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冷宫遛鸟,权倾天下了? 第118章 后宫洗地

小说:我在冷宫遛鸟,权倾天下了? 作者:九四八七 更新时间:2025-11-03 07:37:48 源网站:2k小说网
  ();

  皇城,坤宁宫

  殿内雕花的窗棂半掩,透进一缕斜阳,将殿内熏香的薄雾映得如烟似幻。

  夕阳的余晖在地板上流淌,勾勒出一道道细碎的金线,映得殿内华贵而幽深。

  皇后王若嫣斜倚在软榻之上,

  指尖轻轻拨弄着一缕青丝,凤眸微垂,神色慵懒。

  徐嬷嬷躬身站在一旁,低声汇报着.....

  王若嫣美目一跳,唇角缓缓勾起一抹冷笑:

  “呵.....咱那位陛下,就当没听见?屁都没放一个?”

  “对,按理说,以陛下的脾气,早该下旨把李逍遥拖出去砍了才对!”

  “嬷嬷,你忘了那年?我与刘**人同月诞下麟儿,就那么一点风言风语,上京城死了多少人?”

  徐嬷嬷身子一颤,似乎回忆起了那场腥风血雨,声音都带了几分惧意:

  “是啊....那时候真是皇帝一怒,血流成河,连陛下身边的那些近臣,全都.....”

  她没敢说完,只是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王若嫣慵懒地抬眸,目光如刀般锋利:

  “咱那位陛下呀,又自以为看透一切,掌控着一切,可惜又被人给诓咯!”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敲击着榻沿,

  “嬷嬷,你猜.....这些流言,是谁放出来的?”

  “老奴愚钝!”

  “萧家的可能性小很多.....其他世家也没必要来瞎掺和,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个小**!”

  徐嬷嬷瞳孔一缩:“小姐的意思是.....李逍遥?”

  “对咯!”王若嫣眸中寒芒闪烁,“还有之前的那些流言,呵呵.....这小子,野心不小啊。”

  徐嬷嬷小心翼翼地问:“那咱们该如何办?”

  王若嫣缓缓起身,珠钗轻晃,映出她眼底的冷厉:

  “自然要做出反应,本宫可是后宫之主!”

  她微微侧首,声音轻柔,却字字如冰:

  “派个人去告诉刘**人一声,杀几个奴才.....洗洗地。”

  徐嬷嬷深深躬身:“是!”

  昭阳宫,

  鎏金香炉中,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在殿内氤氲成一片朦胧。

  贵妃刘颻兮斜倚在软榻上,指尖轻轻拨弄着一枚羊脂玉雕的玲珑棋子,玉指纤纤,衬得棋子愈发莹润。

  她眉眼如画,嘴角露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心腹宫女跪坐在一旁,低声禀报着今日宫中的流言蜚语,

  末了,小心翼翼地抬眼看向自家主子。

  刘颻兮听完,嘴角微勾,眼底闪过一丝讥讽:

  “哪个傻缺玩意儿会放这种流言?还故意搞出一条明显不符合常理的出来?”

  心腹宫女低眉顺目,轻声道:“娘娘,莫非是萧家?他们刚有个皇子,就想踩您一脚?”

  刘颻兮嗤笑一声,眼底闪过一丝轻蔑:

  “他们?现在正焦头烂额着呢,哪有闲工夫来招惹本宫?”

  她懒懒地抬眸,瞥了宫女一眼,语气慵懒却透着锋芒:“你啊,还是太笨!想不透,就静待几天,看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那流言.....自然就是他放的了。”

  正说着,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小太监弓着腰,双手捧着一卷明黄锦帛,战战兢兢地递了上来:

  “娘娘,坤宁宫.....送来了懿旨。”

  刘颻兮眸光一冷,指尖轻轻一挑,展开懿旨扫了一眼,

  随即冷笑一声,随手将锦帛丢到一旁,眼中怒意翻涌:

  “这个**人!一句话的事情,还用得着下懿旨?故意来恶心谁呢?**!”

  殿内瞬间静得可怕,宫女太监们纷纷低头,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生怕触了主子的霉头。

  夜色渐深,皇城后宫,风声鹤唳。

  禁卫军的靴子踏过青石宫道,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一辆辆黑漆木车缓缓驶过宫门,车上盖着粗布,隐约可见渗出的暗红血迹。

  车轮碾过石板,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碾在人心上。

  与此同时,李逍遥的头号小弟——许亭,也被王若嫣寻了个由头,直接绑到了坤宁宫,被吊起来正在挨打!

  长门宫的三位娘娘直接闯进了坤宁宫,为首的李梦宁更是抡起袖子,一脚踹翻了拦路的太监,厉声喝道:

  “王若嫣!你坤宁宫的手伸得未免太长了!”

  王若嫣端坐在主位上,冷眼瞧着闯进来的几人,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怎么?长门宫的人,现在连规矩都不懂了?”

  李梦宁冷笑,一把放下奄奄一息的许亭,目光如刀般刺向王若嫣:

  “今日我把话撂这儿——坤宁宫的爪子要是敢再伸到长门宫,老娘就打断它!”

  王若嫣眸色一沉,却只是冷哼一声:

  “一个舞刀弄棒的粗胚女人.....”

  夜色沉沉,皇城之中,暗流涌动。

  翌日清晨,

  养心殿内鎏金炉中燃着龙涎香,袅袅青烟在殿内盘旋。

  皇帝赵光耀早已起身,一袭常服,

  此刻正端坐在木案前,举着茶盏,神色淡然。

  果然.....经过一夜的扫荡,整个皇城后宫如同被净化了一般,连早晨的空气都香甜了不少!

  昨夜的血腥气似乎已被晨风涤荡干净,只余下一片肃杀后的宁静。

  “陛下,”

  禁卫军统领赵无咎抱着一叠泛黄的册子快步走入,躬身行礼后,

  “臣已查清李逍遥家世。”

  赵光耀微微颔首,赵无咎翻开册页,枯黄的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他的手指停在一淡黄之处上:

  “李木,江南人士,先祖皇帝起兵之时便跟随在身边,经历大小战役上百次,护卫之功十余次......”

  念到此处,赵无咎的声音不自觉地带上几分敬意:

  “最惊险的一次穿戴先祖铠甲冒充先祖引开敌寇,后惊险生还,被提拔为亲兵队长......”

  “先祖皇帝亲笔御批:骁勇善战、赤胆忠心!”

  赵光耀执盏的手微微一顿,茶汤在杯中泛起涟漪。

  赵无咎继续往下翻阅,直到指头在某页重重一点:

  “陛下,李东阳乃是第二十代,于去年因病退出禁卫军,其子李逍遥世袭入伍。”

  “哦?”

  赵光耀放下茶盏,指头在案几上轻轻敲击,

  “如此说来,李逍遥的先祖应该是禁卫军副统领的职衔,为何会落成队长?”

  “陛下明鉴,禁卫军的职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会犯错......也会进行人员调整,像上次萧家就安排了不少,毕竟有些也会断了香火,需要从外边补充!”

  “明白了。”赵光耀忽然展颜一笑,“堂叔,这是在养心殿,咱俩说会体己话......”

  赵无咎慌忙躬身:“不敢,陛下。君是君,臣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