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二贵也不解释,而是笑了笑道。

  “是不是以后你们就知道了,我这侄子和兄弟,别的不敢说,拳脚是比我强”。

  其实在这个时候,拳脚能够解决90%的问题。

  剩下的10%那就是温饱。

  当你解决了温饱之后,剩下的都能够用拳头解决。

  回到他们97号院之后,李二贵就把他们带到李冬那个小院的西厢房。

  “安贵,远河,你们想做什么工种”。

  两人还是不太了解这些工种都有什么,这不只有询问李二贵。

  “二贵哥,你先给我们说说,这些工作都怎么样”。

  “是啊,十七叔,您觉得我们做哪个工种好”。

  李二贵已经不是之前那个逃难来的小工人,他在轧钢厂工作了十几年,对轧钢厂还是有些了解的。

  “只可惜你们去的是我那个车间,车间里面也就只有,两个工种,一个是焊工,一个是钣金工”。

  “之后会不会有其他工种还不知道,现在只有这两个工作”。

  “你们两个能选的也就只有焊工和钣金,我是焊工,但是我也能够给你们找一个好一点的钣金工”。

  李远河力气比较大,他选择了钣金,而李安贵也就选择了电焊工。

  “走咱们去吃饭,你嫂子做好了饭,吃完饭早点休息,明天早上上班”。

  “远河,安贵,你们就住在西厢房,等下个月你们发了工资,屋子修好之后在自己住”。

  “好了,家里现在不缺吃的”。

  “也别和我说客气的,逃荒的时候,咱们三个也一起吃过一只老鼠呢”。

  说起那时候的时候,两人也就没有在拒绝。

  是啊,逃荒的时候,他们两个都已经懂事了。

  那些事情他记得还是比较清楚的,是啊,他们是血脉亲人,他们是一家人。

  以后还有很长时间要处,这些恩情慢慢还。

  李安贵和李远河就在这里住下了,是今天下午两人的一手,却让95号院儿震惊不已。

  徒手碎砖,捏成粉末。

  好几个年轻人都拿起那些砖头似的,是在他们手里那砖头才是真的,砖头不像是豆腐。

  这么大的力气,还真的能够震慑一段时间,但是想要长久还是有些困难的,毕竟人心啊,难测。

  反正晚上,李远河吃了,他这些年最丰盛的一顿饭?

  二合面馒头,炒鸡蛋,他在家的时候这些东西想都不要想,别说吃了。

  可是来到这边就不一样了,他第1次吃饱饭,第1次吃了二合面。

  “十七叔,这太丰盛了,我都十几年没有吃过这么饱了”。

  他们家刚搬到张家村的,那时候家里都不稳定。

  虽然四爷爷上山能够打到猎,他们偶尔能够吃到肉。

  但想要吃饱,吃得这么好,那是有些困难。

  李家人那么多,想要吃饱,还是有些顾及不到。

  怎么说呢,如果不是他们一家人,都这么照顾,相互扶持,现在这种缺衣少食的时代,他们还能够一天三顿饭。

  虽然这一天三顿饭,顿顿都是棒子面粥,有时候粥里面还会掺上一些野菜,可至少他们家没有饿过肚子。

  至少他们家一直没有被李家人抛弃,能给的照顾李家都给了。

  “好了,远河,日子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咱们这不是越来越好了,到时候结婚娶媳妇,把你娘也能接来”。

  他们这边吃的饭,李冬正在和四爷爷六爷爷和几位叔叔商量的事情。

  “小冬,你是说要给村里人治病”。

  治病的话他们不怎么反对,可是村里的人多半并不是生病了,而是饿的。

  “桂花婶的病我看了,她的病不算重,就是拖的时间比较长”。

  “我明天开点药,让远山哥给他好友喝个两个月也就好了,虽然说心病还须心药医,但是桂花婶的心病慢慢就好了”。

  这个他们之前或许不相信李冬的医术,但是经过六爷爷的事情之后,他们还真的就相信了。

  如果李冬真的能够帮村里人治病,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好事。

  “小冬说得对,当初我们搬回来的时候,鲁家村没有收留我们,山谷村也没收留,我们就着张家村给了我们一片地,给了我们立根之本”。

  “这些年我们在村里还不错,张家的人对我们不错,而且有很多都成了亲家,小冬既然说了那就治,但不能免费治升米恩斗米仇”。

  六爷爷也是这么想的,毕竟他也是村里的会计,知道村里的情况。

  让村里人拿出来钱比较困难,但让村里面人拿一些山货还是可以的。

  “收得太多了也不好,那就用山货,用棒子面,用他们能够拿出来的野菜干”。

  “还有一点小事你要记着,能给施针就别抓药,抓药也别自己给他们抓,给他们写药方,让他们自己去抓”。

  “这样的话咱们算是帮助邻里,不算是私自行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这是家有好几老。

  几人商量之后决定,就先给他们自己家的人看,至于其他人爱来就来,来了也不拒绝。

  就像是压水井,别人来打水的时候,他们也不拒绝。

  想要用那就和他们说一声,他们也都不反对,前提是要和他们打招呼,要说清楚。

  毕竟一个压水井还是挺贵的。

  万一被谁给偷走了,那就有些得不偿失,现在他们商量的就是,不能把这件好事变成了,别人依赖的把柄。

  一夜无话,李冬又是一夜修炼,大早上的四奶奶就起来帮他准备早饭。

  就他面前两个鸡蛋,李秋山,李秋远他们,两人一个。

  这就是差距,没办法他还是比较招人喜欢的。

  但是能够吃到半个鸡蛋,几个小家伙就已经很高兴了。

  就连他的小姑姑,12岁的李雅也只吃了半个鸡蛋。

  “四奶奶,我也吃不完,要不您也吃一个吧”。

  四奶奶连连摆手,她吃的可是棒子面粥,玉米面饼子。

  昨天他们可是刚吃的肉,这样的日子,她之前想都不敢想。

  她是真的不想吃鸡蛋了。

  “小冬你吃吧,等会还要给村里人看病,别累到”。

  李冬把鸡蛋剥开,放在了小姑李雅的碗里。

  李雅,算是一个文静的女孩,每天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看书的路上。

  “大侄子,你吃吧,我半个鸡蛋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