又封末将为忠义校尉,又岂会惧死?”
郑牧大笑:“徐校尉,是本将小人之心了。若今日不死,本将愿与校尉结为刎颈之交。”
徐晃心头一惊,见郑牧眼神坚毅,举止英武,不由又多了几分钦佩。
“愿随将军征战!”徐晃亦不是小器之人,眼神也变得坚毅。
前方。
张济率三千余步骑抵达。
见郑牧的骑兵列阵,张济不由多了几分忌惮和怒意:“就一千五百骑,竟然正面列阵,这是在小觑本将吗?”
张济的斥候早已经探得郑牧在营中列阵,五个方阵五百骑,很容易辨别的兵力数量。
起初张济还不信,以为郑牧有伏兵,结果斥候却说营地周围空旷一片,不是能伏兵的地方,张济这才驱兵而来。
如今见到这五个骑兵方阵,张济心中升起了一股被小觑的想法。
骑兵若不能奇袭,战斗力至少下降一半。
昨日为何能惊退李傕等人?
其中有很大程度的原因是郑牧奇袭斩了李式,不仅让军心受挫,还让杨奉等人也多了战心。
与其说昨日是被郑牧的骑兵击败,倒不如说是李傕等人士气被挫,不敢交战。
如今重振旗鼓而来,张济不仅有两千骑兵,还有千余步卒,而在张济身后,还有李傕郭汜的步骑在伺机而动。
张济本以为郑牧会再用伏兵之类,却不曾想郑牧竟然直接出现在正面。
张绣则是提枪而道:“叔父,既然郑牧正面迎战,我等正好与郑牧力战给李傕郭汜制造战机。待击退郑牧,我等就可以借机退回长安了。”
虽说张绣有贾诩的嘱托在,但这不意味着就得佯装不敌,佯败是瞒不过李傕郭汜的,反而会让李傕郭汜起疑心,认为张济通敌。
故而这一战,张济张绣同样得全力以赴,不计折损!
张济亦是被激起了好战之心:“既然郑牧要战,那我叔侄也不能让人给小觑了!骑兵交给你,步卒交给我,向前推进!”
张绣举起手中长弓,大呼一声:“末将得令!”
而在远处,李傕和郭汜则是各自藏兵静待战机,只让斥候往返查探战况。
得知郑牧竟然仅率一千五百骑正面迎战张济时,李傕的眼都要瞪出来了。
“好胆!”
“郑牧,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