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 第140章 野心之辈,局势乱了(章节名可真难取,三合一)

小说:兴汉 作者:神纹本神 更新时间:2025-10-31 13:31:58 源网站:2k小说网
  年号往往都有美好的寄寓。

  初平寓意万象更新,由乱而治。

  兴平寓意国家太平,兴旺平安。

  然而不论是初平还是兴平,刘协都被董卓及董卓余孽挟持而不得自由,关中这几年亦是乱象迭起,既不能由乱而治,也不能兴旺平安。

  三月初。

  司徒陈纪上书刘协,当以前事为训,建仁德,树威仪,安天下,抚万民。

  刘协采纳陈纪良言,遂于郊祀上帝于许县外,将年号改为建安元年,大赦天下,以示天子仁德之心。

  同月。

  刘协诏告州郡:兖州牧曹操不思理政安民,妄起兵祸,以至于兖州境内战祸迭起,民不聊生,如今又擅扣天子使者,形同叛逆。即日起罢其兖州牧一职,召护军将军郑牧起兵征讨,王师过处,阻拦者皆与叛逆同罪。

  虽说刘协如今的威望不足,这诏告各州郡的诏书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拥护,更多的人在观望,但对郑牧而言,则有了出兵的大义。

  三月中。

  刘协在许县登台拜将,亲授郑牧金印紫绶符节。

  这符节其实早就授予了郑牧,但陈纪认为,既然是要征讨曹操,就要行以大义,更要彰显天子威仪。

  在月初郊祀上帝于许县外、又该年号为建安元年后,陈纪就上书刘协要来一次登台拜将,彰显天子威仪。

  陈纪的这个提议,自然是得到了刘协和众公卿的支持,虽说有作秀的成分在,但对于刘协和众公卿而言,这也是一个机会。

  一个向关东士民宣告天子威仪的机会,天子有了威仪,公卿才能有权威。

  三月末。

  郑牧令陈王刘宠率步骑五千进驻鄢陵。

  鄢陵位于颍川郡与陈留郡交界处,亦曾是古战场,昔日晋楚争霸时就曾在鄢陵决战。

  令刘宠进驻鄢陵后,郑牧并未立即对雍丘的曹操发起进攻,而是将兵来到了河南尹的荥阳。

  来到荥阳后,郑牧遂在郑氏旧址招募流民,或屯田,或开渠,又以奉令平叛为名,向荥阳的豪强巨贾士族摊派钱粮。

  这番操作,直接将雍丘的曹操给看迷糊了。

  “郑牧在荥阳屯田开渠?”曹操有些看不懂郑牧的操作了。

  刘协都在许县登台拜将了,作为主将的郑牧居然跑荥阳屯田去了?

  “不仅如此,郑牧还在荥阳立旗,说愿意改姓郑的流民,其赋税可以减半征收。郑牧甚至还给荥阳的豪强士族商贾大户许诺,说只要肯捐赠钱粮,就有资格改姓郑。”探子探得的情报,一个比一个离谱。

  曹操听得头疼。

  这都什么跟什么?

  流民改姓郑就减半征收赋税还勉强能理解,但让荥阳的豪强士族商贾大户捐赠钱粮改姓郑,是郑牧疯了,还是荥阳的豪强士族商贾大户疯了?

  曹操很是头疼,戏志才自去了范县养病,这身边就没有能商议的。

  一时半会儿的,曹操也看不明白郑牧具体要作甚。

  “再探!”

  无奈之下,曹操只能让探子继续去打探郑牧的动作。

  荥阳。

  鲁肃将最新改姓郑的名单递给郑牧。

  “将军,你这是准备让郑氏成为荥阳的大姓吗?”鲁肃也不太能明白郑牧的奇怪想法。

  不去征讨曹操,却跑到荥阳来屯田开渠,又以减半征收赋税当诱饵,来引诱流民改姓;如果说这是为了让流民都成为郑氏的附属倒也还能理解,可让荥阳的豪强士族商贾大户捐赠钱粮改姓郑,鲁肃就完全不能理解了。

  流民那是为了生存,对于不缺吃喝的豪强士族商贾大户而言,哪有求着改姓郑的?

  “这也不是不行!或许过个百年,这些人拿着钱粮求娶郑氏女都没资格呢。”郑牧看也未看最新改姓郑的名单,只是将名单随意的放在一旁,显然这口号喊得很响亮但郑牧的心思并不在名单上。

  “吕布还是不肯来吗?”郑牧嘴角泛起笑意,自得知吕布逃到了河内郡张扬麾下,郑牧就一直在邀请吕布来荥阳。

  鲁肃嘴角抽了抽:“你想让吕布改姓郑,吕布怎么可能来?”

  郑牧轻叹:“不识好人心啊!既然都能认董卓为义父,为何就不能改姓郑呢?郑布多好听?牧又没让吕布认义父。若按年龄算,牧还得称呼一声郑布叔,怎么看都是牧吃亏了啊。吕布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了?”

