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娘真的答应,帮你家女儿相看城里的亲事了吗?”
“答应了,我话一提,她就应承下来,哎呦,青娘真是再好说话不过的一个人了,这亲事若是成了,到时候我都不知该怎么谢她。”
“确实,青娘这个太过仁义了,对我们村里的人都好,说起来,以前她在村里时,我也没怎么照顾过她,而她却一点不计前嫌,还愿意帮扶我们,现在想想都觉得有些亏心,我也是猪油蒙了心,以前怎么就没能多帮她一把。”
“嗐,说这些干嘛,以前的事情早就过去了,没什么好提的,我们过日子,还得朝前看,再说了,青娘是个宽厚大度的人,也不会跟我们计较那些,只要我们记得她的好,以后她遇到难处时,我们也帮一把就是了。”
“这话说得在理,就是这么回事,以前的事已经过去,就不必再提,我们只看以后,但凡她有需要用得着的地方,我们尽管出力就是。”
这一说起来,大家都纷纷点头应是。
村里好些人,以前也没有帮过杜青娘什么,但现在都跟着她赚到钱了,心里也确实有些过意不去,而且人家现在比他们都有钱,你说送点东西过去吧,人家也未必看得上,也只有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就尽管出力就是了。
“对了,青娘既然答应帮着相看丫头的亲事,你们说,我家小子能不能说个城里的姑娘?”
能跟城里人做亲家,那是多体面的事,亲戚朋友间说起来,也是倍有面子的事。
这话一出,大家都不由静了一下,村里的姑娘嫁去城里,都还好说,毕竟村里姑娘都很能干,给的嫁妆也多,嫁到城里,人家看着这些东西,也不至于嫌弃。
但城里的姑娘,人家娇生惯养着长大的,是如何想不开,才会嫁到村里来,根本看不上好吧。
“你就别想这美事了,城里的姑娘可金贵了,城里人都还未必能娶得上,就更别提我们村里人家了,这事儿根本就不成,就别拿这个去为难青娘了,她现在还怀着孩子,可操不了这个心。”
杜青娘就算再能干,这事儿她要敢跟人提,人家怕也都会把她给打出门去,哪有这样说亲的,人家怕是会觉得,是故意上门羞辱人来的。
“确实,做什么想不开,要娶个城里姑娘回来,城里姑娘也就是听着好听,人养得娇气,可不是干活的料,真要娶这样的媳妇进门,还不得一家子把人给供起来,这哪是娶媳妇,简直是娶个祖宗回来。”
这一说,大家也都不由纷纷点头附合,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庄户人家娶媳妇,那都是看人姑娘能干不能干,是不是个会干活的,别的方面,倒是要求得少些,城里的姑娘,根本不符合他们挑媳妇的标准。
刚才提这话的妇人,顿时也反应过来,连忙道:“我也是一时想差了,觉得娶城里姑娘也同样体面,倒是没多想别的,这么一说,倒还真不合适,若是能住进城里去倒是好,若不能,那在村里待着,干不了活儿的,还真不成。”
“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江大山家的小子,不就是娶了城里的姑娘么,不过那小子现在都不怎么回村来,天天待在城里,都快变成城里人了吧,这要是不知道的,还当他是去做上门女婿了,倒底有些……”
这还真有点不好说,娶城里的姑娘,听着是体面,但等同于上门女婿,倒底有些抬不起头来,在岳家肯定也是伏低作小,倒还不如在村里,日子过得更舒坦些呢。
“也不能这么说,那小子在岳家的铺子里做事,听说还不错,照这么下去,以后没准也是个掌柜的料。”
“确实,那小子人看着就聪明,现在做得有模有样的,他那岳父逢人就夸,说这女婿挑得好,又说他自个眼光好之类的,我看一家人都捧着他,不至于在岳家受气,主要还是他自个争气。”
