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加桥蕤的兵马,亦有五千余众。
在周瑜的调拨下,兵马在前,辎重在后,一路疾行,但这中军主将的旗子却不是怀义校尉孙策,而是“破军校尉袁耀”!
而在“破军校尉袁耀”主将旗子旁边的的副将旗上,却是“校尉桥蕤”“校尉梁纲”“校尉乐就”。
不仅在将旗上如此写,周瑜亦是将袁耀亲自统兵一事告诉了五千将士,一方面用于激励士气,一方面用于迷惑郑牧。
虽说这伎俩未必能骗得了郑牧,但对于士气的激励却是非常有奇效。
尤其是桥蕤的溃兵,得知连左将军的儿子都亲自来统兵了,一个个心中的惊惧也逐渐消失。
虽说冒用袁耀的名义有逾越本分的意思,但只要赢了,就不怕有人来指责孙策。
出兵出奇,若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行军通常得偃旗息鼓藏兵匿行,生怕被敌人觉察亦或者让敌人有了准备。
但周瑜料到郑牧不会固守东城,也不认为能瞒过郑牧的斥候,不仅没有偃旗息鼓藏兵匿行,反而一反常态的大张旗鼓,生怕郑牧不知道似的。
东城外。
西北五十里的铁狼山。
虽说比不上绝地险山,但这处的地势亦是容易用兵。
郑牧和鲁肃策马在这里查探地形已经多日了。
虽说有斥候查探的地图以及鲁肃对地理的补充,但要准确的把握用兵的时机和具体的战场部署,不亲自来查探郑牧亦是不能放心。
查探这几日,郑牧对铁狼山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包括草木的枯萎程度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子敬可识得林战之法?”郑牧策马行走在林间,看向稀疏的树木询问道。
鲁肃扫了一眼树林,只是想了片刻就道:“若是敌我在林间对峙,需结小阵应对。以伍为阵,每阵都额外再配一名弓箭手,但小阵之间不可分散太远,同时要附近的草木都清除干净,尽可能的开阔道路。”
“同时要高高的竖起旗帜,让全军都得慎重以待,不可让敌人探知我军虚实。尤其是骑兵,更不可让其探得行踪。”
“若推进时看到地形对我军有利,就前进与其交战,若见地形于我军不利,就需要止步不前,防止敌军绕后。”
“林战之法,有利则攻,无利则守,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鲁肃经常在这山林间打猎,对于林战颇有心得。
虽说对付野兽和人是有区别的,但这打猎的方式却是共通的。
而野兽又比人的机动性更强,更容易绕到后方,故而这己方的军士必须要谨慎。
郑牧抚掌而赞:“林战之法,有利则攻,无利则守,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此言甚善。”
正说间,一个斥候自山路而来:“报!探得西北阴陵方向有袁兵来袭击!”
郑牧和鲁肃纷纷敛容。
“详细道来!”郑牧眼神微凛。
斥候凝声道:“主将旗号‘破军校尉袁耀’,副将旗号‘校尉桥蕤’‘校尉梁纲’‘校尉乐就’,斥候队曾在其露营时混入营中,其营中将士因为左将军之子亲自领兵而士气高昂。”
“袁兵自阴陵而来,约有五千人,大军在前,辎重在后。日行三十里,距离铁狼山尚有六十余里路程,预计会在两日后的黄昏抵达铁狼山。”
“......”
斥候详细的将探得的情报汇报给郑牧,在仔细问了几个问题后,郑牧便让斥候继续去哨探。
“子敬,你觉得这情报如何?”郑牧仗剑而笑。
鲁肃不假思索:“这情报太精准了。”
郑牧轻笑:“是啊,太精准了!主将、副将、人数、辎重、行军速度、士气,就仿佛专门在校场演武似的。”
“虽说牧的斥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专业训练过的,但想要将情报探得如此清楚,却也不易。”
鲁肃的眼神却是有些严峻:“袁术只有独子袁耀,袁耀不可能在桥蕤败阵后,还只带五千兵马来打东城!这领兵之人故意隐藏身份,看来是害怕被郑相得知其虚实。”
郑牧看向阴陵的方向,眼中多了笑意:“故意隐藏身份,看来此人是对牧之前的战事有过研究的。然而,牧曾听过一句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
“越是隐藏身份,就越是另有深意。但对方既然敢用这样的方式,必然也能料到牧会识破这其中的玄虚。”
“此人是想跟牧斗智啊!”
