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宣传,就是忽悠。

  至少在现在这个法制还不周全的港岛地区,这种玩法,跟大忽悠没什么两样。

  就像是娄晓娥给那些装修公司,设定的宣传方向。

  什么欧洲庄园式贵族范,英伦精致格调····

  很是吸引了一大批从那些地方留学归来,以及向往那边的白领往上的潜在客户。

  这也让跟娄晓娥合作的那些开发商,挣得盆满钵满。

  房屋销售速度,都是比以往提高了很多。

  深水湾豪宅区,“木宅”,背靠太平山,面朝深水湾,符合“藏风聚水”的格局。

  房屋三层,占地五千平方尺。

  要是连院落都算在里面,就是一万八千平方英尺了。

  这个听上去比较唬人,但换算成咱们的面积单位的话,也就是相当于2.5亩土地。

  现在的农村,稍微大一点的院落,也跟他家差不了什么。

  不过花的代价肯定不同。

  就像是今天,院落里灯火辉煌,各式上流人士,都是人模狗样的,相当绅士淑女。

  娄晓娥一身素色绣花旗袍,就那样端着杯红酒站在那,与过往宾客,举杯示意,巧笑嫣然。

  气场是半点不落。

  “何娄女士,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房屋的主人木总也是没让娄晓娥久等。

  跟那边几个洋鬼子一番客套,就穿过人群,出现在了娄晓娥面前。

  娄晓娥对着那边的几个洋鬼子举了举手上的酒杯。

  没奈何,人家自持身份,不愿意过来,却是对着娄晓娥又有举杯示意的动作。

  那么娄晓娥也不能全然不理不睬那些人。

  当然,让娄晓娥主动过去,她也丢不起那个脸。

  很明显今天的酒会,就形成了两个小圈子。

  港岛的本土商人,算是一个大圈子。

  但也有几个自持身份的洋鬼子或者假洋鬼子,却是聚拢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那都是各个银行或者洋鬼子在港企业的高管。

  实际上,木先生酒会的逼格并不算太高。

  这也符合他现在的商业地位,一只脚踏进了豪门圈,另一只脚还站在外面。

  很多真正的社会名流,都是没有过来。

  像是一些大律师,大法官,以及港岛现任的一些高官,还有一些文化界的大佬,都没有赏他这个脸。

  娄晓娥要不是对方主动上门邀请的人情,还有从四九城回来的一些小算计,她也没准备过来。

  何雨柱让她在房地产市场上,多观察这个木先生,有机会就截糊。

  那么作为以后的敌人,知己知彼,也是首要条件之一。

  “木翁盛情相邀,小妇人不胜荣幸。

  只是刚出差回来,没来得及给木翁准备合适的伴手礼。

  望请海涵!”娄晓娥也是跟着何雨柱学坏了,她今天到这边做客,也就准备了一瓶对平常人算是一辈子都见识不到的红酒。

  但对于她们这种级别的人来说,

  还真是拿不出手。

  现在的红酒虽然在洋鬼子圈里小有名声,很多西方富豪,也以收藏酒庄为底蕴。

  但实际上,市场价格并没有后世那么浮夸。

  红酒真正热炒,还是小日子八十年代房地产泡沫的时候。

  也就是那个时候,港岛人也是学了小日子那套。

  后来又传入内地。

  这才真正的火爆全球。

  所以娄晓娥拿着一瓶所谓高档红酒来做客,那是不怎么给面子的。

  不过大家都是场面人,木先生自然也不好跟娄晓娥计较这些。

  最主要的,就是娄晓娥的生意,跟他没什么交集的地方。

  哪怕就是最近娄晓娥“不务正业”搞的装修,她也是在huo家组织的那个游艇会宣传了一下。

  根本没求到木先生头上。

  这让木先生很不得劲。

  娄晓娥因为那个慈善基金的原故,现在在港岛,已然能被人尊称成一声“名流”。

  而木先生,港岛小报描述他,最多也就一个“新晋豪门”的称呼。

  在港岛人的认知里,他就比面前这个胖娘们低了一等。

  当然,他也可以搞个慈善基金。

  但那玩意,还真不是说想搞就能搞成的。

  前文说过,搞这玩意必须师出有名。

  不然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娄晓娥亲近四九城,当初四九城在考虑要不要接受娄晓娥援助的上面,也是各有意见。

  后来四九城接受了,娄晓娥在港岛又是受了不少污蔑。

  这玩意就是如此。

  投几个钱,组建一个慈善基金容易。

  但帮扶谁?

  谁愿意替你扬名?

  别的没帮到的人,会不会对你有意见?

  这都是问题。

  就像现在的木先生,他是靠着塑料花厂发家的。

  他对厂里的工人,不说抠门,也就一般。

  总归就是不大方。

  现在他又靠上了洋行,

  那么就算他想着搞一个跟娄晓娥类似的基金,捐给谁就是个问题。

  要说帮助那些港岛贫民窟里面的市民。

  搞不好就有他厂子里的工人跳出来,让他先给工人增加点薪金,先帮帮“自家人”。

  还有肯定会有洋鬼子让他帮助外面,那都是麻烦。

  搞不好,就是钱花了,名声没落着,还惹了一身骚。

  娄晓娥前段时间,这样的事,也是经历过一遍。

  要不是港岛人的祖宗都在内地,说不定娄晓娥那个事,也是收不了场。

  当然,现在娄晓娥把名下那些厂子全部转了出去,这方面,以后就没什么问题了。

  不然后世也不至于有老板嘲笑别的老板说:……最烦有些人,自家厂子搞的不咋地,还天天给这个捐钱给那个捐钱……

  有那功夫,把手底下工人的工资涨涨……

  取巧获得的名声,也是最不靠谱的。

  除非像后世那位歌手一样,什么事都亲力亲为,公开透明,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

  “……娄董,那边有几位银行界的朋友,要不要一起过去坐坐。……”闲聊两句,木总又是对娄晓娥发出了邀请。

  娄晓娥脸上微笑依旧,却是清冷的说道:“木总,有事您先去忙。

  那边也都是老朋友了。

  平时没少见面。

  我四处逛逛,木总家这房子楼庭构造,

  前水后山,一看就是名家布局啊!

  木总以后大富大贵,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