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陶公子还要准备婚事啊!”
周仓一拍大腿,才想起这一茬。
曹操众人默不作声,先前也几乎是忘了这件事。
之前的围城战打的太激烈,他们的心思都在守城上,自然就把这些“俗事抛诸脑后。
“时间还来得及吗?”
陶商说着算了算日子,“有点紧迫,不过还有个三天时间准备。”
这么说着,大家都开始行动起来。
受伤的人重新去包扎,佣人们拿着脏了的衣服去洗,还有一些人则是着手准备婚礼的布置。
战胜黄巾军的喜悦,让所有的百姓们也都开始相互准备庆典,正好跟陶应的婚事重合上。
陶应则是和蔡琰坐在书房内闲聊休息。
“这两次黄巾军都打散了,我们这儿应该不会有黄巾军了吧?”
蔡琰有些担心地开口,就怕婚礼刚刚开始,又来一波黄巾军。
“在我们这儿触霉头,他们应该不会随便再派人来了。”
陶应回应道,“相比之下,兖州、青州,才是真的危险。”
他很清楚,在正常的时间线上,未来曹操就是收复了一大批青州兵,才有了跟袁绍分庭抗礼的战斗力。
不过眼下董卓还未进入洛阳,即便是在他已经“乱搞”让时间和事件混乱起来的现在,也是很远的事情。
进过这两场大战,陶应已经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好好休养生息。
一方面造城,另一方面,则是多接收一些信息。
睢陵城牢不可破,增加百姓数量,有足够的收入,这才能持续进行下去。
主线任务的二次黄巾起义,可不容乐观!
规模强度都很大,哪怕陶应现在击退了两次,等到未来二次黄巾起义爆发,他们依然不可幸免。
更何况,二次黄巾起义的时间都已经因为陶应现在这些“乱搞”而提前到了半年多后了。
“那朔方呢?”
蔡琰眉头皱起,充满担心之余,眼神里又有那么一丝希望,就好像陶应是许愿机一样。
“西凉,应该没什么大事,而且羌人的地盘,不仅物资贫瘠,他们的骑兵还凶猛,就算不面对董卓,也难以立足。”
陶应分析道,“你爹去朔方算是因祸得福。”
“对了,你之前说董卓之后会前往洛阳,莫非……西凉他不要了?”
蔡琰依然担心。
“事情有点大,我知道的也不多。”
陶应模糊两句,不想把事情说的太明白。
其实他现在也不确定,董卓到底是什么时候会前往洛阳。
他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眼睛则是关注在自己的系统面板上。
睢陵城已经有一部分的工程做好了,只要是百姓房屋的这一块。
令他疑惑的是,现在睢陵城应该只有一千多人才对,怎么平白无故,变成了两千多人!
“我稍微休息一下,你这两天应该也累了。”
陶应握着蔡琰的手,“成婚以后,我们就尽快离开。”
“嗯,我也有点累了。”
蔡琰缓缓起身,离开书房。
陶应则是转身正坐,仔细看起报告来。
原来,在自己击破卞喜进攻下邳城的黄巾这段时间,张珏“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先前被打散的黄巾逃兵,一个个聚集成了一些小团体,在周围打家劫舍。
虽然陶应击破七千多人的大军不假,但真正击杀的人数不超过两千。
所以剩下上前的黄金残党要么跑回去,要么就是在周围扎根下来。
反倒成了一个个小山贼团伙。
张珏依靠着自己原本在黄巾军中的地位,加上本就是裴元绍的谋士这个点,将周围的山贼窝一个个收下来。
愿意投降的,成为百姓,加入睢陵城。
虽然有这么多大兴土木的工程在,累是累了点,但吃饱喝足的,谁都愿意干。
如果不愿意投降,张珏算是私自动用了一些“军权”,让曹操留在睢陵城的兵触动剿灭。
一来二去,睢陵城的人口,瞬间突破了两千。
这时候陶应看到,自己城市列表上放,有了个数字“3”。
【城市等级:根据人数和繁荣程度,会获得城市等级,不同的城市等级,会有不同的加成。】
看着解释,陶应立刻点开睢陵城的具体情况。
果然在睢陵城恢复之后,这就已经是一个一级城市,而经过现在的建造和一些“临时驻军”,现在睢陵城已经是一个**城市。
【**城市加成:区域内粮食产出 35%、治安度每日 1(78)、繁荣度每日 8(2443/3000)】
陶应看了这繁荣度,应该就是城市的等级,到三千的繁荣度就可以变成四级城市。
扫视一眼,陶应也对现在规划的东西,做了调整,先把能够快速搞定的部分先做出来,同时加快了捕鱼作坊的建设。
赚钱和种粮食的事情,自然是要优先的!
