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643章 太忙,不去了

小说: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作者:八零阿涛 更新时间:2025-08-17 08:00:31 源网站:2k小说网
  ();

  四九城,农科院。

  陶老从小轿车上下来,不等关门,就急匆匆的往办公楼里跑。

  而在办公楼前,得到消息的邓院长跟高玉峰以及一群农科院的专家老师立马出来迎接。

  “领导。”

  “老邓啊。”

  两人在台阶上相遇,随后就是用力握着手,更是上下摇摆着,显示出两人内心的激动。

  “搞清楚了?”

  “搞清楚了,联盟今天已经正式发表了通告,并且派出交流团,准备来四九城商议购买粮食的问题。”

  说到这里,陶老环视左右,然后看向众人用深沉的语气说道,“这次,咱们赢了。”

  嗷嗷嗷

  **

  欢呼声跟掌声在一瞬间迸发出来。

  多日来的忐忑与焦虑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痛快的欢呼。

  陶老也跟着众人一起欢笑。

  这段时间,他的心里就跟压着块石头似的,一刻不得安稳。

  每次开会的时候,总有些异样眼光看着他,让他既难受又无奈。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变好了。

  想到这里,陶老从身后秘书手中接过一个盒子,“同志们,上级特意让我告诉大家。”

  “感谢大家的辛苦付出,感谢大家的严谨、科学的革命态度。”

  “感谢大家的牺牲与奉献。”

  **啪

  随后陶老将盒子打开,身前的邓院长看到里面的东西,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那是两张卷起来的奖状。

  而这时候,拿出这个来,无疑说明一件事。

  他们农科院,立功了。

  就在众人的目光中,陶老将其中一卷奖状拿起来,随即打开,脸上笑容不断。

  众人立马跑到台阶下方整齐列队。

  陶老看着众人,尤其是看到邓院长跟高玉峰两人脸上的笑容,不再拿捏立马宣读起来,“根据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同,决定授予此次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侯丽晶同志,个人三等功一次。”

  “啊~”

  人群中传来一声欢呼,然后就是响亮的掌声。

  众人纷纷看去,然后让侯丽晶赶紧上前接受荣誉。

  侯丽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怎么就,就得到了三等功的荣誉?

  太不可思议了。

  可又太真实了。

  直到走到陶老跟前,接过自己的荣誉时,侯丽晶才回过神来。

  “侯丽晶同志,感谢你的默默付出与兢兢业业的态度,这是你应得的。”

  陶老说的真诚,若不是侯丽晶多年来的辛勤努力,他们拿不到关键资料。

  正是这些关键资料,才成为报告中的有力证据。

  侯丽晶恢复冷静,连连感谢。

  不过在最后还是说道,“其实,我觉得真正要感谢的,还是杨,杨老师。”

  下方众人纷纷点头。

  虽然杨小涛不在这里,但那也是农科院的一份子。

  陶老听了更是笑道,“放心吧,属于他的荣誉一分不会少。”

  “不过,他现在正忙着,就没打扰他。”

  随着侯丽晶离开台阶,陶老继续拿出一张奖状。

  这一张,明显要大不少。

  众人心头再次火热起来。

  “鉴于在此次任务中,农科院上下全体同志,表现优秀”

  “特授予农科院集体二等功一次。”

  “以资鼓励.”

  **啪

  这一次,掌声更加猛烈。

  等授予的荣誉结束,陶老被邓院长和高玉峰迎接到办公室中,询问着相关情况。

  “老邓,虽然这次事情得到了解决,但也给咱们提个醒。”

  “合众国竟然能够研发出影响玉米收成的农药,保不齐还有其他的手段。”

  “所以对农业这方面,农科院要做好工作,决不能让联盟发生的事情出现在咱们身上。”

  邓院长两人用力点头。

  “你放心,我们这次也拿出一些方案,就是预防这种事情出现。”

  “这其中包括玉米,还有南方的水稻,都是重点关注对象。”

  “那就好。”

  陶老对农科院的人还是非常认可的,都是一群很纯粹的农业科研者。

  “领导,这次咱们卖粮食,不得多要点钱?”

  高玉峰在一旁笑呵呵的问道。

  联盟竟然污蔑他们,难道不应该给点补偿吗?

  可陶老却是轻轻摇头,“这件事上级讨论过了,认为过犹不及。”

  “所以,还是按照国际上的价格进行交易。”

  高玉峰听了无奈摇头,可是下一秒就被邓院长推了一下,脸上露出茫然神色。

  见此,邓院长便开口解释道,“你最近没有关于国际上玉米的行情吧。”

  高玉峰摇头。

  然后就听陶老笑着解释道,“因为联盟玉米受灾严重,需要进口大量的粮食。”

  “如今,国际上的粮食价格,多的已经是先前的三倍到五倍。”

  “玉米更是因为合众国的原因,提高到了五倍。”

  “五倍?”

  高玉峰双眼放光,随即赞叹道,“领导,真是老谋咳咳高瞻远瞩啊。”

  办公室里冷场三秒。

  随后一齐爆发出笑声。

  九部,车间里,杨小涛坐在板凳上,双目无神。

  身旁顾所长跟王晴都是耷拉着脸。

  不仅是他们两个,就是陈冲汉、沈荣这些人,同样神情恹恹。

  周围除了机器的声音,竟然没有人说话。

  这几天,杨小涛成功完成了第二步。

  不仅是他,就是陈冲汉跟沈荣也都完成了第二步。

  能够持续稳定的在钛合金板上留下痕迹。

  而完成第一步的人还有十来个,如今都倒在第二步上,

  可以说,现在的九部钳工已经被这项任务分出来三档。

  第一档就是杨小涛。

  第二档是陈冲汉跟沈荣。

  第三档人多一些。

  剩下的,都是入不得档的人。

  可就是杨小涛他们完成了第二步,仍旧被第三步给挡下,一连好几次都没成功。

  哪怕杨小涛都用上了小薇帮忙,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仍旧没有完成。

  更不用说陈冲汉他们了。

  “杨部,这任务还能做不?”