鲁肃不似这般惬意,面容依旧严肃:“行军打仗岂能儿戏?即便要斗智也不是这般来斗智。”
郑牧轻笑一声,语气一变:“或许,对方是在故意示弱也说不准。”
鲁肃眼神微变:“故意示弱?若以郑相的揣测,那这敌方统兵之人就不是视打仗而儿戏的了。竟然能料算这么多步?”
庸将不会去刺探距离东城百里外的情报。
普通的守将会在预判到袁兵可能来袭,而让斥候刺探百里外的情报。
聪明一点的守将而在刺探到袁兵的情报后,发现对方的主将、副将、人数、辎重、行军速度、士气皆在掌控,会选择出城在铁狼山设伏。
再聪明一些的,会怀疑袁耀为什么会来打东城,继而收起轻视之心。
若是心计深一些的,会猜到对方是想来斗智斗勇。
料算再高一点的,又会猜到对方极有可能是在示敌以弱。
这是鲁肃对这份情报的最终认知。
“怪不得桥蕤都只是副将,看来这统兵之人的确不凡。”鲁肃忽然想起了在夺东城时桥蕤的反应,桥蕤只是没料到鲁肃这个变数,才会因此丢了东城。
这属于情报上的失误,桥蕤并非是不堪用的庸将。
猛然间,鲁肃又想到了讨论的火攻之计,语气也多了严肃:“郑相曾提醒肃不要小觑对手,肃能想到用火攻击,袁兵将领也能想到用火攻击。”
“倘若袁兵不加快速度,那么两日后的黄昏抵达铁狼山,这就等于是在主动来闯我军的埋伏。”
“时间、地点,都刚刚好,就等着我军埋伏!”
“若袁兵将领不是个庸才,就必然是个精于计算的奇才!”
郑牧抚掌大笑:“庸才也好,奇才也罢,其实要破东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用管任何的算计,直接以优势兵力强攻东城。弯弯绕绕的,猜得越多,想得越多,败也败得越快!”
“可以回城了!”
鲁肃愣了愣:“不继续查探地形了吗?”
郑牧嗤笑:“就五千人,还需要埋伏吗?牧虽然善用诡计,但也不是人人都值得牧用诡计的。放火烧山,这不是祸害附近的百姓吗?藏头缩尾连身份都不敢显出来的小老鼠,还想跟牧斗智?子忠一人就足够了!”
用奇兵,用诡计,只是为了以最快的方式达到目的。
因此,在襄贲城退曹操,以及北上兖州的战事,郑牧大部分时间都用的是奇兵。
包括南下夺高山、淮陵和东城三县,郑牧都是追求的速度,故而以奇兵取胜。
但这不意味着,郑牧每战必用奇!
若这来的袁兵是五万人众,那郑牧必然会在铁狼山设伏。
五千?
闹着玩呢!
放火烧山,遗祸十年。
鲁肃有些跟不上郑牧的思维:“郑相,虽然袁兵只有五千人,但能借助地形地利击败袁兵,也能让我方军士少些损伤,何故要用正面作战的方式?”
郑牧策马徐徐而道:“子敬,为将者不能只看表面,你得往深了去看。你我都知,高山、淮陵和东城三县对袁术很重要,而我等北上沛国夺取虹县和龙亢的意图袁术也能看出来。可为何袁术只派了五千人来夺东城?”
“桥蕤五千人守不住东城,难道再来五千人就能拿下东城?是袁术蠢吗?”
