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胤植的这一跪,不仅仅是跪下了他个人的尊严。
更是跪下了一个延续了千年的道统。
从这一刻起,孔家这个在无数王朝更迭中始终保持着超然地位的庞大家族,终于选择了站队。
他们将自已的命运和家族的未来全部押在了眼前这个年仅二十的年轻人身上。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豪赌。
孔尚任看着那跪倒在地的衍圣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有震惊,有不解,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
他知道,孔胤植做出了最艰难或许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楚珩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孔胤植,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逐鹿天下的道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已经被他亲手搬开了。
他走上前,亲手将孔胤植扶了起来。
"衍圣公,快快请起。"
"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君臣。"
"楚珩定不会负了衍圣公的一片赤诚。"
他的声音温和而又充满了力量,让人不自觉的信服。
孔胤植站起身来,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那双浑浊的老眼中泛起了泪光。
"主公……"
"老臣只求主公日后能善待天下百姓,善待天下士子,重开太平盛世。"
"衍圣公放心。"
楚珩重重点了点头。
"这也是楚珩毕生的追求。"
……
三日后。
一篇由衍圣公孔胤植亲笔撰写的《讨贼檄文》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明。
檄文之中,孔胤植历数了崇祯皇帝继位以来的种种失德之处。
从诛杀魏忠贤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朝政混乱;到刚愎自用错杀袁崇焕自毁长城;再到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流寇四起。
桩桩件件条理清晰言辞犀利。
檄文的最后,孔胤植更是振臂高呼。
"大明气数已尽,天下当有新的共主!"
"平贼将军楚珩文成武德仁义无双乃是天命所归!"
"天下有识之士当共辅之以安社稷以济苍生!"
这篇檄文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早已风雨飘摇的大明掀起了滔天巨浪。
天下为之震动!
要知道,孔家可是天下士子的精神领袖。
衍圣公更是儒家道统的象征。
如今连衍圣公都公开宣称大明气数已尽天命在楚珩。
这无疑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
一时间天下士子人心浮动。
无数对朝廷早已失望透顶的地方官僚和乡绅开始暗中与楚珩取得了联系。
而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各路反王和军阀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异军突起的北方将星。
……
京师紫禁城。
当崇祯皇帝看到那篇《讨贼檄文》时,他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一口鲜血猛的喷了出来。
"反了!都反了!"
他将手中的奏疏狠狠撕碎状若疯癫。
"孔家!世代受我大明皇恩!竟敢竟敢……"
他指着南方浑身都在剧烈颤抖一句话都说不完整。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他曾经寄予厚望的楚珩。
那个他希望能成为自己手中利刃的年轻将领。
竟然会和孔家勾结在一起公然举起了反旗!
这是背叛!
赤裸裸的背叛!
"传旨!"
"传旨!"
崇祯皇帝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吼着。
"着孙传庭即刻出京总督天下兵马!"
"朕要他先平流寇再讨国贼!"
"朕要将那楚珩还有孔家的那些乱臣贼子统统凌迟处死!诛灭九族!"
殿下周延儒等一众内阁大学士跪倒在地噤若寒蝉。
他们知道皇帝已经彻底的疯狂了。
而大明这座早已千疮百孔的破房子。
也终于迎来了它最后的狂风暴雨。
……
另一边。
在得到了孔府的全力支持后,楚珩的势力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起来。
孔家不仅献出了一半的家产充作军饷。
更是利用其在士林中的巨大影响力为楚珩招揽了无数人才。
一时间整个山东乃至整个北方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投奔。
楚珩的麾下文有原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等一众名士为其谋划;武有原山东总兵刘泽清等数员悍将为其效命。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楚珩便率领五千大军行进在通往怀庆府的官道之上。
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与寻常那暮气沉沉军纪涣散的明军不同,这支军队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昂扬锐气。
最前方的是两千名身穿崭新棉甲手持白杆长枪的步卒。
他们便是楚珩以"白杆兵训练总纲"为蓝本新近整编的云州步军。
队伍中央是楚珩亲率的一千"背嵬营"。
这些士兵身披精钢打造的胸甲头戴铁盔腰挎雁翎刀背上则背着那足以令任何敌人胆寒的诸葛连弩。
他们是全军的锋矢是楚珩手中最锋利的刀。
队伍后方则是赵康统领的三千神机营。
虽然红夷大炮尚未铸造完成但他们装备的是经过改良的鸟铳和新式火炮远程火力同样不容小觑。
"将军,我们真的要用这五千人去攻打怀庆府?"