  鲁肃有些无语。

  吕布哪怕喊董卓义父,那也是自称吕布,而不是董布啊!

  “将军,你到底在谋划什么?”鲁肃不太能理解,遂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郑牧不答反问:“子敬,现在是几月?”

  “四月初。”鲁肃不假思索。

  郑牧看向兖州的方向:“兖州这个时候,也在忙着春耕吧?”

  鲁肃点头:“不仅兖州,豫州各郡也是如此。”

  “牧不是曹操!”郑牧简单一语,给鲁肃解答了疑惑:“昔日曹操趁着春耕的时候二征徐州,琅琊、东海和彭城的田地几近荒芜,三十余县的士民被迫南逃。兖州的战火已经烧了快两年了,若牧再趁着春耕的时候对曹操用兵,这兖州就得变成鬼地了。”

  “败曹操容易,治理兖州难!”

  “若败了曹操,那么因为曹操而在兖州受冻受饿的士民就得由许县来提供钱粮救济了。”

  “赈济饥民,自然能收获名声;然而许县并无足够的粮食去赈济兖州的饥民,届时,别说箪食壶浆迎接王师,兖州士民无法安心春耕,不因此而恨上我等就不错了。”

  “故而,在春耕结束之前,牧是不会对曹操用兵的。”

  顿了顿。

  郑牧话锋一转,方才的忧国忧民的语气又多了几分兴奋:“春耕结束,兖州的冬麦也该成熟了。曹操素来好客,在兖州也有屯田,想必不介意再给牧送些麦子!”

  “荥阳可是个好地方,走水道可以直接抵达陈留,也可直达东郡,顺流而下,千里一日还,这可比骑兵奇袭还便捷。”

  鲁肃本来还想感叹郑牧的忧国忧民之心,谁知郑牧的思维瞬间跳到了“曹操好客”上,直接盯上了曹操屯田的冬麦。

  想到荥阳北部的水道,鲁肃这才反应过来:“所以,将军你在荥阳屯田开渠,只是为了迷惑曹操的判断?”

  郑牧轻笑:“牧这一战,利在急战,不能跟曹操在兖州对峙太久。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曹操,才能立威。原本牧是准备趁着曹操围雍丘城的时候出兵,但可惜雍丘城被曹操攻破,此刻的曹操肯定在想,只要他在雍丘城固守,牧就无法急战取胜。”

  “一旦牧不能速胜,曹操就能用战场之外的权谋,或煽动、或离间,如昔日田单破乐毅一般。”

  昔日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只剩下田单在即墨固守。

  田单在稳定内部的同时,遣人去燕国行离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为欲在齐国称王,这才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外派个主将,即墨指日可下。

  而燕惠王本就对乐毅有不满,果然中计调走了乐毅。

  郑牧伐曹,虽然跟乐毅伐齐不同,但对于行计者而言却是相差不大。

  刘协年幼,又不谙战事,难免会有一些天真的想法;众公卿中亦有对郑牧不满的,曹操想要用离间计有太多的机会可以寻到。

  而如今,郑牧直接跑到了荥阳屯田开渠,曹操想要用离间计都没机会。

  即便许县会有流言,也难以烧到郑牧身上。

  只要郑牧不动,就不会出现破绽,哪怕真有流言烧到了郑牧身上,郑牧也可以假借“妄议军务,坏破敌部署”为由,行假节之权将其问罪。

  郑牧还未正式出兵就有流言来引战,那不就是“坏破敌部署”么。

  在郑牧的解释下,鲁肃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看似不动,实则在寻找最恰当的战机。

  曹操不是愚人,若不能料敌机先、欺敌不备,就必然会陷入持久战中,而对于“利在急战”的郑牧而言,陷入持久战就等于战败。

  顿了顿,郑牧又道:“既然吕布不肯来,那牧就亲往怀县一趟吧。”

  荥阳在黄河南岸,怀县在淮河北岸,自荥阳到怀县,陆路加水路约有两百里。

  鲁肃有些担心:“将军带多少兵马?”

  “让仲康和宋宪率百骑跟上即可。”郑牧目光惬意而不羁:“不用担心,吕布败军之将,又岂敢对牧不敬?张扬虽然跟吕布关系匪浅,但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对陛下登台拜将的护军将军无礼。”

  鲁肃则道:“话虽如此,但将军千金之重不可有失,可让文向领舟船在黄河北岸接应。”

  如今郑牧麾下善舟船的也只有徐盛一将,但郑牧并未单独成立水军,只是让徐盛教军卒舟船上的一些技巧,譬如如何在舟船上平稳身子、如何克服舟船颠簸对身体的不适等等。

  “就依子敬之言。”郑牧没有拒绝鲁肃的好意,遂与许褚和宋宪率百骑过黄河入怀县。

  得知郑牧亲至,张扬连忙出城相迎。

  吕布本来是不想出城的,但又拗不过张扬的劝说,只能一脸寒气的跟着出城。

  在雍丘城突围后,吕布一开始是想过要搬救兵的,结果中途遇到了侯成等人护送女儿来到河内,吕布遂不再去雍丘。

  至于陈宫和张邈,是生是死,吕布压根不在意。

  本来就是合谋取兖州,平日里又被张邈和陈宫压制的吕布,又岂会对两人存有必救之心?