鲁肃陷入了思考:“袁术是四世三公袁氏子,年轻的时候就身居高位,还都是将军职,其眼光见识自然不会愚蠢。若真的要来抢夺东城,至少也得派一万兵马来抢夺,才能形成优势。”
猛然间,鲁肃醒悟:“袁术的兵力不足用了!也不敢调拨大军来东城,否则刘使君也会引兵南下,少一个东城,不会让袁术伤筋动骨,最多是少一个进攻淮北的跳板。”
“可若是因此而与刘使君大战,袁术就得抽调其他地方的兵力,这对袁术而言是很不利的,现在徐州对于袁术,并不是必须要争夺的。袁术的重心依旧在汝南和扬州。”
“所以,袁术就只派了五千人,又笃信这五千人的统兵将领可以跟郑相在东城争斗,让郑相无法再北上沛国。”
想通了关键的鲁肃,眼神多了几分复杂,内心泛起感慨:但不论是袁术还是这不知身份的统兵将领,都没想到郑相压根就没将这五千人当回事。更想不到郑相能通过这五千人料算到袁术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
两日后。
铁狼山。
周瑜只感觉一股冷风在脑后面直吹,仿佛有一只乌鸦在“呱呱呱”的喊着傻瓜。
“查探清楚了?真的没有伏兵?”桥蕤还在厉声询问斥候。
但斥候却是委屈不已:“将军,小人都查探五次了,所有可能埋伏的地方小人都亲自去攀爬去钻了一次,别说伏兵了,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桥蕤有些尴尬的看向周瑜。
周瑜在这之前的料敌有多么意气风发,此刻就有多尴尬。
就常理而言,周瑜的料敌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郑牧一直表现出来的都是擅长用奇。
但周瑜唯独没料到的是,郑牧会觉得这五千人是一种羞辱!
因为兵太少了,所以郑牧不屑于在这铁狼山设伏,这种反常规的思维模式,直接让周瑜的大脑宕机了。
良久,周瑜看向孙策:“兄长,今夜就在铁狼山安营扎寨吧,多准备巡夜的将士,避免郑牧趁机劫营。”
孙策见周瑜状态有些不对劲,连忙让程普等将在铁狼山安营扎寨。
“阿瑜,或许郑牧并未你预料中的那般善战。”孙策安慰道:“为兄以为,那郑牧应该是兵力不足所以不敢设伏,亦或者是料到阿瑜会识破埋伏索性不来设伏。”
虽然有孙策的安慰,但周瑜内心却是依旧难以释怀。
这就好比跟人比赛扳手腕,各种比赛前的动员和气氛都做足了,对方会用左手扳手腕还是右手扳手腕都料到了,而在正式扳手腕的时候,对方直接不上场了。
若是寻常人,周瑜会认为对方害怕了。
可对手是谁?
襄贲城以微弱兵力料敌决胜,退曹操数万大军;随后又挥军兖州,打得曹操在陈、汝逃窜;又奇兵南下,破东城败桥蕤。
这样的对手,会害怕?
“兄长,瑜被小觑了,连当对手的资格都没有啊!”周瑜有些落寞。
孙策吃了一惊:“阿瑜,你怎会这么想?那郑牧只是没在铁狼山设伏,又岂会小觑你?”
周瑜摇了摇头:“兄长,若你是郑牧,不在铁狼山设伏,又见我军兵临东城,你会如何做?”
孙策不假思索:“兵临城下,那就出城作战,正面对阵,难道为兄还会怕?”
周瑜语气复杂:“出城作战,正面对阵,靠的是将士的武勇和将领的统率!”
孙策顿时明白了周瑜落寞的关键,都正面对阵了,那么周瑜的料敌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这跟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
说得再好听,但是对手压根都不正眼瞧一眼。
“阿瑜,只是偶尔的料算失败,并不是什么大事。”孙策起身,豪迈地挥手:“待为兄亲自去东城下,正面击败那郑牧,替你出这口恶气!”
周瑜此刻却是忧心忡忡:“兄长,若要对阵,切勿亲自上阵。郑牧连设伏都不屑于,必然是对麾下将士有足够的信心。”
“可还记得,桥校尉口中堪比古之恶来的典韦?若要对阵,必然是与那典韦对阵,不可小觑!”
孙策却是手臂青筋暴起,大笑道:“为兄正愁不能跟那典韦交手!既然阿瑜料敌失败了,就让为兄斩下那典韦的首级,让那自大的郑牧也感受下料敌失败的滋味吧!”
