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周道务的讲解,李慎也算明白薛仁贵说的意思。
其跟以战养战的说法差不多,并且还指出了战争导致国家衰败的主要原因。
穷兵黩武,前朝不就是如此?
孙子兵法里还提出了方法,就是取敌国资源来养活自己,就算是战事不利,也可以消耗敌国大批的物资。
按照李慎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将战场放在别的国家,随便打,打的稀巴烂也无所谓。
就算最后打输了,退回来就是了,自己这边没有一点损失。
原来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掌握了这种流氓打法。
“启禀王爷,臣倒是觉得,或许不久之后,前方会回来押运一次粮草。”
王玄策突然开口道。
“哦?这是为何?”李慎有些好奇,三人看向王玄策。
“王爷,这次进攻的焉耆和龟兹都是小国,物资贫瘠,想来也得不到太多的物资补给。
若是继续西行,攻打的也都是一些弹丸之地。
我大唐西征军加上徭役的百姓多达十数万人,恐怕这些小国难以支撑的住。”
王玄策开始给三人解释。
李慎听后点点头,
“你说的不错,分析的很有道理,本王将那些徭役给忘记了。
按照你这么说的确需要补给。
这些小国虽然地处商道上,比较富裕一些,可若是他们选择坚壁清野,我大唐军也会很麻烦。”
最主要的还是粮食问题,目前也就只有大唐才刚刚解决粮食问题没几年。
其他的地方粮食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连吐蕃,天竺这些大一些的国度都解决不了,就更不要说这些小国了。
就算是大唐,也不是每个地方都粮食充足,还需要朝廷把富裕地方的粮食调集到贫瘠的地区,比如蜀地这种山多的地方。
这样看来,前方的确要回来运送一批粮草上去。
“本王还想去边关一趟,这里的事情要尽快安排完。”李慎看了一眼外面的街道。
“王爷,我们没有必要去边关,那里不太安全,不如就在西州坐镇等候前方消息。”
王玄策已经是第二次劝阻。
越往边关越乱,越不安全。
“哎呀,站的腰疼,我们进去说话。”李慎先是拍了拍自己的腰,然后跳下椅子。
带着众人来到书房。
吩咐人上茶,李慎开口说道:
“本王去边关是本王早就决定的事情,既然陛下让本王来这里,那就彻底的巡查一遍。
西州都这么乱,边关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正好借此机会去肃清吏治。
而且也是为了引那支穿边军装备的叛军出来。”
“可是王爷,这恐怕不妥。”李慎话音刚落,王玄策便出言否定。
“为何不妥?”李慎立刻质问。
自己还没去做呢,就被否定了。
“回王爷,臣说不妥,是说王爷想要去边军肃清吏治。
边军隶属折冲府,归朝廷直接管辖。
就连都护府也只是协同关系。
王爷是西州府的代理刺史,西州府的案子还有情可原,但边军的事情恐怕.....”