  见到郑牧,吕布就有一种想要揍人的冲动,郑牧让吕布改姓郑的提议,让吕布感到了屈辱。

  哪怕是丁原和董卓,都未能让吕布改为丁布和董布,郑牧居然要让吕布改为郑布,这如何能高兴得起来?

  “温侯,别来无恙啊!”

  吕布不想看见郑牧,但郑牧却是热情的打着招呼。

  “护军将军,怎有空来怀县?”吕布皮笑肉不笑的回礼。

  郑牧佯装长叹:“温侯对牧成见太深了。得知温侯在雍丘,牧就给陛下提议,封温侯为征北将军、兖州牧,却不曾想温侯对牧如此生疏。”

  吕布吃了一惊:“这事本侯为何不知道?”

  郑牧叹道:“天使被曹操给扣押了,只因牧给陛下提议,封曹操为镇北将军、并州牧。温侯难道这么久了都没听到相关的消息?”

  吕布顿时有些讪讪,这一路还真没去关注这些消息。

  但想到郑牧让自己改姓郑的事,吕布心中刚泛起的对郑牧几分好感又消失殆尽。

  然而下一刻,吕布的火气又上头了。

  担心什么来什么,只见郑牧郑重其事的询问:“温侯,真不考虑改姓郑吗?牧向你保证,百年后,荥阳郑氏必然会是望族,寻常士族求娶郑氏女都会求而不得。加入郑氏,就不会因为生了个女儿而被曹操这等小人给嘲讽了。”

  吕布龇牙,强忍要揍郑牧的冲动:“护军将军,此事休得再提!看在你替本侯请封‘征北将军和兖州牧’的情分上,本侯不与你计较。”

  “真是遗憾!”郑牧轻叹:“荥阳郑氏本家几乎都死了,想要壮大荥阳郑氏,仅牧一人可不行啊。牧还想着,若温侯能改姓郑,就可以同富贵呢。”

  其实如果有机会宰了吕布,郑牧是不会迟疑的。

  可若吕布改姓郑布,郑牧未必不能放弃旧日蔡邕的仇怨,毕竟曾经跟蔡邕被杀有关的人都披麻戴孝了为郑氏效忠了,又何必非得以杀止恨呢。

  得提一句,任何改姓郑氏的流民,都得在蔡邕的冢碑前跪拜宣誓,认蔡邕为荥阳郑氏的长尊。

  吕布要改姓郑布,同样得跪拜蔡邕的冢碑。

  张扬担心吕布会忍不住,遂连忙出言解围:“护军将军,还是直言来意吧。”

  郑牧也不再戏耍吕布,遂敛容正色:“牧需要张太守,出兵兖州!”

  张扬顿时面有难色。

  如今吕布都回来了,还出兵兖州作甚?

  吕布同样不愿再去雍丘城,自兴平元年开始跟曹操打,吕布已经被曹操给打怕了。

  这段时间,吕布都在跟张扬商议,要不要回并州立足。

  相对于在兖州跟曹操争,吕布觉得跟并州的匈奴人打更容易些。

  “护军将军,河内兵马不足,精锐也不及曹操。”张扬寻了个借口。

  郑牧也不恼怒,顺势而道:“牧也知河内兵马不足,精锐不及曹操,故而张太守不用跟曹操死战。只要将兵马往东郡一跑,作出欲跟臧洪联手的假象,然后跟曹操打一场,不论胜败,张太守就是镇北将军、并州牧!”

  张扬眼前一亮,语气也多了几分急促,显然对郑牧的提议有了兴趣:“真的只需打一场?”

  郑牧点头:“镇北将军和并州牧的金印紫绶,牧都已经带到了荥阳,待张太守回归,金印紫绶牧双手奉上。”

  张扬已经意动,吕布则是紧紧的盯着郑牧:“这次你要什么?”

  吕布可不信郑牧会白白的给好处。

  张扬也冷静下来,静静的看着郑牧。

  自吕布口中,张扬了解到了郑牧的部分个性,这是个不会吃亏的主。

  昔日吕布的部将宋宪,此刻都还在郑牧身后立着,而张辽都已经去了下邳。

  郑牧的脸色有些变化,遂又再问了一句:“温侯真的不愿改姓郑吗?”

  吕布握紧了剑柄:“郑牧,你为何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本侯改姓?为何你不改姓吕?”

