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第811章

小说: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10-05 05:03:57 源网站:2k小说网
  其他谋士将领也跟着纷纷劝说李世民登基称帝,哪怕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谋士房玄龄也不例外。

  毕竟谁都清楚,作为李世民的死忠,他们的命运早就跟李世民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是将来坐拥天下的是李建成,他们这些秦王府的旧臣迟早都要遭到李建成的秋后算账。

  因此,为了秦王李世民,也为了他们自己,哪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也要鼓动李世民登基称帝。

  可面对一众心腹谋士和将领的劝进,李世民只是淡淡问了他们一个问题:

  “在尔等看来,如今我大唐最大的敌人是谁?”

  一众谋士和将领闻言不由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好。

  如果李世民问的是你他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谁,那毫无疑问是李建成或者李元吉。

  可现在李世民问他们大唐最大的敌人是谁,那答案只能是隋朝了。

  虽说李世民并没有明确拒绝此时在成都登基称帝,但他话里传递出来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有隋朝这个强大的外敌在,他是不可能在此时登基称帝,进一步分裂大唐的。

  见众人默然不语,李世民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语气透着深深的无奈:

  “若是没有隋朝这个外敌在,哪怕你们全都反对,也阻止不了我在成都登基称帝。

  可现在有隋朝这个劲敌在,秦昇比谁都想看到我们大唐进一步四分五裂,好让他有机会坐收渔翁之利,在我们兄弟三人斗得三败俱伤之后,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灭了我们大唐,重新一统天下。”

  “可是殿下……”

  虽说李世民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可长孙无忌还是心有不甘,还想再劝劝他。

  李世民见状,当即打断他的话道:

  “辅机,我且问你,若是我此时在成都登基,为了争夺正统,便不得不率军北上,跟我皇兄打个你死我活。

  若是此时隋军从荆襄大举挥师西进,攻入蜀地,你可能为我退敌?”

  “这……属下不能!”

  长孙无忌闻言面色不由青一阵白一阵,最终还是只能无奈承认自己不能退敌。

  他虽然是长孙晟之子,但长在出谋划策,领兵作战并非他所长。

  因此别说对上李靖、徐世勣或苏烈这三员名声在外的大将了,就是秦琼、罗士信或程咬金,也不是他能对付得了的。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

  “既然如此,那我李世民做这个短命天子又有什么意思呢!

  相反,如果我最终能击败隋朝,一统天下,以我到时候的权柄,你以为我皇兄的皇位还坐得下去吗?”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长孙无忌也不好再固执己见,只能无奈告罪道:

  “属下明白了,还是殿下深谋远虑,是属下欠缺考虑了。”

  李世民轻轻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一旁默然不语的房玄龄,沉声吩咐道:

  “玄龄,你替我起草一份贺表,就说我李世民愿为新君效力,匡扶大唐的江山社稷。”

  “喏!”

  房玄龄默默点头应喏一声,没有多言。

  随后,李世民看向一旁的大将侯君集和王君廓,沉声吩咐道:

  “侯将军,王将军,你二人各率两万兵马北上关中,务必要拿下长安,擒获李元吉和宋金刚这两个逆贼。”

  说到此处,他又想了想,不忘叮嘱他们二人道:

  “宋金刚此人虽然出身草莽,但绝非有勇无谋的莽夫,相反,此人颇有谋略,你们二人对上他一定要慎之又慎,绝不可轻敌,以免中了他的奸计,到头来反而吃了败仗。”

  当初在河东之时,李世民便看出了宋金刚的不简单,也知道他有多不好对付。

  本来保险起见,他应该亲自出马去对付他,但他更担心秦昇会趁他不在蜀地坐镇之时出兵巴蜀,到那时他即便是灭了宋金刚,夺回了关中,蜀地也会轮到隋朝手中,可谓是得不偿失。

  因此,经过再三考虑,他还是决定派侯君集和王君廓北上讨伐宋金刚,自己则继续坐镇蜀地,力保蜀地不失。

  唐武德四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对自己即位不久的皇兄李建成上表称臣,避免了大唐的进一步分裂,大唐臣民纷纷盛赞秦王的深明大义。

  ……

  当唐朝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先后传到秦昇耳中之时,他终于明白什么叫“坏人绞尽脑汁,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他本意只是趁着李渊不在关中,让独孤怀恩出面拥立李元吉在长安登基,让关中发生内乱,好让他们隋军有机可乘,甚至有机会兵不血刃夺取关中,收复长安。

  可他万万没想到,蠢了一辈子的李元吉这次竟然超常发挥了,找来了宋金刚这个帮手,真在长安顺利登基称帝了。

  他更没想到的是,因为李元吉的登基称帝,竟然把李渊当场气成了植物人,让李建成有机会在剑门关登基称帝,使唐朝陷入了双帝并立的分裂局面。

  唯一遗憾的是李世民一如既往保持了清醒,没有跟着在成都登基称帝,没有让唐朝进一步分裂。

  不过如今的局面,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和一众谋士将领最初的预期。

  李君羡这些跟李元吉有仇的瓦岗旧将纷纷劝说秦昇趁此机会发兵关中。

  因为在他们看来,李元吉此人不得人心,只要大隋王师一到,关中军民必然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大隋便可兵不血刃夺取关中。

  可秦昇对此却另有想法,不仅没打算出兵关中,反而命徐世勣秘密前往荆襄,随时准备率荆襄的五万精兵攻入巴蜀。

  因为他知道,李元吉这种蠢人不可能驾驭得了宋金刚这种野心勃勃之人。

  因此与其现在派兵去关中跟宋金刚血战,还不如暂时不动关中。

  一旦没了外部压力,宋金刚跟李元吉很有可能就开始狗咬狗了,自己就等着看好戏吧。

  至于派徐世勣去荆襄,是因为以他对宋金刚的了解,侯君集和王君廓二人未必是他的对手。

  一旦侯君集和王君廓前线失利,李世民唯有亲自出马了。

  一旦李世民不在蜀中,徐世勣出兵攻打蜀地的时机也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