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峰带着李薇等几名亲信属下低调地来到了南方渔港小城——沙港。
此次“招安”——这个词是涂山渊强烈要求的——“南海龙王爷”的工作,虽然由“东宫”牵头,但实际上前期工作依旧需要安全局完成。
尊贵的涂山娘娘仍然会如往常那般最后时刻闪亮登场,一举拿下那个被人类幼崽殴打的“丢人同类”。
只不过这一次按人类的要求,祂会留下对方一条小命。
现在,“异常事务调查处”最头疼的问题是:怎么给涂山娘娘和“龙王爷”创造碰面的机会?
根据现有情报分析,那位“龙王爷”的活动范围主要位于南海的深海区,覆盖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最远处都延伸出东大领海了。
姑且不论涂山娘娘是否愿意“出海远征”,单是精准锁定“龙王爷”的实时位置,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就算找到了,怎么跟“龙王爷”沟通,请祂到某地去见涂山娘娘呢?
真要能做到这一步,那说明沟通顺畅,直接就可以商量缔结协议了,无非条件好坏而已,哪还用得着涂山娘娘?
当然,杜峰心里清楚“肆爷”会在某个时间点配合他出现在某个陆地上的位置,但如何让祂“合理”的出现则是杜峰需要解决的问题。
“肆爷”能在行动上配合一次就不错了,杜峰可不敢奢望对方会全程参与,还配合自己“撒谎”。
毫无头绪地开了几天会后,杜峰决定先到有“龙王爷”事迹的地方做个调研,初步了解一下情况。
之所以选择沙港,是因为这里是那位狂热的周军船长的老家。
情报显示,周军已经在自家后院建了一座“生祠”,不但自己早晚三炷香的供奉,还允许同村、甚至周边村子里的龙王信众们前来供奉。
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封建迷信”和“违章建筑”,地方有关部门整治过几次,但毫无效果。
不,事实上还起了反效果:周军为此被拘留两次。每次从拘留所出来,迎接他的是锣鼓喧天的“凯旋”仪式;“生祠”也从最初的红砖小屋,连拆两次后,反而升级成了如今金碧辉煌的三间大瓦房!
地方**最终只能无奈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姑且不论当地官员们是否发自真心的“无奈”,现实摆在眼前:对于本地渔民祭拜“龙王爷”的行为,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就这几天,杜峰一行私下调查的几个村子,无一例外地都发现了类似的“生祠”,差别只是有的相对隐蔽,有的明目张胆。
这些“生祠”有的建在废弃的龙王庙,有的建在村后的小山头,有的干脆就在某户渔民家屋后,上面放着个粗陋却神态威严、鳞片涂白的木雕龙头,面前摆着些未燃尽的残香和新鲜鱼获。
这些简陋的祭坛,无言地诉说着一种强大而顽固的信仰,一种历经各种信息洪流冲刷都无法撼动的文化底蕴。
晚饭时分,杜峰等人结束一天的走访,选择了码头附近一家还算热闹的海鲜酒楼。
刚坐下点完菜,楼下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喧天的嘈杂。
呼喝声、争执声、金属器具磕碰的脆响混在一起,伴随着纷乱的脚步。
“嗯?打群架?听着人不少啊!”李薇眉头一挑,好奇地起身走到窗边。
杜峰也走了过去。
只见楼下两条交叉路口黑压压地挤满了人,目测有七八十号青壮汉子,手持棍棒、渔叉,正分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双方前头各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穿着老式对襟褂子的老者,满脸通红地用本地话对吼着,激动得唾沫星子横飞。
两边的年轻人则梗着脖子,互相挥舞着武器示威,火药味十足。
而站在两伙人中间,貌似正满头大汗地劝说着的中年人,赫然是周军?
“看这架势,像是争地盘抢码头的乡间械斗……”隔得太远,跟过来的张磊只能通过目视猜测事情的因由,“再不就宗族争水?”
尽管这不归他们管,但安全部门的本能,让他们对这种群体性冲突格外警惕。
杜峰眯起眼,侧耳凝神,尝试从那激烈的方言叫骂中捕捉关键词——这对现在的他而言不难。
“丢类老母!龙王爷明明更中意我地金湾的浪涌口!系我地金湾先起的生祠、显的灵!!”南向的老者挥舞着拐杖怒吼,身后的青壮一阵鼓噪。
“放屁!你地金湾的‘生祠’系上个月才修的!我地沙港的敬奉传承了成(整)年!讲好秋祭就在我地沙港滩头!你过嚟争咩啊(过来争什么)?”站在另一边的老者毫不示弱地反驳,他身后的沙港人倒是没喊,而是齐刷刷用木棍敲击地面助威,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站在中间的周军双手伸开,试图阻止,但随后遭到了双方的怒喝。
“阿军,这里没你的事!你只管当天来金湾主持祭祀就好了!”
