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640章 去给九部撑场子

小说: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作者:八零阿涛 更新时间:2025-08-17 08:00:31 源网站:2k小说网
  ();

  陈老办公室。

  陈老放下钢笔,活动着手腕,不时将手放到背后用力捶打两下。

  这人上了年纪,坐的时间一长,后背连着腰都疼。

  “首长,您还是休息一下吧。”

  郭秘书听到捶背的声音从外面走进来,开口关心道。

  陈老听了却是摇头,“这么多事,哪有休息的时间啊。”

  说着还看了眼桌上的资料,再次无奈摇头。

  如今国内情况看上去一片祥和,发展的速度也不慢。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远的不说,就说现如今的经济形势,东边经济发展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西南那里道路不通,老大难。

  西北倒是有农场帮衬着,但也不安稳。

  唯一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那里没了联盟的支持后,发展又有些滞缓,隐隐有被拉开的趋势。

  唯一能够省点心的就是四九城这一圈了。

  经济发展的好,实力也在稳步增长,算是国内发展最好的地方。

  只是,让他一直揪心的是,这种势头搞不好就会因为某些原因而终结。

  胸膛里的心,总有种莫名的不安。

  想到这里,陈老再次看向桌面,那是一份份需要审阅批复的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个工程,一个个项目!

  随后目光落在最上面的文件,长延铁路。

  看到这份文件,陈老严肃的脸色立马变的轻松起来。

  现在铁路进展迅速,尤其是盾构机的加入,让挖掘变得容易快速不说,还让工人的安全得到了保证。

  现场看过的人,没有不说好的。

  尤其是铁道的那群人,看的是两眼激动,双目放光,恨不得立马就变出来几百个,让全国上下都用上。

  最后还是将老黄拉出来顶在前面,这才逃开。

  不过,这条铁路也是牵动了不少人心啊!

  原本上面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却不想让九部误打误撞的,直接加快了进程。

  上面一看有个家伙具备奉献精神,于是就顺水推舟推了一把。

  想到当时杨小涛的神情,陈老心里就是一阵畅快。

  这小子,也该吃点亏了。

  因为,吃亏是福啊!

  哈哈…

  不过又想到这家伙最近挣了不少钱,又有些不得劲。

  就像当家过日子的老父亲,一辈子过得勤勤恳恳,看着儿子挣了点钱,总担心大手大脚的瞎花,总想着帮忙看紧了钱袋子。

  好在现如今的九部,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总算没让他失望。

  收回目光,陈老伸个懒腰,随后对着郭秘书问道,“对了,你们秘书处有没有收到其他消息?”

  “关于联盟玉米的。”

  郭秘书听了回想片刻,立马说道,“最近这段时间,联盟还是老生常谈,就是想要咱们赔偿损失。”

  “哦?现在要多少了?”

  最初时候,联盟开出的赔偿清单里,不仅要华夏将杨村一号的父母本交出去,让他们‘研究’,还有一笔三十万吨的粮食,无偿的那种。

  当然,这只是一部分,后面还有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条目。

  可看到这份清单后,陈老第一句话就是,他奶奶的疯了不成!

  真以为他们是软柿子啊。

  “降低了五万吨,不过其他方面,对方的态度非常坚决,没有任何退缩的意思。”

  郭秘书小声说着,这种事情每天都会关注,可每天都说一遍,也就没了新鲜感。

  而且从陈老的神情上也能看出对这件事的态度。

  主打一个,老子不搭理你。

  “还想要父母本?”

  陈老靠在椅子上,面带嘲讽。

  郭秘书点头,“对方在这上面咬死了就是种子的问题,说是为了防止再出现这种灾难,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

  陈老听后立马忍不住的笑了,“这群家伙,当真可笑!”

  见此,郭秘书也笑起来,“咱们农科院的同志们说了,研究的事咱们这里也能做,而且比他们还能做的更好。”

  “对方被噎的无话可说…”

  陈老听了哈哈笑着,“他们当然无话可说了。”

  “咱们都把证据拿出来了,他们还有啥可说的?”

  说到这里,陈老就想起跟陶老聊天时候的情景。

  当时陶老可是一脸悔恨啊。

  说什么当初就应该将杨小涛搞到他们农科院去。

  那成绩,肯定不会比现在低。

  陈老听了自是谦虚客套,但心里美滋滋的。

  农业上的成就他不清楚,但就这些年的工业建设成果,一个九部就包圆了大半。

  这能力,他是真真实实的看在眼里。

  要说这里面还有啥‘瑕疵’的话,那可能就是年龄了。

  要是杨小涛的年纪跟刘怀民、杨佑宁一样,他也不用现在还在这‘奋斗’了,早就退下清闲清闲了。

  不过,也快了。

  自己再坚持坚持,也就差不多了。

  随后摇摇头,不去想那些琐事,然后也不去想那些烦心事。

  对他来说,现在联盟的事就是烦心事,却不是要紧的事。

  据说,现在联盟内部还是一团糟啊。

  政令不通,怎能扭成一股绳?

  “九部那里最近有啥动静?”

