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这个大娘很会来事,知道该怎么拿捏外人的痛点,也舍得放下自己的尊严,难怪能在平康坊混的如鱼得水。
问题在于,张季舟根本不吃她这一套。
掌管太医署二十余年,游历江湖十余年,坐诊黑市七年,他见过的人和事太多了。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张季舟眯了眯眼,给了谢周一个眼神——打晕她,让她闭嘴。
谢周明白老人的意思,他也是一样的想法。
剑随意动,一道清风般的剑气,从谢周的指尖生出。
呼!
这道剑气朝大娘的眉心奔去,并不锋利,但足够浑厚,控制在能将其击晕而不伤及性命的范围内。
然而。
意想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在剑气来临的刹那,一道泛着白光的屏障忽然从大娘的身上浮现。
剑气撞到屏障上,化为虚无,然后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大娘后知后觉,眼神变得极度惊恐。
她哪里知道谢周只是想打晕她,看到扑面而来的剑气,她只当谢周要杀了她!
好狠的心!
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大娘心思急转,眼神变得凶狠起来,猛地拍起了铁栏,大声喊道:
“劫狱了!有人劫狱了!”
“大家都醒醒,有人劫狱了!”
“刑部,刑部的人呢?快来快来,这里有人越狱了!”
寂静的牢房被铁栏震动的声音、以及大娘的喊叫声打破。
谢周和张季舟都愣了一瞬。
谁会想到,一个犯人,身上竟然有一品强者赐予的庇护?
但现在显然不是思考的时候,谢周没时间去打破这层庇护,不再理会这个疯狂的大娘,当机立断,背起老人就往牢房外奔去。
看着他们仿佛落荒而逃的场景,大娘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更加疯狂的拍打起铁栏,叫喊声也越来越大,近乎嘶吼。
黑暗中的牢房里响起一道又一道的声音,那是犯人们被惊醒,一个个都站了起来。
或许是存了和大娘一样的心思,或许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也或许是想把事情闹的更大,很多人加入了嘶吼和拍打铁栏的行列,伴随着极其难听的污言秽语,牢房一时间好像成了最繁华的闹市,喧哗到了极点。
……
……
刑部的监牢周围并未布置阵法,所以并不隔音,里面的骚动很快传到了外界。
左侧牢房守门的卫兵仍处在昏迷中,右侧牢门的两个卫兵被吵声惊醒,瞬间打起了精神,挺直腰背,握紧了手里的铁枪,然后趴在牢门的铁窗上,朝里面望去。
越狱了!
有人越狱了!
他们听到了里面的嘶吼。
两人被吓了一跳,互相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茫然无措。
大晚上的,怎么会有人越狱?
他们不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但看到这么大的动静,明白应该真是有人越狱了不假。ъitv
该怎么办?
两人再次对视,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唾沫。
别看他们在刑部当值多年,可哪里遇到过这种情况?
还是那句话,刑部的监牢并不重要,里面的犯人大多也不受重视,至少在他们的认知里,刑部从来没有出现过劫狱、越狱这种严重违反大夏律的恶行。
他们没有牢门的钥匙。
好在他们没有牢门的钥匙。
这是最好的台阶,两人一个在原地守着,另一个赶去报告上级。
事实上,不需要谁去报告,这深更半夜的,牢房里的动静响遍了整个刑部。
那几个亮着灯火的房间,里面的人纷纷推门而出,皱着眉头,一边疑惑一边朝牢房走去。
还有七八个卫兵,从各自的值守处赶来。
某间房内。
穿着华贵棉袍的年轻人坐在书桌前,听着外面的动静,笑着说道:“还真是来了。”
“舅父,醒醒!”他放下书卷,起身看向躺椅里睡得正香的刑部尚书曹庸。
“怎么,天亮了吗?”曹庸打着哈欠,揉着睡眼,从椅子里坐了起来。
“你倒是睡得挺死。”年轻人正是李氏三皇子,晋王李彻,指着门外笑道:“你听外面,应该是救张季舟的人来了。”
“还真是来了。”曹庸发出了和李彻一样的感慨,神色有些严肃。biqμgètν
甥舅两人之所以小年夜都没有回府,就是因为猜到今晚会有人来救张季舟,才在此留宿。
曹庸推开房门,深冬半夜的冷风吹得他一个激灵,不悦道:“动静怎么会这般大……”
李彻叹了口气,好生无奈道:“谁知道呢?这下想装糊涂都不可能了。”
曹庸紧了紧棉袄,也跟着叹了口气。
张季舟留在刑部大牢,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烫手山芋,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
所以曹庸无比希望有人能把张季舟救走,为此,他特意把几个实力最弱的卫兵安排到今晚轮值。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用“有江湖人士劫狱,将张季舟强行掳走”的借口,一方面送走了张季舟这尊大神,一方面也堵住了燕白发和乌朋的嘴,两全其美,岂不善哉?