“军仔,闪开!身上不要溅到血!”
不是争码头,也不是黑社会火拼。
这是在争抢“龙王爷大祭”的主办权!
杜峰把情况简单介绍给众人,大家一时愕然。
李薇回忆了一下之前查过的资料,倒是能理解下面人的疯狂:“这边似乎确实是很在乎这个。而且,这可不是传说,是真的龙王爷!万一祭祀的时候真来了,那祭祀地就是货真价实的“龙兴”之地,以后不得了!”
“好家伙!”张磊听了表情夸张,“这房价不突破天际?这都不止信仰问题了,还跟经济利益挂钩啊?这能不拼?”
“净想美事!”赵鹏则是撇了撇嘴,“先不说“龙王爷”在不在乎这个大祭,前提他们得让“龙王爷”知道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杜峰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紧紧盯着楼下那群剑拔弩张、只为争夺“龙王临幸”机会的渔民。
“龙王爷”如果知道了有这么多虔诚的信徒要在某时某地祭祀祂,那祂现身而来,这不是很“合理”吗?
于是,他假装灵光一闪,对其他几人说道:“等等……我们之前一直想的,都是怎么去海里捞针一样找那位‘龙王爷’。既然我们根本找不到,为什么不让它来找咱们?”
说完,他回身指了指下面已经脸贴着脸的两群人,“以那位“龙王爷”表现出的对人类的友善,如果祂知道有这么多的信众会在某一日祭祀祂,也许、可能、真的会来到祭祀地也说不准。”
“当然,祂也可能真的像小赵说的根本不在乎。但现在我们也没有别的思路,死马当活马医,试试总没坏处。”杜峰故意没把话说死,虽然他百分之百地确定“龙王爷”在乎!
眼见下属们回过味来,杜峰微微一笑,“至于怎么通知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龙王爷’嘛……”
“根据情报,它每个月都会在海里拦下几艘渔船‘问话’。我们可以通过当地渔政部门,让所有出海渔民都收到通知:一旦碰上了龙王爷,就当面告诉它祭祀的消息!”李薇反应了过来,抢着回答。
赵鹏兴奋地补充着:“我们还可以录一段专门的音频!让所有出海的渔船每隔一段时间就打开扩音喇叭放一遍!”
“他们一定乐意这么作!”杜峰哈哈一笑,起身招呼大家,“现在,咱们先下去见见那位周船长,帮他先把祭祀地点确定了!”
杜峰带着李薇等几名亲信属下低调地来到了南方渔港小城——沙港。
此次“招安”——这个词是涂山渊强烈要求的——“南海龙王爷”的工作,虽然由“东宫”牵头,但实际上前期工作依旧需要安全局完成。
尊贵的涂山娘娘仍然会如往常那般最后时刻闪亮登场,一举拿下那个被人类幼崽殴打的“丢人同类”。
只不过这一次按人类的要求,祂会留下对方一条小命。
现在,“异常事务调查处”最头疼的问题是:怎么给涂山娘娘和“龙王爷”创造碰面的机会?
根据现有情报分析,那位“龙王爷”的活动范围主要位于南海的深海区,覆盖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最远处都延伸出东大领海了。
姑且不论涂山娘娘是否愿意“出海远征”,单是精准锁定“龙王爷”的实时位置,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就算找到了,怎么跟“龙王爷”沟通,请祂到某地去见涂山娘娘呢?
真要能做到这一步,那说明沟通顺畅,直接就可以商量缔结协议了,无非条件好坏而已,哪还用得着涂山娘娘?
当然,杜峰心里清楚“肆爷”会在某个时间点配合他出现在某个陆地上的位置,但如何让祂“合理”的出现则是杜峰需要解决的问题。
“肆爷”能在行动上配合一次就不错了,杜峰可不敢奢望对方会全程参与,还配合自己“撒谎”。
毫无头绪地开了几天会后,杜峰决定先到有“龙王爷”事迹的地方做个调研,初步了解一下情况。
之所以选择沙港,是因为这里是那位狂热的周军船长的老家。
情报显示,周军已经在自家后院建了一座“生祠”,不但自己早晚三炷香的供奉,还允许同村、甚至周边村子里的龙王信众们前来供奉。
对于这种明目张胆的“封建迷信”和“违章建筑”,地方有关部门整治过几次,但毫无效果。
不,事实上还起了反效果:周军为此被拘留两次。每次从拘留所出来,迎接他的是锣鼓喧天的“凯旋”仪式;“生祠”也从最初的红砖小屋,连拆两次后,反而升级成了如今金碧辉煌的三间大瓦房!
