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注意到丈夫奇怪的表情,于是也很奇怪,下意识地想要起身。bigétν
她却没能起得来。
她发现自己浑身都没有任何力气,她发现身体好几个地方失去了感觉。
然后她发现自己已经穿好衣服,她发现自己今天刚换上的衣服沾了灰尘和血。
于是她想起了今天的一切。
她想起先前痛苦的咳,想起自己咳出许多血来,想起自己昏倒在了地上。
看着胡掌柜眼中的不舍和眼泪,她顿时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到这就结束了吗?
原来这就是人之将死的感觉吗?
俗话说久病成医,妇人能感受到体内生机的流逝,却没有太多的悲哀,更多的是释怀,看着胡掌柜说道:“今后就不拖累你了。”
“哪有拖不拖累,睡迷糊了吗,又在说什么胡话。”胡掌柜笑骂一句,把她扶坐起来,靠着石墙,把她粗糙的手掌放在自己手中。
妇人看着他说道:“以后省了买药钱,你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一个人的日子随便能好过到哪里去?
胡掌柜很想这么说。
妇人以前生气时也说过类似的话,他都是这般回怼过去,此时却心慌得厉害,再不去反驳什么,只是嗯嗯地点头应下。
妇人又犯起唠叨的毛病,不停说这说那,胡掌柜全盘应下。
妇人还提到了他们的孩子。
他们夫妻膝下有两个儿子,都已各自成家,本来像正常家庭那样关系和睦,但随着前些年胡掌柜被骗,家产地产田产全都付诸东流,还倒欠了许多外债,迫于生活的压力下,两个儿子纷纷和他撇清了关系。
随着胡掌柜夫妻二人进入黑市,更是好些年没有联系了。
“你不要怪他们,也不要再端着架子了。”
妇人断断续续地说着。
“好、好,过两年我就去找他们。”
胡掌柜轻轻拍打着她的手背,笑着答应。
……
……
黑暗里不时有动静传来,天穹不时有剑光划过,时间在夫妻二人的对话中缓缓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妇人忽然说道:“我想吃肉,就要红烧肉,要肥一些的。”
“记得以前你最喜欢吃那个,却是好多年没有吃过了。”妇人有些怀念。
好多年没吃不是因为穷。
胡掌柜夫妻从来没有真正的穷过,以前在外面做生意,虽不算富裕,但也算得上安康,被骗后倒是苦过两年,但有儿子帮衬,却也没苦到吃喝。再然后来到黑市,夫妻二人做着缝补制衣的布匹生意,同样算不上富裕,但比老杨家肉铺的生意还要好上一些。
不吃是因为妇人的病,沾不得荤腥,胡掌柜便和她一起注意饮食。
“好,我这就去买。”
胡掌柜对她说道,赶紧向门外跑去。
踏出铺门的瞬间,他再也止不住眼泪,挥洒在晨间稀薄的雾气里。
北十九巷没有红烧肉卖,胡掌柜便去杨记肉铺那里端了一碗肉汤,又去不远处的包子铺买了一屉肉包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里。
百余步的距离,即便天气寒冷,肉汤和包子都还在汩汩冒着热气,香味扑鼻。
可惜还是晚了。
妇人靠在床边,闭着双眼,嘴角带着笑意,已经没有了呼吸。
胡掌柜的身体僵了一瞬,几乎端不住手里的汤碗,汤碗里冒出的热气打在他的脸上。
他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哭得大声,也没有想象中撕心裂肺的疼痛。
他只是眼圈发红,嘴唇微微发抖,缓缓走到床边坐下。
把桌子也搬到床边,取出怀里的包子,就着肉汤一点点下肚。
包子的油水很重,汤汁顺着他的嘴角滴进肉汤里,为肉汤添上更多油腥。
胡掌柜没注意到这些,他只觉得肉汤和包子都很香,继而心里生出满满的悔意,前月过年时妇人询问要不要买点肉,自己怎么就拒绝了她呢?想着这些,他的眼神稍显涣散,握着筷子的手指关节有些发白。
“胡掌柜在吗?给我这棉衣补补----”
前铺忽然传来客人询问的声音。
胡掌柜醒过神来,抹去眼眶里残留的泪水,轻轻为妇人盖上被子,应道:
“在,在!来咯!”
