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皇上将会试试题泄露一案交由刑部调查,已过去了五日。

  这日早朝时,皇帝景逸望见周正忠和魏志鸿,不禁又想起了那个案子,便向周正忠询问案件调查情况。

  “周爱卿,会试试题泄露一案查的如何了?可查出泄露试题之嫌犯?”

  周正忠在大殿内文武百官众目睽睽之下,上前一步朗声道:“回皇上,臣无能,还未能从国子监官员口中,审问出泄露试题之人。”

  景逸听了此话,面上略略展露出些失望。

  可还不等他开口训斥,周正忠忽然接口道:“但刑部已查出,买试题之人是谁!”

  周正忠的声音之大,令大殿中所有人不自觉向他望了过去。

  景逸也瞬间振奋起来,“哦?胆敢买试题之人是何人!”

  周正忠用眼风瞥向右后方的魏志鸿,之后气沉丹田,声若洪钟,“买试题者,正是户部侍郎魏志鸿!”

  轰隆隆!

  此话一出,一阵浑厚磅礴的雷声,突然在大殿外轰然炸响,惊得殿内众臣齐齐一凛。

  而后便是一阵比雷声更大的嗡嗡声,在大殿内炸响。

  “嗟呼!周大人这是誓死要将魏大人拉下马啊!”

  “可不是,上回就说魏志鸿是嫌犯。这回更是信誓旦旦说他是买试题者。看来是找到什么重要证据了。”

  “但魏大人看着丝毫不慌,难不成还有什么后手?”

  皇帝景逸亦不自觉激灵一下,在龙椅上挪了挪,待惊吓的劲儿过去后,拍着桌案怒吼:

  “肃静!都给朕肃静!皇宫大殿岂是尔等随意喧哗之地!”

  景逸吼罢,众臣才渐渐止住议论,再次颔首屏气凝神,静待事态如何发展。

  大殿内静了一阵后,景逸才开口向周正忠问,“周大人可有证据?”语气不辨认喜怒,嗓音中充满了压迫。

  周正忠立时将崔管事的陈辞信,及票行的证明取了出来,交由太监呈递给皇上。

  再将书院阁管事崔巍在刑部大牢中,因被人作弄,哮喘发作之事讲与皇上与众臣。

  “随后刑部派人去崔家慰问,竟发现他一家老小也被毒死在家中。细心搜寻之下,便发现了崔巍的陈辞信和这张银票。

  经向票行核实,这张银票是从魏大人的账户中取出来的。因此便可证明,魏大人就是那意图购买试题之人!”

  景逸接过证据看了看,陈辞信中准确说明了是魏志鸿贿赂崔巍,让他将试题埋入楼顶的花盆中。票行的证明书也能证明这张银票就是魏志鸿的。

  面对如此铁证,景逸的目光终于向魏志鸿投了过去。

  但见他哗啦一声将证据扔在魏志鸿身前,厉声吼道:“大胆魏志鸿!竟敢无视我朝王法,擅自买卖科举试题!该当何罪!”

  这声怒吼,令大殿中所有文武百官齐齐一凛。

  魏志鸿则蓦地一抖,径直扑通一声跪了下去,“皇上,臣冤枉啊!”

  魏志鸿的演技着实精湛,方才还是一副从容淡定的模样,一转眼的功夫,立刻戴上一副惶恐委屈的面具,让众臣们都觉得他冤。

  景逸站起身指着他怒道:“如此铁证摆在面前,你还敢叫冤?”

  魏志鸿跪伏在地,片刻后便声泪俱下,“皇上,微臣真冤枉啊!

  微臣根本不认得那崔管事,也不知那张银票是刑部从何寻来的。刑部大牢看守森严,臣也不可能派人进去将崔管事呛死。

  从始至终,微臣都未见过那份试题,也从未见过崔管事,更不可能用银票收买他。

  那份试题和所有的证据,都是刑部找出来的,崔管事也是在刑部大牢暴毙。

  微臣是否可以推测,这一切事件和证据,都是刑部伪造的!

  而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周大人购买试题一事,嫁祸在微臣的身上!

  请皇上明鉴!”

  魏志鸿一番话说得声嘶力竭,令人听来对刑部恨之入骨。

  而大殿中的情势也随之骤然反转。群臣再次愈加喧闹议论起来。

  “好家伙!魏大人这番辩解真牛啊!听他一说,老夫真觉得有这种可能!”

  “是啊,魏大人说的没错。那试题是刑部先发现的。崔管事也是在刑部大牢死的。会不会就是刑部之人将其弄死,再伪造了那一系列证据?

  说不定魏大人的儿子,就是因撞见了周祎仁的儿子去拿试题,才被他们推下楼摔死的!”

  “若真是如此,那姓周的一家心思也太阴毒狠辣了!”

  “是啊,若不是魏大人喊冤,我已信了周大人的证据。”

  下方群臣的议论之言,皆传入景逸耳中。

  景逸也不由得被群臣影响,考虑起了魏志鸿的话。细想之下,确有几分可能是周家和刑部栽赃陷害。

  可如今,他该如何判断?

  要让大理寺将周正忠和周祎仁都关起来吗?

  群臣中的魏志鸿,此时心中那叫一个小人得志。

  他暗暗瞥向斜前方的周正忠,虽看不见他的表情,但也能想到他此时是有多么措手不及。

  呵呵周正忠,你想借此机会将我扳倒,却没想到我会出这一招,反而要将你拉下马了吧。

  任你掌管刑部,也斗不过何钦大人。

  嘈杂的皇宫大殿中,群臣都在暗暗瞥着周正忠和周祎仁,看他们如今还有何话好说。

  形势对周家极其不利,周正忠与周祎仁的额角,皆不禁渗出了汗珠。

  周祎仁虽然已掌握了慕怀瑾给他的线索和证据。

  但他明白,若是此时由他拿出,皇上与群臣必定还是会认为,这些证据都是他们伪造出来的。

  因此,他必须将这些线索交给大理寺,请大理寺的官员,去甘州州府取嘉礼县县志。

  请大理寺官员,命国子监调出十四年前的探花试卷,才能证明刑部所言非虚。

  但这些调查还需时间。

  不是此时在朝堂之上与魏志鸿争一时口舌之快,就能让皇上相信的。

  就在此时,立于高堂之上的皇上,在思虑良久后,也向周正忠问道:“周大人,对于魏大人的控诉,你有何话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