地方**最终只能无奈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姑且不论当地官员们是否发自真心的“无奈”,现实摆在眼前:对于本地渔民祭拜“龙王爷”的行为,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就这几天,杜峰一行私下调查的几个村子,无一例外地都发现了类似的“生祠”,差别只是有的相对隐蔽,有的明目张胆。
这些“生祠”有的建在废弃的龙王庙,有的建在村后的小山头,有的干脆就在某户渔民家屋后,上面放着个粗陋却神态威严、鳞片涂白的木雕龙头,面前摆着些未燃尽的残香和新鲜鱼获。
这些简陋的祭坛,无言地诉说着一种强大而顽固的信仰,一种历经各种信息洪流冲刷都无法撼动的文化底蕴。
晚饭时分,杜峰等人结束一天的走访,选择了码头附近一家还算热闹的海鲜酒楼。
刚坐下点完菜,楼下的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喧天的嘈杂。
呼喝声、争执声、金属器具磕碰的脆响混在一起,伴随着纷乱的脚步。
“嗯?打群架?听着人不少啊!”李薇眉头一挑,好奇地起身走到窗边。
杜峰也走了过去。
只见楼下两条交叉路口黑压压地挤满了人,目测有七八十号青壮汉子,手持棍棒、渔叉,正分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
双方前头各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穿着老式对襟褂子的老者,满脸通红地用本地话对吼着,激动得唾沫星子横飞。
两边的年轻人则梗着脖子,互相挥舞着武器示威,火药味十足。
而站在两伙人中间,貌似正满头大汗地劝说着的中年人,赫然是周军?
“看这架势,像是争地盘抢码头的乡间械斗……”隔得太远,跟过来的张磊只能通过目视猜测事情的因由,“再不就宗族争水?”
尽管这不归他们管,但安全部门的本能,让他们对这种群体性冲突格外警惕。
杜峰眯起眼,侧耳凝神,尝试从那激烈的方言叫骂中捕捉关键词——这对现在的他而言不难。
“丢类老母!龙王爷明明更中意我地金湾的浪涌口!系我地金湾先起的生祠、显的灵!!”南向的老者挥舞着拐杖怒吼,身后的青壮一阵鼓噪。
“放屁!你地金湾的‘生祠’系上个月才修的!我地沙港的敬奉传承了成(整)年!讲好秋祭就在我地沙港滩头!你过嚟争咩啊(过来争什么)?”站在另一边的老者毫不示弱地反驳,他身后的沙港人倒是没喊,而是齐刷刷用木棍敲击地面助威,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站在中间的周军双手伸开,试图阻止,但随后遭到了双方的怒喝。
“阿军,这里没你的事!你只管当天来金湾主持祭祀就好了!”
“军仔,闪开!身上不要溅到血!”
不是争码头,也不是黑社会火拼。
这是在争抢“龙王爷大祭”的主办权!
杜峰把情况简单介绍给众人,大家一时愕然。
李薇回忆了一下之前查过的资料,倒是能理解下面人的疯狂:“这边似乎确实是很在乎这个。而且,这可不是传说,是真的龙王爷!万一祭祀的时候真来了,那祭祀地就是货真价实的“龙兴”之地,以后不得了!”
“好家伙!”张磊听了表情夸张,“这房价不突破天际?这都不止信仰问题了,还跟经济利益挂钩啊?这能不拼?”
“净想美事!”赵鹏则是撇了撇嘴,“先不说“龙王爷”在不在乎这个大祭,前提他们得让“龙王爷”知道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杜峰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他紧紧盯着楼下那群剑拔弩张、只为争夺“龙王临幸”机会的渔民。
“龙王爷”如果知道了有这么多虔诚的信徒要在某时某地祭祀祂,那祂现身而来,这不是很“合理”吗?
于是,他假装灵光一闪,对其他几人说道:“等等……我们之前一直想的,都是怎么去海里捞针一样找那位‘龙王爷’。既然我们根本找不到,为什么不让它来找咱们?”
说完,他回身指了指下面已经脸贴着脸的两群人,“以那位“龙王爷”表现出的对人类的友善,如果祂知道有这么多的信众会在某一日祭祀祂,也许、可能、真的会来到祭祀地也说不准。”
“当然,祂也可能真的像小赵说的根本不在乎。但现在我们也没有别的思路,死马当活马医,试试总没坏处。”杜峰故意没把话说死,虽然他百分之百地确定“龙王爷”在乎!
眼见下属们回过味来,杜峰微微一笑,“至于怎么通知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龙王爷’嘛……”
“根据情报,它每个月都会在海里拦下几艘渔船‘问话’。我们可以通过当地渔政部门,让所有出海渔民都收到通知:一旦碰上了龙王爷,就当面告诉它祭祀的消息!”李薇反应了过来,抢着回答。
赵鹏兴奋地补充着:“我们还可以录一段专门的音频!让所有出海的渔船每隔一段时间就打开扩音喇叭放一遍!”
“他们一定乐意这么作!”杜峰哈哈一笑,起身招呼大家,“现在,咱们先下去见见那位周船长,帮他先把祭祀地点确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