这么一顿远程办公下来,陶应只感觉有些不保险,毕竟自己不在睢陵城,没法第一时间看到。
“二公子,有你的信!”
一名佣人敲门之后,缓缓开门。
陶应打开信,看到了上面的名字。
张珏写的,信里他说明了自己私自动用了“军权”,现在睢陵城的百姓增加之类的。
看完信,陶应微微点头,终于是放心。
张珏确实是个日子人,而且作为过去的黄巾谋士,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当然自己城市面板这些应该是立了大功的。
当即陶应回信,赞赏了一下张珏,同时给他放一些权力,好让他可以把周边的村庄也一同照顾好。
“除了现在 正在做的事情,我给你一个任务,把睢陵城通往所有村庄的路给重修一下,尽可能在开春之前完成。”
陶应写完这句话,让佣人去送信。
其实他本不想增加修路这句话,但他想要考验一下张珏的能力。
搞定这些,陶应终于是伸了个懒腰,准备休息。
经过两天的准备,下邳城的庆典已经准备好,而陶应的婚礼也已经准备完成。
当天,陶应换上了新的衣服,胸前挂着大红花,作为新郎骑马上街。
蔡琰也是盛装打扮,已改先前的“村姑”穿着,坐在轿子里跟在陶应后面。
大街小巷都是各种欢呼,还有一些杂耍的艺人在各处表演,整个下邳城都是一副热闹的景象。
但,有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在陶应。
周仓一拍大腿,才想起这一茬。
曹操众人默不作声,先前也几乎是忘了这件事。
之前的围城战打的太激烈,他们的心思都在守城上,自然就把这些“俗事抛诸脑后。
“时间还来得及吗?”
陶商说着算了算日子,“有点紧迫,不过还有个三天时间准备。”
这么说着,大家都开始行动起来。
受伤的人重新去包扎,佣人们拿着脏了的衣服去洗,还有一些人则是着手准备婚礼的布置。
战胜黄巾军的喜悦,让所有的百姓们也都开始相互准备庆典,正好跟陶应的婚事重合上。
陶应则是和蔡琰坐在书房内闲聊休息。
“这两次黄巾军都打散了,我们这儿应该不会有黄巾军了吧?”
蔡琰有些担心地开口,就怕婚礼刚刚开始,又来一波黄巾军。
“在我们这儿触霉头,他们应该不会随便再派人来了。”
陶应回应道,“相比之下,兖州、青州,才是真的危险。”
他很清楚,在正常的时间线上,未来曹操就是收复了一大批青州兵,才有了跟袁绍分庭抗礼的战斗力。
不过眼下董卓还未进入洛阳,即便是在他已经“乱搞”让时间和事件混乱起来的现在,也是很远的事情。
进过这两场大战,陶应已经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好好休养生息。
一方面造城,另一方面,则是多接收一些信息。
睢陵城牢不可破,增加百姓数量,有足够的收入,这才能持续进行下去。
主线任务的二次黄巾起义,可不容乐观!
规模强度都很大,哪怕陶应现在击退了两次,等到未来二次黄巾起义爆发,他们依然不可幸免。
更何况,二次黄巾起义的时间都已经因为陶应现在这些“乱搞”而提前到了半年多后了。
“那朔方呢?”
蔡琰眉头皱起,充满担心之余,眼神里又有那么一丝希望,就好像陶应是许愿机一样。
“西凉,应该没什么大事,而且羌人的地盘,不仅物资贫瘠,他们的骑兵还凶猛,就算不面对董卓,也难以立足。”
陶应分析道,“你爹去朔方算是因祸得福。”
“对了,你之前说董卓之后会前往洛阳,莫非……西凉他不要了?”
