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过笔,在姜晚星写下的名字旁边,无比郑重地、一笔一划地重新誊写:

  魏怀舟,魏听澜。

  看着这两个相得益彰的名字并列在一起,魏景渊冷峻的眉眼彻底舒展开,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温柔与满足。

  放下笔,他伸手将姜晚星轻轻揽住,低沉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不容错辨的赞许:“名字起得很好。辛苦了。”

  但姜晚星只觉得是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她没觉得有多辛苦。

  取个名字而已,能难死谁?

  魏家二老本来也就是过来探望探望,见到他们小两口过得如此恩爱和睦,便也没有什么好操心的。

  他们不大适应岛上的饮食习惯和气候,因此,即便心里再怎么放不下双胞胎孙子,还是没待多久就回沪市去了。

  魏家二老离开没多久之后,银沙岛就进入了秋季。

  在秋收的繁忙气氛之中,姜晚星积极而热情地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别人都还在担心她行不行的时候,她已经轻而易举的挣了三人份的工分!

  当众人反应过来,她的精力确实非同小可,非常人可比时,秋收计划已经在圆满中走向了尾声。

  从姜晚星身上,大家并非是秋天的暮色沉沉,而仿佛是这一年的第二春似的!

  生机盎然,充满了生命力!

  何琳只要与人提到姜晚星,就忍不住唏嘘感慨:“她身上哪有寻常产妇的那些疲惫虚弱啊?就冲她那面色,那红润的脸颊,清亮的眼神……啧啧,简直就不像刚生完孩子的!简直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这一生都是使不完的牛力气!”

  何琳感慨她自己心中所想,可别人却感觉到了其他方面的变化。

  比如——

  “何琳,你自己都没发现吧?自从你和魏师长的家属走的近了之后,你这文化素养噌噌往上提啊……以前你可说不出任督二脉这种词!……其实啥叫任督二脉,要不你给我们详细说说?”

  何琳一怔。

  是啊。

  她好像也没少跟着沾光学习!

  每个人都是如此,仿佛只要在姜晚星身边呆久了,就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她的影响!

  何琳顿时觉得与有荣焉。

  她忽然很替自己感到幸运。

  要不是当初运气好,能和魏师长当上邻居,她也不能有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榜样!

  岁月在无声无息中不断向前流淌,姜晚星在银沙岛上非但没有再招来别人非议,反倒是愈发的人见人爱了。

  连带着,她生的这对双胞胎儿子,怀舟和听澜,也成为了全岛备孕、待孕的年轻女性们,争相想要接触的福气宝!

  “这俩孩子怎么能这么听话呢?吃饱就睡,睡醒了也不怎么哭闹……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来报恩的不知道,反正他俩肯定是!”

  魏家的双胞胎确实非常讨喜。

  他们两兄弟不仅长得快,而且性格好,总是用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见人就笑,活像两个年画娃娃。

  这样的孩子,谁能不喜欢?

  从前,大家都羡慕姜晚星,说她有福气,能嫁给魏师长这样的好男人,余生安宁稳定,无忧无虑。

  但如今,大家说得最多的,却是魏景渊好福气!

  说他不仅这辈子军功赫赫,估计上辈子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才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儿,还有这么可爱的一双儿子!

  渐渐的,喜欢往魏家跑的不仅有年轻的姑娘们,还有一些帅气的小伙子!

  魏景渊经常都忍不住想:“他们又不用生孩子,怎么也抢着来咱家抱双胞胎?”

  姜晚星又好气又好笑的斜睨着他,“你这话说的可就没道理了!生孩子也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还有你魏师长的一份力量!”

  魏景渊倒是也知道自己需要在生儿育女上出力气,但他你就打从心底里认为,这份功劳当属姜晚星。

  况且,这群小伙子往他家跑,次数再多也学不去他的十分之一。

  老跑到他媳妇儿面前晃什么?

  魏景渊就开始日复一日的动心思,让这些年轻人都积极投身到国防建设之中。

  不能进部队的,想办法推荐去给生产大队民兵队。

  再不行就进海上自卫队。

  男人嘛,总归是要有个地方展示战斗力,才能更好的吸引年轻姑娘们的注意!

  在他们两口子的配合下,姜晚星的红娘计划又重新复苏。

  这一次,她不再局限于组织集体活动。

  她在青年男女之间平凡而积极的走动,了解双方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更加摸透他们彼此的性格和喜好,从而更加精准的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交往对象。

  岛上全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对于自由恋爱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是有前提条件的自由,是考虑双方幸福和利益为终点的自由!”

  对于姜晚星而言,在解决青年男女们婚恋问题的事情上,她如同经验老道的大夫一般谨慎又细致。

  她会琢磨着谁和谁在一起能互补,谁和谁更加志趣相投。

  姜晚星牵线搭桥的方式也更加高明了,不再是简单的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劳动,而是会基于他们双方的现实条件,创造更加自然的偶遇和合作机会。

  比如,她会跟喜欢写写画画的男青年说:“宣传栏需要更新了,我觉得晓梅同志审美不错,你们可以一起商量着设计。”

  转头又对审美优秀的女同志晓梅说:“赵建同志文笔好,内容他来负责,版面设计就拜托你了。”

  或者,她知道某位木工活好的战士想找对象,而某位女知青想学点手艺,便“无意中”提起:“小廖同志,你不是想学做个小书架吗?正好朱班长手艺好,人又耐心,可以请教他。”

  如今,她的业务范围甚至扩展到了帮助解决夫妻矛盾、传授新婚夫妇相处之道上。

  她那些经过现代思想重新诠释的“三从四德”、“夫妻相处智慧”,在看似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外壳下,悄然传递着平等、尊重、沟通与共同成长的核心理念。

  “过日子不是谁压倒谁,是两个人拧成一股绳,往一处使劲。”

  “女人有自己的工作和追求不是不顾家,是为家做贡献的另一方式,男人得多支持。”

  “有啥事别憋着,该说得说!敞开了说!猜来猜去最伤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