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大人,既然你开口了,那小婿就不客气了。”

  陶应嘴角微微上扬,全然一副狮子大开口的模样,“我要百姓八百人。”

  “能给他们吃一年的粮食,无论粟米还是白菜,只要够一年。”

  话音落下,蔡邕脸上露出了疑惑。

  他本以为,陶应狮子大开口,怎么说都要个上千士兵、大量的粮草。

  现在却只要百姓?

  “百姓?”

  “陶应,你可知黄巾贼众多少?你只要八百百姓?”

  蔡邕忍不住疑惑立刻追问。

  “黄巾贼众八千,但不过乌合之众。”

  陶应缓缓解释,说出了其中的奥妙,“黄巾初衷,不过是让自己和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太平经上也是这么说的。那么,既然我能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他有多少人能坚定信念来杀我?”

  这也是他想好的计策:分化。

  黄巾贼众,一个团体八千多,甚至到现在可能上万了,但真正核心成员,可能不会超过千人。

  其他的不过是被诓骗的。

  张珏只要不叛变,他作为奸细就能持续往黄巾内部灌输不打仗也能过好日子的观念。

  若是张珏叛变,那估计蔡琰早就用上自己给她的信件,让黄巾都知道张珏是个叛徒。

  “以仁心度化?”

  “陶应,老夫可越来越看不懂你了。”

  蔡邕笑了出来,他听懂了陶应的意思。

  “所以我只要八百百姓,剩下的么就是粮食。”

  陶应回答道,“其他的,就算我想要,估计岳父大人也不一定拿得出来吧?”

  “那百姓你要哪里的?”

  蔡邕追问一句。

  “生活不顺,被山贼敲骨吸髓的。”

  “只需要告诉他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全凭自愿,但我只取八百人。”

  陶应自然想要多多益善,但粮食可撑不住。

  这八百人,带回去就是加固城池,等到冬天过去,再加入农忙的队伍。

  总而言之,这个冬天,要把睢陵城彻底恢复原状。

  “老夫之后会安排,粮食估计还要等一些时间。”

  蔡邕点头道,虽然他同意陶应的想法,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二人坐在桌前,又对坐饮茶起来。

  “对了,曹孟德应该是偷偷出来的吧?”

  “按照军令,他应该还在洛阳。”

  蔡邕话锋一转,看似闲聊,实则是想给陶应增加一层保障。

  “应该是,不过找到黄巾巢穴,应该可以将功抵过,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陶应立刻回答,这是他之前就想好的。

  “这样,你在老夫府上再住上两天,待到粮食和人到了,你再出发。”

  “另外,老夫可以上书,请曹将军带一支队伍为老夫的护卫。”

  蔡邕言外之意,让曹操带人过来,名为保护自己,实际上是借给陶应用。

  “如此甚好。”

  陶应也不拒绝,哪有送援兵不要的?那就太不识抬举了!

  谈完正事,蔡邕又和陶应聊了一些闲话,天文地理、古今事件……

  聊天中,蔡邕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能够从陶应的话语里面,了解到不少他从未知晓的事情。

  尤其是一些先秦时期的逸闻趣事。

  “据老夫所知,你过去应当一直在徐州下邳,从未远游,为何如此博学?”

  蔡邕皱起眉头,问向陶应。

  他觉着,按照陶应的博学程度,绝对不会比自己女儿蔡琰差多少,甚至……更强。

  而从曹操那边他也了解到,陶应骁勇善战,通晓兵法。

  在现在这个世道上,竟然还能有如此文武双全之人?

  “就是喜欢道听途说,以前找过几个道士跟他们聊过罢了。”

  陶应话说的很模糊,打算隐瞒,蔡邕听出门道,也不再往下追问。

  傍晚,蔡邕请曹操留下来吃饭。

  跟蔡邕聊过,陶应也不再拘谨,三人坐在饭桌前,热闹的聊了起来。

  “蔡大人、外面一人名叫夏侯渊的求见。”

  正吃的热闹,佣人突然进来报告。

  “应当是追寻黄巾巢穴有了消息,快请!”

  曹操有些急躁地开口。

  片刻,夏侯渊踱步小跑进来。

  “拜见蔡大人,曹将军、陶公子。”

  夏侯渊抱拳半跪。

  “夏侯将军请起。”

  蔡邕抬手,夏侯渊立刻走了进来,“听曹将军说,你去追寻那黄巾巢穴,结果如何?”

  “已经找到了,就在陈留的西北方向,不过有些距离。”

  “除了一处山谷,还有几个村子都有黄巾乱军藏身。”

  夏侯渊立刻报告,但他说完这些就迟疑了一下,“只是……”

  “只是什么?”

  曹操感觉到可能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只是,让那姓赵的跑了,他熟识地形,到了当地,他就跑的没影子了。”

  夏侯渊低着头,“估计,位置被发现,他们也不可能继续在那边。”

  “蔡大人,看来我等必须连夜赶回洛阳了,若是被发现自私出行,军法少不了。”

  曹操立刻起身,抱拳行礼打算拜别蔡邕。

  原本,他的打算就是抓住黄巾将领,然后找到黄巾巢穴,再上报。功过相抵,自然不会有军法处置。

  现在一点证据没有,回去只有惩罚,没有功劳。

  “曹将军莫慌。”

  “老夫虽不是武官,这军法么,倒是可以免去。”

  蔡邕摆手示意曹操坐下。

  “蔡大人有所不知,我等都是私自出行与陶公子会面,先前剿灭山贼都是私下行为,若被发现,军法必究。”

  曹操低下头,还是打算离开。

  “那如果你是为了保护老夫才出行呢?”

  蔡邕缓缓开口道,“老夫倒是可以上书一封,就说私自请了曹将军做护卫,保证这回乡疗养的路上安全。”

  他笑了笑,一句话就已经解决了问题。

  “你带了多少人出来?”

  “今夜回去,再找一些,填充到两百人,最好带一些甲胄兵器出来。”

  蔡邕开始安排道,“过几日,你们护送陶公子和粮食百姓,去睢陵。”

  曹操愣住了,他不知道刚才蔡邕和陶应说了什么,但能够让为官几乎不违反规定的蔡邕都在帮忙……

  他感觉陶应一定是说了什么重要的事情,让蔡邕心动了!

  不仅作战骁勇,通晓兵法,还能够和文人墨客聊的投机,这绝不是一般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