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未知的星空之域。
略显黯淡的群星照耀下一处空间忽然泛起一阵波澜,随即一道身影凭空出现。
模糊的朦白光影笼罩祂的周身。
“突破盖亚大陆的深空投影倒是比克岩大陆容易。”
姜霄,准确来说是姜霄降临了一半力量的分魂,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周围环境。
冠军级的灵性视野将百余光年内细微末节一览无遗。
即便是近百光年外一座行星系,某颗行星上的地形沟壑,更微观的观测稍微难了些,但在数光年内锁定纳米级事物却是不难。
“暂时不见文明的痕迹,星体密度比起星河,降低了约63%,不过比起前世地球观测到的可观测宇宙密度依旧称得上富饶。”
始源数据流淌,直径足有数百公里的量子探测中枢瞬间由虚转实。
#天枢已接入临时探测中枢,开始扫描#
#正在收集天体信息,正在计算多维度力场波形,正在检测粒子流体规律#
#星体区域数学模型构建中......#
#构建完毕,正在导入综合数据,设备扫描范围内天体模型建立完毕#
数分钟过后,一道展露着详细数据的始源数据面板在姜霄眼前弹出。
[档案·未命名天体群]
[范围:一千五百万光年(设备极限)]
[范围内天体群:一百四十二座河系、独立河系外的星区两千三百四十五座、独立星系.......]
[星球类别及数量:天然生命星球3198372颗、资源星球(基础、初级、中级、高级).......(误差为±1)]
[基础星图绘制:三维星图·已加载完毕]
[探测到文明能级(根据文明内最高能级反应判定)——
88.5%概率为星域级的文明×1
巅峰河系文明×4
资深河系文明×21
普通河系文明×86
.......]
[该区域文明交通模式及固定交通路线:已加载完毕,正确性预计为86.3%,详细数据已加载]
[该区域资源流通及文明模型:正在建立,根据资源流通和消耗模型,建立文明类型、军事量级、工业规模数据]
[......]
两百多道详细项目近乎同步展开。
拟造的这台设备是闪耀方舟的多功能绘制勘测中枢,属于巅峰星域文明的尖端设备。
足以将一千五百万光年内所有星球一颗不漏的扫出来,百万光年内任何一颗星球的地表地形亦能详细绘制,上下误差不会超过一米!
再加上这处天体群的星域文明貌似不强,没有反制措施。
姜霄获得初步星图和文明数据的过程异常顺利。
唯一可惜的是姜霄脑海中已有的探测设备制造资料,没有高级的广域设备,基本是高精度探测设备。
即便这台能探测一千五百万光年的设备,实际上也是高精度勘测设备。
无法得知这座神秘天体群的真正范围。
目前推测最低为一座标准星域。
“还是得准备一种不求精度,只追求范围的宏观扫描设备啊。”姜霄咂咂嘴,迅速将信息存入始源世界。
而后祂对着虚无的星空道:
“资料已上传,该星域命名为盖亚星域,初步探索任务就交给你了,青云。”
“了解。”
随着两个字出现在姜霄意识内,以祂为中心近半光天的范围内,星空仿佛汹涌的海水一般翻起惊涛骇浪!
璀璨夺目的白光之中,一艘长达三千多公里的合金山岳,率先探出舰首!
宛若缓缓爬出水帘的巨龙,逐渐展露出整个舰体!
而后一艘又一艘长达近千公里、数百公里一直到万余米的星舰,速度极为同步的从一道道星洋浪花中逐渐显露。
[深蓝军团已上线]
十秒不到。
数以万计蕴**毁星灭辰之能的星空战舰,延绵亿里悬于姜霄身后。
姜霄没有回头,语气平淡。
“我的分魂会留在深蓝号,见证深蓝军团的行动并为你们兜底。”
青云走到深蓝号舰桥前端,背影挺拔。
“不会让您失望。”
姜霄微微颔首,随后收回主意识,分魂身上的恢弘的伟力逐渐散去。
青云深吸一口气,望着眼前广袤陌生的星域,心中涌现一抹热流。
开拓之战从此刻开始!
