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第655章 回香江

小说: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作者:黄宾 更新时间:2025-07-24 20:31:30 源网站:2k小说网
  ();

  这样精心的布局,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优化,到产品销售渠道整合,全方位地契合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每一处潜在资源,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从长远视角审视,必将为公司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创造更为丰厚的价值。

  然而,当何雨柱全神贯注地核算这 6栋工业大厦所需设备的总价值时,内心陡然一震,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那一行醒目的数字——3.5个亿,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间。

  这可是一笔令人咋舌的巨额投资啊!3.5亿,这个数字仿佛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一块沉甸甸、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巨石,沉沉地压在他的心头,让他瞬间感到肩上的责任无比沉重,未来的路布满荆棘。

  尽管现场弥漫着质疑的气氛,何雨柱依然坚定地点点头,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果敢与决绝。

  他挺直腰杆,声音沉稳有力地宣布散会。

  众人对他这一决定大感意外,面面相觑,随即便开始小声议论起来,有人紧锁眉头,有人摇头叹气,可无论心中有多少疑惑,也都只能默默地收拾东西,鱼贯离开了会议室。

  回到办公室后,何雨柱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廖烈樱就紧跟着走了进来。

  她神色匆匆,脚步急促,“啪”地一声将手中的文件重重拍在桌上,一**坐下后,便毫不客气地开口说道:“你看看这都什么情况!过去这 4个月,公司拼死拼活,经营盈利居然只有区区三百万。再瞧瞧账户,结余也仅仅剩下 420万。眼瞅着采购设备的事儿迫在眉睫,可资金却毫无头绪。现在公司财务状况相当紧张,每一笔开支都得掰成两半花,一分一毫都得精打细算。就那笔巨额的设备采购资金,简直像座大山一样横在眼前,压得人喘不过气,实实在在是个棘手的大难题。”

  何雨柱眉头微皱,神色间透着一丝凝重。

  他对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了如指掌,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春节期间,出于员工休假的安排,工厂经历了一段停工时期,机器停止轰鸣,生产全线停滞。

  不仅如此,春节过后,市场陷入了持续的疲软状态,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大幅下降,钱包捂得更紧了,这直接导致公司盈利锐减。

  往常,公司旗下的 4栋工业大厦,在生产运营良好的月份,每个月能凭借高效的生产创造出 100万的利润。

  若一直维持这样的良好态势,一年下来,这 4栋工业大厦创造的利润将高达 1200万,这无疑是一笔极为可观的收入,足以支撑公司进行诸多扩张与发展计划。

  可当下,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一击。

  要知道,李超人当初投身塑胶行业,开办塑胶厂,在那三年多的漫长时光里,每日从晨曦微露忙到夜幕深沉。

  为了采购到价格合适且质量过关的原材料,他四处奔波,穿梭于不同的供应商之间,受尽冷眼与刁难;在生产环节,更是时刻紧盯,生怕出现任何质量瑕疵。

  期间遭遇了资金周转困难、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难题,历经无数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可即便如此,最终也仅仅只赚到了 300万港币而已。

  相比之下,这 4栋工业大厦的盈利能力堪称惊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而且,别看当下收音机的生意表面上一片红火,市场需求极为旺盛,产品供不应求,店铺里精心陈列的收音机常常刚一上架,就被急切的消费者抢购一空,场面热闹非凡。

  但实际上,这背后的利润远没有乍看之下那么丰厚。

  在整个生产销售链条中,原材料成本随着市场波动不断攀升,优质的电子元件价格更是居高不下。

  人工成本方面,随着工人对薪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要求的提高,支出也在持续增加。

  运输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的遥远距离,还要应对路况、油价等因素导致的成本变动。

  此外,各类税费名目繁多,层层叠加。经过这一系列成本的层层压缩,最终到手的净利润着实有限。

  这时,廖烈樱秀眉紧蹙,眼神中满是忧虑,不禁提出疑问:“虽说如今收音机在市场上确实火爆,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利润也相当可观。但这次的投入规模实在太过庞大,咱们公司现有的资金储备,要支撑起这么大的项目,实在是捉襟见肘。这么大一笔资金的缺口,就像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究竟该如何填补,实在是让人愁肠百结,彻夜难眠啊。”

  何雨柱却显得胸有成竹,他身姿笔挺,双手随意地插在裤兜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笃定的笑容,不紧不慢地宽慰道:“您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这笔钱绝对不会从公司的账面上走。最近这段时间,我四处奔波,动用了不少人脉关系,费了好大一番周折,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成功弄到了所需的设备。”他的语气轻松自然,仿佛这一路走来的艰难险阻都不值一提,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廖烈樱闻言,美目之中瞬间闪过一丝疑惑,那灵动的眼眸微微眯起,仿佛在脑海中快速梳理着各种可能性。

  短暂的沉默后,她抬起手,若有所思地朝着北方的方向轻轻指去,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轻声问道:“难道是他们那边的投资?”