他的声音依然是那般响亮,带着北地人特有的豪爽。
胡掌柜擦去嘴角的油渍,整理了下发乱的衣领,起身向铺子里走去。biqμgètν
……
……
无名药铺中,正在整理医案的谢周停顿片刻,察觉到了那道生机的流逝。
谢周轻轻叹了口气,那半枚丹药最终只是将妇人的命多吊了大半个时辰。
时间不长,但或许能让夫妻二人道个别。
想着胡掌柜那隐藏在平静下的绝望的眼神,谢周生出许多感慨。
这片黑暗里常住着接近三十万人,每天都会有不知多少条生命逝去。
就在半个时辰前,多宝楼的信差给他送来一条统计出来的消息。
昨晚因为拍卖会引起的整夜的纷乱过去,多宝楼附近一共死去了八十七个人。
玄元子师兄弟四人,祝林师兄弟四人,七色天的食尸鬼,大罗教的程长老和金城教主,镇守黑暗十年的守夜人……
包括那些被战斗波及至死的倒霉家伙,他们每个人都或大或小的算是一方人物,在这片黑暗里留下过更多的足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远比胡家妇人值得重视的多。
但他们的死亡带给谢周的感触,远没有胡家妇人来得更多。
而且无论如何,有一点他们永远也比不上胡家妇人。
那便是这世上还有深爱着她、真正为她的离去感到悲伤和痛苦的人。
元宵洞悉不到妇人的死亡,但她却能从谢周的眼神中读出答案,有些难过地走到谢周身边。
谢周揉了揉她的头发。
元宵说道:“我来黑市两年多,看见过很多人死去,还以为早已习惯。”
乃至在遇见谢周之前,她都觉得生命脆弱如纸,死亡再正常不过。
谢周看着她,说道:“人只能习惯与自己无关的死亡。”
如果元宵不曾和胡家妇人相识,如果元宵身上的衣服不是由胡家妇人制作,如果元宵没有见到先前的胡掌柜,没有从胡掌柜的眼中看到极致的痛苦,那么她当然不会有这些感怀。
元宵忽然想起谢周写在死亡名册扉页的那段话,说道:“就像那副《丧乱贴》一样?”
谢周点了点头,说道:“离别是悲伤的事情,死亡是最大的离别。”
元宵说道:“那怎么样才能不离别?”
难道要战胜时间吗?
难道要达到传说中的永生不死吗?
谢周摇了摇头,对她说道:“不必考虑太多,着重于眼前就够了。”
元宵“嗯”了一声,忽然看着谢周的眼睛,说道:“那我要永远跟掌柜在一起。”
谢周笑了笑,伸出食指点了点她的脑门,说道:“永远便是太多。”
“那什么是眼前?”看着掌柜的笑容,元宵沉闷的心情得到许多缓解。
谢周想了想,看着她说道:“你的书背完了吗?今天写了多少字?”
……
……
随着天时移转,陆续有人来到无名药铺问诊,元宵自然无法再写字背书。
这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许多住在附近的普通人都感染了风寒,伴随着发热的现象。
谢周今天足足看诊了三十多个病例,直到下午申时才送走最后一人。ъitv
谢周照例交待了元宵两句,离开了无名药铺,重新走进多宝楼。
大罗教诸事也已经处理完毕。
罗护法以叛教的名义,处死了三十多个参与布置金母锁天阵的教徒。
罗瀚带人搜刮了包括富贵门在内的八间赌场和三座青楼,抢走了里面所有值钱的物什,用来赏赐昨晚立功的手下。
至于地盘罗瀚没有接收的打算,总坛的人手一直都不够用,即便把地盘弄到手,他们也无法派人过去打理。
总坛的产业有多宝楼一处就够了。
单是昨天一个晚上的收入,就足够维持大罗教运转十年。
“徐老在三楼等你。”吕墨兰早知道谢周会来,看着他说道。
说来奇怪,来到黑市近三个月,谢周还不曾踏进九狱楼一步。
且作为九狱楼的主人,徐老与谢周的几次会面也都是在多宝楼,而不是九狱楼。
谢周没有思考太多,只认为是自己还没有完全得到徐老的认可。
来到三层,推开那扇熟悉的房门,便看到徐老和焦状元的身影。
徐老一袭黑衣,双手负背看着窗外,眼神一如既往的深邃,看不出情绪。
焦状元背着重剑站在徐老身后,保持着三尺左右的距离。
“我已经知道昨晚发生的一切,你做的不错。”徐老转过身看着谢周说道。
他说的是谢周救罗护法的事情。
九狱楼与多宝楼联系很深,相对应的,与大罗教总坛自然关系密切。
如果罗永寿身死,多宝楼沦陷,后果严重到就连徐老都不敢设想。
“徐前辈谬赞,我只是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情罢了。”
谢周回了一句,随后用稍显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徐老身后的焦状元。
真是奇怪。
她却没能起得来。
她发现自己浑身都没有任何力气,她发现身体好几个地方失去了感觉。
然后她发现自己已经穿好衣服,她发现自己今天刚换上的衣服沾了灰尘和血。
于是她想起了今天的一切。
她想起先前痛苦的咳,想起自己咳出许多血来,想起自己昏倒在了地上。
看着胡掌柜眼中的不舍和眼泪,她顿时就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到这就结束了吗?
