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都快退休了,系统才来 第1790章

小说:医生:都快退休了,系统才来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7-09 01:30:42 源网站:2k小说网
  ();

  难道还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许秋轻轻点了点头。

  他给出详细的解释:“这两款药物,是针对彭月娇的情况,特殊对症的。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此前彭月娇的检查报告中,曾经显示‘膀胱残尿量也达到了将近五百毫升’。”

  这话一出,不少人面面相觑。

  他们倒是记得彭月娇膀胱残尿量很高。

  但这么细节的数值,却没有特地去记忆。

  而莫雷蒂,则是瞪大了眼睛。

  她有些诧异……这又是从反复翻阅病历找到的答案?

  此刻她内心有些难以平静了。

  温故而知新,这是真理……但你“知新”的数量有点太恐怖了!

  “残尿量能代表什么?”

  此时,赖光圳耿直地问道。

  这似乎也没法决定什么。

  其余人也是暗暗点头。

  尽管许秋已经给出了提示,但说实话……似乎用处不大。

  他们还是不知道这有什么可特殊对症的。

  “残尿量如此之高,代表着病人的膀胱收缩障碍。”许秋接着说道。

  没毛病。

  但然后呢?

  众人都在思考。

  而这时,莫雷蒂眼睛却猛地一亮,意识到了什么。

  她下意识就要开口,但最后想到如今是许秋在讲解,最终欲言又止。

  许秋注意到了这一幕,道:“莫雷蒂教授讲讲看?”

  听到这话,莫雷蒂笑了笑,也不矫情,直接开口道:“膀胱收缩障碍的根源,就在于抗体组断了胆碱能突触的传递。

  “而促红细胞生成素,除开能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之外,还能够促进突触小泡再生。

  “这等于是,同时保护神经,同时又尽可能恢复濒临崩溃的脑干孤束核。”

  这话一出,众人瞪大了眼睛。

  他们也总算是明白了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深意。

  也许,其他药在保护神经方面比促红细胞生成素优秀很多,但却没有一款,能够同时促进突触小泡再生!

  “那富马酸二甲酯呢,也是一样?”

  很多人都反应了过来。

  他们尝试按照莫雷蒂的想法,从相同的思路去解析。

  最后,赖光圳首先反应过来,一拍大腿道:“我明白了!

  “氧化应激损伤的根源,就是自由基破坏神经微血管……而富马酸二甲酯,可以激活Nrf2通路,从而减轻活性氧对细胞的损害!

  “同时,Nrf2还能对抗病人本身的自免病!”

  抗氧化调节只是表面。

  内核,在于Nrf2!

  Nrf2是一种含有亮氨酸基本结构的转录因子,它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用其他药物,虽然能起到抗氧化调节作用,但却没法直接作用于自免病。

  但富马酸二甲酯却不一样。

  既对抗彭月娇如今“移植排斥”“免疫抑制”的矛盾状态,又能够直指本质,对抗嗜沫凝聚杆菌引发的自免病!

  可谓是又治标又治本!

  堪称绝妙!

  此刻,众人目光呆滞,眼神里充满了惊愕。

  “太妙了!”

  良久,有人拍掌。

  随后会议室热闹起来,响起了轰轰烈烈的掌声。

  这两个药物的应用,简直堪称完美!

  但凡换另外一个人,都不可能给出如此针对性满满的用药方案!

  此时,就连莫雷蒂看向许秋的目光也不同了。

  眼神里,充斥着敬佩。

  如此精准却个性化的用药,恐怕除许秋之外,无一人能够给出!

  ……

  而在治疗方案最终拟定后,协和这边就快速开始了对症治疗。

  手术、用药,双管齐下。

  而让众人无法惊诧的是,在手术完成、药物奏效后的一个小时左右,病人的Treg细胞比例就有好转的趋势。

  Treg细胞是免疫机制的油门,也是刹车。

  它的好转,意味着,免疫稳态重新建立!

  而另一个好消息则是,病人的颈七神经根再生成功!

  超声神经成像显示轴突密度从12束/mm2增至28束/mm2!

  而且最重要的是,扩散张量成像FA值从0.21升至0.38!

  前者,意味着移植神经正在恢复正常。

  而后者,意味着髓鞘完整,再生情况非常良好!

  这让众人无比振奋!

  免疫稳态的建立,代表“免疫抑制”得到了基本的控制。

  而移植神经再生则意味着“移植排斥”也平衡了!

  眨眼之间,几乎不可逆转的矛盾免疫危机,在寥寥几句话的方案之间,就得到完美解决!

  此刻,会议室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太不可思议了!”

  “神经电生理指标也让人惊喜……病人的尺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从0.3mV升至1.2mV,这简直是奇迹了。”

  “还有膀胱。膀胱压力测定显示逼尿肌收缩力已经恢复到了10cmH2O,距离正常人的15cmH2O已经不远了!”

  这代表着,彭月娇的自主神经功能正在逐步恢复!

  看着一项项正在好转的指标,即便是莫雷蒂,此时心情也无法平静了。

  医生的魅力,就在此刻。

  其他行业,付出并不能即时得到成效。

  但医疗行业却不同。

  治疗方式对不对,看病人的指标就能一清二楚。

  药用对了,前一刻还危在旦夕的病人,下一秒就脱离险境、活了下来。

  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也是最让医生痴迷的。

  只要技术足够,就能清晰地看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自己救赎!

  “这用药方案,都可以写入教科书了……”

  很多人心头仍然觉得震撼。

  许秋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富马酸二甲酯的应用,几乎可以说是完美了。

  选入教案,都不为过!

  不过这时候,许秋却依旧盯着彭月娇的各种数据,眉头微皱。

  这让众人心里都突然有些忐忑了。

  “怎么……许医生,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人忐忑开口。

  许秋摇了摇头:“没问题。

  “只是,病人的神经炎症消减得太快了一点。“听到这话,会议室爆发出一阵笑声。

  “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许医生用药如神,彭月娇的病情快速控制住也是情理之中!”

  众人表情都很是轻松。

  结果不好,才需要担心。

  现在神经炎症控制得更快、也更彻底,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这有什么可担心的!

  莫雷蒂也下意识地这么认为。

  不过,在看到许秋并未纾解的脸色后,她也眉头一皱,同样尝试思索破局。

  尽管这是一件好事。

  但……

  对于医生来说,可怕的并非无法治愈,很多时候其实是“未知”。

  “未知的好转”,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未必要比“未知的恶化”要好多少!

  不弄清楚其中的机制,恐怕根本难以安宁!

  毕竟……

  未知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而这超过正常尺度的“神经炎症控制”,或许就意味着新的危险……

  在许秋和莫雷蒂两人都沉默后,其余正在嬉笑的教授,表情也渐渐地严肃了起来。

  而且就在这一刻,他们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