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六年。
二月初一。
徐州。
京师沦陷,北直隶全境陷落。
山东六府失其三,东昌、济南、兖州三府丢失。
青州府大部被清军所控,仅余东南沿海的日照与安东卫两地尚在明军的控制之中。
徐州城东,靖南军大营。
中军帐外旌旗猎猎,甲士肃立。
帐中,一面巨大的舆图平铺于案,参谋官手持军报,正沉声禀报。
“正月二十一日,清军攻陷京师之后,以万余兵马留守京师,余众尽皆南下,情报司汇禀,清军兵分三路,大举南下,兵马计有十三万之众。”
作为参谋总长的代世霖此刻正手持军情文书,向着陈望禀报着近来的军情。
两侧一众参谋官肃立待命,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昭示着日益严峻的战局。
代世霖是陕西榆林人,原是高迎祥麾下的一名马兵,后在黑水裕之战后被俘,就此加入了汉中军中。
历战有功,累功先后从队正升为旗总、历任百总、把总、千总。
符离桥之战中,领麾下兵马连败万民军,因为军略才能,升为营下中军,协理军务。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陈望改革军制,设参谋部,从各营之中征召参谋,被征召入参谋部中。
此前参谋总长的职位是由陈功与胡知礼两人代理。
不过随着两人先后就职营将,参谋总长的职位便落在了代世霖的身上。
代世霖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将官的教育,他的祖上都只是卫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加入民变的队伍之中。
不过代世霖在军略上的天赋却是极高,很多时候提出的方略都是能够让陈望眼前一亮的程度。
也正是因此,所以陈望才在最后将参谋总长这一重要的位置,交给了代世霖。
“西路军以豪格为帅,师正蓝、镶蓝两旗,领兵三万,自京师出,过保定、真定,南下大名府,意欲进取河南三府。”
代世霖举着指挥鞭,指着舆图上的保定、真定缓缓划过。
“因为此前疫情的波及,彰德、卫辉两府受灾严重,所以两府仅留千余兵马协防。”
“考虑到西路清军的兵力,以及两府的重要性,参谋部认为,我军可以放弃彰德、卫辉两府之地。”
代世霖用指挥鞭在河南的北部轻轻一点,继续说道。
“当然,如果全线退守黄河以南,清军便可以毫无顾忌的长驱直入,从多点渡河,我军与河南省内兵力有限,难以屏蔽清军袭扰。”
“应当派遣两营精兵以强将统领入住怀庆府,保全怀庆作为西部屏障,同时分遣三营兵马进驻阳武、延津、封丘三地,以为东部屏障。”
“不过如此安排,单靠河南省内兵力并不足以支撑整个战局。”
河南省内如今靖南镇仅有两师的兵力。
第一部份是陈鸣统带的河南镇第一师,兵力有一万五千人,现在正在守卫潼关一带,基本被顺军牵制在了原地不能动弹。
另外一部分,则是由孙启运管带的河南镇第四师,兵力约一万两千人,如今正屯驻开封一线。
孙启运麾下的兵马属于是三线部队,多是由原先的河南义军改编而来,武备缺乏,战力较为薄弱,原先的职责只是隔断疫情向南的蔓延。
哪怕是经历了不少时间的训练,基本完成了靖南军改编和整训。
但是现在如果要面对清军的进攻话,还是有些艰难。
陈望站在摆放着舆图的桌案之前,凝视着河南的方向。
河南很早便被他所掌控,经营良久。
陈望心中清楚的知道,在崇祯十七年后,全国的灾情会逐渐得到缓解,旱情也会逐渐的消退。
作为拥有大量田地的河南,自然也能够成为靖南镇下的一大重要产量基地。
虽说现在南国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但是粮食在路上也有损耗,距离战线越近,损耗便越少。
如今清军占据北国,顺军占据西北,战线就在陕西、黄河一带,自然还是用河南的粮食更为便宜和便捷。
而且河南是中原腹地,战略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绝不可失。
一旦失去河南,清军占据河南,可以从多方威胁汉中、湖广、南直隶等地。
陈望的目光从在列的众将之上一一扫过。
他需要一名能够独当一面,且麾下兵马强悍的战将前去镇守河南。
在考虑了良久之后,陈望终于做出了决断。
“左光先。”
就在陈望点名的下一刻,左光先便已经是抱拳出列。
“末将在。”
如今的靖南镇,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句人才济济,并不缺乏强将。
陈功、李定国、曹变蛟等众,都是一等一的强将。
左良玉、高杰、陈永福、高谦等人,也都是沙场的宿将,经验丰富。
但是能力可以独当一面,而且麾下还有可以稳住局面精兵的人,只有左光先一人。
“清军南掠,声势浩大,势取河内之地,威胁我镇中原腹地,我要你守延津。”
陈望目视着出列的左光先,郑重其事道。
左光先微微垂首,眼眸之中战意昂扬,恭声应命。
“总镇放心,若是清军来犯,末将必领兵拒而退之!”
