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袍要加身 第88章一并剜去

小说:凤袍要加身 作者:小猫夏夏 更新时间:2025-11-01 20:21:20 源网站:2k小说网
  ();

  她顿了顿,从怀中取出几件用油布包裹的物证,双手呈上:“从其身上搜出淬毒**七柄、可连续发射三枚短矢的腕部小巧劲弩三具、见血封喉、即刻毙命的蜡封毒囊若干,以及……”她深吸一口气,取出一枚沉甸甸的玄铁令牌,令牌边缘有些磨损,但正面雕刻的繁复徽记却与之前赵三娘所献如出一辙,“……以及这另一枚令牌确认,皆是宗室暗中蓄养的死士无疑!与赵首领此前所获,一模一样!人证、物证俱在!”

  凌雪的报告,如同最后的审判,敲响了萧景明等人命运的丧钟。此刻,这些宗室子弟早已瘫软在地,面无人色,连最后的狡辩力气都已丧失。而谢凤卿的精准预判和巧妙布局,不仅化解了危机,更将敌人的阴谋彻底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证据确凿!铁证如山!

  现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如同无数支淬毒的利箭,齐刷刷地射向那群尚未离开、原本打算趁着混乱悄悄溜走,此刻却被士兵们有意无意围在中间、面如土色的萧景明等人!

  萧景明和那群宗室子弟,此刻早已是面无人色,浑身抖如筛糠,冷汗如同小溪般从额头淌下,浸湿了华贵的衣领。他们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住,需要互相搀扶才能勉强不倒。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谢凤卿的心思竟然缜密、狠辣到了如此地步!不仅预料到了他们的行动,更是早早就设下了如此狠毒的圈套,如今人赃并获,铁证如山!袭击军粮船队,无论是在律法上还是在道义上,这都是抄家灭族、万死难赎其罪的滔天大罪!完了!彻底完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以及家族凄惨的下场!

  “拿下!”谢凤卿的声音冰冷得如同九幽寒冰,不带一丝一毫的感情,宣判了他们的命运。

  早已怒不可遏、双目赤红的将士们,如同出闸的猛虎,一拥而上,毫不客气地将萧景明等人粗暴地按倒在冰冷的雪地泥泞之中!用粗糙坚韧的绳索,将他们如同捆猪猡般捆了个结实。萧景明还想挣扎,还想抬出宗室的身份叫嚷,却被一名愤怒的士兵用不知从哪里找来的、沾满泥污的破布,死死塞住了嘴巴,只能发出绝望而痛苦的“呜呜”声,那双曾经充满了精明算计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深不见底的悔恨!可惜,为时已晚。

  未时三刻,希望重燃,阴霾未散。

  尽管经历了水下刺客这场小小的、却惊心动魄的风波,但鬼市船队运来的巨量粮草和紧缺药材,还是如同久旱甘霖,让整个边关大营从绝望的深渊中被拉了回来,陷入了劫后余生般的狂喜之中。

  一袋袋沉甸甸的稻米、一箱箱珍贵的丹药,在重兵护卫下,从庞大的粮船上被小心翼翼又高效地搬运下来,通过无数双激动而虔诚的手,传递着,运送往早已饥渴难耐的仓库。空气中仿佛都弥漫开了新米的清香,驱散了多日来笼罩在军营上空的死亡阴影。士兵们的脸上重新焕发出光彩,腰杆挺得笔直,眼神中充满了希望和力量。

  谢凤卿与萧御并肩立于码头高处,默默注视着这繁忙而充满生机的一幕。风雪依旧,但此刻,这风雪似乎也不再那么酷烈,反而带上了一种洗涤一切的纯净。

  “危机暂解,但真正的较量,恐怕才刚刚开始。”萧御望着远方依旧阴沉的天空,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宗室在朝在野,势力盘根错节,此次断了他们财路,又拿到了他们如此致命的把柄,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

  谢凤卿闻言,微微侧头,看向萧御,她的侧脸在风雪中显得格外清晰冷毅,那双深邃的眸子里,锐利的光芒如同暗夜中的寒星,不曾有丝毫减弱。

  “那就让他们来。”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和强大的自信,“正好,借此机会,将这腐烂的脓疮,一并剜去。”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浩浩荡荡的鬼市船队,投向那面在风雪中傲然屹立的“凤”字大旗,以及旁边那狰狞诡秘的鬼面旗。

  边关的风雪,依旧在呼啸。但希望的火种,已然点燃。而即将到来的,注定是一场席卷朝堂、波及天下的更大风暴。

  正月廿八,北疆大营,晨光熹微。

  雪原迎使:北疆军营的晨曦肃立

  肆虐了数日的狂风大雪终于停歇,天地间陷入一种罕见的、几乎令人窒息的宁静。这是一个仿佛被时光遗忘的清晨,万籁俱寂,唯有极远处偶尔传来的积雪压断松枝的清脆声响,才短暂打破这深沉的静默。初升的朝阳如同一个巨大的、温润的蛋黄,从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探出头来,谦逊而庄严,它不像夏日那般灼热刺眼,而是带着冬日特有的温柔,将万丈金光洒向被厚厚积雪覆盖的广袤原野。