而这注定是一场充满硝烟的旅途。
青云非常清楚姜霄的目标——为泛人类夺取一片足够稳定的大后方疆域。
无论这里的文明对深蓝军团采取什么态度,只有两条路能选择。
投降或战争!
当然,若是泛人类文明,那就按正常的外交标准对待,不过在大方向上绑定始源行商是必须的。
青云望着凝聚在星图投影上的‘指挥视野’,迅速下达指令。
“跃迁至最近的大型行星系,建立第一前哨星系,以一艘S级战列舰、三艘S级快速巡洋舰、十二艘S级标准驱逐舰为一支侦察舰队,散出去十二支进行探查。”
“切记,时刻开启中等功率以太静默状态。”
“是!”
扫视直径囊括了一万多光年的指挥视野,即便见过数次的青云心中依旧无比惊叹。
首次见到直径一百光年的指挥视野,带来的冲击就已经令所有了解军事的人不可思议,没想到这才过去这么短时间,指挥视野的直径竟扩大了百倍!
直径扩大百倍,实际探测面积更是呈指数级增长!
显然这与尊敬的姜先生晋升冠军有关。
青云立即摇头驱散杂念,根据天枢提供的资料,对照指挥视野的实时星图做出安排。
第一目标是寻找一片没有太多文明,星系较为密集的区域,建立以虚空网道、跨星区深空网道为主,始源传送为辅的战略交通网。
以最快速度抢占至少一座星区作为根据地,再徐徐图谋盖亚星域。
另外则是让两百名军团高阶指挥官,趁机熟悉一下真正的指挥环境。
没办法,为确保盖亚大陆这边的情报安全,深蓝军团招募的大都是盖亚大陆本地泛人类,以及蓝晶联邦的人才。
还有极少数得到姜霄和天枢认可,曾经第一二批加入星火军团的赏金猎手。
因此在大军团指挥方面,深蓝军团的人才资源严重缺失。
不像处于星河的星火军团,直接从星穹商盟、罗尔记录者、龙游等等一系列星域、河系泛人类文明,临时雇佣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指挥官。
不仅能承担指挥任务分摊李元的压力,还能同时带着始源行商挑选出的嫡系人才手把手培养。
深蓝军团不一样,唯一有点星战经验的蓝晶联邦,同样没有大军团作战的经历。
只能通过始源世界对一批心智坚定、思维较为灵活的基层年轻军官,进行大量的理论经验灌输。
基本不管有没有这方面的指挥天赋,只要暂时能用即可。
若非始源世界的灌输不会直接形成潜力上的副作用,而且也只有这一种解决方式。
姜霄断然不会同意。
除了快速灌输会导致难受,精神动荡外,这种方式得到的指挥官也大多是死板的类型。
遇到事情只会按照最符合情况的理论经验指挥,没有那种随机应变的灵性。
而这就是所谓天赋。
总之深蓝军团,通过这种方式极短时间培养出了七万名星战指挥官,别的不敢说理论和各种虚拟指挥经验都十分优秀。
最终经过多重内部选拔和竞争,再结合大量对星河星盗的实际战斗测试,确定了总共两百名高阶指挥官和一千名精英参谋。
没有选上高阶指挥官和精英参谋的学员,则根据期间表现出的能力,分配到各个战舰编队或单艘战舰作为前线指挥、舰长以及普通参谋。
这是最符合当下情况的权宜之计。
随着始源大学的建立,军事人才的培养肯定要倾向于系统化和制度化。
正在深蓝军团这边开始行动之时。
被命名为盖亚星域的某座资深河系文明,巧合之下发现了深蓝军团跃迁形成的深空反应。
.....
某颗星球的研究院。
一只长得如同海星的异族学者,诧异的坐起身子。
“这是......KUO-23星区那边的亚空间频段?”
闻言,其它学者凑了过来。
“亚空间褶皱?”
“没错,亚空间扫描仪探测到了大范围的亚空间褶皱,形态与格斯古战场挖掘出的亚空间引擎跃迁极为相似!”