说到这王玄策戛然而止,意思却很明显,边军你管不着,跟你没关系。
李慎听后一皱眉,他不怀疑王玄策说的话,王玄策比自己懂得大唐的律法。
他皱眉是因为他的计划好像行不通了,本来他还准备故技重施,去边军那里再捞一笔,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要落空了。
想了良久,李慎还是说道:
“那本王也要去边关看一看,将事情调查清楚,回去后上报朝廷。
况且万一将那伙人引出来呢。”
看到纪王这么坚决,王玄策也只能不再多说。
李慎看到三人没有反对意见,于是一拍手:
“好了,既然意见统一,那就说说接下来的事情。
剿灭叛军的事情不要停,我们只是捣毁了一处聚集地,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为了确保本王走了以后没有后顾之忧,要加强对叛军的围剿。
这件事玄策你去通知西州府的官员。”
“是!臣领命。”王玄策起身行礼。
“仁贵,命令侍卫营检查装备,好好休整,随时准备跟本王离开。
这次要将我们的秘密武器都带上,以防万一。”李慎又看向薛仁贵。
“是,臣领命。”薛仁贵同样起身。
李慎的目光落在了周道务的身上:
“道务,你先安顿好这次的伤兵,还有阵亡将士的抚恤发放。
留下一些人照顾,剩下的人也要跟本王一起去边关。”
“是,下官领命。”周道务随之起身行礼。
“好,那就各司其职去吧。”最后李慎大手一挥,三人全都去忙自己的事情。
只留下李慎坐在那默默的发呆。
“王爷,运回来的物资已经清点完毕,只是.....”这时,石头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账簿。
“只是什么?”李慎沉声道。
“只是,这里的库房已经放不下了,奴婢已经将所有没人住的空房都占用了,还剩下不少。”
石头回道。
“放不下了?”李慎听到这个消息,没有兴奋,反而也跟着发愁起来。
“要不再买几个宅子?”李慎问询道。
“王爷,我们这处大宅已经很大了,没必要再买了。”石头提醒道。
他们这个地方基本都被他自己占用了,旁边的人也不会卖宅子。
“这次的收获如何?”李慎先问了问收获。
“回王爷,奴婢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几万贯的样子。”
“才十几万贯?”听到石头的话,李慎多少有些失望。
他还以为这次摸了一条大鱼,没想到这么穷。
“这样,将粮食分发给徭役的百姓吧,至于这次我们缴获的物资,我们留下一半,剩下的你派人都装上马车,
本王跟西州府说一声,让他们押运回长安城,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朝廷的。”
一切缴获要归功,古代其实也是如此,李慎留下一半,三成是准备给所有人的集体奖励,李慎答应过的。
而剩下两成归李慎自己所有,自己好歹也算一个将军。
最后五成李慎决定给朝廷,分赃完毕。
(刚写完,要去挂吊水了。各位辛苦点点催更。)
通过周道务的讲解,李慎也算明白薛仁贵说的意思。
其跟以战养战的说法差不多,并且还指出了战争导致国家衰败的主要原因。
穷兵黩武,前朝不就是如此?
孙子兵法里还提出了方法,就是取敌国资源来养活自己,就算是战事不利,也可以消耗敌国大批的物资。
按照李慎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将战场放在别的国家,随便打,打的稀巴烂也无所谓。
就算最后打输了,退回来就是了,自己这边没有一点损失。
原来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掌握了这种流氓打法。
“启禀王爷,臣倒是觉得,或许不久之后,前方会回来押运一次粮草。”
王玄策突然开口道。
“哦?这是为何?”李慎有些好奇,三人看向王玄策。
“王爷,这次进攻的焉耆和龟兹都是小国,物资贫瘠,想来也得不到太多的物资补给。
若是继续西行,攻打的也都是一些弹丸之地。
我大唐西征军加上徭役的百姓多达十数万人,恐怕这些小国难以支撑的住。”
王玄策开始给三人解释。
李慎听后点点头,
“你说的不错,分析的很有道理,本王将那些徭役给忘记了。
按照你这么说的确需要补给。
这些小国虽然地处商道上,比较富裕一些,可若是他们选择坚壁清野,我大唐军也会很麻烦。”
最主要的还是粮食问题,目前也就只有大唐才刚刚解决粮食问题没几年。
其他的地方粮食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连吐蕃,天竺这些大一些的国度都解决不了,就更不要说这些小国了。
就算是大唐,也不是每个地方都粮食充足,还需要朝廷把富裕地方的粮食调集到贫瘠的地区,比如蜀地这种山多的地方。
这样看来,前方的确要回来运送一批粮草上去。
“本王还想去边关一趟,这里的事情要尽快安排完。”李慎看了一眼外面的街道。
“王爷,我们没有必要去边关,那里不太安全,不如就在西州坐镇等候前方消息。”
王玄策已经是第二次劝阻。
越往边关越乱,越不安全。
“哎呀,站的腰疼,我们进去说话。”李慎先是拍了拍自己的腰,然后跳下椅子。
带着众人来到书房。
吩咐人上茶,李慎开口说道:
“本王去边关是本王早就决定的事情,既然陛下让本王来这里,那就彻底的巡查一遍。
西州都这么乱,边关恐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正好借此机会去肃清吏治。
而且也是为了引那支穿边军装备的叛军出来。”
“可是王爷,这恐怕不妥。”李慎话音刚落,王玄策便出言否定。
“为何不妥?”李慎立刻质问。
自己还没去做呢,就被否定了。
“回王爷,臣说不妥,是说王爷想要去边军肃清吏治。
边军隶属折冲府,归朝廷直接管辖。
就连都护府也只是协同关系。
王爷是西州府的代理刺史,西州府的案子还有情可原,但边军的事情恐怕.....”
