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毕竟是做母亲的,何必与一个小丫头计较?”
姜夫人固执不改。
赵嬷嬷只能将这些话如数转告给姜辛夷,“二小姐,夫人也担心你的身体,所以这洗尘宴你就不必去了,好好休养。”
这本是姜夫人逼迫姜辛夷低头的话,却正好戳中了姜辛夷心中所愿。
来京城的一年里,她对高门大户的人情往来也有所了解,太子的洗尘宴,恐怕永宁侯府的所有人都会前往。
她医术在身,伤口也愈合得差不多了,这是一个离开的最好机会。
“辛夷多谢姜夫人体谅。”
没有在姜辛夷脸上找到丝毫不快,赵嬷嬷只能愁眉苦脸地回去,姜夫人心中疑惑,“她真的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怎么可能?”姜夫人还是不愿相信,“不过是借着太子对她的庇佑,和我拿乔罢了。”
赵嬷嬷想说,不大像,姜辛夷脸上的轻松可不是作假。
眼下最至关紧要的问题是,“夫人,太子这几日和二小姐距离极近,莫非太子妃之位……”
姜夫人反驳:“不可能,不过是她装可怜,骗得太子对她的庇佑罢了,太子妃之位当然还是宝珠的,就算太子看上她,陛下和贵妃娘娘可不会同意。”
姜夫人突然想起了一点事,此刻只觉得头疼。
“那丫头先是和顾长卿走得极近,又在光天化日之下和一个下人搂搂抱抱,本就三心二意,她现在该不会又盯上了太子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洗尘宴她不去倒还好了,宝珠若是知道了她的心思,以她退让的性格,肯定不会再执着太子。”
“对,她不能去!”
姜夫人原本只是想拿捏姜辛夷,现在是真的不想让姜辛夷去了。
既然老天注定她和姜辛夷没有母女情谊,那她就该沉下心,一心一意为宝珠谋划了,她不允许姜辛夷可能会夺走宝珠的东西。
赵嬷嬷欲言又止,最终一句话也没说。
接下来的三日里,姜辛夷安心养着伤,并等着姜宝珠的招式。
她那么大张旗鼓求个原谅,必定还计划着给她的绊子,谁知等着等着,就等到了三日后,永宁侯府一家四口说说笑笑上了去东宫的马车。
姜辛夷将这件事抛在脑后,开始安心收拾自己的东西。
不管姜宝珠还有什么计划,都和她五官了,因为她要离开了!
收拾了半天,也只收拾出来一个小小的行囊,正是她回到永宁侯府时带的那点东西,姜辛夷掂了掂,将它毫不犹豫背在身上。
“看来永宁侯府果真不是我的去处,一年多了行礼也没有增加一件半件的。”
姜夫人从没有提起要给她准备首饰。
姜宝珠倒是装作大度地给了她一些穿过的衣衫,才回到永宁侯府的姜辛夷只以为这是好意,也不在乎是不是别人穿过的,兴致勃勃往身上套,结果是小了一截的,她也就没穿。
后来姜安平得知这件事,硬说她不知好歹,命人摁着她让她身上套,看到所有衣服确实短了一截后,他才没有继续逼迫,讪讪离开。
姜安平倒是送过她礼物。
一个雕坏了的破簪子。
那时她过于天真,竟把它当成了宝。
现在那破簪子已经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顾长卿倒是送过她东西,狗尾巴草编的手镯,随手摘下的山茶花……都是随手可见的不值钱的玩意儿。
姜辛夷将这些东西连同和永宁侯府的断亲书,一同在桌子上放好,然后转身向屋外走去。
海棠和水仙正坐在屋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来之前就知道二小姐不受宠,没想到二小姐竟然这么不受宠。”
“可不是,连宴会这种事,都不带她出去。”
“毕竟是才找回来的,哪里和自幼便长在府里的宝珠小姐比?论才情样貌,宝珠小姐可是远胜二小姐。”
“不过二小姐也挺好的,没有传闻中说的那般恶毒。”
“是啊。”
相反,脾气还很平易近人。
可以说,是她们伺候过的最轻松的主子了。
只可惜命不好。
二人看见姜辛夷背着行囊很是诧异,“二小姐,你要到那里去?”
