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渊被李季那句话里透出的森然寒意,激得打了个冷战。
他看着李季那张挂着冰冷笑容的脸,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疯了。
李兄一定是疯了。
但他看着李季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那里面没有疯狂,只有一种让人心悸的平静。
仿佛天塌下来,也压不垮这副肩膀。
不知为何,周文渊那颗快要跳出嗓子眼的心,竟然奇迹般地安定了下来。
他咬了咬牙,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
“好!”
“李兄,我周文渊这条命,今天就交给你了!”
“就算是刀山火海,兄弟我也陪你闯!”
李季笑了笑,拍了拍他僵硬的肩膀,没再多说什么,转身朝着府外走去。
……
通往醉香楼的朱雀大街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周文渊跟在李季身侧,几次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又都咽了回去。
最后,他还是没忍住。
“李兄,你为何一点都不怪我?”
“我差点就把你推进了火坑!”
他的声音里,满是化不开的愧疚。
李季的目光,依旧平视着前方,淡淡地开口。
“你当初为我做的事,比这要多得多。”
周文渊的脚步,猛地一顿。
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李季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三年前,黑风矿场。
那个人人谈之色变的活地狱。
当所有人都对李季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是周文渊,这个平日里只知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变卖了自己名下所有的田产铺子,凑了上万两白银,一层层地去打点矿场的官吏和监工,只为让李季能少挨几顿毒打,能在寒冬腊月里,有一床不那么单薄的棉被。
为了给李季送一瓶上好的金疮药,他被人打断了一条腿,在床上躺了足足三个月。
周家也因为他这种不清不楚的站队,从京城二流的世家,迅速衰败,几乎沦为末流。
周文渊所做的,是雪中送炭。
而李季今天做的,不过是顺水推舟,甚至是将计就计。
这百分之一的恩情,都算不上。
李季停下脚步,转头看着这个眼眶通红的兄弟。
“周兄,你记住。”
“你我之间,无需说这些。”
“过去的恩,我李季记在心里,一辈子都不会忘。”
周文渊用力地眨了眨眼,把涌上来的热泪逼了回去,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兄,这醉香楼不简单。”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说起正事,声音压得极低。
“表面上看,是京城最大的销金窟,是寻欢作乐的温柔乡。”
“可实际上,它是兵部尚书黄德友的产业!”
黄德友。
李季的瞳孔,微不可查地缩了一下。
又是这个名字。
太师付子明的话,还言犹在耳。
项远山之所以敢在朝堂上如此嚣张,他最大的依仗就是他那个门生,掌管着大炎王朝钱袋子和兵权的兵部尚书黄德友!
贪墨军饷,私开矿山,结党营私。
没想到,连这京城最大的烟花之地,都是他的手笔。
李季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好啊。
真是太好了。
本来还想着,该从何处下手,去撬动这条盘根错节的大鳄。
没想到,黄德友这个蠢货,竟然亲手把刀柄送到了我的手上。
“这下,更有趣了。” 李季轻声自语。
“李兄,你说什么?”周文渊没听清。
“没什么。”李季摆了摆手:“我们走快些,我忽然对这醉香楼,很感兴趣了。”
他加快了脚步,周文渊也赶忙跟上。
很快,一座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三层高楼,便出现在了二人眼前。
楼前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金丝楠木牌匾,上面醉香楼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极尽奢华。
楼门前,车马不绝,人流如织。
进出的无一不是衣着华贵的王孙公子,富商巨贾。
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纸醉金迷的靡靡之气。
然而,就在这片奢靡景象的一角,却有一个极其不和谐的画面。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年轻女子,正跪在醉香楼前的台阶下。
她的身前,立着一块破旧的木板,上面用木炭歪歪扭扭地写着四个字。
卖身救弟。
女子的身旁,还站着一个比她矮半个头的少年,少年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低着头,双拳紧握,浑身都在发抖。
过往的行人,偶尔投来一瞥,大多是鄙夷和看热闹的神情,竟无一人上前。
周文渊皱了皱眉。
“李兄,这……”
李季没有说话,他径直走了过去。
他站在那女子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起来。”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女子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却满是泪痕的脸。
她的眼睛很大,很亮,此刻却充满了绝望和麻木。
她看了看李季华贵的衣着,惨然一笑。
“这位公子,您是要买我吗?”