“那小子也确实是个争气的,不过他们家好几个人都在赚钱,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江光晖那小子,听说想买铺子,也不知看得如何了。”
这一说起来,顿时不少人都露出羡慕之色来,他们这些人,手里有点小钱,也都是想着多添一二亩地,但人家却是攒着钱,就想要买铺子了,这就是差距啊。
只想到人家铺子一买,正经生意做起来,往后就会越来越赚钱,钱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这差距也会越来越明显,就很让人羡慕了。
“倒底还是做生意更赚钱,我们在家里养些鸡鸭,虽然也赚不少,但跟人家也是没法比,不过人家聪明,脑子好使,做生意才能赚到钱,要是让我去做生意,肯定做不好,倒还是安生在家里养鸡鸭的好,至少不至于亏钱进去。”
“是这个道理,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就干多大的事,没那个本事的,却硬要往上凑,可不是什么好事。”
有时候赚点老实钱,其实也并不是坏事,总归现在这日子,也相当过得。
“不过你们若是想买铺子,也可以自己慢慢攒钱,攒够钱了,就去城里买一间铺子,到时候自己做生意也行,或是租给别人,每年收些租子也都成,总归铺子在那里,往后都有钱进账的。”
“这谁不知道呢,但得有钱才能买得起不是,一间铺子可不便宜,成百上千两的银子,那得攒多长时间才能攒出来,倒还不如买地的好,这地买回来,一年比一年多出产,也是很划算的。”
这么一说,也挺有道理,毕竟都是庄户人家,不是什么真正的有钱人,做什么也都是小打小闹,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来。
“大家这话,也都各有各的道理,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的日子就很好了,可别这山望着那山高,看看村里过得穷的人家,我们这日子,其实已经很过得了。”
这一说起来,大家目光就交汇在一处,村里过得穷的人家,不用细说,彼此都明白这是说的谁家,全村最穷的,除了宋婆子那一家,也没别人了,王有财一家,虽说没有养鸡鸭卖,但家里有头牛,出租给别人,每天也都有些进项,日子也还过得去,总归是比宋婆子家好不少的。
“青娘真的答应,帮你家女儿相看城里的亲事了吗?”
“答应了,我话一提,她就应承下来,哎呦,青娘真是再好说话不过的一个人了,这亲事若是成了,到时候我都不知该怎么谢她。”
“确实,青娘这个太过仁义了,对我们村里的人都好,说起来,以前她在村里时,我也没怎么照顾过她,而她却一点不计前嫌,还愿意帮扶我们,现在想想都觉得有些亏心,我也是猪油蒙了心,以前怎么就没能多帮她一把。”
“嗐,说这些干嘛,以前的事情早就过去了,没什么好提的,我们过日子,还得朝前看,再说了,青娘是个宽厚大度的人,也不会跟我们计较那些,只要我们记得她的好,以后她遇到难处时,我们也帮一把就是了。”
“这话说得在理,就是这么回事,以前的事已经过去,就不必再提,我们只看以后,但凡她有需要用得着的地方,我们尽管出力就是。”
这一说起来,大家都纷纷点头应是。
村里好些人,以前也没有帮过杜青娘什么,但现在都跟着她赚到钱了,心里也确实有些过意不去,而且人家现在比他们都有钱,你说送点东西过去吧,人家也未必看得上,也只有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以后有用得着的地方,就尽管出力就是了。
“对了,青娘既然答应帮着相看丫头的亲事,你们说,我家小子能不能说个城里的姑娘?”
