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帘掀开,走下来的,正是被贬为庶人的傅云堇。

  他换下了一身青布衣,穿上了一件样式简单的深色锦袍,虽无官职在身,但那通身的气度,却依旧让人不敢小觑。

  大理寺的守门差役见了他,脸上都露出了几分微妙的神情。

  这位,可是昨天京城里最大的新闻人物。

  前途无量的翰林学士,未来的阁臣,一夜之间,沦为庶人。

  真是世事无常。

  “傅……公子。”差役想了想,还是用了个比较客气的称呼。“您是来……”

  “奉旨,协查齐王一案。”傅云堇的声音平静无波。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明黄的圣旨拓本,递了过去。

  差役接过一看,连忙躬身行礼:“原来是傅公子,失敬失敬。寺卿大人已经吩咐过了,您请随我来。”

  傅云堇点点头,跟着差役,走进了这座掌管着天下刑狱的最高衙门。

  大理寺内,气氛森严肃穆。

  来来往往的官员和差役,脚步匆匆,神情冷峻。

  看到傅云堇这个“外人”进来,不少人都投来了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有同情,有幸灾乐祸,更多的,是敬而远之。

  一个得罪了皇子,又被陛下厌弃的人,谁敢跟他沾上关系?

  差役将傅云堇领到了一间偏僻的档案室,指着里面堆积如山的卷宗,有些敷衍地说道:“傅公子,关于齐王殿下的所有‘传闻’和相关案卷,都在这里了。您请自便。”

  说完,也不等傅云堇回话,便转身匆匆离去,仿佛多待一秒都会惹上麻烦。

  档案室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纸张发霉和尘土的味道。

  傅云堇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几乎要顶到房梁的卷宗,脸上却没有半分不耐。

  他知道,这是大理寺卿在给他下马威。

  让他一个戴罪的庶人,来查皇子的案子,本就是一件烫手的山芋。

  大理寺的人,既不敢得罪齐王,又不敢违抗圣意,便想出了这么个“捧杀”的法子。

  把所有的东西都堆给你,让你自己去看,去看吧,看死你。

  你查出东西来,那是你傅云堇的本事,跟我们大理寺无关。

  你查不出东西来,那是你无能,到时候陛下怪罪下来,也怪不到我们头上。

  傅云堇的唇角,勾起一抹微不可见的冷笑。

  一群官场老油条。

  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

  他傅云堇,前世可是当了十年首辅,什么牛鬼蛇神没见过?这点小把戏,在他眼里,跟孩童过家家没什么区别。

  他没有急着去翻那些卷宗,而是走到窗边,推开了一扇积满灰尘的窗户。

  清晨的阳光和新鲜空气,瞬间涌了进来,驱散了室内的沉闷。

  他找了块还算干净的抹布,慢条斯理地将自己要用的桌椅擦拭干净,又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小的香炉,点上了一支凝神的檀香。

  做完这一切,他才施施然地坐下,开始了他的“工作”。

  他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一头扎进那卷宗的海洋里。

  而是先将所有卷宗,按照时间、地域、涉案人员,分门别类,一一摆放整齐。

  这个过程,就足足花了他一个上午的时间。

  午时,有小吏送来了简单的饭菜,两菜一汤,放在门口就走了。

  傅云堇吃完饭,略作休息,便又投入了工作。

  他看卷宗的速度极快,几乎是一目十行。

  但他又看得极细,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都不会放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档案室外,几个负责监视他的大理寺少卿和主簿,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怎么样?那小子有什么动静?”

  “没什么动静,就在那看卷宗呢。跟个书呆子似的,一上午就把卷宗重新整理了一遍,现在正一卷一卷地看呢。”

  “呵呵,还真当自己是来修书的了?这么多卷宗,光看完就得十天半个月,等他看完,黄花菜都凉了。”

  “就是,让他看去吧。咱们就当请了尊大神回来供着,别理他。”

  几人正说着,忽然,档案室的门被推开了。

  傅云堇从里面走了出来。

  “傅公子,您这是……要休息了?”一个主簿皮笑肉不笑地问道。

  傅云堇摇了摇头,他走到几人面前,神情淡然地开口:“几位大人,我想提审几个人,再调阅几份卷宗。”

  “什么?”几人都是一愣。

  这才一下午的功夫,他就要提审人了?

  “傅公子,这……不合规矩吧?您只是协查,提审人犯,需要寺卿大人的手令。”那主簿连忙推脱。

  “哦?”傅云堇挑了挑眉,“那调阅卷宗呢?也需要寺卿大人的手令?”

  “这个……倒是不必。不知傅公子想调阅哪几份?”

  傅云堇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了过去。

  “这是单子。”

  主簿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天圣八年,江南织造局贡品失窃案。”

  “天圣九年,通州漕运贪墨案。”

  “天圣十一年,北境军粮倒卖案。”

  ……

  一连七八个案子,全都是已经结案多年的陈年旧案,而且彼此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一个涉商,一个涉军。

  主簿看得一头雾水。

  “傅公子,您要这些卷宗做什么?这些案子,跟齐王殿下……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傅云堇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有没有关系,看了才知道。”

  他的语气不重,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场。

  那主簿被他看得心里发毛,不敢再多问,只能硬着头皮道:“好,我……我这就去给您调。”

  “另外,”傅云堇又补充了一句,“我刚才说要提审的人,是这几桩案子里的几个关键人证。他们如今,应该都还关在大理寺的天牢里。”

  “如果几位大人觉得不方便,或者需要请示寺卿大人。那也无妨。”

  傅云堇顿了顿,慢悠悠地说道:“明日早朝,我会亲自去向陛下回禀,就说大理寺办案,阻力重重。想来,陛下应该会很乐意,帮我这个‘庶人’,解决一点小小的困难。”

  话音一落,那几个官员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