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唱罢。

  屋内众人像是被点了定身穴,一动不动地站立在原地。

  安静到,仿佛能够听到众人的喘息声。

  “卫东,再来一遍,这是什么歌,听得我想哭,可是还想听。”

  周向红侧过头,用手指抹了抹眼角。

  其余众人的动作基本相同。

  不用揉眼睛,就是掏出手绢擦眼泪。

  生在红旗下。

  爱国歌曲可以说是伴随着众人一路生长。

  不算长的歌词,仿佛是龙国一路走来,筚路蓝缕的生动写照。

  刚开始听。

  歌曲带着一种让人心酸的艰难。

  建国初期,一穷二白。

  外国人欺负龙国,逃到岛上的匪徒遥控指挥国内的特务搞破坏。

  日子刚刚好起来,白鹰国带着一群恶棍打了过来。

  众人的父亲,母亲,三亲六故,全都经历过这段悲壮艰难的岁月。

  其中有一个人的父亲和叔伯。

  还曾经上了战场,和西方人浴血战斗。

  无数人汇聚起的汪洋大海,最终吞没了西方列强狼子野心。

  听到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山河。

  众女同一时间记起了上学时的一篇课文。

  《谁是最可爱的人》

  那个时候。

  一大群和她们年纪相仿的年轻战士,吞雪咽面,用青春铸成了一道钢铁堡垒。

  听到征服宇宙的大军中这段歌词。

  众人马上想起,龙国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

  谁能相信。

  发射这颗卫星的二十年前,龙国连像样的自行车都造不出来。

  小到火柴,钉子,蜡烛,大到汽车。

  前面都要加一个洋字。

  林卫东淡淡一笑,低头拨弄琴弦。

  该走的留不下。

  愿意留的,永远不会背弃龙国。

  外国的月亮到底是圆还是方。

  龙国是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如外国人。

  不是一首歌就能解决的问题。

  没有无数人汇聚成的浪涛。

  就不会有大家今天的和平日子。

  能够无忧无虑地讨论电视剧内容,商量着都要买什么,调侃周向红五音不全。

  和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林卫东给他们的。

  而是前辈们的献血和青春铸就的屏障带来的。

  “快记!”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立刻找笔记录。

  几分钟后,林卫东唱完了第二遍。

  “同志们,大家和我林卫东相处也有一段时间,我这个人不喜欢喊口号,更不愿意说什么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屁话。”

  “人生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想要过好日子,想要有好吃的,好玩的,漂亮的衣服,这是人的基本需求,无可厚非。”

  “但是请你们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身处何地,都别干端起碗吃饭,摔了碗骂**缺德事。”

  “外国的东西确实好,他们有的,我们同样也会有,这个时间很短,但是又很长。”

  “也许等你们人到中年,我们就能过上比外国人还好的日子。”

  “但是又会长到,有些人一秒钟都等不了,为了马上过好日子,准备将龙国当成往上爬的垫脚石,那个时候,想一想你们今天听到的这首歌。”

  “没有无数默默奉献的陌生人,奉献的青春和鲜血,这个人有机会健健康康地长大,会有心思想着如何成为外国人吗?”

  “他们不需要我们认识他们,但我需要有些人,对得起他们。”

  次日中午。

  《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传遍了整个191厂。

  昨天,众女先是被歌词中的磅礴大气,龙国一路走来的艰难险阻所震撼。

  紧接着,又听到了林卫东一番振聋发聩的话。

  至于林卫东唱得好不好听,反而没有一个人关心。

  具体来说。

  众女是忘了,林卫东唱得到底好不好听。

  “这才是当代年轻人该唱的歌曲,比起那些靡靡之音,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临近下班,王永民召开了一场临时厂务会。

  重点表扬这首歌蕴含的战斗力量和精气神。

  全厂几大车间,多个科室,凡是有年轻人的地方,能听到各种曲调的《祖国不会忘记》。

  参加会议的科长,车间主任,同样被这首歌蕴含气魄所感动。

  因为他们就是那群奉献者。

  纵然有些人变得蝇营狗苟,变得胆小怕事,随遇而安。

  可是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过热血激荡的青春岁月。

  当年191厂初建。

  何尝不是一穷二白,筚路蓝缕。

  就连乔大力,都有些动容。

  想起了身为厂长的父亲,是如何带着工人们,通过肩扛手挑,一块砖一块砖建成了191厂。

  发生火灾之际,第一个冲进火场抢救机器。

  “我建议,马上安排厂里的文化宣传队,加班加点学会这首歌,五一劳动节的时候,组织工人进行大合唱。”

  王永民话音刚落,与会人员齐刷刷地将手举了起来。

  191厂建厂到现在,第一次如此高效率地通过一项决定。

  “丫头,你出来一下,爸找你有事。”

  京城一处戒备森严的部队大院内。

  一名身穿绿军装,剑眉虎目,腰杆挺直的老人迈步走进自家小院。

  来到客厅,冲着二楼一间房大喊了一声。

  “我不去坐机关。”

  须臾,屋内传来高洁的声音。

  “这丫头,不让你坐机关,林卫东你认识吧?”

  片刻后,二楼一间房门被人打开。

  穿着碎花衬衫,头发乱糟糟的高洁出现在楼梯口。

  “林卫东怎么了?”

  高洁问道。

  “怎么了?放卫星了。”

  说着,老军人看向身后的秘书。

  同样穿着军服的秘书打开公文包,掏出一张稿纸递给高洁。

  “这是……林卫东写的?”

  高洁走下楼,接过老军人手里的稿纸。

  “这首歌是从191厂传出来,听说是一个叫林卫东的青工写的,你哥前几天提到过一个叫林卫东的人,看样子,他们应该是一个人。”

  “你对这个人了解多少?”

  “如果很熟悉,帮我问问她,这首歌可不可以给部队唱,国家恢复了稿费制度,我也弄不懂这歌词,到底算不算稿费,但不管怎么说,歌是人家林卫东写的,用了人家的词,按劳取酬嘛。”

  老军人语气激动道:“这首歌真他**提气,买歌的钱我个人出。”

  “对了,你再问问林卫东,能不能改几个字,这征服宇宙,有点过于张扬了。”

  “我觉得挺好的。”

  高洁反驳道:“没有征服宇宙的豪情壮志,咱们的卫星怎么能上天,两个超级大国,又怎么可能将宇航员送到太空,送到月球。”

  “我看一个字都不能改,谁改我跟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