赵康策马来到楚珩身边脸上依旧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
他虽然对楚珩信心十足但一想到怀庆城内那五万如狼似虎的流寇心中便没来由的一阵发虚。
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赵将军。"
楚珩没有回头只是淡淡说道。
"兵法所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这一仗我们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赵康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他知道自己这位年轻的主帅胸中早已有了万全之策。
他要做的只是无条件的执行命令。
……
怀庆府原知府衙门。
如今这里已经成了闯王麾下大将"制将军"刘宗敏的行辕。
大堂之上酒气熏天肉香四溢。
刘宗敏这位铁匠出身的农民军将领正赤着上身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左手抓着一只肥美的烧鸡右手提着酒坛大口的吃喝着。
他的脚下还踩着一名瑟瑟发抖的貌美女子正是原怀庆知府的小妾。
大堂两侧几十名同样凶神恶煞的流寇头目正推杯换盏喧哗不止。
他们正在庆祝又一座富庶的城池落入了他们的手中。
就在此时一名探子跌跌撞撞从门外跑了进来。
"报!"
"报大帅!城外三十里发现一支明军正朝我怀庆府而来!"
刘宗敏闻言将口中的鸡骨头狠狠吐在地上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明军?"
"多少人马?"
那探子咽了口唾沫紧张说道。
"看旗号约莫五千人。"
"领军的似乎是前不久在云州打退了建奴的那个叫楚珩的娃娃将军。"
"哈哈哈哈!"
刘宗敏听完仰天大笑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一个娃娃将军?带着五千残兵就敢来攻打我五万大军镇守的怀庆府?"
更是跪下了一个延续了千年的道统。
从这一刻起,孔家这个在无数王朝更迭中始终保持着超然地位的庞大家族,终于选择了站队。
他们将自已的命运和家族的未来全部押在了眼前这个年仅二十的年轻人身上。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豪赌。
孔尚任看着那跪倒在地的衍圣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有震惊,有不解,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
他知道,孔胤植做出了最艰难或许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楚珩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孔胤植,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逐鹿天下的道路上最大的一块绊脚石已经被他亲手搬开了。
他走上前,亲手将孔胤植扶了起来。
"衍圣公,快快请起。"
"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君臣。"
"楚珩定不会负了衍圣公的一片赤诚。"
他的声音温和而又充满了力量,让人不自觉的信服。
孔胤植站起身来,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那双浑浊的老眼中泛起了泪光。
"主公……"
"老臣只求主公日后能善待天下百姓,善待天下士子,重开太平盛世。"
"衍圣公放心。"
楚珩重重点了点头。
"这也是楚珩毕生的追求。"
……
三日后。
一篇由衍圣公孔胤植亲笔撰写的《讨贼檄文》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大明。
檄文之中,孔胤植历数了崇祯皇帝继位以来的种种失德之处。
从诛杀魏忠贤导致东林党一家独大朝政混乱;到刚愎自用错杀袁崇焕自毁长城;再到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流寇四起。
桩桩件件条理清晰言辞犀利。
檄文的最后,孔胤植更是振臂高呼。
"大明气数已尽,天下当有新的共主!"
"平贼将军楚珩文成武德仁义无双乃是天命所归!"
"天下有识之士当共辅之以安社稷以济苍生!"
这篇檄文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早已风雨飘摇的大明掀起了滔天巨浪。
天下为之震动!
要知道,孔家可是天下士子的精神领袖。
衍圣公更是儒家道统的象征。
如今连衍圣公都公开宣称大明气数已尽天命在楚珩。
这无疑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明王朝的统治根基。
一时间天下士子人心浮动。
无数对朝廷早已失望透顶的地方官僚和乡绅开始暗中与楚珩取得了联系。
而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各路反王和军阀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位异军突起的北方将星。
……
京师紫禁城。
当崇祯皇帝看到那篇《讨贼檄文》时,他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一口鲜血猛的喷了出来。
"反了!都反了!"