“是那种能不借助超空间航道,随意进行超光速跃迁的引擎?”
“是的,最起码在检测到的信号上相似度高达%。”
其中一只海星学者似乎有些失望。
“%的概率在粒子学和亚空间方面,完全称不上高概率,星系级粒子对撞机每年都能发现多种‘95%概率以上’的新粒子,最终结果都是各种误导。”
“至少也是一个可能嘛,不过那边确实太远了,不如先让星体观测基站那边看看情况吧,量子天文终端近期没什么科研任务。”
“好,我去申请,没想到今天运气这么好,就算是失误也能发个小论文。”
“......”
团队学者很快散开继续处理原有的任务,对这个发现都只当作小插曲。
每个母星行星年,都有学院和研究所声称探测到了亚空间的律动频段,与古老的亚空间引擎相似度高达95%~99%,甚至不少确实如此也被复现出来了。
然而结果都不太好,大部分是亚空间与现实形成的力场纠缠扰动而已,这种信号运气好的星系文明都能用粒子对撞机观测到。
其它海星不怎么在意,单纯当作小小的发现水个论文玩玩。
毕竟这么大范围的律动不太常见。
只有那名最初察觉到褶皱异常的学者,始终凝视着探测器全息屏上的数据波段,陷入沉思。
它总觉得这次发现并不简单。
没有理由,单纯这么觉得。
“别想了,埃尔,过段时间就要换岗了,我准备调到老家那边去。”
某个纹路略有不同的海星过来,一条触手从某个角端伸出拍了拍沉思的埃尔。
“嗯?为什么?我记得你老家星球是一颗普通的都市世界吧?学术设备和氛围完全不上科研世界。”
埃尔诧异。
那只海星平静道:“我准备获取老家的军事专家名额,进入军队发展,帝国与雅莱文明联盟那群脊椎生物的战争进入白热化,并取得了不少的优势。
这是一个机会埃尔,一个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在这颗新建立的科研世界里微不足道,或许挣扎数百年耗上大半辈子也无法出人头地。
现在有这个机会我一定要搏一搏!
埃尔,我建议你也回老家,你的老家虽然是农业世界,不过正因如此你才能获得名额,这里名额虽然多但无论你我都不可能竞争到。
或许这是我们没有更改户籍的最大好处了。”
“真的?这是你从哪得到的消息.......”
听到这埃尔一愣,先是一喜随后情绪瞬间下滑。
“我的曾祖是负责军事专家名额项目的人员,它告诉我的,这件事只在一些精英之间流传,是为了给一批学者镀金所用。
为了保持明面上的公正,因此给所有星球下发了数量不等的名额。”
注意到埃尔情绪变化,这只海星忍不住道:“怎么了?”
“我,我没机会了,就在一个月前我申请的K-1科研世界户籍迁移刚通过。”
“.......”
“若是有机会的话,我会托其它帝国民带脊椎生物的全新食品给你。”
这只海星说完转身离开,只剩下充斥着后悔、羡慕、嫉妒等情绪交杂的埃尔。
它的视线不自觉的再次定格在屏幕上,望着那段不被看好的信号数据。
或是,这也是一个机会呢?
想到自己那关系不错的同事兼好友,即将迎来更好的未来,情绪起伏下埃尔终于做出决定。
它决定研究这段信号数据!
即便这会用完它近几年的所有科研资源配给,或许还要动用本就不高的关系网,申请设备。
“我需要一台量子信息反射仪向那片区域,发送反射信号......”
决定好的埃尔不再迟疑,立即起身在附近同事疑惑的注视下前往资源办公室。
“它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貌似深入研究那段信号数据,唉......大概率要浪费自己的资源配给,费这事干嘛给我多好。”
“乡巴佬就是想出成绩想疯了,我就直说了。
这注定是一个平平无奇,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意外发现,总有愣头青觉得自己的研究能改变现状。”
“先生们,不要这么绝对,说不定真能改变现状呢?”