在周瑜的调拨下,兵马在前,辎重在后,一路疾行,但这中军主将的旗子却不是怀义校尉孙策,而是“破军校尉袁耀”!
而在“破军校尉袁耀”主将旗子旁边的的副将旗上,却是“校尉桥蕤”“校尉梁纲”“校尉乐就”。
不仅在将旗上如此写,周瑜亦是将袁耀亲自统兵一事告诉了五千将士,一方面用于激励士气,一方面用于迷惑郑牧。
虽说这伎俩未必能骗得了郑牧,但对于士气的激励却是非常有奇效。
尤其是桥蕤的溃兵,得知连左将军的儿子都亲自来统兵了,一个个心中的惊惧也逐渐消失。
虽说冒用袁耀的名义有逾越本分的意思,但只要赢了,就不怕有人来指责孙策。
出兵出奇,若要攻其不备出其不意,行军通常得偃旗息鼓藏兵匿行,生怕被敌人觉察亦或者让敌人有了准备。
但周瑜料到郑牧不会固守东城,也不认为能瞒过郑牧的斥候,不仅没有偃旗息鼓藏兵匿行,反而一反常态的大张旗鼓,生怕郑牧不知道似的。
东城外。
西北五十里的铁狼山。
虽说比不上绝地险山,但这处的地势亦是容易用兵。
郑牧和鲁肃策马在这里查探地形已经多日了。
虽说有斥候查探的地图以及鲁肃对地理的补充,但要准确的把握用兵的时机和具体的战场部署,不亲自来查探郑牧亦是不能放心。
查探这几日,郑牧对铁狼山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包括草木的枯萎程度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子敬可识得林战之法?”郑牧策马行走在林间,看向稀疏的树木询问道。
鲁肃扫了一眼树林,只是想了片刻就道:“若是敌我在林间对峙,需结小阵应对。以伍为阵,每阵都额外再配一名弓箭手,但小阵之间不可分散太远,同时要附近的草木都清除干净,尽可能的开阔道路。”
“同时要高高的竖起旗帜,让全军都得慎重以待,不可让敌人探知我军虚实。尤其是骑兵,更不可让其探得行踪。”
“若推进时看到地形对我军有利,就前进与其交战,若见地形于我军不利,就需要止步不前,防止敌军绕后。”
“林战之法,有利则攻,无利则守,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鲁肃经常在这山林间打猎,对于林战颇有心得。
虽说对付野兽和人是有区别的,但这打猎的方式却是共通的。
而野兽又比人的机动性更强,更容易绕到后方,故而这己方的军士必须要谨慎。
郑牧抚掌而赞:“林战之法,有利则攻,无利则守,方可立于不败之地,此言甚善。”
正说间,一个斥候自山路而来:“报!探得西北阴陵方向有袁兵来袭击!”
郑牧和鲁肃纷纷敛容。
“详细道来!”郑牧眼神微凛。
斥候凝声道:“主将旗号‘破军校尉袁耀’,副将旗号‘校尉桥蕤’‘校尉梁纲’‘校尉乐就’,斥候队曾在其露营时混入营中,其营中将士因为左将军之子亲自领兵而士气高昂。”
“袁兵自阴陵而来,约有五千人,大军在前,辎重在后。日行三十里,距离铁狼山尚有六十余里路程,预计会在两日后的黄昏抵达铁狼山。”
“......”
斥候详细的将探得的情报汇报给郑牧,在仔细问了几个问题后,郑牧便让斥候继续去哨探。
“子敬,你觉得这情报如何?”郑牧仗剑而笑。
鲁肃不假思索:“这情报太精准了。”
郑牧轻笑:“是啊,太精准了!主将、副将、人数、辎重、行军速度、士气,就仿佛专门在校场演武似的。”
“虽说牧的斥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专业训练过的,但想要将情报探得如此清楚,却也不易。”
鲁肃的眼神却是有些严峻:“袁术只有独子袁耀,袁耀不可能在桥蕤败阵后,还只带五千兵马来打东城!这领兵之人故意隐藏身份,看来是害怕被郑相得知其虚实。”
郑牧看向阴陵的方向,眼中多了笑意:“故意隐藏身份,看来此人是对牧之前的战事有过研究的。然而,牧曾听过一句俗语: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二不曾偷。”
“越是隐藏身份,就越是另有深意。但对方既然敢用这样的方式,必然也能料到牧会识破这其中的玄虚。”
“此人是想跟牧斗智啊!”
