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修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只觉得浑身都快要散架了。
他走到林以棠身边,看着自己这个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的妹妹,心中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妹妹,我们……成功了。”
“嗯。”林以棠点了点头,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懈。
她回头,看向傅云堇。
那个男人,正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她,脸上,带着一抹欣慰的,却又无比苦涩的笑容。
四目相对,林以棠的心,又一次,乱了。
她迅速地,移开了视线。
“周太傅,李大人,尚书大人。”她走到三位重臣面前,盈盈一拜,“多谢三位大人,出手相助,为我林家,洗雪沉冤。”
“林侄女,快快请起。”周太傅连忙扶住她,“说来惭愧,若非你和傅公子运筹帷幄,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被蒙在鼓里。”
“是啊,”李大人也感叹道,“林侯爷有你这样的女儿,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就在这时,傅云堇忽然开口了。
“三位大人,贼首虽已拿下,但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需要找到。”
“哦?傅公子指的是?”
“林仲远通敌叛国的……证据。”傅云堇说着,目光,却若有若无地,瞥了一眼林仲远。
林仲远的心,猛地一沉。
他下意识地,就想去摸自己的怀里。
那里,藏着他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秘密。
然而,他的手,还没碰到,就被傅云堇接下来的话,给钉在了原地。
“李大人,不妨,搜一搜他的身?”
李大人会意,立刻喝道:“搜!”
两个官兵上前,粗暴地在林仲远身上摸索起来。
很快,一个紫檀木的盒子,被搜了出来。
正是傅云堇之前发现,又故意“放”回去的那个!
李大人接过盒子,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大变。
“好你个林仲远!通敌叛国!证据确凿!真是死有余辜!”
他将那些密信,呈给周太傅和刑部尚书过目。
两位大人看完,也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林仲远,半天说不出话来。
林仲远看着那个盒子,整个人,如坠冰窟。
他明白了。
他全明白了。
从头到尾,他都只是一个,被戏耍的猴子!
什么将计就计,什么请君入瓮。
真相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而他,就是那只,自以为是的螳螂!
真正的黄雀,从一开始,就不是林以棠。
而是那个,一直站在她身后,看似不起眼的……傅云堇!
是他,发现了密信,又故意放了回去。
是他,算准了自己会搜查,所以将计就计,演了这出戏。
是他,利用林以棠,吸引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
然后,在自己最得意,最放松警惕的时候,给了自己,这最致命的一击!
好深的心机!
好狠的手段!
“傅云堇……”林仲远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那个清隽的年轻人,声音,如同从地狱里挤出来的一般。
“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傅云堇没有理会他的叫嚣,只是走到了林以棠的身边。
“棠棠,结束了。”他轻声说道。
林以棠看着眼前这幅场景,心中却没有预想中的狂喜。
只有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巨大的空虚。
结束了吗?
是的,林仲远倒了。
父母的大仇,得报了。
可是,然后呢?
她和傅云堇之间,那个用他的命来交换的约定,也该……履行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刑部尚书,忽然开口了。
他的目光,在傅云堇和林以棠身上,来回打量,最后,落在了傅云堇的身上。
“这位公子,看着有些面生啊。不知,是哪家的才俊?”
他的问题,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傅云堇的身上。
刑部尚书的这个问题,问得恰到好处。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傅云堇身上。
这个年轻人,在今晚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戏中,扮演了太过重要的角色。
他的智谋,他的身手,他那份远超年龄的沉稳和狠辣,都让人无法忽视。
他是谁?
他从哪里来?
他为什么要帮林家兄妹?
这些问题,像一个个谜团,萦绕在众人心头。
林修文也好奇地看向傅云堇。
相处了这么久,他只知道傅云堇姓傅,是个书生,其他的,一概不知。
林以棠的心,也微微提了起来。
她也想知道,傅云堇会如何回答。
他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吗?
傅云堇迎着众人的目光,神色坦然。
他对着三位大人,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
“晚生傅云堇,字钦之。家父乃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傅正清。”
“傅正清?”
周太傅闻言,浑浊的老眼,亮了一下。
“原来是正清兄的儿子!我与你父亲,乃是同科。当年金殿唱名,他还是探花郎,风采卓然啊!”
“想不到,他的儿子,也如此出类拔萃,真是虎父无犬子!”
周太傅的这番话,瞬间打消了众人对傅云堇身份的疑虑。
翰林学士之子,出身清白,根正苗红。
“原来是傅学士的公子,失敬失敬。”李大人和刑部尚书,也连忙拱手。
“只是……”刑部尚书又问道,“不知傅公子,与林家兄妹,是何关系?为何会卷入此事?”
这个问题,更加关键。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傅云堇看了一眼身旁的林以棠,缓缓开口。
“晚生与林侯爷,有半师之谊。当年在京备考,曾有幸得林侯爷指点学问,受益匪浅。”
“听闻恩师蒙冤,家破人亡,子女流落在外,晚生心中悲愤,自当义不容辞,为恩师一家,讨还公道。”
他的这番说辞,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既解释了他出手的动机,又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报恩”的道义制高点上,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原来如此。”周太傅抚须点头,愈发欣赏,“有情有义,有勇有谋,好!好一个少年才俊!”
“傅公子高义,我等佩服。”李大人也赞叹道。
一场关于身份的盘问,就这么被傅云堇,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林以棠在一旁听着,心中却泛起一丝冷笑。
半师之谊?
报恩?