“我什么都能干,洗衣做饭,端茶倒水,只要能给我五千两,救我弟弟,我这条命就是您的了。”
五千两。
一个足以让京城普通人家,富足一生的数字。
李季的目光,落在了她身旁那个少年身上。
“你弟弟,犯了什么事?”
提到弟弟,女子眼中的麻木瞬间被激动和愤恨所取代。
“我弟弟没有犯事!”
她的声音,陡然尖利起来。
“他没犯事,是被人陷害的!”
“长安县的县令黄梁,上个月招我弟弟阿牛去做他的书童,说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二两银子的月钱。”
“我们都以为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知道,谁知道那黄梁,就是个披着人皮的畜生!”
“他根本不是要找书童,他是想让我弟弟,替他那个不学无术的儿子去考科举!”
“我弟弟自幼读圣贤书,知道这是欺君罔上,是要杀头的大罪,抵死不从!”
“然后他们就把我弟弟关起来,活活打了一顿,还说我弟弟打碎了他一个什么前朝的花瓶,逼着我弟弟,画押签了这张五千两的卖身契!”
女子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一个鲜红的指印,刺得人眼睛生疼。
她再也说不下去,趴在地上,泣不成声。
“姐姐,你别说了,别说了!”
旁边的少年阿牛,也红着眼圈,上前扶住她不住颤抖的肩膀。
“是我没用,是我连累了你!”
周文渊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满脸的难以置信。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这长安县令,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李季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蹲下身,看着那对无助的姐弟。
“为何,不去府衙告官?”
女子闻言,抬起头,那张泪脸上,满是凄凉的嘲讽。
“告官?”
“我们去了,可还没进大堂,就被乱棍打了出来!”
“他们说我们是刁民,是诬告朝廷命官!”
“这京城里的官,官官相护,沆瀣一气,我们这些草民,能告谁?谁又会为我们做主?”
她说到最后,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你知道那县令黄梁,是什么人吗?”
“他是兵部尚书,黄德友大人的亲侄子!”
轰!
最后一句话,像一道惊雷,在李季的脑海中炸响。
黄德友。
又是黄德友!
从贪墨军饷,到经营青楼,再到纵容子侄强逼他人**,草菅人命。
好一个国之蛀虫!
好一个门阀篡国!
李季缓缓站起身,胸中一股压抑了三年的戾气和杀意,疯狂翻涌。
他看着眼前这座金碧辉煌的醉香楼,只觉得它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兽,正无情地吞噬着这个国家的血肉和根基。
而李福永设下的那个所谓陷阱,在这一刻,显得那么可笑,那么微不足道。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股滔天的杀意,重新压回了心底。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这官司,我替你们打。”
那名叫苏青儿的女子,愣住了。
她抬起泪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李季。
“你……你?”
她打量着李季,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和警惕。
“你也是官吧?”
“你们当官的,不都是一伙的吗?”
这话像一记耳光,扇在周文渊的脸上,让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李季却没有生气。
他能理解这份绝望。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跟在身后的护卫展昭,上前一步,沉声喝道。
“放肆!”
“站在你面前的,乃是当今圣上亲封的监察使,李季,李大人!”
李季!
这个名字一出,苏青儿的瞳孔,猛地放大。
她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丰神俊朗,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化不开的郁结之气的年轻公子。
说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你就是那个文斗大败蛮夷的大才子李季?”
