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里的河沙质量极为优良,用于修造建筑最合适不过。

  村民们分工明确,捞沙子的捞沙子。

  撬石头的撬石头。

  水泥钢筋一早就被镇上的老板送来了。

  于是,又分一部分人去拉水泥钢筋。

  这轰轰烈烈的场面,让不少老头子们都感慨起来。

  说是有当年大锅饭那味儿了。

  大家一起轰轰烈烈的做事。

  一起开开心心的吃饭。

  村子的发展较为落后,后来即便到了九十年代,村民们还保留着‘一起做事一起吃饭’的习惯。

  只不过,那时候的经济都是独立了的。

  但谁家要开一块荒地,或者建一栋房子,那必定全村人去帮忙。

  主人家只需准备好饭食即可。

  工钱是不用给的。

  但是,得记住来帮自家干活的人都有谁。

  等下次别人家里也有这种大活儿要干的时候,就必须‘回礼’,也去帮人家做事。

  这种‘礼尚往来’的干活方式一直持续到千禧年之后。

  千禧年后,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人外出打工。

  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根本没办法撑起重大的活计。

  因此,类似建造房子一类事情,便慢慢开始聘请‘专业’的农村建筑工。

  这些建筑工其实就是周边村子里组建起来的一支小队伍。

  一般都是十来个人左右。

  他们名声在外,但凡附近村子有谁家要建造房子,都必定会聘请他们。

  他们承接工地的方式分为半包跟全包。

  半包还需要主人家出力。

  全包则是只需要主人家出钱。

  一开始都是半包的多。

  但后来随着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便渐渐发展成了全包。

  因为是全包的,自然就不需要村民们去帮忙了。

  因此,除了给村里干集体工跟红白事之外,大家都已经鲜少见到这样轰轰烈烈的场面。

  之前不管是修篮球场还是改造村貌,都没有迎来所有村民的集体出动。

  但此次修建水坝不一样。

  水坝关乎生计,关乎大家的口粮。

  就连李国泰这个年纪最大的老头子都到现场来了。

  他虽然不下场干活,但在旁边帮大家递些工具拿些水什么的,还是可以的。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

  只一天时间下来,村民们就修了十来个小水坝。

  水坝的高度约莫只有两米左右,宽度不足五米。

  是实实在在的小水坝。

  因为河面本身就这么宽,高低落差的地方,也只有这么高。

  不过,有了这十来个水坝,往后不管遇到多大的旱灾,他们都不必担心河床里的水位不够高了。

  黄昏收工的时候,村民们又都聚在河岸边上。

  一起抹着汗水,脸上难掩疲惫,但又笑意盈盈。

  他们望着自己辛劳一日的成果,原本疲惫的双目便渐渐亮了。

  唐彩军道:“今天辛苦是真辛苦。但是,只要想到往后许多年,咱们都不必再担心干旱,就值得了。”

  唐义新也说:“是啊,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晚上就去我家吃饭吧。”

  李富安忙道:“不用,青峰说了,他今天没来干活,觉得不好意思,让大家晚上都去他家吃饭。”

  “他已经准备好饭菜了,大家先把工具拿回自己家里,然后就去他家。”

  “对。”傻牛说,“去师公家吃饭,有肉。”

  李国泰捂着老腰说道:“青峰事情多,他不来我们都能理解。”

  “况且,村貌改造他出了那么多钱,今天听说咱们修水坝,又出了那么多钱,他就是坐在一旁磕着瓜子看咱们干活,我都服气。”

  其他人纷纷笑了起来。

  昨晚李青峰没去开会。

  但今天中午却亲自给村长送了十万块钱过去。

  说是用于修建水坝。

  得知水坝的钱已经够了之后,又说将那十万块钱放入村里的账目中。

  让绿水村的村委会自己看着支使。

  既然他已经把钱拿出来了,自然不会拿回去。

  青峰的大手笔让众人很是服气。

  不过,即便他此次不捐款,大家也一样服气。

  说句真心实意的话,在场的人里,有谁没受过他的恩惠?

  没有!

  根本就没有。

  所有人的日子都因为他的存在而越来越好。

  所以即便昨晚没看到李青峰参加会议,今天早上又没看到李青峰出工。

  大家也没有半点抱怨的意思。

  要是换做其他人这样,肯定有人在暗地里说这人不厚道。

  毕竟全村人都出动的事情,就你不出动,你好意思?

  但如果这人是青峰的话,那就没事了。

  李青峰今天之所以没去做事,主要是因为作坊那边有些忙不过来。

  虽然现在机器已经用起来了,但机器只能和面。

  而莫欣怡这几天都没办法来作坊做事。

  本来她已经回村,但因为县城医院里的冯老太闹得很厉害。

  她不得不折返医院。

  原先她在作坊里并不算动作最麻利的那一个。

  但她这人做事情有条不紊,少了她,还真让作坊里的众人都觉得有些吃力。

  因此,李青峰今天一早就去了作坊帮忙。

  有他在,就把这些天欠下的订单都补齐了。

  到了下午的时候,李青峰终于从作坊里抽身。

  本想再去跟村民们一起做事,可仔细想想,又觉得与其再去凑这个热闹,倒不如给辛苦了一整天的村民们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饭。

  因此,下午他便又进山去准备食物。

  挖了不少山货,又让镇上卖生鲜的老板送了不少肉来。

  村民们从李富安口中得知青峰又准备招待大家,一个个更乐呵了。

  有人道:“青峰还真不愧是青峰,做人做事真的没得说。活该他发财。”

  “是啊,青峰这人难得。”

  村民们闲聊几句后,便有人打算直接去青峰家。

  唐彩军道:“我就不去了,让我妹去,我还得回去照顾两个孩子。”

  他家成员多,有两个小的,还有两个年迈的,不去凑热闹,大家能理解。

  但是,他的话音刚落,另外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也跟着道:

  “我也不去了,你们去吧。”

  “你干什么去啊?”李富安皱眉,“难道你家里也有婆娘等着你回去伺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