可没想到,这个来劫狱的家伙,竟然这么的不专业!
搞这么大动静,生怕外人不知道是吗?
“舅父在此稍待,我过去瞧瞧。”
李彻走出房门,在棉衣外又披了一件大氅。
“你不准去!”
曹庸当然不同意,万一有危险怎么办?李彻是他外甥不假,同时却也是尊贵的晋王殿下,倘若在刑部出了事,他一个刑部尚书,可扛不住上面的怒火。
“无妨。”李彻笑着摆了摆手,完全不理会他的阻拦,直接向牢房那边走了过去。
曹庸苦笑一声,回屋取了件大氅披上,小跑跟了上去。
……
……
刑部所在的街道上,安静被打破,叫嚣声和漫骂声混成一团。
声音很快传到对面,左骁卫官署随之亮起了许多灯火,听到动静的参军皱眉走出房门,心想这大半夜的,刑部搞什么鬼?
一边派手下前去询问,一边吆喝上今夜值守的队伍,准备过去帮忙。
如今左骁卫将军与刑部尚书的关系极好,在朝中抱成一团。
加上双方的官署处在同一条街道,大门正对,所以左骁卫的将士和刑部的官员也都走得很近,和刑部相互照应,俨然成了左骁卫的分内之事。
另一边。谢周背着张季舟,用最快的速度出了牢房,却没有按原路返回。
他的精神力尽数释放,在他的感知中,分明有几道强大的气息出现在刑部的大门外面,应该是左骁卫中的强者。
好在刑部大门紧闭,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前,这些人不会入内。
这就给了谢周离开的机会。
“张老先生,咱们得抓紧了。”
谢周扭头对背后的张季舟说了一句,然后朝左侧奔去,速度极快,如果是不曾修行的普通人,只能看到一连串的虚影。
但他还是没能逃掉。
前方的视线中,忽然出现了一个披着大氅,衣着华贵的年轻人,朝这边看来。
这个年轻人仿佛提前就预知了他的逃跑路线,提前在此处等着他。
当看到年轻人的面容时,谢周愣了一下。
竟然是他?
四年前,观星楼落成之日,姜御受邀前去观礼,谢周随行。
那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一场盛会,不仅皇帝陛下亲自主持,更有岱岳星君、青山和正一派的掌门真人、圣贤城柳城主、少林道真方丈等轮番致辞,不可谓不热闹。
那些随长辈而来的各大门派世家的年轻一代,自然而然地聚到了一起,然后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了许多比斗。
当然这里的比斗,并非那种刀光剑影的血斗,而是类似于诗会那种文斗……下棋、音律、书画、词赋这种闲趣才是众人的比拼方式。
谢周兴起,报名参加了棋战,可惜当年他的算力不足,最后在八晋四的比拼中,输给了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知道,对方是李氏皇族的三皇子,封晋王,单名一个彻字。
谢周有些想不通,李彻为何会在这?
既然是成年皇子,此时此刻,难道他不该在晋王府中吗?biqμgètν
还有,先前他为何会没有察觉到李彻的到来?
外界传言三皇子李彻是个不懂修行的普通人,难不成这是他的伪装?
在极短的时间里,谢周思考了很多问题,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李彻出手拦截,他能带着张季舟逃过去吗?
看着李彻华贵的棉袍,没有一丝气息流露,就好像真的是一个普通人。
但谢周明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现在自己面前,足以证明李彻的速度比他更快,境界很可能也比他更高。
今晚恐怕真得交待了,不仅如此,如果被李彻识破身份,连带青山的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然而,就在谢周思考该如何应对时,李彻有了动作。
他没有对谢周出手,而是转过身,双手抱怀,看向了夜空。
“今晚的月亮……喔不,今晚的天气真是不错!正所谓月黑风高……”
这一刻,李彻好像化身为诗人,故作老态,用老气横秋的口吻便要赋诗一首。
可惜憋了半晌,也没有一句好词,而且今晚哪有月亮,天气更是谈不上好。
他只是故意装作没看见谢周罢了。
谢周愣了一瞬,深深地看了李彻一眼,来不及思考其中的原因,压了压帏帽,背着张季舟从围墙跃了出去。
李彻也不再念诗,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沉默了很长时间。
问题在于,张季舟根本不吃她这一套。
掌管太医署二十余年,游历江湖十余年,坐诊黑市七年,他见过的人和事太多了。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
张季舟眯了眯眼,给了谢周一个眼神——打晕她,让她闭嘴。
谢周明白老人的意思,他也是一样的想法。
剑随意动,一道清风般的剑气,从谢周的指尖生出。
呼!