能跟城里人做亲家,那是多体面的事,亲戚朋友间说起来,也是倍有面子的事。
这话一出,大家都不由静了一下,村里的姑娘嫁去城里,都还好说,毕竟村里姑娘都很能干,给的嫁妆也多,嫁到城里,人家看着这些东西,也不至于嫌弃。
但城里的姑娘,人家娇生惯养着长大的,是如何想不开,才会嫁到村里来,根本看不上好吧。
“你就别想这美事了,城里的姑娘可金贵了,城里人都还未必能娶得上,就更别提我们村里人家了,这事儿根本就不成,就别拿这个去为难青娘了,她现在还怀着孩子,可操不了这个心。”
杜青娘就算再能干,这事儿她要敢跟人提,人家怕也都会把她给打出门去,哪有这样说亲的,人家怕是会觉得,是故意上门羞辱人来的。
“确实,做什么想不开,要娶个城里姑娘回来,城里姑娘也就是听着好听,人养得娇气,可不是干活的料,真要娶这样的媳妇进门,还不得一家子把人给供起来,这哪是娶媳妇,简直是娶个祖宗回来。”
这一说,大家也都不由纷纷点头附合,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庄户人家娶媳妇,那都是看人姑娘能干不能干,是不是个会干活的,别的方面,倒是要求得少些,城里的姑娘,根本不符合他们挑媳妇的标准。
刚才提这话的妇人,顿时也反应过来,连忙道:“我也是一时想差了,觉得娶城里姑娘也同样体面,倒是没多想别的,这么一说,倒还真不合适,若是能住进城里去倒是好,若不能,那在村里待着,干不了活儿的,还真不成。”
“这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江大山家的小子,不就是娶了城里的姑娘么,不过那小子现在都不怎么回村来,天天待在城里,都快变成城里人了吧,这要是不知道的,还当他是去做上门女婿了,倒底有些……”
这还真有点不好说,娶城里的姑娘,听着是体面,但等同于上门女婿,倒底有些抬不起头来,在岳家肯定也是伏低作小,倒还不如在村里,日子过得更舒坦些呢。
“也不能这么说,那小子在岳家的铺子里做事,听说还不错,照这么下去,以后没准也是个掌柜的料。”
“确实,那小子人看着就聪明,现在做得有模有样的,他那岳父逢人就夸,说这女婿挑得好,又说他自个眼光好之类的,我看一家人都捧着他,不至于在岳家受气,主要还是他自个争气。”
“那小子也确实是个争气的,不过他们家好几个人都在赚钱,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江光晖那小子,听说想买铺子,也不知看得如何了。”
这一说起来,顿时不少人都露出羡慕之色来,他们这些人,手里有点小钱,也都是想着多添一二亩地,但人家却是攒着钱,就想要买铺子了,这就是差距啊。
只想到人家铺子一买,正经生意做起来,往后就会越来越赚钱,钱越来越多,日子越过越好,这差距也会越来越明显,就很让人羡慕了。
“倒底还是做生意更赚钱,我们在家里养些鸡鸭,虽然也赚不少,但跟人家也是没法比,不过人家聪明,脑子好使,做生意才能赚到钱,要是让我去做生意,肯定做不好,倒还是安生在家里养鸡鸭的好,至少不至于亏钱进去。”
“是这个道理,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就干多大的事,没那个本事的,却硬要往上凑,可不是什么好事。”
有时候赚点老实钱,其实也并不是坏事,总归现在这日子,也相当过得。
“不过你们若是想买铺子,也可以自己慢慢攒钱,攒够钱了,就去城里买一间铺子,到时候自己做生意也行,或是租给别人,每年收些租子也都成,总归铺子在那里,往后都有钱进账的。”
“这谁不知道呢,但得有钱才能买得起不是,一间铺子可不便宜,成百上千两的银子,那得攒多长时间才能攒出来,倒还不如买地的好,这地买回来,一年比一年多出产,也是很划算的。”
这么一说,也挺有道理,毕竟都是庄户人家,不是什么真正的有钱人,做什么也都是小打小闹,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来。
“大家这话,也都各有各的道理,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的日子就很好了,可别这山望着那山高,看看村里过得穷的人家,我们这日子,其实已经很过得了。”
这一说起来,大家目光就交汇在一处,村里过得穷的人家,不用细说,彼此都明白这是说的谁家,全村最穷的,除了宋婆子那一家,也没别人了,王有财一家,虽说没有养鸡鸭卖,但家里有头牛,出租给别人,每天也都有些进项,日子也还过得去,总归是比宋婆子家好不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