说到这王玄策戛然而止,意思却很明显,边军你管不着,跟你没关系。
李慎听后一皱眉,他不怀疑王玄策说的话,王玄策比自己懂得大唐的律法。
他皱眉是因为他的计划好像行不通了,本来他还准备故技重施,去边军那里再捞一笔,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要落空了。
想了良久,李慎还是说道:
“那本王也要去边关看一看,将事情调查清楚,回去后上报朝廷。
况且万一将那伙人引出来呢。”
看到纪王这么坚决,王玄策也只能不再多说。
李慎看到三人没有反对意见,于是一拍手:
“好了,既然意见统一,那就说说接下来的事情。
剿灭叛军的事情不要停,我们只是捣毁了一处聚集地,难免会有漏网之鱼。
为了确保本王走了以后没有后顾之忧,要加强对叛军的围剿。
这件事玄策你去通知西州府的官员。”
“是!臣领命。”王玄策起身行礼。
“仁贵,命令侍卫营检查装备,好好休整,随时准备跟本王离开。
这次要将我们的秘密武器都带上,以防万一。”李慎又看向薛仁贵。
“是,臣领命。”薛仁贵同样起身。
李慎的目光落在了周道务的身上:
“道务,你先安顿好这次的伤兵,还有阵亡将士的抚恤发放。
留下一些人照顾,剩下的人也要跟本王一起去边关。”
“是,下官领命。”周道务随之起身行礼。
“好,那就各司其职去吧。”最后李慎大手一挥,三人全都去忙自己的事情。
只留下李慎坐在那默默的发呆。
“王爷,运回来的物资已经清点完毕,只是.....”这时,石头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账簿。
“只是什么?”李慎沉声道。
“只是,这里的库房已经放不下了,奴婢已经将所有没人住的空房都占用了,还剩下不少。”
石头回道。
“放不下了?”李慎听到这个消息,没有兴奋,反而也跟着发愁起来。
“要不再买几个宅子?”李慎问询道。
“王爷,我们这处大宅已经很大了,没必要再买了。”石头提醒道。
他们这个地方基本都被他自己占用了,旁边的人也不会卖宅子。
“这次的收获如何?”李慎先问了问收获。
“回王爷,奴婢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十几万贯的样子。”
“才十几万贯?”听到石头的话,李慎多少有些失望。
他还以为这次摸了一条大鱼,没想到这么穷。
“这样,将粮食分发给徭役的百姓吧,至于这次我们缴获的物资,我们留下一半,剩下的你派人都装上马车,
本王跟西州府说一声,让他们押运回长安城,这些东西本来就是朝廷的。”
一切缴获要归功,古代其实也是如此,李慎留下一半,三成是准备给所有人的集体奖励,李慎答应过的。
而剩下两成归李慎自己所有,自己好歹也算一个将军。
最后五成李慎决定给朝廷,分赃完毕。
(刚写完,要去挂吊水了。各位辛苦点点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