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盗墓手记 第647章

小说:关中盗墓手记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1-09 23:38:06 源网站:2k小说网
  ();

  我眯起眼往神像脑袋看去。

  因为我所在位置的关系,只能看到神像侧脸。

  以及坐在神像脑袋旁抽烟袋锅的秦老汉。

  郑二伯刚才说秦老汉是算命的。

  他一算命的,能看不出神像脑袋的异常?

  还是说。

  神像脑袋的异常就是他在暗中搞鬼?

  不过,秦老汉就算要搞鬼。

  也没必要针对我啊……

  嗯。

  黄子然那番太岁盯上我的说辞。

  我是不太信的。

  因为来这儿之前,我连甲子太岁长啥样都不知道。

  更没说过做过对甲子太岁不敬的话和事。

  无冤无仇的,怎么可能盯上我。

  只能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我边琢磨边敷衍道:“你可别吓唬我。”

  “昨天被你们那考验吓的,我心脏现在还噗通猛跳呢。”

  黄子然微微摇头。

  神情严肃的缓缓说道:“不是吓唬你。”

  “你可听过宁睡坟头不睡荒庙?”

  我还真听驼爷说过这话。

  说这是江湖人总结的经验之谈。

  一方面呢,是睡坟地可试探人心。

  江湖人当面说起话来,可以豪气干云义气无双。

  背后干什么勾当可就难说了。

  说相声的老郭曾说过:能人背后有人弄。

  眼红嫉妒在背后使坏的,八成是同行。

  所以同行结伴出去,过了住宿的地方,往往会选坟地睡一宿。

  以此来试探同行人心。

  要是心里有鬼,或心虚的人,往往不敢在坟地睡。

  二一个是江湖人觉得坟地即便有鬼,那也是孤魂野鬼。

  只要行得端走得正。

  身上三把阳火就能让鬼不得近身。

  庙就不一样了。

  庙里白天迎的是人,夜晚接的却是鬼。

  大庙有高僧大德日夜诵经,神像经过开光和各种仪式加持,或许镇得住。

  荒庙就完全不同了。

  里面可能连个正经僧道都没有。

  到晚上就是冤魂厉鬼的乐园。

  嗯,别觉这是在胡说。

  我曾在西安的卧龙寺里,见僧众在地藏殿门口贴了张黄纸。

  黄纸上写着:请深夜来访亡魂自行进地藏殿,勿惊扰值夜居士。

  由此可见晚上的寺庙并不安宁。

  再一个,山精野怪孤魂厉鬼可能会占据荒庙。

  被山精野怪占的,就成了野庙。

  被孤魂厉鬼占的,就成了鬼庙。

  这两种庙都有个共同特点。

  那就许酒色财气类的愿望很灵验。

  但别以为灵验是好事。

  在许愿应验时,许愿者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背上了阴债。

  很短时间之后,便会用自己的气运和阳寿偿还阴债。

  三一个,过去的劫匪喜欢夜宿荒庙。

  江湖艺人撞见杀人不眨眼的劫匪,那只有送人头的份儿。

  两方面原因综合起来,就有了“宁睡坟头不睡荒庙”的经验之谈。

  我边回想驼爷说过的这些,边点头。

  琢磨着黄子然提这话,落脚点应该是在秦老汉身上。

  果不其然。

  就听黄子然继续道:“秦老汉是金点。”

  “看岁数,也是跑老了江湖的主儿。”

  “他能不懂宁睡坟头不睡荒庙的道理?”

  “可他偏偏把集合的地方,选在这荒野破庙里……”

  黄子然突然拽过正竖起耳朵仔细听的郑二伯。

  轻声问:“秦老汉是怎么个底细?”

  郑二伯赶忙解释:“往前倒三十来年,他是这庙里的庙主。”

  “当时庙里就两个人。”

  “一个他,一个他师父。”

  “为了让庙里香火旺盛起来,秦老汉就入了江湖。”

  “在周边各处庙会集市上摆摊算命。”

  “靠着精湛的江相派手艺,先千后隆轻巧响卖,真就让不少人成了他的信众。”

  “由此一来,庙里香火越来越旺。”

  “十来年前要求僧道还俗务农,他也离庙在附近村子落了户。”

  “不过他不擅农活挣不来工分。”

  “到年底村里一算账,还倒欠村里不少钱……”

  过去农村吃大锅饭,到年底村里会集中算账。

  把每家吃大锅饭的费用等等都均摊出来。

  然后用每家挣的工分进行抵扣。

  工分挣得多的家庭,抵扣完还能结余出十几到几十块不等的收入。

  工分少不够抵扣的家庭,就等于倒欠村集体的。

  要给村里打欠条,以后有富余了要还款。

  那时回乡务农的江湖艺人,没几个能操持好农活的。

  所以挣的工分大都不够抵扣。

  因此才催生出走村串乡私下演出的行为。

  黄子然瞪大了眼。

  垂下右手食指,用力指了指地面。

  咽着唾沫道“你说这庙,原本就是他的?”

  郑二伯点头:“以前听我爷爷说过一嘴。”

  “这庙打清朝末年修起来,就是秦家家传的。”

  “他那所谓的师父,实际是他父亲。”

  “只是碍着佛门规矩,打修庙的秦老汉太爷爷那辈开始,父子间就以师徒相称。”

  “说起来都是在庙门口捡到遗弃婴儿。”

  “怀着慈悲心把婴儿抚养长大,收为徒弟云云。”

  秦家这师徒父子的秘辛,让我听得愣住了。

  没想到还能这样玩儿。

  更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有些人玩的比这还花花。

  黄子然若有所思的低声呢喃道:“难怪,难怪。”

  “这座秦家传了几代的庙不简单。”

  “秦老汉更不简单!”

  “老郑,今晚是不是住这庙里?”

  郑二伯挠头道:“按以往规矩,天黑了就出发。”

  “趁夜色赶路,免得被好事之徒举报。”

  “眼下人来的差不多了,太阳也快落山了,应该会按规矩出发。”

  黄子然松了口气:“晚上出发就好。”

  “真要在这庙里住一宿,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听他这么说,我的好奇心更盛。

  忍不住问:“看出什么名堂来了?”

  “我被太岁盯上这事,到底要不要紧啊?”

  “这个……”

  黄子然有些拿捏不定:“那甲子太岁的残破脑袋里,应该附着他秦家供养的仙儿。”

  “盯上你的其实不是太岁,而是那仙儿。”

  “狐黄白柳灰?”我立马想到了东北出马仙。

  被供养的仙里,最出名的就是狐黄白柳灰五大家仙。

  可这里是大西北啊!

  西北虽然也有请神和请精怪上身的神婆神汉。

  但和东北出马仙的路数并不相同。

  所以我转念间就觉得猜错了。

  只见黄子然轻轻摆手:“不是狐黄白柳灰那种妖仙。”

  “而是……”

  他看了眼神像脑袋。

  从嘴里轻轻飘出来两个字:“鬼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