“那也只能让自己的现状更糟,以它的水平难不成还能连累帝国不成,哈哈。”
略显黯淡的群星照耀下一处空间忽然泛起一阵波澜,随即一道身影凭空出现。
模糊的朦白光影笼罩祂的周身。
“突破盖亚大陆的深空投影倒是比克岩大陆容易。”
姜霄,准确来说是姜霄降临了一半力量的分魂,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周围环境。
冠军级的灵性视野将百余光年内细微末节一览无遗。
即便是近百光年外一座行星系,某颗行星上的地形沟壑,更微观的观测稍微难了些,但在数光年内锁定纳米级事物却是不难。
“暂时不见文明的痕迹,星体密度比起星河,降低了约63%,不过比起前世地球观测到的可观测宇宙密度依旧称得上富饶。”
始源数据流淌,直径足有数百公里的量子探测中枢瞬间由虚转实。
#天枢已接入临时探测中枢,开始扫描#
#正在收集天体信息,正在计算多维度力场波形,正在检测粒子流体规律#
#星体区域数学模型构建中......#
#构建完毕,正在导入综合数据,设备扫描范围内天体模型建立完毕#
数分钟过后,一道展露着详细数据的始源数据面板在姜霄眼前弹出。
[档案·未命名天体群]
[范围:一千五百万光年(设备极限)]
[范围内天体群:一百四十二座河系、独立河系外的星区两千三百四十五座、独立星系.......]
[星球类别及数量:天然生命星球3198372颗、资源星球(基础、初级、中级、高级).......(误差为±1)]
[基础星图绘制:三维星图·已加载完毕]
[探测到文明能级(根据文明内最高能级反应判定)——
88.5%概率为星域级的文明×1
巅峰河系文明×4
资深河系文明×21
普通河系文明×86
.......]
[该区域文明交通模式及固定交通路线:已加载完毕,正确性预计为86.3%,详细数据已加载]
[该区域资源流通及文明模型:正在建立,根据资源流通和消耗模型,建立文明类型、军事量级、工业规模数据]
[......]
两百多道详细项目近乎同步展开。
拟造的这台设备是闪耀方舟的多功能绘制勘测中枢,属于巅峰星域文明的尖端设备。
足以将一千五百万光年内所有星球一颗不漏的扫出来,百万光年内任何一颗星球的地表地形亦能详细绘制,上下误差不会超过一米!
再加上这处天体群的星域文明貌似不强,没有反制措施。
姜霄获得初步星图和文明数据的过程异常顺利。
唯一可惜的是姜霄脑海中已有的探测设备制造资料,没有高级的广域设备,基本是高精度探测设备。
即便这台能探测一千五百万光年的设备,实际上也是高精度勘测设备。
无法得知这座神秘天体群的真正范围。
目前推测最低为一座标准星域。
“还是得准备一种不求精度,只追求范围的宏观扫描设备啊。”姜霄咂咂嘴,迅速将信息存入始源世界。
而后祂对着虚无的星空道:
“资料已上传,该星域命名为盖亚星域,初步探索任务就交给你了,青云。”
“了解。”
随着两个字出现在姜霄意识内,以祂为中心近半光天的范围内,星空仿佛汹涌的海水一般翻起惊涛骇浪!
璀璨夺目的白光之中,一艘长达三千多公里的合金山岳,率先探出舰首!
宛若缓缓爬出水帘的巨龙,逐渐展露出整个舰体!
而后一艘又一艘长达近千公里、数百公里一直到万余米的星舰,速度极为同步的从一道道星洋浪花中逐渐显露。
[深蓝军团已上线]
十秒不到。
数以万计蕴**毁星灭辰之能的星空战舰,延绵亿里悬于姜霄身后。
姜霄没有回头,语气平淡。
“我的分魂会留在深蓝号,见证深蓝军团的行动并为你们兜底。”
青云走到深蓝号舰桥前端,背影挺拔。
“不会让您失望。”
姜霄微微颔首,随后收回主意识,分魂身上的恢弘的伟力逐渐散去。
青云深吸一口气,望着眼前广袤陌生的星域,心中涌现一抹热流。
开拓之战从此刻开始!
