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走出那令人窒息的书房,远离了烛火摇曳下两张各怀鬼胎的面孔,李怀谨和楚嫣沅不约而同地深吸了一口寒冷的夜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的压抑尽数吐出。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法掩饰的忧虑。

  “他们……定是在商议如何对付他。”

  李怀谨声音微颤,袖中的手紧紧攥着,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明公与吴有桂那看似寻常的交谈,但她有种直觉,二人暗中绝对会想着对付萧景?

  楚嫣沅清冷的脸上此刻也覆着一层寒霜,她比李怀谨更明白萧景的处境。

  萧景跟李怀谨身份上的差距,以及双方的关系,都将是他危机的根源。

  “吴有桂此人,心思深沉歹毒,他既已暴露杀机,就绝对不会罢休,萧景此刻……怕是已身陷险境。”

  她的话语依旧简洁,但那份关切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显。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李怀谨眼神逐渐变得坚定,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首要之事,是必须尽快知道他现在何处,处境如何。”

  楚嫣沅点头,低声道:“吴有桂既给了你参军身份,这便是我们的掩护。我们可以借此在帅府行走,留意往来文书、听兵士议论,或能探听到他身在何处。”

  李怀谨蹙眉点头。

  夜色渐浓,两个女子的身影在帅府的回廊下显得格外单薄,但她们的眼中却燃着坚定的火焰。

  这时,书房传来动静,她们停下交谈,看向门口,见吴有桂和明公走出,她们迎了过去。

  明公和吴有桂看了她们一眼,对视一眼,虽然什么话也没说,可什么话似又说了。

  …………

  黎明时分,山海关巨大的城门在绞盘的转动声中缓缓开启,露出关外苍凉辽阔的天地。

  寒风卷起沙尘,带着边塞特有的肃杀。

  萧景与其他五名卢正风的幕僚,各自带着一小队护卫,聚集在关门前。

  除了卢正风指派的人手,每支队伍里还混入了两三名气息精悍、眼神锐利的兵士——那是袁和派来的亲兵。

  袁和将救回六千旧部的渺茫希望,寄托在了这次行动上,更准确地说,是寄托在了萧景身上。

  卢正风亲自来到关门处送行,他拍了拍萧景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沉重的嘱托:“一切小心,事若不可为,当以自身安危为重。”

  他的目光中充满了期待与担忧,将破局的钥匙,交给了自己最看重的弟子。

  一旁的袁和副帅,看着年轻而沉静的萧景,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疑虑与不安。

  让这样一个书生去应对关外的险恶局势,去对抗吴有桂的毒计,还要设法保全他那六千兄弟,这……真的能行吗?

  可他环顾四周,卢正风麾下似乎再无更合适的人选,这已是绝境中唯一能抓住的稻草。

  他只能对萧景抱了抱拳,沉声道:“萧先生,拜托了。”

  语气复杂,既有恳求,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萧景对卢正风深深一揖,又对袁和点了点头,目光扫过那几名袁和的亲兵,随即翻身上马,眼神坚定地望向关外。“出发!”

  他没有多说,一拉缰绳,率先策马冲出了关门,身影决绝。其余五名幕僚也各自带着队伍,分头奔向不同的军镇。

  …………

  高高的关城女墙之后,阴影里站着两人。吴有桂和明公远远望着下方萧景等人离去的背影,嘴角皆勾起冰冷的弧度。

  “自寻死路。”吴有桂低声嗤笑,语气充满了不屑与嘲讽。在他看来,萧景此行无异于飞蛾扑火。

  明公浑浊的老眼中杀意一闪而逝,淡淡道:“这样也好,倒也省了我们一番手脚。关外烽火,刀剑无眼,发生什么意外……再正常不过。”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萧景葬身关外的结局。

  …………

  在另一**墙后,另有两道身影悄然伫立。

  李怀谨和楚嫣沅女扮男装,借着缝隙紧张地望向关门方向。

  当看到萧景一马当先,身影消失在关外的尘埃中时,李怀谨的心猛地揪紧,下意识握紧双拳,眼中瞬间蒙上水汽,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担忧。

  楚嫣沅同样面色凝重,她放在女墙上的手不自觉地用力,指节微微发白。她强忍着冲出去的冲动,低声道:“他会没事的。”

  这话像是在安慰李怀谨,也像是在告诉自己。

  李怀谨死死咬住下唇,点了点头,将几乎夺眶而出的泪水逼了回去。

  她不能让他知道她在这里,不能让他卷入她身后那足以诛灭九族的巨大漩涡。

  此刻,所有的牵挂、担忧与爱意,都只能化为无声的凝视,目送着他奔赴险境。

  “我们得尽快想办法,”楚嫣沅收回目光,眼神恢复冷静,“在他需要的时候,能出现在他身边。”

  …………

  朔风裹挟着砂砾,不断扑打着斑驳的城墙,发出低沉而持续的呜咽。

  经过一整日的驰行,萧景在一小队护卫的随行下,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终点——山海关外围六镇之一,“磐石镇”。

  远眺而去,这座军镇恰如其名,犹如一方巨硕的磐石,扼守在通往山海关外的险要之地。

  它并非临时搭建的营垒,而是一座以黄土夯筑、砖石加固的实打实的小城。

  城墙高约两丈许,虽不显巍峨,却胜在墙体敦厚。

  墙面遍布深褐色的污迹、箭簇留下的坑洼,以及多处仓促修补的裂痕,无声诉说着它所历经的烽火。

  墙头旌旗在风中剧烈翻卷,隐约可见持戈兵卒巡守的身影。

  包裹铁皮的厚重木门此刻仅启一道缝隙,刚容单骑通过。

  门洞上方,“磐石”二字的石刻已显模糊,却仍透出一股不屈的厚重气韵。

  萧景一行人甫一靠近,城头立刻响起示警的号角。

  数名守军探身而出,张弓搭箭,厉声喝问:“来者何人?速报名号!”

  萧景身侧,一名卢正风所派的护卫即刻上前,高擎令符,朗声回应:“钦差卢大人麾下幕僚,萧景先生奉命抵达,协防磐石镇!此乃关防文书!”

  验明文书与令符后,城门方被缓缓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