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

  苏小小还是跑了昨天那两家,要的一样的东西。

  至于鸡的话,让她好好想想去谁家换,让她回想一下大队里还有谁家能把鸡换给她。

  大队里一家就能养那么几只鸡,能换的还真不多。

  最后还是往村头走,去赶牛车的老王头家。

  “王爷爷,在家吗?”苏小小用力拍了拍门,发出咚咚的响声。

  过了半天才有人过来应声。

  “谁呀?”

  “是我,苏建设他闺女!”说自己的名字,别人应该都不知道是谁,但是说父母辈的名字就很好使。

  “原来是你这孩子啊!”门被拉开,王老太笑着把人往屋里拉。

  “王奶奶好。”苏小小真的不理解,就像狗蛋奶奶姓钱,所以叫她钱奶奶。

  眼前的王奶奶她不知道姓什么,但是绝对不姓王,但大家还是叫她王奶奶。

  回去就去问一下。

  “王奶奶,我是要来问家里有没有鸡可以换的。”

  王老太听到她说这话,眼睛亮了一下,“能换什么啊?能不能换棉花?”

  家里孙女长这么大了,还没有一条棉裤。

  再怎么说也得给她攒出一条棉裤来。

  她家有两个孙女,一直是共穿一条棉裤。

  谁出门谁穿,不出门的就在炕上窝着穿单裤。

  苏小小挠了挠头,“应该是可以的,但是得等我问问,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可以换猪油和大米,其他的得等我问问。”

  “猪油也不错,要是不能换棉花的话,就给我换成猪油吧。

  你等着,我去给你抓鸡。”

  这年头家家人都多,王老太家就养了5只鸡。

  还没分家,都是凑在一起过的。

  等人再多就得分出去一房了,这样还能多养两只。

  王老太家有秤,把鸡翅膀绑起来,挂在秤上,称了一下。

  “三斤一两就算三斤。换猪油的话是怎么换?换棉花的时候又是怎么换?”

  “换猪油的话是一斤鸡肉换一斤半的猪油。

  棉花的话还不知道,但是最少能换1斤。”

  一听说能换1斤,王老太眼睛亮的跟灯泡似的,给孙女做一条棉裤,三四两棉花绝对够够的。

  1斤棉花的话,剩下的还能做条大人的,要是真的能行,就把准备过年吃的那只也换了,再做两条大人的,今年也算是过个体面年。

  至少家里男人都能穿着裤子出去拜个年,这年头下雪天要是家里兄弟几个能一起出门,那都算是富裕人家。

  不富裕的那是兄弟几个共穿一条棉裤,哪能一起出现啊?

  苏小小把鸡拎到家,路上也是盘算着买棉花的事情。

  “哥,咱今天晚上可别忘了棉花的事情,今天王奶奶换鸡的时候说她想要棉花。

  一定要记得打听一下棉花的价格,要是合适的话,咱们后面用棉花换呗,感觉大家应该更乐意换。”

  苏家在大队都算条件很好的了,苏小小身上的棉裤都是打满补丁,跟祖传的一样。

  村里像她这么大的小女孩,有属于自己棉裤的,还真不多。

  要么就是裤腿卷的像个磨盘一样大,走两步就往下掉,要么就是干脆连大了好多的都没有,就搁炕上窝着。

  要是实在要出门,就看看家里谁不出门,把人家棉裤拿过来穿。

  感觉棉花大家应该都会很想要的吧,换鸡可能好换一点。

  “放心吧,忘不了,咱们晚上去那边的时候就打听打听。”

  换来的鸡再一次被关进了柴房,不放在睡觉的屋里是怕鸡吵的,晚上睡不着,也是怕它满地拉屎。

  要是鸡拉屎在地上,就得用铁锹铲,铲完之后那一块被踩光滑结实的地方就会被铲没。

  底下变得松松软软,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个小坑,这地面保护的挺好的,可不能破坏了。

  中午带了那么多剩饭剩菜回来,晚上就没有做饭。

  把打包回来的饭热了一下,也热了一盒菜,里面有红烧肉,还有几种不知道叫什么的肉,都一锅热了,里面还多放了两个土豆。

  “吃饭啦!”苏小小一手端一碗饭,还用胳膊夹着一碗饭,快速的放在了炕桌上。

  “妈,今天可有好吃的,红烧肉炖土豆,还有三个煎蛋也都切块,放里面一起炖了。

  是张叔叔旁边那个水果店的老板娘给的,她今天非要请我们去她摆的摊子上吃饭。

  我俩吃完之后她也不要钱,我就偷偷的让哥哥把钱压在了碗底下。

  这些是她卖完之后剩下的一点。

  每样菜都不多了,都混在一起,老多油了,又放了两个土豆在里面,咱们今天晚上多吃点菜,少吃点饭。”

  听她叽叽喳喳的说完,李桂云点头,“那你们明天带几个鸡蛋去,谢谢她吧。”

  她们拿的出手的也就只有鸡蛋了。

  “嘿嘿,我和哥哥也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