  郑牧叹道:“朝中有个叫董承的,最近一直都想将女儿送到陛下身边当美人。这董承心思太歹毒,女儿竟然比陛下还大几岁,要知道伏皇后和宋贵人如今都还未满十二呢。”

  “董承的心思牧又岂会猜不透,此人是想女儿入宫引诱陛下。陛下血气方刚,跟美人朝夕相处是不可能按捺得住的。倘若董承的女儿第一个诞下皇子,其身份地位必然高涨。”

  “牧这次来荥阳,之所以让流民改姓郑,也希望荥阳的士族豪强商贾大户能改姓郑,就是想选一个郑氏女送入皇宫。”

  “凭牧跟陛下的关系,只要牧送美人入宫,自然就没董承什么事了。”

  “温侯啊,牧可是真心想与你同分富贵的。”

  “温侯之女,既有英武之气又懂礼数,温侯昔日亦有救驾之功,若是改姓郑,陛下必然会宠幸,这荣华富贵自然就少不了。”

  吕布顿时愣住,没想到郑牧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若是真的让女儿入宫当美人,吕布还是情愿的,毕竟女儿嫁谁都是嫁,嫁给刘协还能成为国戚。

  吕布同样想如何进一般当大将军!

  但要因此而改姓郑,吕布改姓成郑布,吕布是不可能答应的:“本侯将女儿直接送给陛下也可以得到富贵。”

  郑牧淡笑一声:“温侯以为,牧不让董承献女,就会允许温侯献女?不如各退一步如何?温侯让女儿改姓郑,牧送温侯女儿入宫。”

  “待牧击败曹操后,温侯依旧是征北将军,兖州牧!”

  “虽说名义上,温侯不能自称是国戚,但温侯的女儿又岂会不念温侯生父之情?知晓内情的陛下又岂会不恋温侯的忠勇?这若是有了皇子,难道还不会暗中照料温侯吗?”

  “更何况,以荥阳郑氏女的身份入宫,公卿是不会反对的,荥阳郑氏虽然没落了,但也曾是世家豪族;可若以温侯之女入宫,公卿必然会反对,温侯该不会认为公卿会瞧得起你这个并州武卒的出身。”

  “只是女儿改姓郑,又不是儿子改姓郑,难道温侯认为今后也生不出儿子了?”

  郑牧给出的诱惑太大,吕布本就有些难以招架,而最后一句话则是刺激到了吕布。

  吕布之所以如此看重女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儿子,如今被郑牧一激,吕布顿时来了脾气要维护那仅存的颜面:“本侯怎么可能生不出儿子?本侯答应了!”

  郑牧眼中多了笑容:“那就请温侯将女儿唤出,牧先带回荥阳。”

  “等等!”吕布忽然问道:“你就不准备让本侯再去打兖州?”

  郑牧摇头:“温侯都被曹操打怕了,再去兖州也无用。张太守要去东郡,这河内还是得有人驻兵的,温侯就替张太守守住河内。”

  吕布心底的怒气滋生:“本侯会怕那曹操?稚叔要去东郡,曹操肯定要自雍丘城撤兵,本侯就去打雍丘城,让曹操难以兼顾。”

  郑牧迟疑:“温侯勇气可嘉,但牧平生无败绩,若温侯执意要去,不可用牧的旗号。也不可破坏兖州的春耕!”

  吕布心中更气:“本侯自去复仇,怎会用你的旗号?本侯既然要当兖州牧,又岂能如曹操一般破坏春耕?本侯又不是山贼土匪。”

  郑牧这才恢复了笑意:“那牧就祝温侯旗开得胜了。为表诚意,牧特意带来了征北将军和兖州牧的印绶。”

  宋宪向前,将征北将军和兖州牧的印绶递给吕布。

  吕布看见宋宪,这眼神变得有些复杂,但吕布终究是没开口索要。

  “张太守,温侯,牧就不入城了。温侯可速将女儿送出城,牧还得尽快返回荥阳教其大家礼仪,避免让公卿看出破绽。”郑牧笑意更甚。

  吕布和张扬其实也没设宴的准备,也不劝留。

  半个时辰后,一辆马车载着吕布的女儿出城,但驾车的却多了一人。

  魏续!

  吕布见状解释道:“魏续是本侯续妻的弟弟,既然本侯女儿要入宫,魏续可随同护卫。”

  郑牧语气一变,佯喜:“魏将军也要改姓郑?”

  魏续愕然:“为何要改姓郑?”

  郑牧的解释没有半分迟疑:“若不改姓郑,公卿就会知道你是温侯的妻弟,那牧还怎么送温侯女儿入宫?”

  魏续为难的看向吕布。

  吕布哈哈大笑:“刚才戏言!本侯还要让魏续去上阵杀敌。”

  郑牧看向魏续的眼神颇为遗憾:“若改姓郑多好,说不定以后也能当个四征将军。”

  魏续的眼神瞬间变得复杂,心中竟然有了几分悔意。

  改姓而已,这世间改姓的不知凡几,但不是谁都能改姓就有荣华富贵的。

  当郑牧离开,曹性忽然开口:“这能视为郑牧在以温侯家眷为质吗?”