他看着李季那张挂着冰冷笑容的脸,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疯了。
李兄一定是疯了。
但他看着李季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那里面没有疯狂,只有一种让人心悸的平静。
仿佛天塌下来,也压不垮这副肩膀。
不知为何,周文渊那颗快要跳出嗓子眼的心,竟然奇迹般地安定了下来。
他咬了咬牙,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定。
“好!”
“李兄,我周文渊这条命,今天就交给你了!”
“就算是刀山火海,兄弟我也陪你闯!”
李季笑了笑,拍了拍他僵硬的肩膀,没再多说什么,转身朝着府外走去。
……
通往醉香楼的朱雀大街上,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周文渊跟在李季身侧,几次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又都咽了回去。
最后,他还是没忍住。
“李兄,你为何一点都不怪我?”
“我差点就把你推进了火坑!”
他的声音里,满是化不开的愧疚。
李季的目光,依旧平视着前方,淡淡地开口。
“你当初为我做的事,比这要多得多。”
周文渊的脚步,猛地一顿。
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李季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三年前,黑风矿场。
那个人人谈之色变的活地狱。
当所有人都对李季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是周文渊,这个平日里只知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第一个站了出来。
他变卖了自己名下所有的田产铺子,凑了上万两白银,一层层地去打点矿场的官吏和监工,只为让李季能少挨几顿毒打,能在寒冬腊月里,有一床不那么单薄的棉被。
为了给李季送一瓶上好的金疮药,他被人打断了一条腿,在床上躺了足足三个月。
周家也因为他这种不清不楚的站队,从京城二流的世家,迅速衰败,几乎沦为末流。
周文渊所做的,是雪中送炭。
而李季今天做的,不过是顺水推舟,甚至是将计就计。
这百分之一的恩情,都算不上。
李季停下脚步,转头看着这个眼眶通红的兄弟。
“周兄,你记住。”
“你我之间,无需说这些。”
“过去的恩,我李季记在心里,一辈子都不会忘。”
周文渊用力地眨了眨眼,把涌上来的热泪逼了回去,重重地点了点头。
“李兄,这醉香楼不简单。”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说起正事,声音压得极低。
“表面上看,是京城最大的销金窟,是寻欢作乐的温柔乡。”
“可实际上,它是兵部尚书黄德友的产业!”
黄德友。
李季的瞳孔,微不可查地缩了一下。
又是这个名字。
太师付子明的话,还言犹在耳。
项远山之所以敢在朝堂上如此嚣张,他最大的依仗就是他那个门生,掌管着大炎王朝钱袋子和兵权的兵部尚书黄德友!
贪墨军饷,私开矿山,结党营私。
没想到,连这京城最大的烟花之地,都是他的手笔。
李季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好啊。
真是太好了。
本来还想着,该从何处下手,去撬动这条盘根错节的大鳄。
没想到,黄德友这个蠢货,竟然亲手把刀柄送到了我的手上。
“这下,更有趣了。” 李季轻声自语。
“李兄,你说什么?”周文渊没听清。
“没什么。”李季摆了摆手:“我们走快些,我忽然对这醉香楼,很感兴趣了。”
他加快了脚步,周文渊也赶忙跟上。
很快,一座雕梁画栋,气势恢宏的三层高楼,便出现在了二人眼前。
楼前悬挂着一块巨大的金丝楠木牌匾,上面醉香楼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极尽奢华。
楼门前,车马不绝,人流如织。
进出的无一不是衣着华贵的王孙公子,富商巨贾。
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纸醉金迷的靡靡之气。
然而,就在这片奢靡景象的一角,却有一个极其不和谐的画面。
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年轻女子,正跪在醉香楼前的台阶下。
她的身前,立着一块破旧的木板,上面用木炭歪歪扭扭地写着四个字。
卖身救弟。
女子的身旁,还站着一个比她矮半个头的少年,少年脸上青一块紫一块,低着头,双拳紧握,浑身都在发抖。
过往的行人,偶尔投来一瞥,大多是鄙夷和看热闹的神情,竟无一人上前。
周文渊皱了皱眉。
“李兄,这……”
李季没有说话,他径直走了过去。
他站在那女子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起来。”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女子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清秀却满是泪痕的脸。
她的眼睛很大,很亮,此刻却充满了绝望和麻木。
她看了看李季华贵的衣着,惨然一笑。
“这位公子,您是要买我吗?”
