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石榴红 第33章 彩绘惊现,旧屋逢生

小说:天山脚下石榴红 作者:黄氏育书人 更新时间:2025-11-11 00:45:01 源网站:2k小说网
  林砚走进来,声音坚定:“我们得尽快起草一份完整的保护规划,不能只停留在建筑修复层面,要涵盖文化传承、社区结构、非遗活化等多个维度。”

  古丽米热抬起头,眼神一亮:“我来牵头做这份方案,你负责联络手艺人和居民,我们需要更多来自一线的声音。”

  林砚点头,随即拨通阿依夏的电话。

  她正忙着为一批新织的艾德莱斯绸染色,但一听这事,立刻答应下来:“我在织坊等你,我爸那一代的老匠人都知道不少关于老城区的故事,也许能帮上忙。”

  接下来的几天,林砚穿梭于喀什老城区的大街小巷,拜访铜器匠人、刺绣阿帕、老中医、陶艺师……每一位老手艺人都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

  他们在修补老屋时留下的口述经验、在节日中延续的传统仪式、在市集上传承的手艺脉络,都被一一记录下来。

  团队的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就在大家埋头赶工之时,一封陌生邮件悄然落入林砚的邮箱。

  发件人署名是他大学时期的外教——一位曾在新疆做过田野调查的英国学者。

  邮件正文只有短短一句话:

  “你所守护的,不只是建筑,更是记忆。我愿意提供帮助。”

  林砚盯着屏幕良久,指尖停在鼠标上,最终没有点击回复。

  他太清楚,在这个节骨眼上,任何外部力量的介入都可能成为对方攻击的把柄。

  他不想让这场斗争变得国际化,更不希望老城区的命运被卷入更大的**漩涡。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门帘被轻轻掀起,艾山·阿不都探身进来,脸上带着一种少有的紧张与兴奋。

  “林书记,”他压低声音,“我在帕提古丽家墙根挖到了一块石板……上面刻着族谱,有汉文,也有维吾尔文。”

  林砚猛地站起身,心脏仿佛被什么重重敲了一下。

  他看着艾山,眼里燃起一抹光。

  这是什么?

  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板,而是一段尘封已久的民族融合史的见证。

  林砚站在艾山家的小院里,手中紧握着那张刚刚拓印下来的石板族谱残片。

  汉文与维吾尔文字交错排列,像是一条沉睡多年却仍未断裂的纽带,将这片土地上不同民族的记忆紧紧串联在一起。

  “这不是普通的族谱。”林砚低声自语,眼神坚定而深邃,“这是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

  艾山站在一旁,默默地点了点头。

  他从不善言辞,但这一刻,他的眼神里透出的是从未有过的激动和自豪。

  林砚迅速召集了几位年长的手艺人,包括铜器匠人、陶艺师和老木匠们,在院子里架起了临时的工作台。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石板再次拓印,又用纸笔描摹细节,生怕遗漏任何一点痕迹。

  “我小时候听父亲说过,”艾山终于开口,“这巷子最早是清军驻防兵营,后来才慢慢变成多民族聚居地。那时候,兵营的墙根下埋了不少旧物,没想到……这块石板居然还在。”

  林砚听着,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块刻着名字的石头,而是一段尘封已久的民族融合史的见证。

  它所承载的,不只是记忆,更是一种无声的团结——在这片土地上,不同民族早已血脉相连。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消息跳出来:“赵明远今晚动手了,东门街那户已经签约的老屋正在被拆。”

  林砚脸色一沉,立刻起身,抓起外套便往外冲。

  阿依夏追上来,一把拉住他:“我和你一起去。”

  她手里还攥着一张泛黄的地契复印件,那是她刚刚在织坊整理旧账本时意外发现的。

  上面写着:“光绪二十三年,喀什噶尔东门街三号院归属麦麦提家族”。

  “这张地契或许能帮上大忙。”她说,眼里燃着怒火,“赵明远以为我们拿他没办法,但他忘了,这片老城区不是他一个人的棋盘。”

  两人驱车赶往东门街。

  还未靠近,远远便听见推土机轰鸣的声音。

  几盏强光灯刺破夜幕,照在那座百年老屋上,屋脊上的雕花在光影中若隐若现。

  林砚快步走上前,拦在施工人员面前,声音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们没有施工许可,也没有文化局审批文件,谁给你们的权利拆除这座建筑?”

  “我们老板说了,房子已经签了协议,我们只是提前清理一下。”一个工人模样的人冷笑着回答。

  “清理?”林砚冷笑一声,抬手示意无人机起飞,“我现在正式取证,请你们立即停止施工。”

  无人机缓缓升空,镜头对准屋顶下的梁柱。

  就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际,一抹隐约的彩绘痕迹映入镜头之中——那是清代时期的彩绘风格,色彩虽已斑驳,但线条依旧清晰可见。

  林砚的心跳加快。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一座老屋,而是可能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

  他立刻拨通古丽米热的电话:“你现在能来一趟东门街吗?我怀疑这栋房屋存在清代彩绘,需要做初步鉴定。”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即传来低沉而果断的声音:“我马上到。”

  与此同时,阿依夏也将手中的地契复印件交给了林砚。

  他接过,手指摩挲着那张泛黄的纸页,仿佛触碰到了时间的温度。

  “明天一早我就去找刘志刚,提交紧急保护申请。”他说,“我们要让文化局知道,这些拆迁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风在耳边呼啸,吹得衣角翻飞。

  林砚抬头望向那座即将被毁的老屋,心中却前所未有的坚定。

  而在不远处的黑暗中,一双眼睛冷冷注视着这一切,身影悄然退入夜色之中。

  当古丽米热赶到现场时,林砚已经完成了取证,并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所有细节。

  他转身看向她,眼中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他问。

  古丽米热点点头,语气冷静却透着一丝兴奋:“如果确认是清代彩绘,这里至少应该列为市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