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翻凤棺,将门弃妃杀疯了 第562章:只要皇上认可就好

小说:掀翻凤棺,将门弃妃杀疯了 作者:不拘一格 更新时间:2025-07-10 07:26:20 源网站:2k小说网
  ();

  晋王无奈的摇头。

  皇上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对于处理后院之事,本王还真不在行。

  索性由着阿音折腾去吧,只要阿音开心就好。

  “王爷打算就这么一直住在宫中了?”

  舒音又问。

  晋王怎么敢说,今天住在宫中是因为阿仁娜准备了丰盛的晚膳,等着他回府。

  抖了抖手上的书,一本正经道:“本王明天还要伴皇上早朝,将朝务之事交代完毕再回王府也不迟。”

  “是吗?我还以为王爷是为了躲着阿仁娜才不敢回王府呢。”

  晋王抬眸看了舒音一眼:本王想躲着的分明就是你的醋意!

  醋意上来,王府都能掀翻了。

  十头牛都拉不住。

  次日。

  天色将亮,徽宗帝就被李德福叫了起来。

  双臂伸展由着李德福服侍换上龙袍。

  徽宗帝一边打着哈欠一边道:“朕当真是跟着良妃学的懒了,平日里也是这个时辰起床,如今竟是困乏的厉害。”

  李德福偷偷看了眼徽宗帝的脸色,笑着道:“皇上是有段时间没有主持早朝了,才会不习惯。”

  “说的倒也是。”

  徽宗帝赞同的回应。

  想起陆海棠常挂在嘴边的话:别打扰我,让我睡到自然醒。

  忍不住道:“有时候朕也想像良妃那般恣意,想何时起床便何时起。”

  李德福笑了笑,没接话。

  皇上贵为一国之君,哪里敢像良妃娘娘那般恣意。

  别说是皇上,就是后宫主子们,又有几个能够像良妃娘娘一样,不受束缚,想做什么便做什么。

  早朝上,徽宗帝将治理南城旱灾之事说给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无不是点头称赞,皇上英明神武,挖渠将山中江水引到城外,实乃是明智之举,若以后在遇上干旱,也是不必担忧。

  徽宗帝没有把功劳全部揽过去,说是同陆海棠合计了几日才想出的法子。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陆海棠不想太过出风头。

  率兵将敌国大军打退,已经出尽了风头,要是继续出风头,让那些视女人为附属品的朝臣作何感想。

  树大招风。

  只要小皇上知道自己的功劳就OK了。

  被小皇上认可才是真格,至于满朝文武,根本就无所谓。

  就好比在现代社会公司里上班,同事们的认可只能换来好人缘,被老板认可才有发展。

  说完了治理旱情一事,徽宗帝又说了大宣与南疆的紧张局势。

  同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要的无非是能够同南疆平等往来。

  得知淮王擅自做主,允许南疆商贾在南城开铺子做生意,不少朝臣都摇头叹息。

  更有朝臣直接谏言,说淮王是卖国求荣之举。

  以大宣的利益,换取自己的利益。

  文武百官的反应,徽宗帝很是满意。

  让文武百官知晓淮王的真正嘴脸,也省着背地里议论朕容不下淮王。

  李茂昌平日早朝的时候都是抱着笏板打瞌睡。

  但是今天是冲着周崇瑾来的,难得这么精神。

  听闻文武百官唾弃淮王的声音,本想反驳。

  但是想到吴芝龄已经被收押起来,只好忍耐,以免被徽宗帝留意到,将早朝变成审问他的朝堂。然而李茂昌想的还是太天真了。

  因为徽宗帝接下来就说起徐州城的事。

  “朕回京途中,转去了徐州城,本想着代梁贵人去看望外租一家,”

  听徽宗帝提起梁贵人,梁大人心中感激。

  若不是良妃娘娘,皇上哪里会转去徐州城,更是不会在早朝上提及女儿梁贵人。

  虽说只是这般轻描淡写的提及,但足以让文武百官对自己看高一眼。

  忍不住偷偷的看向陆铮。

  后者老实在在的抱着笏板,并未有任何不妥反应。

  当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梁贵人心中忍不住赞叹,也就陆铮这种豁达不求名利的性子,才教出良妃娘娘这般的女儿。

  “朕若是不转去徐州城,还真是不知,那徐州城知府吴芝龄竟是以权谋私,强占民财!”

  “竟还有这等之事?”京兆尹曹大人忍不住的问道。

  徽宗帝冷冷的扫了过去,神情威严:“难不成朕还冤枉那狗官不成!”

  曹大人连忙的提着袍角跪下:“皇上误会了,微臣并非是质疑皇上,微臣只是觉得身为父母官自是要为百姓做主,哪里又想到,徐州城知府吴大人竟是还强占民财。”

  徽宗帝再次扫了曹大人一眼,继续道:“那吴芝龄见着徐家的乌金石矿很是眼红,竟是动了私心,想要占为己有。”

  “说起来那吴芝龄也是狗胆包天,竟是带着官差前去乌金石矿闹事,逼其将乌金石矿转手相让,

  却不巧被朕遇上了,当即将那狗官拿下,押解回京。”

  “皇上英明!”

  徽宗帝话落,文武百官齐声称赞。

  李茂昌缩着脑袋尽量减小存在感。

  一边小声的跟着附和,一边偷偷的查看,看有没有同僚注意自己。

  徽宗帝抬手示意,文武百官齐齐闭口。

  目光一扫朝堂下文武百官:“朕身为天子,自是要为百姓做主,如若不然同昏君又有何区别。”

  “像吴芝龄这般贪赃枉法之人,朕绝不会姑息。”

  “皇上英明神武,实乃我大宣百姓之福!”

  文武百官再次齐声称赞。

  待声音落下,齐丞相上前一步:“皇上,微臣斗胆,不知将那吴芝龄交由哪位大人审理?”

  “朕已经将那吴芝龄交由大理寺审理。”

  皇上竟是将吴芝龄交由大理寺,可见这其中关系不是一般。

  满朝文武默契的没再询问,本以为就算是完了,结果就见着徽宗帝不悦的点了梁大人的名字。

  “梁跻毓。”

  突然被点名,梁大人心里一个激灵,忙不迭的抱着笏牌上前一步。

  “微臣在。”

  “身为朝廷命官,知晓徐州城知府强占民财之事却不向朝廷禀报,你可知罪?”

  梁大人撩起袍角跪了下来:“回禀皇上,微臣知罪。”

  “既然知罪,又为何知情不报?”徽宗帝冷声质问。

  梁大人:“回禀皇上,微臣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微臣收到家书,听说岳丈家的乌金石矿被知府大人看上,心中自是愤怒不已。

  本想要像皇上禀告,可是家书后面却是提醒微臣,切不可冲动,因为徐州城知府说,是上面的人看上了微臣岳丈家的乌金石矿,是微臣岳丈一家的福分。”

  梁大人这么一说,朝堂上便议论纷纷,梁大人的官职摆在这里,竟是连梁大人都不放在眼中,可见这‘上面的人’身份不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