被鞭打的那日,姜辛夷便清楚永宁侯府是不会轻易放她离开,这才打算留下断亲书偷偷离开,眼下当然不会告诉这二人她的真实意图,“我去给顾公子送点东西,很快就会回来。”
这二人也不觉得意外,毕竟二小姐整天追在顾公子身后,现在去找顾公子也在意料之内。
至于姜辛夷和一个下人拉拉扯扯的事,这件事在永宁侯和姜安平的授意下,知情的人一个字都不敢说,这些下人还不知道。
姜辛夷很快就出了永宁侯府,径直向城门方向走去。
一路畅通无阻。
只是出城门的那一霎,她莫名地想起了萧远衡,作为朋友,她其实应该和萧远衡道个别的,但她怕自己说了,就无法离开京城了。
萧远衡会说尽所有好话留下她。
她也怕自己意志不坚,产生动摇。
只在心中默默说了句,“抱歉。”
姜辛夷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繁华的京城,义无反顾地迈出自己步伐,高大的城门阴沉伟岸,无由来地令她想起了永宁侯。
迈出城门的时候,姜辛夷只觉得周身一松。
永宁侯府的一切,已经被她彻底抛在身后。
**的亲情!
全都去他**滚远点!
如今的东宫中,姜宝珠正满脸愧意地站在萧远衡身前,“太子殿下,先前玉颜膏一事确实是我误会了妹妹,别人因为我的态度也误会了妹妹,我第一次犯下如此大错,害怕极了,更不敢澄清这件事,生怕爹娘惩处我。”
“若不是殿下揭穿这件事,我恐怕也没有勇气承认这件事。这几日我已经想明白了,已经和妹妹认过错,妹妹也选择原谅我。”
“殿下,你可不可以,不要恼我?”
眼前的少女五官明媚,双眸澄澈,脸上的愧色不似作假。
萧远衡淡淡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姜大小姐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果真如传闻中说的那般,是一个至纯至善之人。”
心中仍有疑惑:那辛夷为何说姜宝珠欺负她?
这其中定然有误会。
二人既是姊妹,应该尽快说清才是。
萧远衡目光扫了一圈四周,没有看到熟悉的身影,眉头拧起,“孤为何没有看见辛夷?她没有同永宁侯一同前来吗?”
姜夫人固执不改。
赵嬷嬷只能将这些话如数转告给姜辛夷,“二小姐,夫人也担心你的身体,所以这洗尘宴你就不必去了,好好休养。”
这本是姜夫人逼迫姜辛夷低头的话,却正好戳中了姜辛夷心中所愿。
来京城的一年里,她对高门大户的人情往来也有所了解,太子的洗尘宴,恐怕永宁侯府的所有人都会前往。
她医术在身,伤口也愈合得差不多了,这是一个离开的最好机会。
“辛夷多谢姜夫人体谅。”
没有在姜辛夷脸上找到丝毫不快,赵嬷嬷只能愁眉苦脸地回去,姜夫人心中疑惑,“她真的这么说的?”
“千真万确。”
“怎么可能?”姜夫人还是不愿相信,“不过是借着太子对她的庇佑,和我拿乔罢了。”
赵嬷嬷想说,不大像,姜辛夷脸上的轻松可不是作假。
眼下最至关紧要的问题是,“夫人,太子这几日和二小姐距离极近,莫非太子妃之位……”
姜夫人反驳:“不可能,不过是她装可怜,骗得太子对她的庇佑罢了,太子妃之位当然还是宝珠的,就算太子看上她,陛下和贵妃娘娘可不会同意。”
姜夫人突然想起了一点事,此刻只觉得头疼。
“那丫头先是和顾长卿走得极近,又在光天化日之下和一个下人搂搂抱抱,本就三心二意,她现在该不会又盯上了太子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洗尘宴她不去倒还好了,宝珠若是知道了她的心思,以她退让的性格,肯定不会再执着太子。”
“对,她不能去!”
姜夫人原本只是想拿捏姜辛夷,现在是真的不想让姜辛夷去了。
既然老天注定她和姜辛夷没有母女情谊,那她就该沉下心,一心一意为宝珠谋划了,她不允许姜辛夷可能会夺走宝珠的东西。
赵嬷嬷欲言又止,最终一句话也没说。
接下来的三日里,姜辛夷安心养着伤,并等着姜宝珠的招式。
她那么大张旗鼓求个原谅,必定还计划着给她的绊子,谁知等着等着,就等到了三日后,永宁侯府一家四口说说笑笑上了去东宫的马车。
姜辛夷将这件事抛在脑后,开始安心收拾自己的东西。
不管姜宝珠还有什么计划,都和她五官了,因为她要离开了!