戊寅之变时,带着麾下的秦兵,左光先就和清军大战过数番,当时不惧,现在麾下管带汉中镇下百战精锐,自是雄心万丈。
陈望微微颔首,扬州一战,左光先已经证明了他能力,河南那边不会有太多的变故,陈望转目去看代世霖,示意代世霖继续禀报。
不过代世霖微微垂首,并没有继续禀报,而是问道。
“有左帅守备延津之地,延津确实万无一失,但是总镇想要何人去守怀庆?”
“若是总镇想要陈鸣守卫怀庆,陈鸣麾下兵力薄弱,若是分兵,只怕潼关有失。”
陈望摇了摇头,缓缓道。
“怀庆地处河南西北,在延津之后,清军南下,兵锋触及怀庆时日尚早。”
“我已命汉中镇下第五师,自汉中过河南,克期进驻怀庆。”
代世霖心念转动,心悦臣服道。
“总镇统筹安排,卑职佩服。”
陈望看了一眼左光先,看到了左光先脸上疑惑的神情,继而笑着解释道。
“汉中府内的事情距离扬州太远,你们不知道也是正常。”
“闯军占了陕西,秦地有不少的溃兵都南逃而来,我让知义选拔精壮,同时招募汉中府内良家子,又编了一师。”
“我已经传令让这一师的兵马北上,驰援河南,到时候这一师的兵马,也归属你的统管。”
陈望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对了,新编第五师的主将你也认识,你们也算是老熟人了。”
左光先微微一怔,心中更为疑惑。
陈望并没有继续去卖关子,直接向左光先说明了清楚。
“原来总镇指的是有尤世威。”
左光先的脸上也浮现了出一抹笑意,而后忍不住放声大笑。
“若是尤氏兄弟领兵进驻怀庆以为策应,清军南掠,只要总镇允许,末将敢于迎击清军,必斩贼酋豪格之首级,献于总镇帐下!”