原来这就是人之将死的感觉吗?
俗话说久病成医,妇人能感受到体内生机的流逝,却没有太多的悲哀,更多的是释怀,看着胡掌柜说道:“今后就不拖累你了。”
“哪有拖不拖累,睡迷糊了吗,又在说什么胡话。”胡掌柜笑骂一句,把她扶坐起来,靠着石墙,把她粗糙的手掌放在自己手中。
妇人看着他说道:“以后省了买药钱,你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一个人的日子随便能好过到哪里去?
胡掌柜很想这么说。
妇人以前生气时也说过类似的话,他都是这般回怼过去,此时却心慌得厉害,再不去反驳什么,只是嗯嗯地点头应下。
妇人又犯起唠叨的毛病,不停说这说那,胡掌柜全盘应下。
妇人还提到了他们的孩子。
他们夫妻膝下有两个儿子,都已各自成家,本来像正常家庭那样关系和睦,但随着前些年胡掌柜被骗,家产地产田产全都付诸东流,还倒欠了许多外债,迫于生活的压力下,两个儿子纷纷和他撇清了关系。
随着胡掌柜夫妻二人进入黑市,更是好些年没有联系了。
“你不要怪他们,也不要再端着架子了。”
妇人断断续续地说着。
“好、好,过两年我就去找他们。”
胡掌柜轻轻拍打着她的手背,笑着答应。
……
……
黑暗里不时有动静传来,天穹不时有剑光划过,时间在夫妻二人的对话中缓缓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妇人忽然说道:“我想吃肉,就要红烧肉,要肥一些的。”
“记得以前你最喜欢吃那个,却是好多年没有吃过了。”妇人有些怀念。
好多年没吃不是因为穷。
胡掌柜夫妻从来没有真正的穷过,以前在外面做生意,虽不算富裕,但也算得上安康,被骗后倒是苦过两年,但有儿子帮衬,却也没苦到吃喝。再然后来到黑市,夫妻二人做着缝补制衣的布匹生意,同样算不上富裕,但比老杨家肉铺的生意还要好上一些。
不吃是因为妇人的病,沾不得荤腥,胡掌柜便和她一起注意饮食。
“好,我这就去买。”
胡掌柜对她说道,赶紧向门外跑去。
踏出铺门的瞬间,他再也止不住眼泪,挥洒在晨间稀薄的雾气里。
北十九巷没有红烧肉卖,胡掌柜便去杨记肉铺那里端了一碗肉汤,又去不远处的包子铺买了一屉肉包子,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里。
百余步的距离,即便天气寒冷,肉汤和包子都还在汩汩冒着热气,香味扑鼻。
可惜还是晚了。
妇人靠在床边,闭着双眼,嘴角带着笑意,已经没有了呼吸。
胡掌柜的身体僵了一瞬,几乎端不住手里的汤碗,汤碗里冒出的热气打在他的脸上。
他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哭得大声,也没有想象中撕心裂肺的疼痛。
他只是眼圈发红,嘴唇微微发抖,缓缓走到床边坐下。
把桌子也搬到床边,取出怀里的包子,就着肉汤一点点下肚。
包子的油水很重,汤汁顺着他的嘴角滴进肉汤里,为肉汤添上更多油腥。
胡掌柜没注意到这些,他只觉得肉汤和包子都很香,继而心里生出满满的悔意,前月过年时妇人询问要不要买点肉,自己怎么就拒绝了她呢?想着这些,他的眼神稍显涣散,握着筷子的手指关节有些发白。
“胡掌柜在吗?给我这棉衣补补----”
前铺忽然传来客人询问的声音。
胡掌柜醒过神来,抹去眼眶里残留的泪水,轻轻为妇人盖上被子,应道:
“在,在!来咯!”