蔡琰依然担心。
“事情有点大,我知道的也不多。”
陶应模糊两句,不想把事情说的太明白。
其实他现在也不确定,董卓到底是什么时候会前往洛阳。
他有一句没一句的搭话,眼睛则是关注在自己的系统面板上。
睢陵城已经有一部分的工程做好了,只要是百姓房屋的这一块。
令他疑惑的是,现在睢陵城应该只有一千多人才对,怎么平白无故,变成了两千多人!
“我稍微休息一下,你这两天应该也累了。”
陶应握着蔡琰的手,“成婚以后,我们就尽快离开。”
“嗯,我也有点累了。”
蔡琰缓缓起身,离开书房。
陶应则是转身正坐,仔细看起报告来。
原来,在自己击破卞喜进攻下邳城的黄巾这段时间,张珏“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先前被打散的黄巾逃兵,一个个聚集成了一些小团体,在周围打家劫舍。
虽然陶应击破七千多人的大军不假,但真正击杀的人数不超过两千。
所以剩下上前的黄金残党要么跑回去,要么就是在周围扎根下来。
反倒成了一个个小山贼团伙。
张珏依靠着自己原本在黄巾军中的地位,加上本就是裴元绍的谋士这个点,将周围的山贼窝一个个收下来。
愿意投降的,成为百姓,加入睢陵城。
虽然有这么多大兴土木的工程在,累是累了点,但吃饱喝足的,谁都愿意干。
如果不愿意投降,张珏算是私自动用了一些“军权”,让曹操留在睢陵城的兵触动剿灭。
一来二去,睢陵城的人口,瞬间突破了两千。
这时候陶应看到,自己城市列表上放,有了个数字“3”。
【城市等级:根据人数和繁荣程度,会获得城市等级,不同的城市等级,会有不同的加成。】
看着解释,陶应立刻点开睢陵城的具体情况。
果然在睢陵城恢复之后,这就已经是一个一级城市,而经过现在的建造和一些“临时驻军”,现在睢陵城已经是一个**城市。
【**城市加成:区域内粮食产出 35%、治安度每日 1(78)、繁荣度每日 8(2443/3000)】
陶应看了这繁荣度,应该就是城市的等级,到三千的繁荣度就可以变成四级城市。
扫视一眼,陶应也对现在规划的东西,做了调整,先把能够快速搞定的部分先做出来,同时加快了捕鱼作坊的建设。
赚钱和种粮食的事情,自然是要优先的!
这么一顿远程办公下来,陶应只感觉有些不保险,毕竟自己不在睢陵城,没法第一时间看到。
“二公子,有你的信!”
一名佣人敲门之后,缓缓开门。
陶应打开信,看到了上面的名字。
张珏写的,信里他说明了自己私自动用了“军权”,现在睢陵城的百姓增加之类的。
看完信,陶应微微点头,终于是放心。
张珏确实是个日子人,而且作为过去的黄巾谋士,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当然自己城市面板这些应该是立了大功的。
当即陶应回信,赞赏了一下张珏,同时给他放一些权力,好让他可以把周边的村庄也一同照顾好。
“除了现在 正在做的事情,我给你一个任务,把睢陵城通往所有村庄的路给重修一下,尽可能在开春之前完成。”
陶应写完这句话,让佣人去送信。
其实他本不想增加修路这句话,但他想要考验一下张珏的能力。
搞定这些,陶应终于是伸了个懒腰,准备休息。
经过两天的准备,下邳城的庆典已经准备好,而陶应的婚礼也已经准备完成。
当天,陶应换上了新的衣服,胸前挂着大红花,作为新郎骑马上街。
蔡琰也是盛装打扮,已改先前的“村姑”穿着,坐在轿子里跟在陶应后面。
大街小巷都是各种欢呼,还有一些杂耍的艺人在各处表演,整个下邳城都是一副热闹的景象。
但,有一双眼睛,死死的盯着在陶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