  雪原仿佛被铺上了一层无边无际的金色绸缎,闪烁着无数细碎的、璀璨的光芒。这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一种纯净的辉煌,耀眼得令人几乎无法直视。昨日的暴戾天气已被彻底抹去痕迹,只剩下这片洁白无瑕的宁静世界,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给雪地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远处的山峦像一个个穿着白色披风的巨人,庄严肃穆地伫立在天际线上,山上的树木银装素裹,有的树枝被积雪压弯了腰,构成一幅静谧的水墨画。

  连绵的北疆大营如同蛰伏在雪原上的钢铁巨兽,此刻也仿佛从冬眠中苏醒。营帐顶上积着厚厚的白雪,给冰冷的军事设施戴上了一顶顶柔软的白色帽子。屋檐下挂满了长长的冰凌,像一串串水晶帘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旌旗在清冷的晨风中猎猎招展,那布帛撕裂般的声音在纯净的空气里传得格外遥远,肃杀之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全副武装的将士们早已在营门外宽阔的雪地上整齐列队,他们如同从雪地中生长出来的钢铁森林,井然有序地站立在凛冽的寒风中。盔甲鲜明,刀枪如林,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一片淡淡的薄雾,笼罩在整个队列上方,仿佛每个士兵的头顶都飘着一小片云。

  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汉子,脸庞被北疆的风沙雕刻得棱角分明,此刻却统一被冻得微微发红。他们的眉睫上结了一层细白的霜花,眼神却坚定如磐石,齐刷刷地望向官道的尽头,等待着那位传闻中极具传奇色彩的蛮族王女——赫兰真。

  站在最前排的是手持长戟的重甲步兵,他们的盔甲上还残留着昨夜风雪的痕迹——雪花在冰冷的铁甲上凝结成细密的冰晶,当阳光以特定角度照射时,这些冰晶便折射出七彩的光芒,为这些战争机器增添了几分诡异的美感。中间是弓弩手,他们身背劲弓,腰挎箭囊,手指不自觉地在弓臂上轻轻敲击,暴露出平静外表下的内心波澜。两侧则是骑兵,战马不时踏动前蹄,马蹄踏在松软的雪地上,发出沉闷的“噗噗”声,马鼻中喷出的白气更加浓重,与士兵们的呼吸交织在一起。

  尽管外表保持着一贯的军纪严明,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好奇、警惕以及淡淡敌意的复杂情绪。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士们,心中涌动着各自不同的思绪。

  一些年轻士兵的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好奇与期待。他们听过太多关于这位蛮族王女的传说——她如何以女子之身统一了散落草原的七大部落,如何在狼山之战中以少胜多击溃了老单于的主力,又如何在部落联盟会议上迫使那些骄傲的酋长们低头。在这些年轻人心中,赫兰真几乎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是一个从史诗中走出来的传奇人物。他们既渴望一睹其风采,又暗自担心这位异族首领是否真的如传闻中那般三头六臂。

  而那些经历过与蛮族多次交战的老兵,则面带凝重,眼神中满是警惕与不信任。他们紧握武器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记忆被拉回到那些血腥的战斗场面——草原上呼啸而来的骑兵,漫天的箭雨,还有战友倒下时不甘的眼神。尽管双方即将签订和约,但这些深植于内心的创伤记忆,不是一纸文书就能轻易抹去的。他们的嘴角紧绷,眉头深锁,对这次会面充满疑虑。

  更有些中层将领,心中盘算的则是更为复杂的**考量。他们清楚,这次会面不仅关乎两个民族的和解,更将重新划定北疆未来数十年的势力格局。这些将领的目光不时瞟向中军大帐的方向,揣测着主帅的真实意图,同时也权衡着这一历史**件对自己前程的可能影响。

  雪后的世界纯净得如同初生婴儿的眼神,没有任何杂质。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挂,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偶尔有风吹过,树上的积雪便簌簌落下,如同又一次微型的降雪。不远处的松树林也是雪白一片,只有从间隙中才能窥见那抹仅存的绿色——这些四季常青的松针在这孤寂的冬日里顽强地展示着生命的迹象。

  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广袤原野上,每一个声响都变得格外清晰:士兵们调整站姿时盔甲金属片相互摩擦的铿锵声,战马不耐的响鼻声,旌旗在风中飘扬的猎猎声,甚至还有远处村庄隐约传来的犬吠声。这些声音不但没有破坏整体的宁静,反而以一种奇异的方式强化了这片天地的肃穆氛围。

  阳光渐渐升高,温度却似乎不升反降。这是雪后特有的现象——明媚的阳光欺骗着眼睛,让人误以为温暖,实则积雪融化时吸收了大量热量,使得空气更加清冷彻骨。士兵们虽然穿着厚厚的战靴,但寒意仍无情地从脚底向上蔓延,不少人开始不自觉地轻轻跺脚,活动几近冻僵的脚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