  吕布脸上的笑容逐渐凝滞:“郑牧诡诈,本侯又岂会不知?女儿而已,又不是妻妾,本侯又不是生不出儿子!倘若女儿真的入宫当了美人,本侯又岂会没有好处?若郑牧敢不践行诺言,本侯就尽起兖州之兵入许县问罪。真以为本侯什么都不懂吗?”

  黄河北岸。

  鲁肃见郑牧去趟怀县,就跟回来个女人,心有猜测:“将军,马车内的,莫非是吕布的女儿?”

  郑牧纠正道:“什么吕布女儿,这是荥阳郑氏女!论辈分应该是牧的族妹。”

  鲁肃愕然:“郑氏女?”

  郑牧嘴角泛起笑意,遂低声解释:“吕布不同意改姓郑,于是牧就忽悠吕布说,只要吕布的女儿改姓郑,牧就送其入宫当美人。”

  鲁肃更加吃惊:“吕布会信?”

  郑牧轻笑:“吕布自然不信,但牧故意激吕布生不出儿子,吕布脾气上头,就同意了。吕布身边又无能谋事的识破牧的用意,瞧其反应,大概是想着:女儿而已,又不是儿子,若牧敢不践行诺言,待执掌了兖州后,他就尽起兖州之兵问罪。”

  鲁肃扫了一眼马车:“将军准备如何做?真要将吕布的女儿送往宫中吗?”

  郑牧再次纠正:“子敬,此处没有吕布的女儿!只有一个被吕布狠心抛弃后改了姓的荥阳郑氏女。”

  鲁肃愕然的瞪大了双眼:“将军,你这是要诛吕布的心啊。哪怕这郑氏女真的入了宫,也不会再念及吕布的生父之情。”

  郑牧的眼中泛起几分冷意:“牧曾说过,岳丈因王允而亡,吕布亦是帮凶,但牧又不能直接杀了吕布。泄一时私愤固然很令人舒坦,但若因此而影响了国家大事却也得不偿失。”

  “既然不能恣意的泄私愤,那就让吕布替这个破碎的大汉尽几分力吧,岳丈的志向亦是为了能让大汉变得吏治清明天下太平,想必也会认同牧的做法的。”

  “有张扬和吕布这两支兵马,想必曹操一定很开心!”

  待返回荥阳,郑牧就让吕布的女儿在祠堂祭拜了郑氏先祖以及蔡邕,至此改姓郑,赐名素;郑牧又寻人教导郑素大家闺秀礼仪,但绝口不提送郑素进宫的事。

  办完这些事后,郑牧继续在荥阳屯田开渠,偶尔还亲自去河渠上跟匠人攀谈,没有半分要进攻兖州的意图,如同在荥阳休假一般。

  而兖州的曹操却没这么淡定了。

  先是探得张扬奇兵入东郡,欲跟东武阳的臧洪联合;紧接着又是吕布一路往雍丘城而来,沿途还打着“征北将军、兖州牧”的旗号。

  而这次吕布竟然开始安抚兖州士民了。

  遇到因为恐慌而四散奔逃的耕田民,吕布竟然直接将这些逃跑的耕田民给抓了起来,督促耕田民要认真完成春耕,甚至还在教训耕田民不尽责,竟然会因为兖州牧的兵马而吓得奔走。

  吕布还拿曹操来举例,说着“本侯不是曹操,曹操会纵兵劫掠,本侯只会保境安民”之类的话。

  “这难道又是郑牧的诡计?”曹操下意识的怀疑荥阳屯田开渠的郑牧,荥阳距离河内不远,这让曹操有足够的理由去怀疑郑牧在使坏!

  但怀疑归怀疑,张扬和吕布曹操又不能不理,只能一面分兵去拦截张扬和吕布,一面继续打探郑牧的行踪。

  而在这期间,曹操派往颍川散布郑牧勾结汝南黄巾抢夺颍川和谯县士民粮草的流言,也逐渐开始流传,一部分颍川世家也开始频频的跟朝中公卿走动。

  远在寿春的袁术,也得到了曹操故意送来的情报。

  然而,对曹操送来的情报,袁术却是不屑一顾,甚至直接将曹操的使者给乱棍打出。

  “本将本就有意打徐州,跟曹矮子有何干系?”

  在年初的时候,袁术就曾召集文武,说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而袁氏四世三公百姓依附,正是登基称帝的好时机。

  袁术这话说得忒无耻,袁氏四世三公百姓依附这话没毛病,可这跟你袁术有什么干系?

  谁不知道袁术自南阳到汝南,自汝南到淮南,纵兵如匪,干的都是山贼土匪的事,若不是还有个四世三公的名号,麾下兵马又多,早就被群起而攻了。

  虽说阎象和张承都委婉的劝袁术要尊汉室,应该去许县迎接天子,但袁术却很不乐意。

  迎天子哪有自己当天子好?