他的声音依然是那般响亮,带着北地人特有的豪爽。
胡掌柜擦去嘴角的油渍,整理了下发乱的衣领,起身向铺子里走去。biqμgètν
……
……
无名药铺中,正在整理医案的谢周停顿片刻,察觉到了那道生机的流逝。
谢周轻轻叹了口气,那半枚丹药最终只是将妇人的命多吊了大半个时辰。
时间不长,但或许能让夫妻二人道个别。
想着胡掌柜那隐藏在平静下的绝望的眼神,谢周生出许多感慨。
这片黑暗里常住着接近三十万人,每天都会有不知多少条生命逝去。
就在半个时辰前,多宝楼的信差给他送来一条统计出来的消息。
昨晚因为拍卖会引起的整夜的纷乱过去,多宝楼附近一共死去了八十七个人。
玄元子师兄弟四人,祝林师兄弟四人,七色天的食尸鬼,大罗教的程长老和金城教主,镇守黑暗十年的守夜人……
包括那些被战斗波及至死的倒霉家伙,他们每个人都或大或小的算是一方人物,在这片黑暗里留下过更多的足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远比胡家妇人值得重视的多。
但他们的死亡带给谢周的感触,远没有胡家妇人来得更多。
而且无论如何,有一点他们永远也比不上胡家妇人。
那便是这世上还有深爱着她、真正为她的离去感到悲伤和痛苦的人。
元宵洞悉不到妇人的死亡,但她却能从谢周的眼神中读出答案,有些难过地走到谢周身边。
谢周揉了揉她的头发。
元宵说道:“我来黑市两年多,看见过很多人死去,还以为早已习惯。”
乃至在遇见谢周之前,她都觉得生命脆弱如纸,死亡再正常不过。
谢周看着她,说道:“人只能习惯与自己无关的死亡。”
如果元宵不曾和胡家妇人相识,如果元宵身上的衣服不是由胡家妇人制作,如果元宵没有见到先前的胡掌柜,没有从胡掌柜的眼中看到极致的痛苦,那么她当然不会有这些感怀。
元宵忽然想起谢周写在死亡名册扉页的那段话,说道:“就像那副《丧乱贴》一样?”
谢周点了点头,说道:“离别是悲伤的事情,死亡是最大的离别。”
元宵说道:“那怎么样才能不离别?”
难道要战胜时间吗?
难道要达到传说中的永生不死吗?
谢周摇了摇头,对她说道:“不必考虑太多,着重于眼前就够了。”
元宵“嗯”了一声,忽然看着谢周的眼睛,说道:“那我要永远跟掌柜在一起。”
谢周笑了笑,伸出食指点了点她的脑门,说道:“永远便是太多。”
“那什么是眼前?”看着掌柜的笑容,元宵沉闷的心情得到许多缓解。
谢周想了想,看着她说道:“你的书背完了吗?今天写了多少字?”
……
……
随着天时移转,陆续有人来到无名药铺问诊,元宵自然无法再写字背书。
这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让许多住在附近的普通人都感染了风寒,伴随着发热的现象。
谢周今天足足看诊了三十多个病例,直到下午申时才送走最后一人。ъitv
谢周照例交待了元宵两句,离开了无名药铺,重新走进多宝楼。
大罗教诸事也已经处理完毕。
罗护法以叛教的名义,处死了三十多个参与布置金母锁天阵的教徒。
罗瀚带人搜刮了包括富贵门在内的八间赌场和三座青楼,抢走了里面所有值钱的物什,用来赏赐昨晚立功的手下。
至于地盘罗瀚没有接收的打算,总坛的人手一直都不够用,即便把地盘弄到手,他们也无法派人过去打理。
总坛的产业有多宝楼一处就够了。
单是昨天一个晚上的收入,就足够维持大罗教运转十年。
“徐老在三楼等你。”吕墨兰早知道谢周会来,看着他说道。
说来奇怪,来到黑市近三个月,谢周还不曾踏进九狱楼一步。
且作为九狱楼的主人,徐老与谢周的几次会面也都是在多宝楼,而不是九狱楼。
谢周没有思考太多,只认为是自己还没有完全得到徐老的认可。
来到三层,推开那扇熟悉的房门,便看到徐老和焦状元的身影。
徐老一袭黑衣,双手负背看着窗外,眼神一如既往的深邃,看不出情绪。
焦状元背着重剑站在徐老身后,保持着三尺左右的距离。
“我已经知道昨晚发生的一切,你做的不错。”徐老转过身看着谢周说道。
他说的是谢周救罗护法的事情。
九狱楼与多宝楼联系很深,相对应的,与大罗教总坛自然关系密切。
如果罗永寿身死,多宝楼沦陷,后果严重到就连徐老都不敢设想。
“徐前辈谬赞,我只是做了我认为正确的事情罢了。”
谢周回了一句,随后用稍显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徐老身后的焦状元。
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