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食肆经营日常 第一百零七章盘炕

小说:林家食肆经营日常 作者:麦麦 更新时间:2025-11-08 07:39:24 源网站:2k小说网
  ();

  “姑娘想盘个多大的炕?是单人的还是联灶炕?”

  林知夏心里早有盘算,她们母女二人,屋子也不算大,便道。

  “宋二叔,麻烦您给盘个能睡两人的联灶炕就好,连着外间灶台,冬日里烧火做饭就能把炕烘热,省柴。”

  宋二点点头,心里估算了一下。

  “成!连工带料,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又比划了一个五。

  “二百五十文,黄泥、土坯、砖石我都包了,保你盘好的炕热得快,不倒烟,睡得舒坦。”

  这个价格在林知夏预料之中,便爽快应下。

  “成!就按宋二叔说的价,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动工?”

  “这雨看着还得下两天,等地皮干一干,后天,后天一早我就过去量尺寸开工!”

  宋二也是个利索人。

  “好,那后天我们在家等您。”

  林知夏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接下来的两日,天气果然如宋二叔所料,渐渐放了晴。

  虽然北风依旧带着深秋的凛冽,吹在脸上干冷干冷的。

  但久违的日头总算挣脱了云层,将些许暖意洒向大地,地面也渐渐被吹拂得干爽起来。

  码头上,停泊的船只明显多了起来,扛包的力工,来往的商贩。

  还有那些等待卸货的船夫,重新让这片地方恢复了往日的喧嚣与活力。

  人一多,寒气似乎也被驱散了几分,各种吆喝声、交谈声、脚步声混杂在一起,蒸腾起独属于市井的蓬勃生气。

  林知夏和苏慧**煎饼摊前,更是比往日还要热闹几分。

  苏慧娘身子大好,虽不敢让她太过劳累,但收收钱和递递碗筷的轻省活计已能胜任。

  林知夏则系着干净的围裙,守在热气腾腾的铁锅前,手下忙个不停。

  “林娘子,可算等到你们出摊了!”

  一个熟识的老船工搓着手,哈着白气挤到前面。

  “这两天下雨,在家里啃干饼子,就惦记你们家这口热乎的煎饼果子和杂烩羹!

  快,给我来一套,多刷点酱!”

  “好嘞!您稍等,马上就好!”

  林知夏笑着应声,舀起一勺面糊利落地摊开,磕上鸡蛋,动作行云流水。

  旁边等着的一位大嫂也笑道。

  “可不是嘛!我家那小子也是,早上听说你们出摊了,非要拉着我过来,说就爱吃这口脆撒子和酸萝卜!”

  铁锅上煎饼“滋滋”作响,蛋液裹着面饼慢慢凝固,散发出**的焦香。

  旁边的大陶罐里,杂烩羹咕嘟咕嘟地翻滚着,白色的蒸汽带着浓郁的骨汤和菜蔬香气,在这清冷的早晨格外勾人食欲。

  拿到煎饼果子的食客,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外层软糯。

  内里撒子“咔嚓”脆响,酸萝卜的清爽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油腻,满足得眯起了眼。

  就着热腾腾的杂烩羹,一碗下肚,额头冒汗,浑身都暖洋洋的。

  摊子前不知不觉又排起了小队,熟客们互相打着招呼,议论着天气,交流着码头上的新鲜事,也有人好奇地打听那会员木牌还能不能办。

  林知夏一边手上飞快地忙碌着,一边笑着应答,苏慧娘则熟练地收钱找零,将一碗碗杂烩羹递到食客手中。

  这比往日更红火的生意,不仅驱散了连绵秋雨带来的阴郁,也安了林知夏和苏慧**心。

  林知夏和苏慧娘收摊回到家时,远远就看见宋二已经等在院门口了。

  他脚边放着几个沉甸甸的工具袋,里面装着瓦刀、泥抹子、水平尺等物。

  旁边还堆着些预先准备好的青砖、土坯和黄泥。

  “宋二叔,劳您久等了!”

  林知夏赶紧快走几步上前开门,语气带着歉意。

  “不妨事,我也刚到。”

  宋二是个实在人,摆摆手,便弯腰拎起工具,“咱们这就开始?”

  “哎,好!”

  林知夏将人引进院子,苏慧娘也忙着去灶间烧水,准备待客。

  宋二先进了里屋,他先是眯着眼打量了一下屋子的格局和朝向。

  接着又用手敲了敲墙壁,感受了一下墙体的厚度和材质。

  然后他走到外间灶台的位置,仔细看了看灶膛和烟道的走向,心里便有了完整的规划。

  “炕就盘在这儿。”

  他指着里屋靠窗的位置。

  “这位置向阳,冬天日头晒得着,暖和,炕洞的烟道就从这儿走,”

  他又指着一处墙壁,“接上外间灶台的烟囱,这样烧火做饭,热气就能过来烘炕,一点不浪费。”

  林知夏也不懂其中的门道,放手交给宋二。

  “宋叔,您放开手干就成,我们信您。”

  宋二得了林知夏这句话,顾虑一下子少了大半。

  说干就干!

  宋二在事先选定的位置,用石灰粉撒出炕的大致轮廓。

  然后便开始和泥。

  他将黄泥、切碎的麦秸和适量的水混合,用铁锹反复搅拌,直到泥料均匀、富有黏性。

  接着,他按照画好的线,开始用青砖垒砌炕沿和炕体内的支撑结构,也就是炕墙。

  他动作麻利,瓦刀敲击砖块发出有节奏的“铛铛”声,每一块砖都用水平尺仔细校正,确保横平竖直。

  宋二在垒好的炕墙内部,用土坯巧妙地搭砌出迂回曲折的炕洞。

  他一边做一边解释。

  “这炕洞啊!不能直来直去,得像蛇爬一样,弯弯绕绕的,这样热气在里面走得慢,停留的时间长,炕才热得均匀,也省柴火。”

  他手法娴熟,土坯在他手里如同积木,很快就搭出了盘旋的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高低都把握得极有分寸。

  炕洞盘好,接下来就是要用和好的黄泥抹炕面。

  宋二用泥抹子舀起一大坨泥,从一角开始,用力将泥均匀地抹在土坯搭成的炕洞结构上。

  厚度要掌握好,太薄了不保温,太厚了热得慢。

  他一遍遍地抹,一遍遍地刮平,力求炕面光滑平整,没有一丝裂缝。

  这是个力气活,也是技术活,不一会儿,宋二的额头上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最后,他将炕体内的烟道与外间灶台的烟道仔细地连接起来,用泥浆密封好每一个接口,确保不漏烟。

  一切就绪后,他让林知夏在外间灶台点起一小把柴火。

  “看着烟囱。”

  宋二盯着屋顶的烟囱口,只见一股淡淡的青烟顺畅地冒出,袅袅升起。

  见此情形,他满意地点点头。

  “烟道走得顺,不错!等这炕面泥坯干透,就能烧火试炕了。

  头几天得用小火慢慢烘,不能急,把潮气彻底逼出来,往后睡着才舒服。”

  整个盘炕过程,宋二都显得沉稳专注,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

  林知夏在一旁看着,偶尔递个工具,搭把手。

  苏慧娘也适时送上一碗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