“我什么都能干,洗衣做饭,端茶倒水,只要能给我五千两,救我弟弟,我这条命就是您的了。”
五千两。
一个足以让京城普通人家,富足一生的数字。
李季的目光,落在了她身旁那个少年身上。
“你弟弟,犯了什么事?”
提到弟弟,女子眼中的麻木瞬间被激动和愤恨所取代。
“我弟弟没有犯事!”
她的声音,陡然尖利起来。
“他没犯事,是被人陷害的!”
“长安县的县令黄梁,上个月招我弟弟阿牛去做他的书童,说包吃包住,每个月还有二两银子的月钱。”
“我们都以为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知道,谁知道那黄梁,就是个披着人皮的畜生!”
“他根本不是要找书童,他是想让我弟弟,替他那个不学无术的儿子去考科举!”
“我弟弟自幼读圣贤书,知道这是欺君罔上,是要杀头的大罪,抵死不从!”
“然后他们就把我弟弟关起来,活活打了一顿,还说我弟弟打碎了他一个什么前朝的花瓶,逼着我弟弟,画押签了这张五千两的卖身契!”
女子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一个鲜红的指印,刺得人眼睛生疼。
她再也说不下去,趴在地上,泣不成声。
“姐姐,你别说了,别说了!”
旁边的少年阿牛,也红着眼圈,上前扶住她不住颤抖的肩膀。
“是我没用,是我连累了你!”
周文渊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满脸的难以置信。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这长安县令,竟然如此胆大包天!”
李季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蹲下身,看着那对无助的姐弟。
“为何,不去府衙告官?”
女子闻言,抬起头,那张泪脸上,满是凄凉的嘲讽。
“告官?”
“我们去了,可还没进大堂,就被乱棍打了出来!”
“他们说我们是刁民,是诬告朝廷命官!”
“这京城里的官,官官相护,沆瀣一气,我们这些草民,能告谁?谁又会为我们做主?”
她说到最后,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你知道那县令黄梁,是什么人吗?”
“他是兵部尚书,黄德友大人的亲侄子!”
轰!
最后一句话,像一道惊雷,在李季的脑海中炸响。
黄德友。
又是黄德友!
从贪墨军饷,到经营青楼,再到纵容子侄强逼他人**,草菅人命。
好一个国之蛀虫!
好一个门阀篡国!
李季缓缓站起身,胸中一股压抑了三年的戾气和杀意,疯狂翻涌。
他看着眼前这座金碧辉煌的醉香楼,只觉得它像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兽,正无情地吞噬着这个国家的血肉和根基。
而李福永设下的那个所谓陷阱,在这一刻,显得那么可笑,那么微不足道。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股滔天的杀意,重新压回了心底。
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
“这官司,我替你们打。”
那名叫苏青儿的女子,愣住了。
她抬起泪眼,难以置信地看着李季。
“你……你?”
她打量着李季,眼神里充满了怀疑和警惕。
“你也是官吧?”
“你们当官的,不都是一伙的吗?”
这话像一记耳光,扇在周文渊的脸上,让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李季却没有生气。
他能理解这份绝望。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跟在身后的护卫展昭,上前一步,沉声喝道。
“放肆!”
“站在你面前的,乃是当今圣上亲封的监察使,李季,李大人!”
李季!
这个名字一出,苏青儿的瞳孔,猛地放大。
她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丰神俊朗,眉宇间却带着一丝化不开的郁结之气的年轻公子。
说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你就是那个文斗大败蛮夷的大才子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