  更何况,玉玺也窃占了,符节也抢了,持节大臣马日磾也被逼死了,这个时候去迎天子还有什么意义?

  最令袁术不爽的是,徐州的刘备在四月初竟然打起了奉诏讨贼的旗号,要替刘协征讨袁术这个叛逆之贼!

  而令袁术始料未及的是,奉诏讨贼的檄文,竟然最初是从会稽郡王朗处出现的!

  刘备早就得到了奉诏讨贼的圣旨,原本刘备是准备回到下邳就发布讨贼檄文的,但郭嘉在分析了扬州局势后,提出了分化之策。

  即,先遣人将檄文暗中送给会稽太守王朗,若王朗同意讨贼,再由王朗在扬州境内代为传檄。

  这王朗本就是东海郯县人,又曾是徐州治中,在扬州也历来不服袁术,于是便同意了讨贼,在扬州境内代刘备发布讨贼檄文。

  愤怒的袁术,遂让平定了吴郡和丹阳郡的孙策,引兵攻打会稽郡。

  在王朗代为传檄后,刘备也在四月初在下邳传檄,令广陵赵昱屯兵江北,做出要打吴郡的攻势。

  而刘备也亲自督万余兵马在盱眙、淮阴一带驻兵。

  为此,袁术还放下了跟下邳陈氏的恩怨,再提旧日跟陈珪的情谊,写信拉拢沛县陈珪,甚至还暗中遣人绑架了陈珪的次子陈应,软硬兼施要挟陈珪。

  陈珪没想到袁术会这么无耻,连绑架这种土匪手段都用出来了,当即就驳斥了袁术。

  世家大族也是要脸的。

  绑架这种土匪手段如陈珪这等老实人是不会用的,但袁术可不是老实人,别说绑架了,只要能达到目的,刺杀、收买等等脏手段能用就用。

  虽说陈氏站到了袁术的对立面,但袁术倒也没敢真的杀陈应,绑架归绑架,真杀了那就是彻底没回旋余地了。

  只要军力上击败了刘备,袁术赌陈珪一定会同意的。

  在阴招不能施展后,袁术遂尽起寿春八万兵马,诈称三十万,浩浩荡荡的兵分七路征讨徐州。

  ......

  襄阳。

  在太仆赵岐的劝说下,刘表也表示愿意进贡,大量的钱粮物资送往许县。

  赵岐却在这期间又病了,听说荆州有名医张仲景,赵岐遂直接搬到了张仲景的家附近居住,自称是养病。

  刘表如何进贡,派谁运送物资,又去许县跟谁交接,赵岐一概不管,让刘表自行决断。

  不得不说,赵岐很会察言观色,也很会识人。

  在跟刘表接触后,赵岐就发现刘表也是个野心勃勃的,虽然口称进贡,但话里话外都有对郑牧和刘备的不满。

  大概就是,郑牧和刘备竟然将天子迎到许县这种穷乡僻壤,而不是将天子迎到南阳,长安不能待,洛阳又被焚毁,那么迁都南阳才是最合适的。

  赵岐没有去跟刘表争辩。

  知天命年龄的赵岐早就看明白了这权力间的争斗,不论是董卓李傕郭汜,还是杨彪等公卿,亦或者刘备郑牧曹操袁绍袁术,甚至于白波贼,都想要天子这个大义。

  赵岐只是个太仆,又年迈了,早已没了争权夺利的想法,只想在太仆这个位置待到死,然后得一个卒于任上的美名。

  但赵岐又不想死得太早,故而总是谎称养病。

  在陈留养病,在荆州同样养病。

  养病这理由多好啊,养到政权稳定后再回去,赵岐依旧是谁也不能撼动的太仆!

  只要不犯错,就不会被罢官!

  只要不想着升迁,不想着争权夺利,就不会被敌对。

  至于郑牧的委托,赵岐早已经抛之脑后了。

  因为赵岐发现,刘表也有在襄阳成立学宫遍邀天下贤士的想法,这个时候让荆州的贤士去许县那不是故意坏刘表的大事吗?

  跟袁术驱逐曹操的使者不同,刘表在对待曹操的使者时,一开始都是盛情款待,静静的听着曹操使者那添油加醋的情报,偶尔还会反问,不漏过任何一个消息。

  刘表现在才五十余岁,又身居高位执掌一州军政,正是壮志踌躇的时候。

  自单骑入襄阳,刘表就展现出了强大的**手腕。

  曾是太学生的刘表,与反对宦官的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并称八骏,在士人中有很高的名望。

  又在朝中历任大将军椽属、北军中候等职,资历、名望都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刘表这人又不忌讳娶的妻子年龄大还是小,是否是他人之妻,到了荆州就娶了豪族蔡氏女,又以豪族蒯越蒯良为亲信,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三家联盟。