收拾了半天,也只收拾出来一个小小的行囊,正是她回到永宁侯府时带的那点东西,姜辛夷掂了掂,将它毫不犹豫背在身上。
“看来永宁侯府果真不是我的去处,一年多了行礼也没有增加一件半件的。”
姜夫人从没有提起要给她准备首饰。
姜宝珠倒是装作大度地给了她一些穿过的衣衫,才回到永宁侯府的姜辛夷只以为这是好意,也不在乎是不是别人穿过的,兴致勃勃往身上套,结果是小了一截的,她也就没穿。
后来姜安平得知这件事,硬说她不知好歹,命人摁着她让她身上套,看到所有衣服确实短了一截后,他才没有继续逼迫,讪讪离开。
姜安平倒是送过她礼物。
一个雕坏了的破簪子。
那时她过于天真,竟把它当成了宝。
现在那破簪子已经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顾长卿倒是送过她东西,狗尾巴草编的手镯,随手摘下的山茶花……都是随手可见的不值钱的玩意儿。
姜辛夷将这些东西连同和永宁侯府的断亲书,一同在桌子上放好,然后转身向屋外走去。
海棠和水仙正坐在屋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来之前就知道二小姐不受宠,没想到二小姐竟然这么不受宠。”
“可不是,连宴会这种事,都不带她出去。”
“毕竟是才找回来的,哪里和自幼便长在府里的宝珠小姐比?论才情样貌,宝珠小姐可是远胜二小姐。”
“不过二小姐也挺好的,没有传闻中说的那般恶毒。”
“是啊。”
相反,脾气还很平易近人。
可以说,是她们伺候过的最轻松的主子了。
只可惜命不好。
二人看见姜辛夷背着行囊很是诧异,“二小姐,你要到那里去?”
被鞭打的那日,姜辛夷便清楚永宁侯府是不会轻易放她离开,这才打算留下断亲书偷偷离开,眼下当然不会告诉这二人她的真实意图,“我去给顾公子送点东西,很快就会回来。”
这二人也不觉得意外,毕竟二小姐整天追在顾公子身后,现在去找顾公子也在意料之内。
至于姜辛夷和一个下人拉拉扯扯的事,这件事在永宁侯和姜安平的授意下,知情的人一个字都不敢说,这些下人还不知道。
姜辛夷很快就出了永宁侯府,径直向城门方向走去。
一路畅通无阻。
只是出城门的那一霎,她莫名地想起了萧远衡,作为朋友,她其实应该和萧远衡道个别的,但她怕自己说了,就无法离开京城了。
萧远衡会说尽所有好话留下她。
她也怕自己意志不坚,产生动摇。
只在心中默默说了句,“抱歉。”
姜辛夷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繁华的京城,义无反顾地迈出自己步伐,高大的城门阴沉伟岸,无由来地令她想起了永宁侯。
迈出城门的时候,姜辛夷只觉得周身一松。
永宁侯府的一切,已经被她彻底抛在身后。
**的亲情!
全都去他**滚远点!
如今的东宫中,姜宝珠正满脸愧意地站在萧远衡身前,“太子殿下,先前玉颜膏一事确实是我误会了妹妹,别人因为我的态度也误会了妹妹,我第一次犯下如此大错,害怕极了,更不敢澄清这件事,生怕爹娘惩处我。”
“若不是殿下揭穿这件事,我恐怕也没有勇气承认这件事。这几日我已经想明白了,已经和妹妹认过错,妹妹也选择原谅我。”
“殿下,你可不可以,不要恼我?”
眼前的少女五官明媚,双眸澄澈,脸上的愧色不似作假。
萧远衡淡淡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姜大小姐用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果真如传闻中说的那般,是一个至纯至善之人。”
心中仍有疑惑:那辛夷为何说姜宝珠欺负她?
这其中定然有误会。
二人既是姊妹,应该尽快说清才是。
萧远衡目光扫了一圈四周,没有看到熟悉的身影,眉头拧起,“孤为何没有看见辛夷?她没有同永宁侯一同前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