左光先抬起手,重重的锤了一下胸甲,豪言道。
帐中一众将校听到尤世威的名字之时,也是有了骚动,开始议论纷纷。
尤其是左良玉,也是脸上有了些表情。
尤世威,也是榆林人,与其兄尤世功、弟尤世禄并勇敢知名。
尤世威积官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
七年迁山海中部副总兵。
宁远告警,从大帅满桂赴援,力战城东有功,增秩受赐。
之后尤世威先随洪承畴,又随卢象升,先后平贼抗奴,累功赫赫。
贾庄之战后,卢象升去官,尤世威被免职。
历史上的尤世威在十五年时被崇祯召见,仍归榆林,后在闯军入陕之时,受众将之推以为主帅。
但当时大势将倾,尤世威虽然尽力而为,集结榆林之兵,还是不敌闯军,最后城破身死。
不过这一次的尤世威并没有如同历史上一样还在榆林。
北国的情势,在当时比起历史上更加的危急。
在秦军被闯军大败之后,秦地军将损失惨重之际,崇祯想起了尤世威,当下命尤世威为榆林镇镇守总兵官,领榆林兵马驰援西安府。
尤世威临危受命,领榆林兵驰援西安。
不过西安的城破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尤世威领兵刚至,西安已经城破。
闯军挟大胜至势进攻,尤世威领兵抗拒,最终不敌败退。
而后尤世威一路抵抗,本欲北归榆林,但是闯军已经截断了北上的道路。
尤世威于是领兵南下撤退,最终被迫入商洛一带。
后续闯军以重兵围剿,尤世威权衡利弊之下,领兵从商洛退往湖广。
对于尤世威这样的有勇有谋,且威望极高的重将,陈望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正好因为闯军的肆虐,秦地大量的百姓和溃兵南逃。
陈望于是让留守汉中府的胡知义再编练一师的新军,交由尤世威统带。
“左将军与尤将军的本领,我是相信的。”
陈望哈哈一笑,说道。
“只是如今情势复杂,一切还是应当是以维稳为主。”
左光先的面上有些遗憾,不过还是抱拳道。
“谨遵总镇军令。”
随着左光先领命退回队列,代正霖也继续了开始汇报。
“中路军,以多尔衮为主将,领正白、镶白、镶黄三旗,合兵六万众,为建奴主力,自京畿南下,过济南府,往兖州境内赶来。”
陈望微微正色,多尔衮带领的兵马,无疑从配置上来说,还是兵力上来说,都是清军的主力。
“春汛还未到来,清军可以从多地渡河,所以我军不应放弃黄河以北的城池。”
“参谋部以为,应置两师以上于丰县、沛县两地以为前垒,另以一师之兵守河南省归德府商丘,以为奥援。”
“邳州、宿迁起码各置一师,以为海州屏障。”
“徐州以为中军,驰援各地。”
从战略布局上来说,参谋部给出这样的安排并没有多少的问题。
“现下有多少可用之兵。”
陈望沉吟了片刻,询问道。
代世霖微一思索,给出了具体的答案。
“归属总镇麾下节制共有五镇,分别为、汉中、河南、湖广、山东、平南。”
“汉中镇下五师,总兵力九万八千人,其中、第二、第三师处于胡知义将军统管,防守汉中府。”
“第四、第五师,按照总镇此前部署,部署于河南。”
代世霖举着指挥鞭,在舆图之上汉中和河南两地游动。
“如今只有总镇麾下所属第一师,一万八千人可以调动。”
“河南镇镇下有七师,总兵力有七万两千人,第一、第四师部署于河南,无法调动。”
“能够调动的兵马是第二、三、五、六、七,五师合计五万五千余人,合开封社兵八千人,总计六万三千人。”
此前扬州之战,徐州的防务一直是由高谦把持。
由高谦领麾下第三师与开封社兵守备徐州,不久后,因为清军南下的缘故,陈望又命陈永福带领麾下第二师北上驰援徐州。
所以河南镇除了留守的兵马,此刻都集中在徐州的附近。
河南镇每师有官兵一万两千人,五师本应有六万,但是因为此前扬州之战的伤亡减员,便没有满编。
“湖广镇镇下有四师,合计七万两余人。”
湖广镇的情况也是同样,扬州之战使得湖广镇减员不少。
湖广镇下是依照汉中镇的编制,每营五千人。
满额应该是八万人,但是现今却是差了八千人。
“现在徐州湖广镇有三师兵马,周遇懋总兵正领兵马赶赴徐州,预计还需十日左右抵达。”
扬州之战时,陈望没有让周遇懋领兵参战,而是借助民变进取江西。
随着扬州之战战局的推演,局势的逐渐明朗,陈望便下令周遇懋退出江西,领兵北上。
万民军覆灭之后,整个南国暂时恢复了安宁。
万民军覆灭之后,整个南国暂时恢复了安宁。
“平南镇七师,合计兵马八万四千人,由陈功将军统管,如今已经进驻南京。”
“五镇合计兵马如今大约有三十四万众,算上六大宣慰司的兵马,我靖南镇下可用之兵,已有四十万众!”