鲁肃不似这般惬意,面容依旧严肃:“行军打仗岂能儿戏?即便要斗智也不是这般来斗智。”
郑牧轻笑一声,语气一变:“或许,对方是在故意示弱也说不准。”
鲁肃眼神微变:“故意示弱?若以郑相的揣测,那这敌方统兵之人就不是视打仗而儿戏的了。竟然能料算这么多步?”
庸将不会去刺探距离东城百里外的情报。
普通的守将会在预判到袁兵可能来袭,而让斥候刺探百里外的情报。
聪明一点的守将而在刺探到袁兵的情报后,发现对方的主将、副将、人数、辎重、行军速度、士气皆在掌控,会选择出城在铁狼山设伏。
再聪明一些的,会怀疑袁耀为什么会来打东城,继而收起轻视之心。
若是心计深一些的,会猜到对方是想来斗智斗勇。
料算再高一点的,又会猜到对方极有可能是在示敌以弱。
这是鲁肃对这份情报的最终认知。
“怪不得桥蕤都只是副将,看来这统兵之人的确不凡。”鲁肃忽然想起了在夺东城时桥蕤的反应,桥蕤只是没料到鲁肃这个变数,才会因此丢了东城。
这属于情报上的失误,桥蕤并非是不堪用的庸将。
猛然间,鲁肃又想到了讨论的火攻之计,语气也多了严肃:“郑相曾提醒肃不要小觑对手,肃能想到用火攻击,袁兵将领也能想到用火攻击。”
“倘若袁兵不加快速度,那么两日后的黄昏抵达铁狼山,这就等于是在主动来闯我军的埋伏。”
“时间、地点,都刚刚好,就等着我军埋伏!”
“若袁兵将领不是个庸才,就必然是个精于计算的奇才!”
郑牧抚掌大笑:“庸才也好,奇才也罢,其实要破东城,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不用管任何的算计,直接以优势兵力强攻东城。弯弯绕绕的,猜得越多,想得越多,败也败得越快!”
“可以回城了!”
鲁肃愣了愣:“不继续查探地形了吗?”
郑牧嗤笑:“就五千人,还需要埋伏吗?牧虽然善用诡计,但也不是人人都值得牧用诡计的。放火烧山,这不是祸害附近的百姓吗?藏头缩尾连身份都不敢显出来的小老鼠,还想跟牧斗智?子忠一人就足够了!”
用奇兵,用诡计,只是为了以最快的方式达到目的。
因此,在襄贲城退曹操,以及北上兖州的战事,郑牧大部分时间都用的是奇兵。
包括南下夺高山、淮陵和东城三县,郑牧都是追求的速度,故而以奇兵取胜。
但这不意味着,郑牧每战必用奇!
若这来的袁兵是五万人众,那郑牧必然会在铁狼山设伏。
五千?
闹着玩呢!
放火烧山,遗祸十年。
鲁肃有些跟不上郑牧的思维:“郑相,虽然袁兵只有五千人,但能借助地形地利击败袁兵,也能让我方军士少些损伤,何故要用正面作战的方式?”
郑牧策马徐徐而道:“子敬,为将者不能只看表面,你得往深了去看。你我都知,高山、淮陵和东城三县对袁术很重要,而我等北上沛国夺取虹县和龙亢的意图袁术也能看出来。可为何袁术只派了五千人来夺东城?”
“桥蕤五千人守不住东城,难道再来五千人就能拿下东城?是袁术蠢吗?”