说得真是比唱的还好听。
林修文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只觉得浑身都快要散架了。
他走到林以棠身边,看着自己这个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的妹妹,心中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妹妹,我们……成功了。”
“嗯。”林以棠点了点头,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松懈。
她回头,看向傅云堇。
那个男人,正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她,脸上,带着一抹欣慰的,却又无比苦涩的笑容。
四目相对,林以棠的心,又一次,乱了。
她迅速地,移开了视线。
“周太傅,李大人,尚书大人。”她走到三位重臣面前,盈盈一拜,“多谢三位大人,出手相助,为我林家,洗雪沉冤。”
“林侄女,快快请起。”周太傅连忙扶住她,“说来惭愧,若非你和傅公子运筹帷幄,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被蒙在鼓里。”
“是啊,”李大人也感叹道,“林侯爷有你这样的女儿,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就在这时,傅云堇忽然开口了。
“三位大人,贼首虽已拿下,但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东西,需要找到。”
“哦?傅公子指的是?”
“林仲远通敌叛国的……证据。”傅云堇说着,目光,却若有若无地,瞥了一眼林仲远。
林仲远的心,猛地一沉。
他下意识地,就想去摸自己的怀里。
那里,藏着他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秘密。
然而,他的手,还没碰到,就被傅云堇接下来的话,给钉在了原地。
“李大人,不妨,搜一搜他的身?”
李大人会意,立刻喝道:“搜!”
两个官兵上前,粗暴地在林仲远身上摸索起来。
很快,一个紫檀木的盒子,被搜了出来。
正是傅云堇之前发现,又故意“放”回去的那个!
李大人接过盒子,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大变。
“好你个林仲远!通敌叛国!证据确凿!真是死有余辜!”
他将那些密信,呈给周太傅和刑部尚书过目。
两位大人看完,也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林仲远,半天说不出话来。
林仲远看着那个盒子,整个人,如坠冰窟。
他明白了。
他全明白了。
从头到尾,他都只是一个,被戏耍的猴子!
什么将计就计,什么请君入瓮。
真相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而他,就是那只,自以为是的螳螂!
真正的黄雀,从一开始,就不是林以棠。
而是那个,一直站在她身后,看似不起眼的……傅云堇!
是他,发现了密信,又故意放了回去。
是他,算准了自己会搜查,所以将计就计,演了这出戏。
是他,利用林以棠,吸引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
然后,在自己最得意,最放松警惕的时候,给了自己,这最致命的一击!
好深的心机!
好狠的手段!
“傅云堇……”林仲远抬起头,死死地盯着那个清隽的年轻人,声音,如同从地狱里挤出来的一般。
“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傅云堇没有理会他的叫嚣,只是走到了林以棠的身边。
“棠棠,结束了。”他轻声说道。
林以棠看着眼前这幅场景,心中却没有预想中的狂喜。
只有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巨大的空虚。
结束了吗?
是的,林仲远倒了。
父母的大仇,得报了。
可是,然后呢?
她和傅云堇之间,那个用他的命来交换的约定,也该……履行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刑部尚书,忽然开口了。
他的目光,在傅云堇和林以棠身上,来回打量,最后,落在了傅云堇的身上。
“这位公子,看着有些面生啊。不知,是哪家的才俊?”
他的问题,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傅云堇的身上。
刑部尚书的这个问题,问得恰到好处。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傅云堇身上。
这个年轻人,在今晚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戏中,扮演了太过重要的角色。
他的智谋,他的身手,他那份远超年龄的沉稳和狠辣,都让人无法忽视。
他是谁?
他从哪里来?
他为什么要帮林家兄妹?
这些问题,像一个个谜团,萦绕在众人心头。
林修文也好奇地看向傅云堇。
相处了这么久,他只知道傅云堇姓傅,是个书生,其他的,一概不知。
林以棠的心,也微微提了起来。
她也想知道,傅云堇会如何回答。
他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吗?
傅云堇迎着众人的目光,神色坦然。
他对着三位大人,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礼。
“晚生傅云堇,字钦之。家父乃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傅正清。”
“傅正清?”
周太傅闻言,浑浊的老眼,亮了一下。
“原来是正清兄的儿子!我与你父亲,乃是同科。当年金殿唱名,他还是探花郎,风采卓然啊!”
“想不到,他的儿子,也如此出类拔萃,真是虎父无犬子!”
周太傅的这番话,瞬间打消了众人对傅云堇身份的疑虑。
翰林学士之子,出身清白,根正苗红。
“原来是傅学士的公子,失敬失敬。”李大人和刑部尚书,也连忙拱手。
“只是……”刑部尚书又问道,“不知傅公子,与林家兄妹,是何关系?为何会卷入此事?”
这个问题,更加关键。
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傅云堇看了一眼身旁的林以棠,缓缓开口。
“晚生与林侯爷,有半师之谊。当年在京备考,曾有幸得林侯爷指点学问,受益匪浅。”
“听闻恩师蒙冤,家破人亡,子女流落在外,晚生心中悲愤,自当义不容辞,为恩师一家,讨还公道。”
他的这番说辞,合情合理,天衣无缝。
既解释了他出手的动机,又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报恩”的道义制高点上,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原来如此。”周太傅抚须点头,愈发欣赏,“有情有义,有勇有谋,好!好一个少年才俊!”
“傅公子高义,我等佩服。”李大人也赞叹道。
一场关于身份的盘问,就这么被傅云堇,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林以棠在一旁听着,心中却泛起一丝冷笑。
半师之谊?
报恩?
说得真是比唱的还好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