二月初一。
徐州。
京师沦陷,北直隶全境陷落。
山东六府失其三,东昌、济南、兖州三府丢失。
青州府大部被清军所控,仅余东南沿海的日照与安东卫两地尚在明军的控制之中。
徐州城东,靖南军大营。
中军帐外旌旗猎猎,甲士肃立。
帐中,一面巨大的舆图平铺于案,参谋官手持军报,正沉声禀报。
“正月二十一日,清军攻陷京师之后,以万余兵马留守京师,余众尽皆南下,情报司汇禀,清军兵分三路,大举南下,兵马计有十三万之众。”
作为参谋总长的代世霖此刻正手持军情文书,向着陈望禀报着近来的军情。
两侧一众参谋官肃立待命,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昭示着日益严峻的战局。
代世霖是陕西榆林人,原是高迎祥麾下的一名马兵,后在黑水裕之战后被俘,就此加入了汉中军中。
历战有功,累功先后从队正升为旗总、历任百总、把总、千总。
符离桥之战中,领麾下兵马连败万民军,因为军略才能,升为营下中军,协理军务。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陈望改革军制,设参谋部,从各营之中征召参谋,被征召入参谋部中。
此前参谋总长的职位是由陈功与胡知礼两人代理。
不过随着两人先后就职营将,参谋总长的职位便落在了代世霖的身上。
代世霖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将官的教育,他的祖上都只是卫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加入民变的队伍之中。
不过代世霖在军略上的天赋却是极高,很多时候提出的方略都是能够让陈望眼前一亮的程度。
也正是因此,所以陈望才在最后将参谋总长这一重要的位置,交给了代世霖。
“西路军以豪格为帅,师正蓝、镶蓝两旗,领兵三万,自京师出,过保定、真定,南下大名府,意欲进取河南三府。”
代世霖举着指挥鞭,指着舆图上的保定、真定缓缓划过。
“因为此前疫情的波及,彰德、卫辉两府受灾严重,所以两府仅留千余兵马协防。”
“考虑到西路清军的兵力,以及两府的重要性,参谋部认为,我军可以放弃彰德、卫辉两府之地。”
代世霖用指挥鞭在河南的北部轻轻一点,继续说道。
“当然,如果全线退守黄河以南,清军便可以毫无顾忌的长驱直入,从多点渡河,我军与河南省内兵力有限,难以屏蔽清军袭扰。”
“应当派遣两营精兵以强将统领入住怀庆府,保全怀庆作为西部屏障,同时分遣三营兵马进驻阳武、延津、封丘三地,以为东部屏障。”
“不过如此安排,单靠河南省内兵力并不足以支撑整个战局。”
河南省内如今靖南镇仅有两师的兵力。
第一部份是陈鸣统带的河南镇第一师,兵力有一万五千人,现在正在守卫潼关一带,基本被顺军牵制在了原地不能动弹。
另外一部分,则是由孙启运管带的河南镇第四师,兵力约一万两千人,如今正屯驻开封一线。
孙启运麾下的兵马属于是三线部队,多是由原先的河南义军改编而来,武备缺乏,战力较为薄弱,原先的职责只是隔断疫情向南的蔓延。
哪怕是经历了不少时间的训练,基本完成了靖南军改编和整训。
但是现在如果要面对清军的进攻话,还是有些艰难。
陈望站在摆放着舆图的桌案之前,凝视着河南的方向。
河南很早便被他所掌控,经营良久。
陈望心中清楚的知道,在崇祯十七年后,全国的灾情会逐渐得到缓解,旱情也会逐渐的消退。
作为拥有大量田地的河南,自然也能够成为靖南镇下的一大重要产量基地。
虽说现在南国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但是粮食在路上也有损耗,距离战线越近,损耗便越少。
如今清军占据北国,顺军占据西北,战线就在陕西、黄河一带,自然还是用河南的粮食更为便宜和便捷。
而且河南是中原腹地,战略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绝不可失。
一旦失去河南,清军占据河南,可以从多方威胁汉中、湖广、南直隶等地。
陈望的目光从在列的众将之上一一扫过。
他需要一名能够独当一面,且麾下兵马强悍的战将前去镇守河南。
在考虑了良久之后,陈望终于做出了决断。
“左光先。”
就在陈望点名的下一刻,左光先便已经是抱拳出列。
“末将在。”
如今的靖南镇,完全可以称得上一句人才济济,并不缺乏强将。
陈功、李定国、曹变蛟等众,都是一等一的强将。
左良玉、高杰、陈永福、高谦等人,也都是沙场的宿将,经验丰富。
但是能力可以独当一面,而且麾下还有可以稳住局面精兵的人,只有左光先一人。
“清军南掠,声势浩大,势取河内之地,威胁我镇中原腹地,我要你守延津。”
陈望目视着出列的左光先,郑重其事道。
左光先微微垂首,眼眸之中战意昂扬,恭声应命。
“总镇放心,若是清军来犯,末将必领兵拒而退之!”