而这注定是一场充满硝烟的旅途。
青云非常清楚姜霄的目标——为泛人类夺取一片足够稳定的大后方疆域。
无论这里的文明对深蓝军团采取什么态度,只有两条路能选择。
投降或战争!
当然,若是泛人类文明,那就按正常的外交标准对待,不过在大方向上绑定始源行商是必须的。
青云望着凝聚在星图投影上的‘指挥视野’,迅速下达指令。
“跃迁至最近的大型行星系,建立第一前哨星系,以一艘S级战列舰、三艘S级快速巡洋舰、十二艘S级标准驱逐舰为一支侦察舰队,散出去十二支进行探查。”
“切记,时刻开启中等功率以太静默状态。”
“是!”
扫视直径囊括了一万多光年的指挥视野,即便见过数次的青云心中依旧无比惊叹。
首次见到直径一百光年的指挥视野,带来的冲击就已经令所有了解军事的人不可思议,没想到这才过去这么短时间,指挥视野的直径竟扩大了百倍!
直径扩大百倍,实际探测面积更是呈指数级增长!
显然这与尊敬的姜先生晋升冠军有关。
青云立即摇头驱散杂念,根据天枢提供的资料,对照指挥视野的实时星图做出安排。
第一目标是寻找一片没有太多文明,星系较为密集的区域,建立以虚空网道、跨星区深空网道为主,始源传送为辅的战略交通网。
以最快速度抢占至少一座星区作为根据地,再徐徐图谋盖亚星域。
另外则是让两百名军团高阶指挥官,趁机熟悉一下真正的指挥环境。
没办法,为确保盖亚大陆这边的情报安全,深蓝军团招募的大都是盖亚大陆本地泛人类,以及蓝晶联邦的人才。
还有极少数得到姜霄和天枢认可,曾经第一二批加入星火军团的赏金猎手。
因此在大军团指挥方面,深蓝军团的人才资源严重缺失。
不像处于星河的星火军团,直接从星穹商盟、罗尔记录者、龙游等等一系列星域、河系泛人类文明,临时雇佣一大批经验丰富的指挥官。
不仅能承担指挥任务分摊李元的压力,还能同时带着始源行商挑选出的嫡系人才手把手培养。
深蓝军团不一样,唯一有点星战经验的蓝晶联邦,同样没有大军团作战的经历。
只能通过始源世界对一批心智坚定、思维较为灵活的基层年轻军官,进行大量的理论经验灌输。
基本不管有没有这方面的指挥天赋,只要暂时能用即可。
若非始源世界的灌输不会直接形成潜力上的副作用,而且也只有这一种解决方式。
姜霄断然不会同意。
除了快速灌输会导致难受,精神动荡外,这种方式得到的指挥官也大多是死板的类型。
遇到事情只会按照最符合情况的理论经验指挥,没有那种随机应变的灵性。
而这就是所谓天赋。
总之深蓝军团,通过这种方式极短时间培养出了七万名星战指挥官,别的不敢说理论和各种虚拟指挥经验都十分优秀。
最终经过多重内部选拔和竞争,再结合大量对星河星盗的实际战斗测试,确定了总共两百名高阶指挥官和一千名精英参谋。
没有选上高阶指挥官和精英参谋的学员,则根据期间表现出的能力,分配到各个战舰编队或单艘战舰作为前线指挥、舰长以及普通参谋。
这是最符合当下情况的权宜之计。
随着始源大学的建立,军事人才的培养肯定要倾向于系统化和制度化。
正在深蓝军团这边开始行动之时。
被命名为盖亚星域的某座资深河系文明,巧合之下发现了深蓝军团跃迁形成的深空反应。
.....
某颗星球的研究院。
一只长得如同海星的异族学者,诧异的坐起身子。
“这是......KUO-23星区那边的亚空间频段?”
闻言,其它学者凑了过来。
“亚空间褶皱?”
“没错,亚空间扫描仪探测到了大范围的亚空间褶皱,形态与格斯古战场挖掘出的亚空间引擎跃迁极为相似!”