这道剑气朝大娘的眉心奔去,并不锋利,但足够浑厚,控制在能将其击晕而不伤及性命的范围内。
然而。
意想中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在剑气来临的刹那,一道泛着白光的屏障忽然从大娘的身上浮现。
剑气撞到屏障上,化为虚无,然后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大娘后知后觉,眼神变得极度惊恐。
她哪里知道谢周只是想打晕她,看到扑面而来的剑气,她只当谢周要杀了她!
好狠的心!
既然你们不仁,就别怪我不义了!
大娘心思急转,眼神变得凶狠起来,猛地拍起了铁栏,大声喊道:
“劫狱了!有人劫狱了!”
“大家都醒醒,有人劫狱了!”
“刑部,刑部的人呢?快来快来,这里有人越狱了!”
寂静的牢房被铁栏震动的声音、以及大娘的喊叫声打破。
谢周和张季舟都愣了一瞬。
谁会想到,一个犯人,身上竟然有一品强者赐予的庇护?
但现在显然不是思考的时候,谢周没时间去打破这层庇护,不再理会这个疯狂的大娘,当机立断,背起老人就往牢房外奔去。
看着他们仿佛落荒而逃的场景,大娘毫不客气地嘲笑起来,更加疯狂的拍打起铁栏,叫喊声也越来越大,近乎嘶吼。
黑暗中的牢房里响起一道又一道的声音,那是犯人们被惊醒,一个个都站了起来。
或许是存了和大娘一样的心思,或许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也或许是想把事情闹的更大,很多人加入了嘶吼和拍打铁栏的行列,伴随着极其难听的污言秽语,牢房一时间好像成了最繁华的闹市,喧哗到了极点。
……
……
刑部的监牢周围并未布置阵法,所以并不隔音,里面的骚动很快传到了外界。
左侧牢房守门的卫兵仍处在昏迷中,右侧牢门的两个卫兵被吵声惊醒,瞬间打起了精神,挺直腰背,握紧了手里的铁枪,然后趴在牢门的铁窗上,朝里面望去。
越狱了!
有人越狱了!
他们听到了里面的嘶吼。
两人被吓了一跳,互相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茫然无措。
大晚上的,怎么会有人越狱?
他们不清楚现在是什么情况,但看到这么大的动静,明白应该真是有人越狱了不假。ъitv
该怎么办?
两人再次对视,不约而同地咽了口唾沫。
别看他们在刑部当值多年,可哪里遇到过这种情况?
还是那句话,刑部的监牢并不重要,里面的犯人大多也不受重视,至少在他们的认知里,刑部从来没有出现过劫狱、越狱这种严重违反大夏律的恶行。
他们没有牢门的钥匙。
好在他们没有牢门的钥匙。
这是最好的台阶,两人一个在原地守着,另一个赶去报告上级。
事实上,不需要谁去报告,这深更半夜的,牢房里的动静响遍了整个刑部。
那几个亮着灯火的房间,里面的人纷纷推门而出,皱着眉头,一边疑惑一边朝牢房走去。
还有七八个卫兵,从各自的值守处赶来。
某间房内。
穿着华贵棉袍的年轻人坐在书桌前,听着外面的动静,笑着说道:“还真是来了。”
“舅父,醒醒!”他放下书卷,起身看向躺椅里睡得正香的刑部尚书曹庸。
“怎么,天亮了吗?”曹庸打着哈欠,揉着睡眼,从椅子里坐了起来。
“你倒是睡得挺死。”年轻人正是李氏三皇子,晋王李彻,指着门外笑道:“你听外面,应该是救张季舟的人来了。”
“还真是来了。”曹庸发出了和李彻一样的感慨,神色有些严肃。biqμgètν
甥舅两人之所以小年夜都没有回府,就是因为猜到今晚会有人来救张季舟,才在此留宿。
曹庸推开房门,深冬半夜的冷风吹得他一个激灵,不悦道:“动静怎么会这般大……”
李彻叹了口气,好生无奈道:“谁知道呢?这下想装糊涂都不可能了。”
曹庸紧了紧棉袄,也跟着叹了口气。
张季舟留在刑部大牢,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烫手山芋,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
所以曹庸无比希望有人能把张季舟救走,为此,他特意把几个实力最弱的卫兵安排到今晚轮值。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用“有江湖人士劫狱,将张季舟强行掳走”的借口,一方面送走了张季舟这尊大神,一方面也堵住了燕白发和乌朋的嘴,两全其美,岂不善哉?
