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第三百零九章 大胆的想法

小说: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作者:微风不燥 更新时间:2025-07-27 04:18:40 源网站:2k小说网
  ();

  “小杨同志,幸亏你还没离开,要不然这两位同志恐怕就会扑了个空呢!”

  廖大姐一如往常,不管是对待来客还是对待厂职工都是笑脸相迎。

  “廖大姐,这两位是——”

  “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同志是京市中医院过来的。这位是刘广同志,这位是黄雨年同志。”

  说到黄雨年的时候,廖大姐还特意多介绍了几句。

  “这位黄同志可是中医大师云老先生的高徒,现在虽然还在中医院任职,但同时也是很多领导的私人诊疗医生,医术高明。”

  “廖同志,你谬赞了。”

  黄雨年就是之前杨柳曾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个人,他站起身来和杨柳握了握手。

  对于杨柳,在来机械厂之前,他是了解过一些的。

  这是一位十分有才华的女同志,自学成才,听说现在已经设计出了很多农用机械,甚至就连他们中医院食堂那辆买菜运货的电动三轮车,也是这位杨柳同志设计研发出来的呢。

  当然,这是很多人一查就知道的事。

  来之前,他对这位杨柳同志做过背调,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关于杨柳同志的很多档案都是保密的,他根本查不出来。

  黄雨年不是没什么见识的小年轻,这位杨柳同志恐怕还有很多秘密,但国家有意保密,就不是他这样的人能够查得出来的了。

  今天能够在这里与杨柳同志相见,其实也是托了云老的福。

  要是别人,怕是根本见不到这位杨柳同志的面。

  原因无他,这位杨柳同志的才华了得,听说现在还不到二十岁,想必未来还能为国家设计出更多的农用生产机械,国家着重培养重点保护也是应当的。

  “杨柳同志你好,我是京市中医院的黄雨年,这一次过来找你,也是向组织上汇报过的,你不用紧张。我们只是想和你打听一个人?”

  打听一个人?

  杨柳自认自己才来京市不过半年,认识的人不多,恐怕机械厂随便拉出来一个人都比她的人脉广,这打听人怎么还打听到自己这来了?

  “黄同志,你没搞错?”

  “肯定没搞错的,我们来之前是调查过的,确认了你肯定能知道这个人,所以才来向你了解的。”

  黄雨年看着杨柳的眼里,满是肯定。

  怕是这位杨柳同志,还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吧?

  他们能来见她一面,可是废了不少功夫的。

  层层上报不说,最后还是通过云老的关系,才得以有了这次见面。

  杨柳哪里知道这些事,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在机械部眼里的重要性呢。

  “黄同志,其实我们见过的。”

  杨柳的一席话,惊的黄雨年睁大了眼睛。

  “杨柳同志,没认错人吧?”

  “当然没有,就在几天之前。严格来说,是我见过你,但是你对我可能没印象了。”

  “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黄雨年没有任何印象。

  “几天之前,机械厂的员工李春梅同志受伤,我送她去医院,在医院的住院部楼下,我曾经见过你和一位老先生站在一起说话。”

  “那看来我们还真是有缘分啊——”

  黄雨年没想到,无形之中他们两人居然见过。

  不过,那时候他正和云老说中药方的事,估计才没注意到这位杨柳同志吧。

  话说回来,即使那时候注意到,怕是也不会知道,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就是现在机械部的重点保护设计师杨柳同志的。

  “不知道黄同志打听的是谁?若我认识这人,肯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大家别站着说话,坐,都坐,来尝尝我这里的茶。对了,车间那边还有事,我先过去瞧瞧,你们先聊着。”

  廖大姐十分有眼力劲儿的躲了出去,顺便还把办公室的门关上了。

  外边也坐了不少人事科的同事,见廖大姐出来纷纷上前打听。

  “廖大姐,来找小杨同志的那两人是干什么的呀?”

  “是啊是啊,好像没见过。”

  “不关你们的事,少打听!”

  廖大姐难得的板了脸,“还有啊,咱们机械厂可是国家重点机械厂,很多国家的重点项目都在我们厂进行,不管什么时候,都把自己的嘴管住了,免得惹麻烦。”

  前几年,还有特.务想窃取机械图纸呢。

  也就是这几年,安保更严格,没被敌人窃取到什么情报。

  但该有的防范意识,还是要有的。

  办公室里,黄雨年喝了一口茶水,然后才看向杨柳问道,“杨柳同志,我们想向你打听的这个人叫做董月明,她爱人的名字叫做李立田。我们得到消息,这对老夫妻因为一些原因已经被下.放到黑省隆平县和平公社的岭山大队,也就是你下乡的大队。我们来找你,就是想确认一下,董月明女士是否还活着,我们有一些事情想要找董月明女士了解一下。”

  杨柳的心思十分活泛,她听了黄雨年的话,又联想到昨天在医院住院部楼下黄雨年与那位云老的对话,随即想到了一个可能。

  “你们是想找董奶奶修补配置那份失传了的中药方吧?”

  “你怎么知道?!”

  黄雨年立即警觉起来,随即想到了刚才杨柳的话,面上表情稍微平和了一些。

  只不过,他眼里的防备依然没消失。

  “杨柳同志倒是心思剔透,我也不瞒你,我们找董月明同志就是想让她帮我们修补一份十分重要的古药方。

  这么说吧,若这份古药方得以修补,将来会造福更多的病人。”

  “可董奶奶和我说过,她是学西医的。”

  “你可能不了解董月明同志,董月明同志虽然是学习西医的,但董家却是几百年的中医世家,祖上出过好几位御医,董月明同志的叔祖父更是我国首屈一指的中医大家,还曾做过孙先生的随行医生,用针灸之术救过孙先生的性命。

  当年,国内中医世家,无人出其右。

  只可惜,世事沧海变化,董家还是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现在活着的董家人也就只有董月明女士一人。”

  随着黄雨年的讲述,杨柳不时点头附和。

  她是知道董奶奶会医术的,甚至,董奶奶的中医并不比西医差多少。

  但董奶奶也说了,她更喜欢西医,她喜欢拿着手术刀站在手术台上,救人于危难之中。

  “杨柳同志,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杨柳点了点头,“黄同志,董奶奶还活着,身体尚算康健。她和李老到了岭山大队以后,我们接触过几次,他们住的地方离我家不太远,不瞒你说,我曾亲耳听董奶奶说过,她在中医上并没有西医那么擅长。”

  “这个我们知道,只是不死心,想找董女士确定一下罢了。”

  杨柳心思一动,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能不能让我看看那份失传已久只剩半张方子的中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