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年头大部分单位可以三班倒,四班倒,甚至七进七出,可一到下班绝对准时。

  江秀菊还在半道上瞧见了在公交车上被挤成面剂子的三儿子。

  丁老三刚好在车窗,拼命指着前方的路口,示意前头会和。

  车上真的好挤,他上车的时候就已经是双脚离地被人流带着飘上去的,到现在全程还没落地。

  看到亲妈真在前面站台等着,丁老三赶紧在一片骂声中艰难的往车门口移动。

  这会下班时间人多,公交车司机压根就不敢在站牌停,还隔个一百多米就停住了。

  这一百米距离是给车上的人时间下车。

  站台的人呼啦啦的朝车跑,速度快的已经跟要下车的对冲着。

  江秀菊瞅着**儿子两次下来又两次被拱上车,最后狼狈不堪的下的车。

  她再一看,原来是护着两个小学生。

  母子俩碰头的时候,那两小学生眨巴眼还看了一会,问:“叔叔,你妈妈还来接你下班吗?”

  江秀菊态度挺和蔼的摸摸孩子小脑瓜,想想这俩孩子也算是七零后了。

  往后加个八零后,小时候上学放学自己回家,父母不用接送。

  等好不容易熬成了家长,孩子上学放学得来回接送,等孩子长大生了孩子,还是这一批人去接去送,真是相当命苦的一代啊。

  小孩子蹦蹦跳跳的走了,江秀菊坐后座,指挥儿子骑车。

  这年头铺设柏油马路的主干道就那么几条,骑车的都喜欢扎堆往路况好的地方走,母子俩还碰上了丁老四。

  丁老四挺高兴,“妈,菜买好了,自行车年审和过户的事也办利索了。”

  过户,什么过户?

  丁老三竖起耳朵听。

  两辆车并排着走,前边是自行车大军。

  江秀菊问:“买什么菜?”

  丁老四叨叨有白萝卜,红萝卜,雪里蕻和土豆。

  肉是别想了,亲妈没给肉票。

  他还得撒撒娇,“妈,今天亏了,肉摊上没多少人排队,咱家今儿要是吃肉保准能买到有肥膘的。”

  江秀菊说:“买两毛钱的肉不用肉票,上食品公司买肉骨头也不用票,每个摊位都有机动肉。”

  她拍拍饭盒,“回去你把米饭闷上,午饭已经有了,等晚上做个萝卜素丸子,蒸个雪里蕻。”

  丁老三有点儿着急,心想怎么老是说吃的。

  他也很馋家里的自行车。

  兄弟俩关注点还真不一样。

  丁老四还不能挣钱,又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

  打从在外头流浪几天以后发现就自己那饭量,在外头就得活生生的饿死。

  现在他就求在挣钱前能吃饱饭,没有额外的想法、

  江秀菊忽然喊了一句:“老三。”

  丁老三振奋,‘哎’了一声。

  江秀菊指着一条小巷,“你往那走,我带你们抄近路。”

  丁老四当然得跟上。

  兄弟俩按着亲**指挥穿过田坎穿后院。

  穿院子的时候那家人还在吃饭,她们三个就这么众目睽睽的过去了。

  这条路还真不常走,还得经过一条大水荡,打得后脚跟都湿了。

  前边有个桥洞,江秀菊说:“过桥洞就差不多到咱们家了,老三你去跟老四骑一辆,我自己骑。”

  无所谓,谁骑都一样。

  母子三个很快进了桥洞,然后被野狗追。

  那狗虽然是疯的但还会卡视角,好几次故意放慢速度看似不追了,等骑车的母子三人稍微一松懈立刻加速度的冲上来。

  江秀菊疯狂蹬脚踏。

  不用跑多快,只要比后一辆的快也就安全了。

  她一个人身轻如燕,很快就跑在了最前头。

  丁老四坐后座,双腿耷拉快碰着地面,被追上头一个咬着就是他啊。

  当弟弟的岔开腿躲着野狗,哭着求自家三哥念一下兄弟情义,快一点好吗,疯狗快咬上来了。

  好不容易跑出了桥洞,兄弟两听等在前面的亲妈低声叹气,嘟哝说:“这一群野狗怎么还没搬家,看来以后还是不能抄这条近路。”

  大汗淋漓,身心俱疲的兄弟俩都不敢多问一句亲妈是不是把他们当诱饵了....。

  虽然累了个半死,但四公里的路程确实节省了一半。

  兄弟两个跟着江秀菊从个小巷子里七拐八拐的到了自家巷子。

  巷口有个敞篷大卡车,上头装着好些被锯下来的泡桐树。

  今儿毕竟是周日,像老丁家这种家里人全是倒班制的毕竟少,这时间点巷子里的人几乎都在。

  江秀菊挤出人群,看到自家门口原本那长老高的泡桐树只剩个树干。

  黄喜芬闻声走出来,喊了声‘妈’,说:““市园林的说要来砍树,明年开春改种杨树。”

  也真是巧,偏偏赶在今儿搬家。

  已经是第二辈子的江秀菊想起来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以前种桐树是因为长得快,但现在公家上头有任务要开始提倡种杨树,说是要出口给小鬼子。

  丁老四很不舍,他出生的时候树就在了。

  泡桐树叶子大大的,夏天能承担一部分暑气

  小时候夏天家里人总在树底下纳凉,他喜欢坐在江秀菊脚上扶着小腿,由着亲妈翘着二郎腿当跷跷板玩。

  泡桐树因为是先开花后长叶子,所以一到春天会开紫色的似喇叭一样的小花。

  丁老大也得加一句,“别说咱们小时候,开春的时候金枝银枝和树枝还摘了不少花。”

  算一算,这树看护两代人了。

  丁老三也心疼:“这木料也挺好,听说筒子楼用的胶合板就是这种。这么大的树够做一个小柜子还有富余呢,这砍的树给不给咱家啊?”

  话落,兄弟三个忽然有些落寞。

  树要被砍了,他们也要离开这个家了。

  他们有些感伤的去看江秀菊,结果发现亲妈正眉飞色舞的和街坊邻居叨叨一大早不在是因为去上班,两拨人的情绪就跟不是一个图层似的。

  丁老大伤感的问意犹未尽的江秀菊,“妈,咱们这一大家子,以后真就天各一方,就这么分家?”

  江秀菊道:“傻孩子说什么呢,当然不是分家,是我赶你们出去啊。”

  丁家三兄弟:“........”

  街坊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