“是那种能不借助超空间航道,随意进行超光速跃迁的引擎?”
“是的,最起码在检测到的信号上相似度高达%。”
其中一只海星学者似乎有些失望。
“%的概率在粒子学和亚空间方面,完全称不上高概率,星系级粒子对撞机每年都能发现多种‘95%概率以上’的新粒子,最终结果都是各种误导。”
“至少也是一个可能嘛,不过那边确实太远了,不如先让星体观测基站那边看看情况吧,量子天文终端近期没什么科研任务。”
“好,我去申请,没想到今天运气这么好,就算是失误也能发个小论文。”
“......”
团队学者很快散开继续处理原有的任务,对这个发现都只当作小插曲。
每个母星行星年,都有学院和研究所声称探测到了亚空间的律动频段,与古老的亚空间引擎相似度高达95%~99%,甚至不少确实如此也被复现出来了。
然而结果都不太好,大部分是亚空间与现实形成的力场纠缠扰动而已,这种信号运气好的星系文明都能用粒子对撞机观测到。
其它海星不怎么在意,单纯当作小小的发现水个论文玩玩。
毕竟这么大范围的律动不太常见。
只有那名最初察觉到褶皱异常的学者,始终凝视着探测器全息屏上的数据波段,陷入沉思。
它总觉得这次发现并不简单。
没有理由,单纯这么觉得。
“别想了,埃尔,过段时间就要换岗了,我准备调到老家那边去。”
某个纹路略有不同的海星过来,一条触手从某个角端伸出拍了拍沉思的埃尔。
“嗯?为什么?我记得你老家星球是一颗普通的都市世界吧?学术设备和氛围完全不上科研世界。”
埃尔诧异。
那只海星平静道:“我准备获取老家的军事专家名额,进入军队发展,帝国与雅莱文明联盟那群脊椎生物的战争进入白热化,并取得了不少的优势。
这是一个机会埃尔,一个足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们在这颗新建立的科研世界里微不足道,或许挣扎数百年耗上大半辈子也无法出人头地。
现在有这个机会我一定要搏一搏!
埃尔,我建议你也回老家,你的老家虽然是农业世界,不过正因如此你才能获得名额,这里名额虽然多但无论你我都不可能竞争到。
或许这是我们没有更改户籍的最大好处了。”
“真的?这是你从哪得到的消息.......”
听到这埃尔一愣,先是一喜随后情绪瞬间下滑。
“我的曾祖是负责军事专家名额项目的人员,它告诉我的,这件事只在一些精英之间流传,是为了给一批学者镀金所用。
为了保持明面上的公正,因此给所有星球下发了数量不等的名额。”
注意到埃尔情绪变化,这只海星忍不住道:“怎么了?”
“我,我没机会了,就在一个月前我申请的K-1科研世界户籍迁移刚通过。”
“.......”
“若是有机会的话,我会托其它帝国民带脊椎生物的全新食品给你。”
这只海星说完转身离开,只剩下充斥着后悔、羡慕、嫉妒等情绪交杂的埃尔。
它的视线不自觉的再次定格在屏幕上,望着那段不被看好的信号数据。
或是,这也是一个机会呢?
想到自己那关系不错的同事兼好友,即将迎来更好的未来,情绪起伏下埃尔终于做出决定。
它决定研究这段信号数据!
即便这会用完它近几年的所有科研资源配给,或许还要动用本就不高的关系网,申请设备。
“我需要一台量子信息反射仪向那片区域,发送反射信号......”
决定好的埃尔不再迟疑,立即起身在附近同事疑惑的注视下前往资源办公室。
“它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貌似深入研究那段信号数据,唉......大概率要浪费自己的资源配给,费这事干嘛给我多好。”
“乡巴佬就是想出成绩想疯了,我就直说了。
这注定是一个平平无奇,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意外发现,总有愣头青觉得自己的研究能改变现状。”
“先生们,不要这么绝对,说不定真能改变现状呢?”
“那也只能让自己的现状更糟,以它的水平难不成还能连累帝国不成,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