  她心中暗自猜测,在当前复杂的局势下,能有这般雄厚实力,一次性提供如此巨额设备支持的,放眼望去,或许惟有来自那个特定方向的强大助力,才具备这样惊人的能量。毕竟,从过往的种种迹象来看,北方那片区域一直潜藏着巨大的资源与潜力,其背后的势力一旦有所动作,往往能在行业内掀起惊涛骇浪。

  何雨柱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微笑,笃定地点头承认道:“没错,这批设备正是从德国精心挑选并运来的。那边的工业制造技术领先,设备的精密度、稳定性都远超国内水准,对咱们接下来的项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运输过程虽说波折不断,但好在一切顺利,现在设备也已安置妥当。你呀,就别再操心这些设备的事儿了,把心思都聚焦在招人这一块。新的生产规划已然箭在弦上,即将全面展开,我们迫切需要大量有丰富经验、掌握前沿技术的工人,还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你务必把招聘工作做扎实,严格把关筛选,为公司引入一批高素质的新鲜血液,助力公司在这次转型发展中抢占先机。”

  尽管详尽的市场调研与数据统计表明,未来公司的产业布局将涵盖多达 28栋工业大厦,规模颇为可观。

  但何雨柱心里跟明镜似的,没打算一股脑把这些大厦全投入到电子管生产当中。

  毕竟,这一回把生产规模扩充至两栋电子管生产车间与六栋晶体管生产车间,已然触及现阶段公司能力的天花板。

  从核心的技术储备层面来看,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尚需时日沉淀,不足以支撑更大规模的生产。

  人员配置上,专业技术工人、管理人才数量有限,骤然扩大规模,根本无法保障生产的高效有序。

  再把目光投向市场,消费者与合作商对新产品的接纳程度还有待提升,市场份额的拓展也并非一蹴而就。

  综合这些因素反复权衡,何雨柱深知当下绝非盲目扩张的好时机,所以毅然决定,现阶段暂且搁置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先把现有的业务做稳做强。

  随着夏日脚步悄然临近,工业大厦的未来用途正面临重大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风云变幻以及公司自身战略的深度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已迫在眉睫。何雨柱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早已在心中精心谋划。

  就电子类业务而言,当下维持 8栋工业大厦的规模堪称恰到好处。这一规模不仅能够确保产品生产有条不紊,稳定供应市场,还能巧妙地将各项成本控制在合理区间,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公司的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只要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工厂便能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大量高质量的设备。

  如此一来,数亿元的资金将被节省下来,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成本削减。

  何雨柱陷入了沉思,脑海中犹如精密的计算机,反复权衡着各项事务的优先级与资金分配方案。

  片刻后,他神色坚定,语气笃定地说道:“先拨出 350万,把濠江那块地皮的款项支付掉。那块地皮地理位置优越,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早一步拿下,就能早一步布局。”

  他稍作停顿,右手轻轻敲击着桌面,似在整理愈发清晰的思绪,接着有条不紊地继续说道:“剩余的 70万,用来启动建设工作。先搭建基础框架,把前期的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后续再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配资源。”

  买下地皮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还有海量的繁杂事务等待着何雨柱团队去处理。

  首先,要聘请业内顶尖的专业设计公司。

  这些设计公司需要深入研究濠江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当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居民的生活习惯等,同时还要精准把握当下的商业氛围,分析周边各类商业设施的布局与特色。

  在此基础上,依据未来酒店高端奢华或亲民便捷等不同定位,精心雕琢出独一无二的设计方案,从酒店的整体外观造型,到内部各个功能区域的划分,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方案敲定后,便要寻觅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建筑公司。

  这类公司不仅要有成功建造过大型商业建筑的履历,还得对当地的建筑规范、施工环境了如指掌,确保能将设计方案完美落地,负责起具体的建造事宜。

  而且,在资金支付方面,有着更为科学合理的安排,不必一次性全额付清所有款项。

  何雨柱团队可以和建筑公司协商,按照建设进度,分阶段定期划拨资金。

  比如在基础工程完工、主体结构封顶、内部装修完成等关键节点,分别支付相应比例的款项。

  如此一来,随着公司业务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酒店项目会逐步产生收益。

  每个月酒店运营所产生的利润,经过精细核算,将足以覆盖酒店建设的成本,甚至还会有可观的盈余。

  对于这部分剩余资金,何雨柱早有清晰的规划,他计划用来购置第二栋酒店的地皮。

  在购置地皮的同时,同步开启新酒店的建设工作,从设计招标到施工团队选定,都紧密跟进,让酒店业务实现双轮驱动,如同插上翅膀一般快速扩张,在濠江的商业版图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廖烈樱听到此处,心中的疑惑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嫩芽,迅速生长,忍不住开口问道:“那么,这一年所产生的利润,你都打算用来建造那两栋酒店吗?”

  何雨柱听闻,没有丝毫的犹豫,眼神坚定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北极星,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斩钉截铁,仿佛在宣读一份不容置疑的誓言般回答道:“没错,咱们目前有 10栋工业大厦投入生产,自从开业以来,产品一经推向市场,便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备受青睐,市场反馈那叫一个良好。经过仔细核算,每个月的盈利大致能达到 250万左右。”

  廖烈樱听闻此言,微微低下头,在心底默默计算起来。

  她的思绪如同精密的计算机,依据当前的市场行情,将原材料成本投入、生产环节的各项支出以及产品的销售价格等因素,逐一纳入考量范围,仔仔细细地核算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