戊寅之变时,带着麾下的秦兵,左光先就和清军大战过数番,当时不惧,现在麾下管带汉中镇下百战精锐,自是雄心万丈。
陈望微微颔首,扬州一战,左光先已经证明了他能力,河南那边不会有太多的变故,陈望转目去看代世霖,示意代世霖继续禀报。
不过代世霖微微垂首,并没有继续禀报,而是问道。
“有左帅守备延津之地,延津确实万无一失,但是总镇想要何人去守怀庆?”
“若是总镇想要陈鸣守卫怀庆,陈鸣麾下兵力薄弱,若是分兵,只怕潼关有失。”
陈望摇了摇头,缓缓道。
“怀庆地处河南西北,在延津之后,清军南下,兵锋触及怀庆时日尚早。”
“我已命汉中镇下第五师,自汉中过河南,克期进驻怀庆。”
代世霖心念转动,心悦臣服道。
“总镇统筹安排,卑职佩服。”
陈望看了一眼左光先,看到了左光先脸上疑惑的神情,继而笑着解释道。
“汉中府内的事情距离扬州太远,你们不知道也是正常。”
“闯军占了陕西,秦地有不少的溃兵都南逃而来,我让知义选拔精壮,同时招募汉中府内良家子,又编了一师。”
“我已经传令让这一师的兵马北上,驰援河南,到时候这一师的兵马,也归属你的统管。”
陈望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对了,新编第五师的主将你也认识,你们也算是老熟人了。”
左光先微微一怔,心中更为疑惑。
陈望并没有继续去卖关子,直接向左光先说明了清楚。
“原来总镇指的是有尤世威。”
左光先的脸上也浮现了出一抹笑意,而后忍不住放声大笑。
“若是尤氏兄弟领兵进驻怀庆以为策应,清军南掠,只要总镇允许,末将敢于迎击清军,必斩贼酋豪格之首级,献于总镇帐下!”