  刘表要借蒯蔡的势力,而蒯蔡也要借刘表的身份来扩大对荆州的影响力。

  于是刘表召集了跟蒯蔡不合的地方势力首领聚会,摆了个鸿门宴,直接将这些不服的首领给斩了。

  霹雳手段令蔡瑁、蒯良、蒯越都感到有些心惊胆战。

  年初的时候,张济因为缺粮,又不愿跟李傕共事,于是直接跑到南阳劫掠,却在穰城被射杀,刘表见张济死了,遂遣人招降了张绣,让张绣屯兵宛城,足显刘表的手腕。

  只需要提供些钱粮,就能让张绣成为荆州北部的看门犬。

  没错,就是看门犬。

  看门犬可以看门,亦可以咬人。

  正如赵岐对刘表的判断一样,刘表野心勃勃,并不甘心让刘协待在许县让刘备和郑牧执掌大权。

  刘表同样在等机会,等一个可以名正言顺的让刘协来荆州的机会。

  这也是为何,刘表会仔细听曹操的使者在这添油加醋的游说的原因。

  而将能问的都问清楚了,刘表的态度也让人惊讶。

  因为刘表让人将曹操的使者斩了,然后将曹操使者的首级送往许县。

  曹操的使者到死都没明白,为什么一直和颜悦色的刘表,会在最后将自己斩杀!

  倘若曹操的使者知道刘表是如何定荆州的,是如何用鸿门宴斩杀不服势力的,估计都会后悔来襄阳的。

  如今曹操已经被许县朝廷定性成叛逆,而刘表又有奉刘协的心思,若是留下曹操的使者那不就等于是协同谋逆吗?

  先假意款待曹操的使者问出想要的情报,再斩杀曹操的使者以表忠心,这才是最优解方案。

  轻信一个杀伐果断又野心勃勃的荆州牧,这是曹操的使者犯下的最大错误。

  衙署。

  蒯越、蒯良和蔡瑁等刘表的文武,正齐聚一堂。

  蒯良则是将最近的情报汇报给刘表:“郑牧将陈王刘宠的兵马驻扎在了鄢陵,但本人却引兵去了荥阳屯田开渠,目的不明。但蒯某以为,郑牧应该是游说河内的张扬同讨曹操了。”

  “下邳的刘备,用了些诡计,先暗中游说了会稽太守王朗响应讨贼檄文,如今又在下邳传檄讨伐袁术。袁术一面令孙策进攻王朗,一面尽起寿春兵马进攻徐州。”

  “刘备和郑牧的想法,蒯某也能猜到,这是想用曹操和袁术立威。”

  “然而,两线作战,刘备和郑牧就难以再应付意外了。蒯某以为,这是让迎天子入荆州的好机会!”

  作为刘表的亲信,蒯良自然是明白刘表的想法,同样也赞同刘表的想法。

  天子入荆州,那么作为地方豪族的蒯氏就能平步青云,从州府属吏变成三公九卿了。

  这对于蒯氏而言,也是家族崛起的机会!

  袁氏为什么能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就是因为袁氏一族四世三公的沉淀吗?

  蒯良同样也希望蒯氏能多出几个三公,变成最顶尖的豪族!

  如董卓这样的武人奉天子,想的都是如何掌控朝廷,而如蒯良这样的豪族子奉天子,想的家族传承和壮大。

  哪怕是袁氏一族,在袁安当司徒之前,也只是普通的豪族,而当袁安当了司徒后,整个袁氏就开始崛起,最终变成了门生故吏满天下的顶尖豪族。

  这对蒯良而言,是十分钦慕的。

  若有机会,蒯良也想效仿袁安!

  而眼下时局动乱,天子在许县又尚未定都,就是最好的机会!

  刘表喜怒不形于色,没有立即同意蒯良的想法,而是反问道:“若要迎天子,需要有理由,眼下并无合适的理由。”

  蒯良却是笃定而笑:“使君忘记了,如今在宛城的可是西凉将张绣!蒯某去见过张绣,此人虽然是张济的侄儿,但为人缺乏主见,亦无张济的野心。”

  “使君可让张绣打着李傕的旗号去许县劫驾,待张绣将天子劫到南阳,使君再出兵征讨张绣。”

  刘表蹙眉:“张绣虽然缺乏主见,但并不是愚蠢,又岂会同意?”

  蒯良冷笑:“如张绣不同意,那就没有待在宛城的必要了,看门犬若不能替主人咬人,还留着他作甚?”

  还有一句,蒯良没有说出来。

  那就是看门犬咬人后,主人为了安抚客人,会将看门犬宰了向客人赔罪。

  只要张绣同意去劫驾,那就等于走上了死路,而张绣不同意,同样走上了死路。

  蒯良相信,以张绣的智商是看不出兔死狗烹的意图的,故而对此计信心勃勃。

  只要适当的给张绣一块骨头安抚,张绣就得乖乖的去咬人。

  刘表沉吟片刻,同意了蒯良的提议,遂道:“此事不能由襄阳的人出面。让杨定去办吧!”