可没想到,这个来劫狱的家伙,竟然这么的不专业!
搞这么大动静,生怕外人不知道是吗?
“舅父在此稍待,我过去瞧瞧。”
李彻走出房门,在棉衣外又披了一件大氅。
“你不准去!”
曹庸当然不同意,万一有危险怎么办?李彻是他外甥不假,同时却也是尊贵的晋王殿下,倘若在刑部出了事,他一个刑部尚书,可扛不住上面的怒火。
“无妨。”李彻笑着摆了摆手,完全不理会他的阻拦,直接向牢房那边走了过去。
曹庸苦笑一声,回屋取了件大氅披上,小跑跟了上去。
……
……
刑部所在的街道上,安静被打破,叫嚣声和漫骂声混成一团。
声音很快传到对面,左骁卫官署随之亮起了许多灯火,听到动静的参军皱眉走出房门,心想这大半夜的,刑部搞什么鬼?
一边派手下前去询问,一边吆喝上今夜值守的队伍,准备过去帮忙。
如今左骁卫将军与刑部尚书的关系极好,在朝中抱成一团。
加上双方的官署处在同一条街道,大门正对,所以左骁卫的将士和刑部的官员也都走得很近,和刑部相互照应,俨然成了左骁卫的分内之事。
另一边。谢周背着张季舟,用最快的速度出了牢房,却没有按原路返回。
他的精神力尽数释放,在他的感知中,分明有几道强大的气息出现在刑部的大门外面,应该是左骁卫中的强者。
好在刑部大门紧闭,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之前,这些人不会入内。
这就给了谢周离开的机会。
“张老先生,咱们得抓紧了。”
谢周扭头对背后的张季舟说了一句,然后朝左侧奔去,速度极快,如果是不曾修行的普通人,只能看到一连串的虚影。
但他还是没能逃掉。
前方的视线中,忽然出现了一个披着大氅,衣着华贵的年轻人,朝这边看来。
这个年轻人仿佛提前就预知了他的逃跑路线,提前在此处等着他。
当看到年轻人的面容时,谢周愣了一下。
竟然是他?
四年前,观星楼落成之日,姜御受邀前去观礼,谢周随行。
那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一场盛会,不仅皇帝陛下亲自主持,更有岱岳星君、青山和正一派的掌门真人、圣贤城柳城主、少林道真方丈等轮番致辞,不可谓不热闹。
那些随长辈而来的各大门派世家的年轻一代,自然而然地聚到了一起,然后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了许多比斗。
当然这里的比斗,并非那种刀光剑影的血斗,而是类似于诗会那种文斗……下棋、音律、书画、词赋这种闲趣才是众人的比拼方式。
谢周兴起,报名参加了棋战,可惜当年他的算力不足,最后在八晋四的比拼中,输给了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知道,对方是李氏皇族的三皇子,封晋王,单名一个彻字。
谢周有些想不通,李彻为何会在这?
既然是成年皇子,此时此刻,难道他不该在晋王府中吗?biqμgètν
还有,先前他为何会没有察觉到李彻的到来?
外界传言三皇子李彻是个不懂修行的普通人,难不成这是他的伪装?
在极短的时间里,谢周思考了很多问题,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如果李彻出手拦截,他能带着张季舟逃过去吗?
看着李彻华贵的棉袍,没有一丝气息流露,就好像真的是一个普通人。
但谢周明白,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出现在自己面前,足以证明李彻的速度比他更快,境界很可能也比他更高。
今晚恐怕真得交待了,不仅如此,如果被李彻识破身份,连带青山的名声都会受到影响。
然而,就在谢周思考该如何应对时,李彻有了动作。
他没有对谢周出手,而是转过身,双手抱怀,看向了夜空。
“今晚的月亮……喔不,今晚的天气真是不错!正所谓月黑风高……”
这一刻,李彻好像化身为诗人,故作老态,用老气横秋的口吻便要赋诗一首。
可惜憋了半晌,也没有一句好词,而且今晚哪有月亮,天气更是谈不上好。
他只是故意装作没看见谢周罢了。
谢周愣了一瞬,深深地看了李彻一眼,来不及思考其中的原因,压了压帏帽,背着张季舟从围墙跃了出去。
李彻也不再念诗,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沉默了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