左光先抬起手,重重的锤了一下胸甲,豪言道。
帐中一众将校听到尤世威的名字之时,也是有了骚动,开始议论纷纷。
尤其是左良玉,也是脸上有了些表情。
尤世威,也是榆林人,与其兄尤世功、弟尤世禄并勇敢知名。
尤世威积官建昌营参将,调守墙子路。
七年迁山海中部副总兵。
宁远告警,从大帅满桂赴援,力战城东有功,增秩受赐。
之后尤世威先随洪承畴,又随卢象升,先后平贼抗奴,累功赫赫。
贾庄之战后,卢象升去官,尤世威被免职。
历史上的尤世威在十五年时被崇祯召见,仍归榆林,后在闯军入陕之时,受众将之推以为主帅。
但当时大势将倾,尤世威虽然尽力而为,集结榆林之兵,还是不敌闯军,最后城破身死。
不过这一次的尤世威并没有如同历史上一样还在榆林。
北国的情势,在当时比起历史上更加的危急。
在秦军被闯军大败之后,秦地军将损失惨重之际,崇祯想起了尤世威,当下命尤世威为榆林镇镇守总兵官,领榆林兵马驰援西安府。
尤世威临危受命,领榆林兵驰援西安。
不过西安的城破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尤世威领兵刚至,西安已经城破。
闯军挟大胜至势进攻,尤世威领兵抗拒,最终不敌败退。
而后尤世威一路抵抗,本欲北归榆林,但是闯军已经截断了北上的道路。
尤世威于是领兵南下撤退,最终被迫入商洛一带。
后续闯军以重兵围剿,尤世威权衡利弊之下,领兵从商洛退往湖广。
对于尤世威这样的有勇有谋,且威望极高的重将,陈望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正好因为闯军的肆虐,秦地大量的百姓和溃兵南逃。
陈望于是让留守汉中府的胡知义再编练一师的新军,交由尤世威统带。
“左将军与尤将军的本领,我是相信的。”
陈望哈哈一笑,说道。
“只是如今情势复杂,一切还是应当是以维稳为主。”
左光先的面上有些遗憾,不过还是抱拳道。
“谨遵总镇军令。”
随着左光先领命退回队列,代正霖也继续了开始汇报。
“中路军,以多尔衮为主将,领正白、镶白、镶黄三旗,合兵六万众,为建奴主力,自京畿南下,过济南府,往兖州境内赶来。”
陈望微微正色,多尔衮带领的兵马,无疑从配置上来说,还是兵力上来说,都是清军的主力。
“春汛还未到来,清军可以从多地渡河,所以我军不应放弃黄河以北的城池。”
“参谋部以为,应置两师以上于丰县、沛县两地以为前垒,另以一师之兵守河南省归德府商丘,以为奥援。”
“邳州、宿迁起码各置一师,以为海州屏障。”
“徐州以为中军,驰援各地。”
从战略布局上来说,参谋部给出这样的安排并没有多少的问题。
“现下有多少可用之兵。”
陈望沉吟了片刻,询问道。
代世霖微一思索,给出了具体的答案。
“归属总镇麾下节制共有五镇,分别为、汉中、河南、湖广、山东、平南。”
“汉中镇下五师,总兵力九万八千人,其中、第二、第三师处于胡知义将军统管,防守汉中府。”
“第四、第五师,按照总镇此前部署,部署于河南。”
代世霖举着指挥鞭,在舆图之上汉中和河南两地游动。
“如今只有总镇麾下所属第一师,一万八千人可以调动。”
“河南镇镇下有七师,总兵力有七万两千人,第一、第四师部署于河南,无法调动。”
“能够调动的兵马是第二、三、五、六、七,五师合计五万五千余人,合开封社兵八千人,总计六万三千人。”
此前扬州之战,徐州的防务一直是由高谦把持。
由高谦领麾下第三师与开封社兵守备徐州,不久后,因为清军南下的缘故,陈望又命陈永福带领麾下第二师北上驰援徐州。
所以河南镇除了留守的兵马,此刻都集中在徐州的附近。
河南镇每师有官兵一万两千人,五师本应有六万,但是因为此前扬州之战的伤亡减员,便没有满编。
“湖广镇镇下有四师,合计七万两余人。”
湖广镇的情况也是同样,扬州之战使得湖广镇减员不少。
湖广镇下是依照汉中镇的编制,每营五千人。
满额应该是八万人,但是现今却是差了八千人。
“现在徐州湖广镇有三师兵马,周遇懋总兵正领兵马赶赴徐州,预计还需十日左右抵达。”
扬州之战时,陈望没有让周遇懋领兵参战,而是借助民变进取江西。
随着扬州之战战局的推演,局势的逐渐明朗,陈望便下令周遇懋退出江西,领兵北上。
万民军覆灭之后,整个南国暂时恢复了安宁。
万民军覆灭之后,整个南国暂时恢复了安宁。
“平南镇七师,合计兵马八万四千人,由陈功将军统管,如今已经进驻南京。”
“五镇合计兵马如今大约有三十四万众,算上六大宣慰司的兵马,我靖南镇下可用之兵,已有四十万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