  刘协放了杨定后,杨定就来到荆州,欲托身于刘表。

  刘表对杨定也是客气,于是将杨定养在了州府中,但拒绝了让杨定统兵。

  类似杨定这样的武人,刘表养了不少,不论有没有用处,只要养着就有用的机会。

  蓄养门客,这是很多有权势的人都会做的。

  袁绍在年轻的时候亦是蓄养了不少的门客死士,有些事,不能明面上来做,只能让门客死士去做。

  而门客死士,通常也不会被外人得知其是为谁效力,这就避免了在行脏事的时候会沾惹上坏名声。

  一听刘表要让自己去寻张绣,让张绣冒充李傕劫驾,杨定顿时汗毛都竖起来了:“使君,非是小人不愿,只是那郑牧诡计多端,这许县必有防备。”

  去许县劫驾,疯了吧!

  想到在东归途中的遭遇,杨定对郑牧已经有了深深的畏惧。

  “杨定,你难道只想当老夫的门客吗?你可曾是后将军,真的甘心如此?”刘表看向杨定的眼神多了冷漠:“老夫器重你的才能,才让你执行这个任务。若非如此,老夫又岂会亲自来见你,让你抓住老夫的把柄?一旦你去许县告密,那么老夫就会因此而问罪。但老夫以为,即便你告密了,也不会得到任何有实权的官职,最多给你一个小官。说不准过段时间还会被沙汰。”

  “然而,你若助老夫办成此事,你便是老夫的心腹大将,不论是兵权还是高官厚禄,老夫都能许诺给你。”

  “是否去宛城,你自己决定,若你不愿意去,老夫也不会勉强。只是这次过后,老夫虽然不会驱逐你,但也不会再用你。最多每日里多准备几碗淡饭。”

  刘表人老成精,手段老练,这短短几句话就抓住了杨定内心的脆弱处。

  若真的愿意忍受淡饭的苦日子,杨定又何必来托身于刘表?

  托身于刘表,就是杨定认为刘表能成大事,寄希望于借助刘表的势力再次崛起。

  良久。

  杨定跪拜而道:“小人愿为使君前驱!”

  老夫满意的点头:“杨定,老夫向来不会吝啬对忠臣义士的嘉奖。在你去之前,老夫会送你一个蔡氏女,你应该明白,蔡氏女是什么样的身份。”

  “若你能功成返回,老夫替你和这蔡氏女主婚,若你不能功成,那老夫只能再将其赐予其他人了。”

  杨定眼前一亮。

  刘表娶的就是蔡氏女,若杨定也娶蔡氏女,那就等于今后真正融入了荆州的上流社会。

  “小人必会誓死相报!”

  很快。

  一个美人就跟着杨定离开。

  刘表的眼神很冷,什么蔡氏女?不过是培养的死士罢了。

  在刘表的眼中,杨定跟张绣没什么区别,都只是可以舍弃的看门犬。

  若是成功的让天子来到荆州,刘表或许会大发善心的继续养着这些看门犬,但若是失败了,刘表会毫不犹豫的将看门犬斩杀!

  刘表可不是善茬!

  “天子,当由老夫来辅佐!”刘表看向许县的方向,那深邃的眼神中多了几分野心。

  曹操在分析袁术和刘表的时候,犯了错。

  本以为会积极响应的袁术,对曹操的情报不屑一顾,甚至问都没问就将使者给斩了;而本以为是可有可无的刘表,却仔细的问了相关的情报。

  虽说也将曹操的使者斩了,但刘表的野心却也超出了曹操的意外。

  刘表不仅仅对荆州内部狠辣果断,对外部亦是从不留情,不仅上表说刘焉谋反,吓得刘焉装病。而在刘焉病亡后,刘表还让荆州别驾去益州煽动叛乱,如甘宁等人皆是因为刘表的煽动和支持才敢去反刘璋的。

  虽说甘宁等人失败了,但刘表也没什么损失。

  现在的杨定和张绣,也如当初的甘宁一样,都只是刘表权谋手段一种。

  乱世豪杰,没一个是善茬!

  只不过有的人死早了,譬如刘焉;有的人运气太差,譬如刘繇。

  宛城。

  张绣眼皮直跳:“杨定,你确定这是荆州牧的意思?”

  假扮李傕去抢天子,疯了吧!

  杨定眼神冷漠:“张绣,是谁的意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的想一直待在这宛城吗?如今我等都是寄人篱下,荆州牧麾下不会留无用之人。”

  “现在用你,只是荆州牧器重你的才能,但如果你不愿意替荆州牧效力,荆州牧又岂会容得下你?”

  “你是张济的侄儿,即便向天子告密,也不可能因此而改变身份,也不可能因此而得到升迁,若无人护持,朝中公卿岂会容得下你?”

  “张绣,是选择跟杨某效力荆州牧搏一个富贵,还是从此当个小人物,谁都想杀你,都由你一言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