  陈冲汉手上拿着一颗螺丝,低头在地上随意画着。

  杨小涛摇头,“你问我,我问谁去。”

  陈冲汉撇撇嘴。

  一旁的沈荣听了却是有个想法,只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毕竟,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要是中途放弃,实在是有伤士气。

  身旁的刘大明见自家徒弟欲言又止,便开口道,“有啥话就说。”

  沈荣听了见其他人都看过来,便咬咬牙说道,“杨部。”

  “我觉得,这种工作,除了用数控机床外,人力很难完成。”

  “数控机床?”

  沈荣话说出来,周围众人纷纷呢喃起来,就是陈冲汉也有些意动。

  杨小涛抬起头来看了眼沈荣,然后默默的点头。

  眼下任务的主要难点就在于‘迅速’‘准确’,相反那些精度要求,若是没有时间限制,随便一个八级工都能做出来。

  可要是加上这两个前提条件,就成了老大难。

  而数控机床却能够将这两个前提条件最大化的削弱。

  只要设定好程序,就能利用机械的力量进行加工。

  无非就是考验操作机床的人罢了。

  可.

  不等杨小涛开口,一旁的刘大明就提出不同意见。

  “数控机床现在还在研究中,谁知道什么时候做出来?”

  沈荣见师傅开口,也不敢反驳。

  而且这也是他犹豫的地方。

  “还有,要是做出来的数控机床不符合要求咋办?”

  “咱们可没时间一直等着啊。”

  刘大明说完,众人又是跟着点头。

  这时候,顾所也无奈说道,“即便那啥机床做出来了,做好了,我们也不敢保证就一定符合雷达要求。”

  “毕竟,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见顾所长如此说,杨小涛无奈的苦笑,“是啊,咱们现在连最后能不能成功都不敢保证,谁敢保证做出来的数控机床就一定符合要求?”

  众人沉默。

  良久,杨小涛看看时间,“行了,今天时间不早了,都回去休息休息。”

  说完,杨小涛起身,众人听了跟着起身,然后往外走去。

  车间其他人见此,纷纷停下机器,切断电源,随后迅速离开。

  天高气爽的时候,早点回家也能陪陪老婆孩子。

  杨小涛却是没这想法,因为老婆孩子都回了杨家庄。

  学校开学后,新生比往届多了一半,学校规模不得不扩大。

  当然,这不仅仅是杨家庄小学如此,其他学校同样有这样的困惑。

  而经过冉秋叶一番叙说,杨小涛这才明白。

  随着杨村一号的普及,农民种出更多的粮食。

  尤其是在四九城周围区域,这些村子最先享受到杨村一号的福利,在粮食高产的推动下,村子从佘粮村变成了余粮村,家家户户也都能分一些粮食。

  而且家里的孩子也能吃饱了。

  如此情况下,家里吃得饱,生养的孩子就多,再加上这两年推行的中医制度,以及九部搞出来的‘板蓝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孩子的夭折率。

  如此,到了适龄年纪,不少家庭都愿意孩子有个好的未来。

  于是乡村小学,就成了众多父母的亲选。

  至于城里的那些糟心事他们根本不在乎。

  反正都是农民了,就是下乡,不就是换个地方吗?

  农民的学生,还怕农民?

  正是这种想法,让四九城周围村子的学生骤增。

  甚至冉秋叶都开始准备再建两所小学,以此来分摊来自农村学生的压力。

  家里没人,杨小涛就在办公室里坐会儿。

  本来想着看看数控机床的设计图到了哪一步,自己这两天忙着干活,倒是攒下不少设计图。

  可谁想到刚拿起一张来,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杨小涛随手拿起,然后就听到里面传来陈老那的郭秘书声音。

  “杨部,不好意思打扰您了。”

  “郭秘书客气了,这是有什么事吗?”

  杨小涛随意说着,郭秘书立马笑道,“杨部,这不是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嘛。”

  “好消息?您不会是说联盟的事吧,我这已经从陶老那听说了。”

  杨小涛还以为是联盟玉米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最后达成什么协议,但这波国内肯定不会吃亏。

  就在杨小涛以为对方会说出具体啥事的时候,哪知郭秘书只是笑笑,然后带着兴奋的神情说道,“杨部,好消息啊。”

  “首长说了,这次十一啊,您要跟着去参加。”

  郭秘书说完,杨小涛先是一愣,然后冷笑一声,接着深吸一口气说道,“郭秘书啊,您跟首长说一声,我们现在任务太多,太忙,就不去了。”

  说完,挂断电话。

  另一头,郭秘书听到电话里的忙音,无奈的抬头看向陈老。

  “领导.”

  陈老摆摆手,“算了,我就知道会是这样。”

  “今算了,明天我去趟九部。”

  “这小子,今晚冷静冷静。”

  郭秘书听了挂断电话,随后笑道,“杨部要是知道您做了这么多事,肯定会去的。”

  陈老却是冷哼道,“要不是有些人瞎搞,还用得着这样?”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推责任,揽好处的时候就瞪起眼来了。”

  “一群蠹虫,早晚”

  陈老咬着牙,却是将最后四个字憋住。

  现在,说这些,还早。

  但他相信,这一天,早晚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