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县试报名

  方怀礼的话是十分中肯的建议,以杨云的天赋,只要在书院沉下心学上一年,明年的童试必然是手到擒来。

  卢汲和席衍也点头赞同,杨云才刚十九岁,用不着急在这一年。

  但杨云想想前段时间,跟周忠在岔路口说的那些话,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多谢三位的好意,我还是想在今年试试。”

  见到杨云主意已定,卢汲三人不好再劝,只能微微叹气说:

  “如果杨云你今年能中的话,定然会成为东阳书院,从入院到离院最快之人。”

  听卢汲突然提到离院,杨云不由得有些错愕,

  “为什么要离院?难道参加过童试的人,不许在书院继续读书?”

  方怀礼站在床边,摇头对杨云解释说:

  “当然不是,只是你过来小三关,是秀才。秀才用不着来书院求学了。”

  秀才有功名,想要更进一步的办法,是和其他秀才讨论切磋,就算想和书院的老师请教,也能大大方方登门拜访,用不着再来书院吃苦。

  了解其中原委之后,杨云心中泛起淡淡的伤感,虽然跟卢汲他们三个认识时间不长,但四人学则同堂,寝则同宿,早已有很深厚的交情。

  但杨云很快把这丝伤感压下去,笑着对三人拱拱手说:

  “那我借三位吉言了,若是考中,请三位吃饭;若是考不中,回来继续读书!”

  这下其他三人的心情才算好点,各自**休息。

  转眼数十日过去,这天杨云找到卢毅请假,要去县衙报名,参加今年的童试。

  卢毅有些诧异,却什么都没说,给杨云批下条子。

  拿着条子从书院出来,杨云飞奔到县城门口,等半天,终于见到周仲和母亲姜梅来了。

  周仲远远地看到杨云,立刻冲他摆摆手;姜梅则问些书院的琐事,满脸慈爱之色。

  闲聊之后,杨云跟周仲并肩走在一起,随口问道:

  “师兄,恩师除给你我作保之外,还有三人是谁你知道吗?”

  想要参加童试的人,除要有亲供表单,还要有本县的秀才作保,这样才有资格。

  杨云和周仲已经拜罗孝荣为师,他们的保人自然是罗孝荣。

  每个秀才可以担保五人,另外三人也算是有一分香火情,杨云才会多问一句。

  周仲早就了解过这些,立刻说道:

  “除你我二人之外,恩师担保的有一位本家侄子,罗冠羽及两位本县富户子弟。”

  两人说话间,已经来到县衙门前,今天是童试报名的日子,大街上熙熙攘攘到处都是人,周仲昂着头看好半天,才找到罗孝荣。

  杨云护着姜梅,跟着周仲一路挤到罗孝荣面前,躬身行礼,“弟子见过恩师。”

  见到人到齐,罗孝荣没有着急进去报名,反而先问杨云一些功课,确定没有问题后,才领着五人一起进衙门报名。姜梅没有资格,只能在衙门外等候。

  衙役看到罗孝荣身上穿着,代表秀才身份的长衫,简单查验人数后,让几人进去。

  进到县衙,有衙役把杨云五人领到一间小房中,里面坐着县衙的户房主事。

  他看完五人的亲供表单,简单问几句话后,确定情况都对得上,在浮票上写五人的相貌,贴在考牌后面,让五人出去。

  杨云手中拿着考牌,知道这相当于前世的准考证,反复看两遍后,才收起来。

  经过这么一番,五人算是报名结束,等到童试开始之日,拿着考牌再来即可。

  五人从县衙里领出来,另外三人先行告辞,罗孝荣对周仲和杨云说:

  “为师准备去平阳府访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周仲的课业我不担心,杨云你,若是课业上有什么麻烦,尽可去找卢毅,他会为你答疑解惑的。”

  罗孝荣说的是访友,其实是提前去平阳府,为今年的秋闱做准备。

  若是秋闱高中,他会进京参加明年春闱,才会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杨云听到罗师已经把事安排妥当,想起早上卢毅给他批条子的时候,什么都没问,想来是已经从罗师这里听到口风。

  安顿完学生后,罗孝荣飘然回家,准备去平阳府访友,周仲也告辞离开。

  杨云还有大半天的假,正好母亲也来到县城,两人一起来到老侯爷送给他们的那座宅子,想要看看情况,免得荒掉。

  只是来到门前,却发现门上没有挂锁,母子两人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头,难道有人看到这院子空着,把这院子霸占?

  在二人犹豫的时候,院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看起来五六十岁,左脚有些跛的老汉走出来,冲着两人笑着行礼,

  “两位是姜夫人和云少爷吧?我是老爷子留在这里的门房,您叫我老王头就行。”

  听到是爷爷留下来的人,杨云才放心,冲着老汉点点头说:

  “原来是王伯,我们母子多日不来,劳您久等。”

  若不是这次童试,杨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想起到这里看一眼。

  当初侯爷找他来看院子的时候,已经跟老王头说过具体情况。

  他满不在意地摆摆手,将姜梅和杨云领进院子里,详细地把房子的格局介绍一下。

  这是一处三进的大宅子,不管是庭院还是花园一应俱全,在东平县算是上上住所。

  因为时常有人打扫,院子也算干净,杨云让母亲暂时住在这里,又回书院读书去了。

  距离童试开考还有几日,他得抓紧时间多做些功课才行。

  卢毅也知道杨云要参加童试,特意把以往童试的题目找出来,让他练习。

  转眼到开考之日,提前从书院请假回来的杨云,被母亲叫醒,她端来一大堆早饭,豆浆,油条,米粥,馒头,包子,几乎应有尽有。

  姜梅坐在桌边,亲手剥个鸡蛋,笑着递给杨云,

  “云儿,这是娘特意给你煮的溏心蛋,人家都说,吃了溏心蛋能必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