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满仓跪在院子中央,涕泪横流,反复咬定全是自己一人所为。他那惶恐中带着绝望的神情不似作伪,可沈一诺凭着前世阅人无数的直觉,总觉得他话里有话——方才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慌乱,绝非空穴来风。
王金花看着这个不争气的本家晚辈,骂也骂过了,气也消了大半,剩下的只有无奈和“家丑不可外扬”的纠结。她望向沈一诺,眼神里带着询问与依赖——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家真正能做主的,已成了这个心思深沉的小孙女。
沈建国闷不吭声,拳头攥得死紧,既恨沈满仓不争气,又碍于同族情面,不知如何是好。
院子里一片死寂,只剩下沈满仓压抑的啜泣声。
沈一诺心知此刻的决定至关重要——这不只是几十块钱的事,更关乎合作社的威信与未来的凝聚力。她不能心软,也不能一味强硬,必须拿出一个既能服众、又能稳住局面,甚至能引出幕后之人的万全之策。
她上前一步,没有立即去扶沈满仓,声音清晰而冷静地传遍院落:“满仓叔,你先起来。跪着解决不了问题。”
沈满仓怯怯抬头,看了看沈一诺平静无波的脸,又瞥了眼老支书和王金花,这才哆嗦着站起身,垂着头不敢看人。
“你承认贪污了合作社四十七块八角三分,对吗?”沈一诺目光如炬,直直盯着他。
“……是、是我糊涂……”沈满仓声音细若蚊蝇。
“好。”沈一诺点头,“国有国法,社有社规。你这种行为往重里说,是挖**墙角,送去公社派出所,够你喝一壶的。”
沈满仓腿一软,险些又跪下去,脸上血色尽失。
“不过——”沈一诺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院内所有竖着耳朵的社员,“念你是初犯,家里确实困难,又是同族长辈,合作社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王金花欲言又止,被沈一诺一个眼神制止。
“第一,贪的钱必须一分不少地退回来!家里若一时凑不齐,可以从你往后在合作社的工钱里分期扣,直到还清为止!但账目必须清清楚楚!”沈一诺语气斩钉截铁,不容商量。
沈满仓一听不用立刻全还,还能继续干活,连忙点头如捣蒜:“我还!一定还!从工钱里扣就行!”
弹幕纷纷评论:
“主播这手高明,既追回损失,又留了活路。”
“分期还款都出来了……主播是懂实操的。”
“奶奶怕是要心疼死了,恨不得立马全数追回。”
“第二,”沈一诺语气转冷,“合作社,你不能再留。出了这种事,我们必须对所有人、尤其是对信任我们的农机厂负责!你的位置,会由支书安排可靠的人接替。”
这话如冷水浇头,沈满仓脸色又是一白。失去记分员这份轻省工作和合作社分红,他家日子将更加艰难。可他自知理亏,只能哽咽着点头。
王金花和几个原本觉得处罚太轻的社员,听到这里也微微颔首,觉得这般处置还算公道。
“第三,”沈一诺声调陡然扬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仅说给沈满仓,更是说给全院所有人听,“今天这事,到此为止!合作社不再追究,也希望满仓叔你往后堂堂正正做人!但是——”
她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合作社是咱们全村人的希望,谁再敢动歪心思、伸黑手,沈满仓就是前车之鉴!到那时,就别怪我沈一诺不讲情面,直接送官法办!绝无二话!”
她身形虽小,立在院中却爆发出惊人气势,眼神中的果决与冷厉,让不少成年人心头一凛。连老支书也暗自点头:这小丫头恩威并施,确有手段。
弹幕一片喝彩:
“霸气!主播这气场绝了!”
“胡萝卜加大棒,管理精髓拿捏到位。”
“这下该震慑住不少有心之人了。”
“主播越来越有企业家风范了!”
沈满仓千恩万谢,保证必定改过自新,灰溜溜地走了。
处理完沈满仓,沈一诺立即转向老支书与会计:“支书爷爷,会计叔,这事也暴露了咱们管理的漏洞。光靠人情和自觉不行,得立规矩。我建议,往后采购与记账必须分开,采购回来至少要两人验收入库,账目定期公开,接受大家监督。”
老支书深以为然:“正该如此!无规矩不成方圆!就照一诺说的办!”
这场内部危机,被沈一诺以雷霆手段结合怀柔政策,暂且平息。虽损失了些钱,但挽回了大部,更重要的是立了规矩、震慑了人心。社员们经此一事,对沈一诺敬畏更甚,干活也越发谨慎。
然而沈一诺心中巨石并未落地。沈满仓背后是否有人指使?那个抬价抢购原料的对手究竟是谁?二者之间可有牵连?
