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去的人不少,轿辇更是只比龙辇凤鸾差一些。
太监们抬着白老爷子,在京城几乎绕了一个圈。
等白老爷子回到白府时,他请辞的消息以及皇帝要为楚朝阳做主的事情,都已经在京城里传开了。
白老夫人带着众位亲眷在外头相迎。
太监扶着白老爷子,将颤颤巍巍的他从撵驾上送下来。
“老爷子……”
看着白老夫人欲言又止的模样,白老爷子摆了摆手,脸上带着轻松之色。
“能够为她讨一个公道,这可是好事。”
看着他一副乐呵呵的模样,白老夫人强压下心底的酸涩点头,又对着众位太监们打赏。
直到撵驾离开,白家一众人这才乌泱泱的回到了大堂。
“爷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是沉不住气的子孙对着白老爷子询问,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虽说表妹受了委屈,但我们一定会替他讨一个公道。爷爷又何必以百家事的功劳和所有人的官位来换呢?”
看着那孩子满脸委屈的样子,白老爷子长叹一声,又命了人去外头守住了门。
“此事可不像你们想的那样简单,去将所有白家人都请过来。”
他一声令下,众人纷纷行动起来。
无论是嫁进来的女眷,以及白采薇和楚朝阳,全部都随着白家人聚集在了这一间大堂内。
“我知道你们对这件事情都有疑惑,所以特意将你们聚集在这里。”
白老爷子神情略有些颓唐,看着苍老了许多。
这一次他说话也没人再打断了。
“皇上已经对白家起了清算之心。若非我此次为了朝阳的事情入宫,面见圣上,恐怕下一次来到白府门前的可就不是撵驾,而是砍头的圣旨。”
他一番话说完,在场的人全部都一脸凝重。
事到如今,白老爷子做出这样的决定绝对不只是为了为楚朝阳讨一个公道。
说到底,她的婚姻也不过是一件小事。
以白家如今的势力,为她另寻一家门户相当的人家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偏偏白老爷子却借着要为她讨个公道的事情,将所有白家人都拉了下来。
在座的没有**,自然明白他并非是这样冲动的人。
“皇上极其看重白家,又怎么可能清算我们?”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不以为意,看向白老爷子时带着些许埋怨。
“为何没有?白家几代人入朝为官,在朝廷中势力深厚。我们这位皇帝可不是一个能容人的。”
白老爷子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这几年,金城中总有一些流言蜚语与白家有关,说的便是白家功高盖主的事情。若非是此次我反应及时,你们以为现在自己还能站在这里,同我询问吗?”
他声音冷冽却铿锵有力,如同一把重锤狠狠砸进了众人的心里。
在这其中,唯有白老夫人和楚朝阳才知道真相。
楚朝阳看向白老爷子的目光里带着感激,白老夫人则是神情复杂。
一片沉默中,白老夫人长叹一声。
“此事是我与老爷子商量的结果,若是你们有人不愿,那就只管从族谱除名,自此与白家再无关系。”
她重提此事,更是让众人心生忌惮。
家族的势力是一个人最好的底牌,尤其是白家这样的世家。
若是有人从白家族谱除名,在朝廷自然也是走不远的。
没有人愿意冒着这样的风险做尝试。
见所有人闭嘴不言,白老爷子直接将接下来的事情交代清楚。
“所有女眷全部收拾金银细软,日后我们迁到江南去。江南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以我们白家世代的资产在那里也能过得很好。”
听到他要带着所有人背井离乡,有人坐不住了。
“父亲,即便是不能再入朝为官,但我们留一两家人在京城里待着,能够查看京城所有动向以及陛下的心意也是极好的。”
听着大儿子的劝谏,白老爷子深思,直接将留下来的人定了下来。
“老大和老三家留下,在京城另立门户。除此之外,所有人迁居江南。”
在白府里,白老爷子是一家之主。
他的决定没有任何人敢反驳。
就连刚刚开口的男子也不过是带着一副商量的语气,并不敢直接反抗。
“是。”
听到众人齐齐应下,白老爷子悄悄松了口气。
如今他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即便是他,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会顺着他的话去做。
幸好,白家还算是团结。
“入朝为官的……”
在白老爷子和白老夫人有条不紊的安排下,白家女眷在接下来的几日各自收拾金银细软,入朝为官的几位与皇帝新体把他的官员交接一切事物。
大部分的白家人都在为迁居江南做准备。
皇帝一直派人监视着白家这边的动静。
在御书房里,他看着下头前来汇报的暗卫,深深叹了口气。
“既然他们都要走了,日后你也不必再留在白家做眼线。北伯侯府家的二公子如今是朕的眼中钉,肉中刺。日后你便去他那里。”
听到皇帝对自己的安排,暗卫应下。
等到御书房没有人了,皇帝带着满脸疲倦靠坐在龙椅上。
白老爷子这么果断,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但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想到从前他悉心教导的画面,皇帝不由得感慨。
真真是世事无常,变幻莫测。
可如今这样的结果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若是有朝一日真的要将白家所有人枭首示众,他难免也有些唏嘘感慨。到了那时,他免不得要背上一个暴君之名。
可如今很好。
白家人知情识趣远离京城,留下的两家皆是因为他们妻子的母家是京城中人。
不过白老爷子说的事情都已经做到,他也该还给楚朝阳一个公道了。
皇帝靠在椅子上思索半晌,从暗格里掏出来一份空白圣旨,抬笔在上面写着什么。
当这道圣旨传到白府的时候,已经是白家准备举家搬迁的前一日。
看着站在门外的太监手里捧着一卷圣旨,白家所有人在门外恭敬接旨,楚朝阳赫然跪在前方。
太监们抬着白老爷子,在京城几乎绕了一个圈。
等白老爷子回到白府时,他请辞的消息以及皇帝要为楚朝阳做主的事情,都已经在京城里传开了。
白老夫人带着众位亲眷在外头相迎。
太监扶着白老爷子,将颤颤巍巍的他从撵驾上送下来。
“老爷子……”
看着白老夫人欲言又止的模样,白老爷子摆了摆手,脸上带着轻松之色。
“能够为她讨一个公道,这可是好事。”
看着他一副乐呵呵的模样,白老夫人强压下心底的酸涩点头,又对着众位太监们打赏。
直到撵驾离开,白家一众人这才乌泱泱的回到了大堂。
“爷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是沉不住气的子孙对着白老爷子询问,脸上带着焦急之色。
“虽说表妹受了委屈,但我们一定会替他讨一个公道。爷爷又何必以百家事的功劳和所有人的官位来换呢?”