鲁肃陷入了思考:“袁术是四世三公袁氏子,年轻的时候就身居高位,还都是将军职,其眼光见识自然不会愚蠢。若真的要来抢夺东城,至少也得派一万兵马来抢夺,才能形成优势。”
猛然间,鲁肃醒悟:“袁术的兵力不足用了!也不敢调拨大军来东城,否则刘使君也会引兵南下,少一个东城,不会让袁术伤筋动骨,最多是少一个进攻淮北的跳板。”
“可若是因此而与刘使君大战,袁术就得抽调其他地方的兵力,这对袁术而言是很不利的,现在徐州对于袁术,并不是必须要争夺的。袁术的重心依旧在汝南和扬州。”
“所以,袁术就只派了五千人,又笃信这五千人的统兵将领可以跟郑相在东城争斗,让郑相无法再北上沛国。”
想通了关键的鲁肃,眼神多了几分复杂,内心泛起感慨:但不论是袁术还是这不知身份的统兵将领,都没想到郑相压根就没将这五千人当回事。更想不到郑相能通过这五千人料算到袁术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
两日后。
铁狼山。
周瑜只感觉一股冷风在脑后面直吹,仿佛有一只乌鸦在“呱呱呱”的喊着傻瓜。
“查探清楚了?真的没有伏兵?”桥蕤还在厉声询问斥候。
但斥候却是委屈不已:“将军,小人都查探五次了,所有可能埋伏的地方小人都亲自去攀爬去钻了一次,别说伏兵了,连个人影儿都没有!”
桥蕤有些尴尬的看向周瑜。
周瑜在这之前的料敌有多么意气风发,此刻就有多尴尬。
就常理而言,周瑜的料敌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郑牧一直表现出来的都是擅长用奇。
但周瑜唯独没料到的是,郑牧会觉得这五千人是一种羞辱!
因为兵太少了,所以郑牧不屑于在这铁狼山设伏,这种反常规的思维模式,直接让周瑜的大脑宕机了。
良久,周瑜看向孙策:“兄长,今夜就在铁狼山安营扎寨吧,多准备巡夜的将士,避免郑牧趁机劫营。”
孙策见周瑜状态有些不对劲,连忙让程普等将在铁狼山安营扎寨。
“阿瑜,或许郑牧并未你预料中的那般善战。”孙策安慰道:“为兄以为,那郑牧应该是兵力不足所以不敢设伏,亦或者是料到阿瑜会识破埋伏索性不来设伏。”
虽然有孙策的安慰,但周瑜内心却是依旧难以释怀。
这就好比跟人比赛扳手腕,各种比赛前的动员和气氛都做足了,对方会用左手扳手腕还是右手扳手腕都料到了,而在正式扳手腕的时候,对方直接不上场了。
若是寻常人,周瑜会认为对方害怕了。
可对手是谁?
襄贲城以微弱兵力料敌决胜,退曹操数万大军;随后又挥军兖州,打得曹操在陈、汝逃窜;又奇兵南下,破东城败桥蕤。
这样的对手,会害怕?
“兄长,瑜被小觑了,连当对手的资格都没有啊!”周瑜有些落寞。
孙策吃了一惊:“阿瑜,你怎会这么想?那郑牧只是没在铁狼山设伏,又岂会小觑你?”
周瑜摇了摇头:“兄长,若你是郑牧,不在铁狼山设伏,又见我军兵临东城,你会如何做?”
孙策不假思索:“兵临城下,那就出城作战,正面对阵,难道为兄还会怕?”
周瑜语气复杂:“出城作战,正面对阵,靠的是将士的武勇和将领的统率!”
孙策顿时明白了周瑜落寞的关键,都正面对阵了,那么周瑜的料敌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这跟纸上谈兵有什么区别?
说得再好听,但是对手压根都不正眼瞧一眼。
“阿瑜,只是偶尔的料算失败,并不是什么大事。”孙策起身,豪迈地挥手:“待为兄亲自去东城下,正面击败那郑牧,替你出这口恶气!”
周瑜此刻却是忧心忡忡:“兄长,若要对阵,切勿亲自上阵。郑牧连设伏都不屑于,必然是对麾下将士有足够的信心。”
“可还记得,桥校尉口中堪比古之恶来的典韦?若要对阵,必然是与那典韦对阵,不可小觑!”
孙策却是手臂青筋暴起,大笑道:“为兄正愁不能跟那典韦交手!既然阿瑜料敌失败了,就让为兄斩下那典韦的首级,让那自大的郑牧也感受下料敌失败的滋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