他将手中的奏疏狠狠撕碎状若疯癫。
"孔家!世代受我大明皇恩!竟敢竟敢……"
他指着南方浑身都在剧烈颤抖一句话都说不完整。
他怎么也想不到那个他曾经寄予厚望的楚珩。
那个他希望能成为自己手中利刃的年轻将领。
竟然会和孔家勾结在一起公然举起了反旗!
这是背叛!
赤裸裸的背叛!
"传旨!"
"传旨!"
崇祯皇帝用尽全身的力气嘶吼着。
"着孙传庭即刻出京总督天下兵马!"
"朕要他先平流寇再讨国贼!"
"朕要将那楚珩还有孔家的那些乱臣贼子统统凌迟处死!诛灭九族!"
殿下周延儒等一众内阁大学士跪倒在地噤若寒蝉。
他们知道皇帝已经彻底的疯狂了。
而大明这座早已千疮百孔的破房子。
也终于迎来了它最后的狂风暴雨。
……
另一边。
在得到了孔府的全力支持后,楚珩的势力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起来。
孔家不仅献出了一半的家产充作军饷。
更是利用其在士林中的巨大影响力为楚珩招揽了无数人才。
一时间整个山东乃至整个北方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投奔。
楚珩的麾下文有原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等一众名士为其谋划;武有原山东总兵刘泽清等数员悍将为其效命。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楚珩便率领五千大军行进在通往怀庆府的官道之上。
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与寻常那暮气沉沉军纪涣散的明军不同,这支军队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昂扬锐气。
最前方的是两千名身穿崭新棉甲手持白杆长枪的步卒。
他们便是楚珩以"白杆兵训练总纲"为蓝本新近整编的云州步军。
队伍中央是楚珩亲率的一千"背嵬营"。
这些士兵身披精钢打造的胸甲头戴铁盔腰挎雁翎刀背上则背着那足以令任何敌人胆寒的诸葛连弩。
他们是全军的锋矢是楚珩手中最锋利的刀。
队伍后方则是赵康统领的三千神机营。
虽然红夷大炮尚未铸造完成但他们装备的是经过改良的鸟铳和新式火炮远程火力同样不容小觑。
"将军,我们真的要用这五千人去攻打怀庆府?"
赵康策马来到楚珩身边脸上依旧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忧虑。
他虽然对楚珩信心十足但一想到怀庆城内那五万如狼似虎的流寇心中便没来由的一阵发虚。
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赵将军。"
楚珩没有回头只是淡淡说道。
"兵法所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这一仗我们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赵康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他知道自己这位年轻的主帅胸中早已有了万全之策。
他要做的只是无条件的执行命令。
……
怀庆府原知府衙门。
如今这里已经成了闯王麾下大将"制将军"刘宗敏的行辕。
大堂之上酒气熏天肉香四溢。
刘宗敏这位铁匠出身的农民军将领正赤着上身露出一身虬结的肌肉左手抓着一只肥美的烧鸡右手提着酒坛大口的吃喝着。
他的脚下还踩着一名瑟瑟发抖的貌美女子正是原怀庆知府的小妾。
大堂两侧几十名同样凶神恶煞的流寇头目正推杯换盏喧哗不止。
他们正在庆祝又一座富庶的城池落入了他们的手中。
就在此时一名探子跌跌撞撞从门外跑了进来。
"报!"
"报大帅!城外三十里发现一支明军正朝我怀庆府而来!"
刘宗敏闻言将口中的鸡骨头狠狠吐在地上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明军?"
"多少人马?"
那探子咽了口唾沫紧张说道。
"看旗号约莫五千人。"
"领军的似乎是前不久在云州打退了建奴的那个叫楚珩的娃娃将军。"
"哈哈哈哈!"
刘宗敏听完仰天大笑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
"一个娃娃将军?带着五千残兵就敢来攻打我五万大军镇守的怀庆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