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镇小饭馆 第八十一章 干炸带鱼

小说:梨花镇小饭馆 作者:莓果气泡水 更新时间:2025-03-03 20:40:40 源网站:2k小说网
  秦蓉瞧着大家伙抢泡芙吃的样子有些好笑,“阿怡,咱们去灶房吧。”

  “好!”秦怡点头,乖乖跟在秦蓉的身后。

  灶房里什么都有,除了烤炉,。冬天的席面其实不好做,因着白老爷的客人文人居多,秦蓉在兼顾口味的同时更注重了摆盘,让菜品平添几分意境。

  玉米粒、胡萝卜丁、虾仁焯水后拌上甜面酱包在雕花的黄瓜里,名为“迎春”;卤牛肉摆放在圆盘中,盘边配胡萝卜雕花兔子,名为“望月”;虾球裹上粉干炸,配炼乳点缀,名为“报喜”;白菜包上肉酱裹成卷,名为“纳福”……

  秦蓉上一道菜,报一道菜名,倒叫李淳安有些吃惊,梨花镇这地方……卧虎藏龙啊,一个未及笄的小娘子竟然能做出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关键是还好看,名字也好听,了不得,难怪白渐之成天念叨梨花镇人杰地灵。

  今天最稀罕的菜是干炸带鱼,干炸带鱼味道要好,食材是关键。这带鱼是秦蓉在东市瞧见的,正是因为这带鱼肉质细嫩,刺又少,个头还大,关键是还新鲜。

  秦蓉先去带鱼身上的银粉,摘掉内脏和黑膜,剪掉鱼鳍,过水清洗两遍,翻面再洗一遍,接着切段,大小要正好。

  接着秦蓉在切好的带鱼段中加入葱、姜、盐、黄酒拌匀腌制。带鱼段腌制好沥干水分后,再裹上薄薄的一层面粉,放入热油中炸,炸至两面金黄后沥油捞出摆盘。

  “这是干炸带鱼,名为节节高,趁热吃最是美味。”秦蓉笑着把菜递给了白福,今天由白福来传菜。

  上菜后,卢昊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夹,却被白老爷一筷子拍了回去,“尊老爱幼,尊师重道!”

  白老爷招呼着老友一块先尝了一块,外酥里嫩,咸香非常。

  这一顿饭宾主尽欢,白老爷十分的高兴,他捋着胡子想,留在梨花镇可真是一个好主意啊!

  李淳安也是感慨万千,本以为老友来梨花镇是来吃苦来了,谁知道……竟是来饱口福的,真是有些羡慕……

  秦蓉回去时,白老爷让白福去结的银钱,这一顿席面白老爷一共给了秦蓉十八两银子,凑了个好兆头。

  秦蓉挺高兴的,刚离开就听见后头有人在喊:“秦蓉、秦蓉!”

  “卢公子,有何事?”秦蓉见卢昊这个紧张的样子有些担心,坏了,莫不是看上她了吧……这可不行,这才多大一点啊,而且身份也不合适。

  “秦蓉,我……我有话要说!”

  秦蓉见卢昊这副样子,心里更担心了,“要是为难……其实不说也没什么?”

  “不,我要说!”

  秦蓉还来不及阻止,卢昊已经一口气把要说的话说完了,“秦蓉我给你带了好多好多食材,但是你能不能做来吃的时候分我一点不收我钱啊,我先生又把我身上的银钱搜走了!”

  秦蓉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是什么事呢……

  “没问题!”

  “那就好,那咱们可说好了啊,我让松柏把食材都送去你家里!”卢昊说完转身就跑,生怕秦蓉反悔。

  秦蓉看着卢昊跑得飞快的背影,有些莞尔,是她想多了,还好还好。

  ……

  再过两日就是花灯节了,东西两市也渐渐热闹起来,秦蓉的食肆也打算重新营业。秦蓉早早地去同于大嫂说了一声,又去和陈树柏打了个招呼,这日晌午,几人齐齐到了食肆把食肆里里外外打扫了一番。

  第二日,于家食肆开门啦!

  开门的时候,于小山应景的也买了一挂鞭炮来放,“噼里啪啦”的热闹了一通,大家伙都知道于家食肆开门了。

  第一日,秦蓉只做了些点心、甜品、卤菜卖,早早卖完,早早关门。

  “阿蓉,咱们什么时候恢复正常卖火锅和麻辣烫啊?”于大嫂问道。

  秦蓉笑道:“舅母,今儿个早收工也是有原因的,明天就是上元花灯节了,我合计想做些汤圆去东市卖。”

  于大嫂很是诧异,“明日铺子里是不营业吗?”

  “对,我前两日去了一趟东市,东市的繁华不是西市可比的,咱们这铺子开在这,现在也就是在学子中有些名声,我想着趁上元节的灯会,去东西两市卖汤圆,叫咱们做的汤圆扬扬名,也是替我们的食肆宣传。”

  秦蓉其实考虑这个问题已经许久了,她的食肆生意虽然还过得去,但是知道的人还是太少了,就是找她做席面的人都比知道她食肆的人多。

  梨花镇的灯会是一年中最热闹的,秦蓉想着做些汤圆去东西两市摆摊,叫更多的人知道她的手艺和于家食肆的名声。

  于大嫂仔细想了想,觉得秦蓉说得有理,“阿蓉,你有章程了没?”

  秦蓉点头,“我都盘算好了,食材也都备好了,明日咱们就只卖各种口味的汤圆,时间紧,所以咱们明天铺子就先不开了。”

  “好,那我早些过来铺子。”于大嫂道。

  “我们也来!”于小山和陈树柏齐声道。

  “好!”

  上元节,卯时初,外头的天还没亮,于家食肆已是灯火通明。于大嫂刚到食肆,相熟的小贩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于嫂子,秦小娘子要的食材我这都有,就都给送过来了,你瞧瞧。”

  于大嫂一一查过各种食材没什么问题,便结了账让小贩把食材都送进后厨。

  于小山怕一会手忙脚乱的,先过来把柴劈好,把灶烧上。

  陈树柏听说去东西两市卖汤圆是为了打响于家食肆的名头,于是也带了幌子、菜牌、笔墨纸砚早早地来了食肆。

  秦蓉为了早做准备也特意起了个大早,几个人都以为自己是最早的,到了食肆里才发现,大家竟然都是一样的想法。

  秦蓉笑着道:“咱们心往一处去,劲往一处使,咱们的食肆必定越来越红火!”

  “蒸蒸日上!”陈树柏笑着接话。

  “蒸蒸日上!”大家齐齐喊道,然后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