  陈老随意开口问道。

  郭秘书看了下自家首长这神态,心头转动间快速说道,“前一阵听说忙着准备十一庆典。”

  郭秘书说完便不再多言。

  毕竟,这次庆典也不知道是谁的意思,竟然将九部给“忽略”了,这些年还是头一次。

  这也是他说话小心的原因。

  陈老听了,只是失神片刻,随后继续问道,“他们怎么准备的?”

  郭秘书搞不清楚自家老大的态度,于是实话实说道,“九部内部工厂组织游行庆典,听说很热闹。”

  陈老嗯了一声,随后想了片刻开口说道,“你跟九部那通下气,那天我会跟首长一起去的。”

  郭秘书心里咯噔一下,跟首长一起去?

  果然,这就是给九部去撑场子啊。

  受不得委屈。

  心里想着,脸上立马露出笑容,“好,我跟负责的杨主任说一声。”

  话说完,然后又想起一件事,原本不打算说的,可眼下以陈老对九部的态度,他觉得现在说正合适。

  “首长,还有件事我也是刚听说,不知道真假。”

  陈老休息片刻正要拿起文件继续批阅,听到郭秘书这话立马抬头,“什么真的假的,有什么就说。”

  郭秘书立马点头,“首长,我听说,最近这两天,九部的杨部将钳工召集起来,好像要攻克一个难题。”

  “难题?他们又要干啥。”

  老父亲上线,刚夸了几句自家儿子能干,可别又整出什么幺蛾子。

  “这个,听说是为了给新式雷达造一个部件,难度非常高,一般人做不出来。”

  “新式雷达?”

  陈老心里一松,总算不是啥坏事。

  “那做出来了?”

  陈老关心道,郭秘书摇头,“据说杨部亲自尝试了几次,也没有成功。”

  这倒是让陈老惊讶起来。

  在他的印象里,杨小涛最先被人称道的就是一手的钳工技术。

  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当年在西北的时候,就是凭借杨小涛的一手钳工手艺,才解决了外壳的制造问题,后来更是攻克了难关。

  据说,就因为这份贡献,这小子得了一个二等功。

  最最重要的是,还得了一枚‘腾飞’勋章。

  他曾听人说,钳工八级,那是因为钳工只有八级而已。

  如果可以的话,杨小涛的钳工技术已经超过了八级。

  这样能力的家伙,竟然也有做不出来的部件,可见这任务有多难。

  就在陈老沉思的时候,一旁的郭秘书再次开口,“首长,我还听说,杨部之所以这般重视,是因为有位同志.”

  郭秘书将闵东方的事情说完,陈老呼吸一滞,随后又是长长的叹息。

  革命的道路上,总有人不畏生死,走在前面。

  沉默良久。

  “人现在在哪?”

  “被九部用飞机接到四九城了,现在应该在第九人民医院里。”

  陈老听了满意的点点头,可心里又有些堵的慌。

  手上的文件也拿不起来了,放下笔,起身吸气。

  “让小陈备车,去九部。”

  郭秘书听了心道果然。

  同时也隐隐觉察到,这间办公室的下一届主人,很可能就是九部的那一位。

  九部,车间。

  喧嚣的机器声此起彼伏。

  陈冲汉全神贯注的看着面前的电钻,嗡嗡的声音不时响起,而前方墙壁上的十字线就像是一个靶子,让他的精神高度集中。

  钻头靠近十字中心,保持稳定。

  一旁,侯保卫拿着秒表看着时间。

  此刻,维持这个姿势已经过去了三分钟。

  可陈冲汉的额头上却是冒出汗来。

  这J系列的直流交流电两用电钻,本身重量就有六公斤,再加上集中注意力,维持钻头不动,消耗的体力精力可不小。

  也就是陈冲汉体格子健壮些,否则换成侯保卫他们,举着两分钟都受不了。

  “哎呀!”

  “不行了,手抖,撑不住。”

  旁边传来叹息声,侯保卫侧头看了眼,说话的是李伟。

  此刻,邢佳琪上前接过手上的电钻机,同样可惜的说道,“喝口水,再练练。”

  “这一次比上一次多坚持了十秒呢。”

  李伟听了用力点头,“好,一会儿吃饱了,我再试试。”

  “对了,杨部那里咋样?”

  听李伟询问,邢佳琪下意识的看向另一头,就看到杨小涛在那里举着电钻,不时活动着身体。

  “不清楚,但愿能行吧。”

  “走,咱们过去看看。”

  李伟看了眼其他还在坚持的人,心中无奈。

  果然,一个好钳工,必须有副好身体啊。

  侯保卫只是听着两人谈话,然后快速回头看向还在坚持的陈冲汉。

  “加油啊,三分半了,再坚持下。”

  陈冲汉不说话,努力维持着电钻不移动。

  眼睛里更是冒出坚毅。

  这次,可不能比人差。

  尤其是左边的人还在坚持呢。

  沈荣举着手上的电钻,前面墙壁上也有一个十字,钻头对准十字,一动不动。

  身旁还在计时的刘大明同样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