看着那孩子满脸委屈的样子,白老爷子长叹一声,又命了人去外头守住了门。
“此事可不像你们想的那样简单,去将所有白家人都请过来。”
他一声令下,众人纷纷行动起来。
无论是嫁进来的女眷,以及白采薇和楚朝阳,全部都随着白家人聚集在了这一间大堂内。
“我知道你们对这件事情都有疑惑,所以特意将你们聚集在这里。”
白老爷子神情略有些颓唐,看着苍老了许多。
这一次他说话也没人再打断了。
“皇上已经对白家起了清算之心。若非我此次为了朝阳的事情入宫,面见圣上,恐怕下一次来到白府门前的可就不是撵驾,而是砍头的圣旨。”
他一番话说完,在场的人全部都一脸凝重。
事到如今,白老爷子做出这样的决定绝对不只是为了为楚朝阳讨一个公道。
说到底,她的婚姻也不过是一件小事。
以白家如今的势力,为她另寻一家门户相当的人家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偏偏白老爷子却借着要为她讨个公道的事情,将所有白家人都拉了下来。
在座的没有**,自然明白他并非是这样冲动的人。
“皇上极其看重白家,又怎么可能清算我们?”
即便如此,仍然有人不以为意,看向白老爷子时带着些许埋怨。
“为何没有?白家几代人入朝为官,在朝廷中势力深厚。我们这位皇帝可不是一个能容人的。”
白老爷子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这几年,金城中总有一些流言蜚语与白家有关,说的便是白家功高盖主的事情。若非是此次我反应及时,你们以为现在自己还能站在这里,同我询问吗?”
他声音冷冽却铿锵有力,如同一把重锤狠狠砸进了众人的心里。
在这其中,唯有白老夫人和楚朝阳才知道真相。
楚朝阳看向白老爷子的目光里带着感激,白老夫人则是神情复杂。
一片沉默中,白老夫人长叹一声。
“此事是我与老爷子商量的结果,若是你们有人不愿,那就只管从族谱除名,自此与白家再无关系。”
她重提此事,更是让众人心生忌惮。
家族的势力是一个人最好的底牌,尤其是白家这样的世家。
若是有人从白家族谱除名,在朝廷自然也是走不远的。
没有人愿意冒着这样的风险做尝试。
见所有人闭嘴不言,白老爷子直接将接下来的事情交代清楚。
“所有女眷全部收拾金银细软,日后我们迁到江南去。江南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以我们白家世代的资产在那里也能过得很好。”
听到他要带着所有人背井离乡,有人坐不住了。
“父亲,即便是不能再入朝为官,但我们留一两家人在京城里待着,能够查看京城所有动向以及陛下的心意也是极好的。”
听着大儿子的劝谏,白老爷子深思,直接将留下来的人定了下来。
“老大和老三家留下,在京城另立门户。除此之外,所有人迁居江南。”
在白府里,白老爷子是一家之主。
他的决定没有任何人敢反驳。
就连刚刚开口的男子也不过是带着一副商量的语气,并不敢直接反抗。
“是。”
听到众人齐齐应下,白老爷子悄悄松了口气。
如今他的孩子们都已经长大**,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即便是他,也不能保证所有人都会顺着他的话去做。
幸好,白家还算是团结。
“入朝为官的……”
在白老爷子和白老夫人有条不紊的安排下,白家女眷在接下来的几日各自收拾金银细软,入朝为官的几位与皇帝新体把他的官员交接一切事物。
大部分的白家人都在为迁居江南做准备。
皇帝一直派人监视着白家这边的动静。
在御书房里,他看着下头前来汇报的暗卫,深深叹了口气。
“既然他们都要走了,日后你也不必再留在白家做眼线。北伯侯府家的二公子如今是朕的眼中钉,肉中刺。日后你便去他那里。”
听到皇帝对自己的安排,暗卫应下。
等到御书房没有人了,皇帝带着满脸疲倦靠坐在龙椅上。
白老爷子这么果断,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但也算是在意料之中。
想到从前他悉心教导的画面,皇帝不由得感慨。
真真是世事无常,变幻莫测。
可如今这样的结果也是他希望看到的。
若是有朝一日真的要将白家所有人枭首示众,他难免也有些唏嘘感慨。到了那时,他免不得要背上一个暴君之名。
可如今很好。
白家人知情识趣远离京城,留下的两家皆是因为他们妻子的母家是京城中人。
不过白老爷子说的事情都已经做到,他也该还给楚朝阳一个公道了。
皇帝靠在椅子上思索半晌,从暗格里掏出来一份空白圣旨,抬笔在上面写着什么。
当这道圣旨传到白府的时候,已经是白家准备举家搬迁的前一日。
看着站在门外的太监手里捧着一卷圣旨,白家所有人在门外恭敬接旨,楚朝阳赫然跪在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