她让沈红梅继续留意沈满仓动向,同时催促沈建国务必摸清抢购原料的幕后之人。
几日后,沈建国带回确切消息:他通过邻公社远亲打听确实,最近有一伙人,由名叫“马老三”的二道贩子牵头,在附近几个公社大肆收购粮食与糖,出价高出市价半成到一成,且现金结算,不少有余粮的农户已偷偷卖给他们。
“马老三?”沈一诺对这名字颇为陌生。
“是个老混子,早年投机倒把被抓过,放出来后干些牵线搭桥的营生,认识不少城里厂子管后勤的。”沈建国语气凝重,“听说……他最近搭上了县里新开的‘为民食品厂’,估计在替那厂子囤原料。”
为民食品厂?沈一诺牢牢记下这名字。一个县里的食品厂,为何偏来乡下与她们这小合作社抢原料?是巧合,还是有意针对?
弹幕纷纷推测:
“竞争对手现身!为民食品厂!”
“怕是听说农机厂订单,眼红了吧?”
“也可能是正常市场行为,但时机太巧。”
“主播注意,商业战争号角已吹响!”
正当沈一诺琢磨“为民食品厂”的来历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在傍晚悄悄来到了沈家。
竟是沈满仓那久病的妻子。她面色蜡黄,身形消瘦,挎着只小篮子,见到王金花与沈一诺,未语泪先流。
“金花婶子,一诺侄女……我家对不住你们……”她说着便要下跪,被李秀娟急忙扶住。
她从篮中取出十枚鸡蛋与一小包红枣,东西虽少,却是她家能拿出的最好心意。“家里实在没别的……这点东西给合作社添补添补……满仓他不是人……可当时也是真没法子……我的药钱……”
她泣不成声。
王金花看着那点心意,心中最后一丝芥蒂也消散了,叹道:“罢了,事情既已过去,往后好好过日子吧。东西拿回去,给孩子补身子。”
沈满仓妻子千恩万谢地离去。
望着她佝偻的背影,沈一诺心中五味杂陈。时代的悲剧、个体的挣扎,有时罪恶并非全然源于恶意。但这不能成为原谅的理由。
她更加坚定了带领合作社走下去的决心。唯有集体强大,依附其上的人才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内忧暂平,外患已明。沈一诺知道,与“为民食品厂”及“马老三”的较量,恐怕难以避免。而这一次,不再是村里的勾心斗角,而是真刀**的市场竞争。
她的“广积粮”战略,迎来了第一个强劲的狙击手。
王金花看着这个不争气的本家晚辈,骂也骂过了,气也消了大半,剩下的只有无奈和“家丑不可外扬”的纠结。她望向沈一诺,眼神里带着询问与依赖——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家真正能做主的,已成了这个心思深沉的小孙女。
沈建国闷不吭声,拳头攥得死紧,既恨沈满仓不争气,又碍于同族情面,不知如何是好。
院子里一片死寂,只剩下沈满仓压抑的啜泣声。
沈一诺心知此刻的决定至关重要——这不只是几十块钱的事,更关乎合作社的威信与未来的凝聚力。她不能心软,也不能一味强硬,必须拿出一个既能服众、又能稳住局面,甚至能引出幕后之人的万全之策。
她上前一步,没有立即去扶沈满仓,声音清晰而冷静地传遍院落:“满仓叔,你先起来。跪着解决不了问题。”
沈满仓怯怯抬头,看了看沈一诺平静无波的脸,又瞥了眼老支书和王金花,这才哆嗦着站起身,垂着头不敢看人。
“你承认贪污了合作社四十七块八角三分,对吗?”沈一诺目光如炬,直直盯着他。
“……是、是我糊涂……”沈满仓声音细若蚊蝇。
“好。”沈一诺点头,“国有国法,社有社规。你这种行为往重里说,是挖**墙角,送去公社派出所,够你喝一壶的。”
沈满仓腿一软,险些又跪下去,脸上血色尽失。
“不过——”沈一诺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院内所有竖着耳朵的社员,“念你是初犯,家里确实困难,又是同族长辈,合作社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王金花欲言又止,被沈一诺一个眼神制止。
“第一,贪的钱必须一分不少地退回来!家里若一时凑不齐,可以从你往后在合作社的工钱里分期扣,直到还清为止!但账目必须清清楚楚!”沈一诺语气斩钉截铁,不容商量。
沈满仓一听不用立刻全还,还能继续干活,连忙点头如捣蒜:“我还!一定还!从工钱里扣就行!”
