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席谋士 第33章 县尉试盐:比官盐还强!这小子能处

小说:大唐首席谋士 作者:痞帅哥儿 更新时间:2025-10-31 13:53:28 源网站:2k小说网
  ();

  开元二十五年,秋九月初一,辰时。

  晨雾还没完全散去,津门海边的盐滩上已聚了不少人。韩澈蹲在新整理好的盐田边,指尖捻起一撮刚晒好的盐粒——雪白、细腻,捏在手里几乎不留痕迹,比他预想的还要好。陈三郎和周明站在一旁,手里捧着昨天编好的竹筐,脸上满是紧张:“韩公子,县尉大人真的会来试盐吗?”

  韩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盐末,笑着点头:“昨天大人说了,今天会来看看。你们别紧张,咱们的盐质量没问题,一对比就知道。”话虽这么说,他心里却没完全放松——刘万山昨天去县衙告状,还提了盐税的事,万一试盐时出点岔子,或者王承嗣被刘万山的话影响,推广盐法的事就悬了。

  “哥!哥!”婉儿的声音从盐滩入口传来,她提着个布包,小跑着过来,“娘让我给你带了饼,还有水。县尉大人来了吗?”

  韩澈接过布包,摸了摸妹妹的头:“还没呢,再等等。你要是想看试盐,就在旁边乖乖站着,别乱跑。”婉儿用力点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盐田,显然对“雪白盐”和官盐的对比充满好奇。

  没过多久,马蹄声从远处传来,伴随着差役的吆喝:“县尉大人到——”

  韩澈赶紧拉着婉儿退到一旁,和陈三郎、周明一起拱手行礼:“草民见过县尉大人!”

  王承嗣下了马,青色官服上沾了点晨露,他摆了摆手,目光直接落在盐田边的两堆盐上——一堆是韩澈的雪白细盐,堆得像小雪山;另一堆是差役从县衙带来的官盐,灰黄色,还能看到明显的沙粒。“这就是你说的新盐?”他走到盐堆前,弯腰拿起一撮韩澈的盐,对着晨光看了看。

  “是,大人。”韩澈上前一步,指着官盐堆,“这是官府发的官盐,草民特意让陈三郎借了些来,方便对比。”

  王承嗣没说话,又拿起一撮官盐,放在手心搓了搓,眉头微微皱起:“官盐里的杂质还是这么多,难怪百姓吃着发苦。”他把两撮盐分别放在两个干净的陶碗里,又让人端来两碗清水,“倒点水,看看溶解后的样子。”

  韩澈赶紧上前,拿起水瓢,先往装着官盐的碗里倒水,搅拌了几下,碗底立刻沉淀下一层泥沙,水面也变得浑浊;再往装着新盐的碗里倒水,盐粒很快溶解,水面清澈,连一点杂质都没有。

  “好家伙!这差别也太大了!”陈三郎忍不住惊呼,“俺之前吃的官盐,煮菜都得先滤一遍,不然牙碜得慌,韩公子这盐,倒水里就化了!”周明也凑过来,仔细看着两个碗,连连点头:“可不是嘛!要是俺们都能晒出这盐,以后再也不用吃带沙子的盐了!”

  王承嗣端起两个碗,分别尝了一口,放下碗时,眼神里满是惊讶:“新盐不仅没杂质,咸度也刚好,比官盐鲜多了!你这法子,确实比老法子强太多。”他转头看向韩澈,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之前我还担心你这盐只是看着好,现在看来,是真的比官盐强。这小子,能处!”

  韩澈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拱手:“全靠大人支持,还有乡邻们帮忙,不然草民也做不成。”他趁机提了一句,“只是昨天大人说,刘万山去县衙告状,还提了盐税的事……”

  王承嗣脸色沉了沉,冷哼一声:“刘万山就是怕你断了他的财路,故意找借口。盐税是朝廷定的,不管用什么法子晒盐,都得按规矩交,他拿这个说事,就是故意找茬。”他顿了顿,又说,“我已经跟苏大人说了,今天试完盐,就带你去县衙见他,把盐的质量摆出来,再说说盐税的事,苏大人是个明事理的,不会偏听刘万山的。”

  韩澈松了口气,心里对王承嗣多了几分感激——在这个时代,能得到地方官员的支持,比什么都重要。他正想道谢,就见周明突然指着远处,小声说:“大人,韩公子,你们看,那边是不是刘万山的人?”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盐滩不远处的土坡上,站着两个穿着短打的汉子,正往这边张望,看打扮确实像是刘万山盐铺的伙计。王承嗣的眼神冷了下来:“看来他是不放心,还派人来盯着。”他对身边的差役说,“去把那两个人赶走,别让他们在这碍事。”

  差役领命,快步朝土坡走去,那两个汉子见状,赶紧转身跑了。婉儿拉了拉韩澈的衣角,小声说:“哥,那个刘万山是不是坏人啊?他为什么总跟咱们作对?”

  韩澈蹲下来,柔声说:“他只是不想让大家吃到好盐而已,有县尉大人在,他不敢怎么样的。”其实他心里清楚,刘万山背后还有那个带“隐”字令牌的黑衣人,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但他不想让妹妹担心。

  王承嗣看着韩澈安抚婉儿的样子,眼神柔和了些:“你这妹妹倒是乖巧。对了,昨天说让陈三郎和周明先试晒一批盐,准备得怎么样了?”

  陈三郎赶紧回答:“回大人,俺们已经把盐田整理好了,就等您说可以,今天就开始晒!韩公子教的滤卤水的法子,俺们都练了好几遍,保证没问题!”

  “好!”王承嗣点头,“今天就开始试晒,我让人盯着,要是成了,就把其他盐户叫来,一起学这法子。”他又看向韩澈,“你也多费心,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跟我说。”

  韩澈连忙应下:“谢大人!草民一定尽力。”

  就在这时,一个差役骑着马匆匆赶来,到了王承嗣面前翻身下马,语气有些急促:“大人!县衙来消息,说刘万山找了乡绅柳存义,一起去见苏大人了,还说……还说韩公子的盐是‘妖物’,晒出来会坏了津门的风水!”

  “胡闹!”王承嗣怒喝一声,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刘万山为了打压韩澈,竟然编造这种鬼话!苏大人要是信了,麻烦就大了。”他转头看向韩澈,语气带着几分歉意,“看来今天得提前去县衙了,你跟我一起走,当面跟苏大人说清楚。”

  韩澈心里一紧——他没想到刘万山会这么无耻,竟然用“风水”这种迷信的说法来抹黑他的盐。唐代人大多信风水,要是苏大人真被说动,别说推广盐法,恐怕他的盐都不能再晒了。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草民跟大人去。”

  婉儿拉着韩澈的手,眼里满是担心:“哥,你会没事吧?”

  韩澈摸了摸她的头,强装镇定:“放心,哥很快就回来。娘要是问起,你就说我跟县尉大人去县衙办事了。”

  王承嗣拍了拍韩澈的肩膀:“别担心,有我在,不会让你受委屈。”说完,他对陈三郎和周明吩咐,“你们先按计划试晒盐,有什么情况,等我们回来再说。”

  两人领命后,王承嗣带着韩澈上了马,朝着县衙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落在盐滩上,韩澈回头望了一眼——雪白的盐堆在晨光里格外显眼,可他心里却沉甸甸的。刘万山联合乡绅,又编造风水的说法,这次去县衙,恐怕不会那么顺利。而那个隐藏在刘万山背后的黑衣人,会不会也在暗中推波助澜?他不敢深想,只能攥紧缰绳,希望苏大人真的能明辨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