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宫内,陈嬷嬷回到皇后身边,却见皇后原本满是喜色的脸上,多了一抹愁绪。

  “娘娘,怎么了?”

  皇后叹气:“你方才怎的拦我?”

  “娘娘是要向殿下提及薛大人名分的事吧?”

  皇后坐起身,“你觉得本宫不该提?”

  陈嬷嬷不答反问:“娘娘想给薛大人要个什么名分?”

  皇后默了默,“她是商贾之后,封个良娣也算够了。”

  陈嬷嬷不语。

  皇后顿了下,一咬牙,说:“若是太子喜欢,封个侧妃也可。”

  陈嬷嬷无奈,戳穿皇后的担忧,“娘娘,依老奴看,太子殿下既不想薛大人做良娣,也不想薛大人做侧妃啊!”

  皇后大惊。

  虽心中早有猜测,但听陈嬷嬷说出来,她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难道策儿竟想要她做太子妃?”

  陈嬷嬷叹气。

  “这怎么行!”皇后立刻否了,“策儿是储君,他的太子妃必得是高门贵女,一是般配,二来也对他的前程有助。”

  “除了出身,那位薛大人旁的都是顶顶好的。”陈嬷嬷说。

  皇后不否认这一点。

  “薛氏是好,若是她有杨氏的出身,那本宫自然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立即奏请皇上封她为太子妃。”

  闻言,陈嬷嬷说:“娘娘可别提杨氏了,老奴如今听到这两个字,都是后脊背发凉,恨得牙根痒痒。”

  皇后沉默。

  她已经知晓,害她的是那只镯子,杨氏送来的那只。

  陈嬷嬷说:“娘娘难道不怕,日后和太子殿下同床共枕的太子妃,也和杨氏一般?”

  皇后背后一寒。

  陈嬷嬷继续道:“薛大人虽没家世,却有本事,更是妙手仁心,看她冒险来给您看诊就晓得,她对殿下一片忠心,情深意重。何况,她虽是商贾出身,可毕竟是富可敌国的薛家之后,她祖父说是将全部家产捐给国库,可毕竟只有一个孙女,难道真的一点都不藏私?”

  皇后眼前一亮,“你是说,她手里有银子?”

  “老奴也是猜测。”

  皇后想到薛家捐给国库的,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要掌权,兵权要有,钱粮也不可少。

  若是薛相宜真有富可敌国的财力,那封她个太子妃,也不为过。

  “薛家已经捐了那么多,当真还会再有吗?”

  见皇后轻声嘀咕,陈嬷嬷不多言,让她自己琢磨。

  反正,琢磨再多,最后也拗不过太子。

  ――

  东宫

  相宜坐在辇轿上,一路都不曾说话。

  李君策也没开口。

  直到落轿。

  她还没动,李君策先行下去。

  正要动身,李君策却在轿外停下脚步,朝里面伸出了手。

  相宜愣住。

  迟疑片刻,外面传来他的声音。

  “小心些。”

  相宜想到外面都是人,哪怕奴才们低着头,那也是逃不开人眼的。

  她假装看不见,快速迈步出去。

  熟料,刚一落地,李君策仿佛早料到她会这么做,竟毫不犹豫,拉住了她的手,往长禧殿方向去。

  相宜的心都快跳出来。

  她试图抽手,却是枉然。

  他握得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