弹幕纷纷评论:
“主播这手高明,既追回损失,又留了活路。”
“分期还款都出来了……主播是懂实操的。”
“奶奶怕是要心疼死了,恨不得立马全数追回。”
“第二,”沈一诺语气转冷,“合作社,你不能再留。出了这种事,我们必须对所有人、尤其是对信任我们的农机厂负责!你的位置,会由支书安排可靠的人接替。”
这话如冷水浇头,沈满仓脸色又是一白。失去记分员这份轻省工作和合作社分红,他家日子将更加艰难。可他自知理亏,只能哽咽着点头。
王金花和几个原本觉得处罚太轻的社员,听到这里也微微颔首,觉得这般处置还算公道。
“第三,”沈一诺声调陡然扬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仅说给沈满仓,更是说给全院所有人听,“今天这事,到此为止!合作社不再追究,也希望满仓叔你往后堂堂正正做人!但是——”
她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我把丑话说在前头!合作社是咱们全村人的希望,谁再敢动歪心思、伸黑手,沈满仓就是前车之鉴!到那时,就别怪我沈一诺不讲情面,直接送官法办!绝无二话!”
她身形虽小,立在院中却爆发出惊人气势,眼神中的果决与冷厉,让不少成年人心头一凛。连老支书也暗自点头:这小丫头恩威并施,确有手段。
弹幕一片喝彩:
“霸气!主播这气场绝了!”
“胡萝卜加大棒,管理精髓拿捏到位。”
“这下该震慑住不少有心之人了。”
“主播越来越有企业家风范了!”
沈满仓千恩万谢,保证必定改过自新,灰溜溜地走了。
处理完沈满仓,沈一诺立即转向老支书与会计:“支书爷爷,会计叔,这事也暴露了咱们管理的漏洞。光靠人情和自觉不行,得立规矩。我建议,往后采购与记账必须分开,采购回来至少要两人验收入库,账目定期公开,接受大家监督。”
老支书深以为然:“正该如此!无规矩不成方圆!就照一诺说的办!”
这场内部危机,被沈一诺以雷霆手段结合怀柔政策,暂且平息。虽损失了些钱,但挽回了大部,更重要的是立了规矩、震慑了人心。社员们经此一事,对沈一诺敬畏更甚,干活也越发谨慎。
然而沈一诺心中巨石并未落地。沈满仓背后是否有人指使?那个抬价抢购原料的对手究竟是谁?二者之间可有牵连?
她让沈红梅继续留意沈满仓动向,同时催促沈建国务必摸清抢购原料的幕后之人。
几日后,沈建国带回确切消息:他通过邻公社远亲打听确实,最近有一伙人,由名叫“马老三”的二道贩子牵头,在附近几个公社大肆收购粮食与糖,出价高出市价半成到一成,且现金结算,不少有余粮的农户已偷偷卖给他们。
“马老三?”沈一诺对这名字颇为陌生。
“是个老混子,早年投机倒把被抓过,放出来后干些牵线搭桥的营生,认识不少城里厂子管后勤的。”沈建国语气凝重,“听说……他最近搭上了县里新开的‘为民食品厂’,估计在替那厂子囤原料。”
为民食品厂?沈一诺牢牢记下这名字。一个县里的食品厂,为何偏来乡下与她们这小合作社抢原料?是巧合,还是有意针对?
弹幕纷纷推测:
“竞争对手现身!为民食品厂!”
“怕是听说农机厂订单,眼红了吧?”
“也可能是正常市场行为,但时机太巧。”
“主播注意,商业战争号角已吹响!”
正当沈一诺琢磨“为民食品厂”的来历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在傍晚悄悄来到了沈家。
竟是沈满仓那久病的妻子。她面色蜡黄,身形消瘦,挎着只小篮子,见到王金花与沈一诺,未语泪先流。
“金花婶子,一诺侄女……我家对不住你们……”她说着便要下跪,被李秀娟急忙扶住。
她从篮中取出十枚鸡蛋与一小包红枣,东西虽少,却是她家能拿出的最好心意。“家里实在没别的……这点东西给合作社添补添补……满仓他不是人……可当时也是真没法子……我的药钱……”
她泣不成声。
王金花看着那点心意,心中最后一丝芥蒂也消散了,叹道:“罢了,事情既已过去,往后好好过日子吧。东西拿回去,给孩子补身子。”
沈满仓妻子千恩万谢地离去。
望着她佝偻的背影,沈一诺心中五味杂陈。时代的悲剧、个体的挣扎,有时罪恶并非全然源于恶意。但这不能成为原谅的理由。
她更加坚定了带领合作社走下去的决心。唯有集体强大,依附其上的人才能有尊严地活下去。
内忧暂平,外患已明。沈一诺知道,与“为民食品厂”及“马老三”的较量,恐怕难以避免。而这一次,不再是村里的勾心斗角,而是真刀**的市场竞争。
她的“广积粮”战略,迎来了第一个强劲的狙击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