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蓝内心稳如老狗,“以前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这个条件摆弄这一些。”
林满秀听了,觉得十分有理。
以前一壶油,几乎可以吃个大半年,哪来的那么多油祸祸。
日子不过啦。
也就是现在家里发了几笔财,家里条件好了,娘才张罗吃得好一些。
“娘,现在的日子真好啊。”林满秀想起以前过的日子,下意识打了个哆嗦。
以前的日子,实在是太惨了。
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过了几个月的好日子,林满秀已经充分理解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她是万万不想过以前那种苦日子了。
想起以前,林满秀不由得想起了林家村的大房和三房,以及早已经出嫁的大姐。
林满秀一边吃着豆腐丸子,一边说起老家的人。
“娘,你说大哥他们现在如何了?先前一直没有下雨,也不知道会后来下雨了没有?”
林满秀这话,林若蓝手上的动作不由得一顿。
“应该是没有下雨的,先前在路上我听行商说了。日子应该不太好过。”
林若蓝叹了一口气。
“你大哥他们我不怎么担心,倒是你二姐,我觉得悬得很。咱们走的时候,她那肚子已经很大了。现在算算日子,怕是要生了。”
大房和三房,她是不担心的。
还有女主在呢。
书里就是女主带着林家一家子逃荒来着。
具体什么情况,她没什么印象。
毕竟她只是看了开头就跑路了。其他的,实在是没看过。
话说回林家村。
林满月痛了大半天,终于在大晚上生下了宝贝儿子。
“大妹,是个带把的,恭喜你,可算称心如意了。”
孩子是李春杏帮忙接生的。
林家村村子里并没有稳婆,以前倒是有一个会点接生的婆婆。
可是自从去年那婆婆没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会接生的了。
加上现在外面闹着蝗灾,到处都乱糟糟的。
李春杏也不敢让自家丈夫出门寻人。
再说他们村子里大多数都是在自家田间地头生的,哪里就那么精贵。
索性直接让大妹在家自己生了。
林满月一听是个儿子,又哭又笑。
“儿子,儿子,我终于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那赵家的老妖婆天天骂我是不下蛋的母鸡,呵呵,我是会生儿子的,能生儿子!”
“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
李春杏:“……”
得。快高兴得疯了。
“行了,你在屋子里好好歇着。我去给你煮点吃的。”
李春杏开了自家的柜子,掏了两个鸡蛋出来。
给林满月煮了一碗糖水鸡蛋。
两个孩子闻见香味,闹着也要吃。
李春杏心疼自己的孩子,又拿了一个鸡蛋,冲了一碗红糖鸡蛋,分成两碗让两个孩子吃了。
家里总共就那么十个鸡蛋,以后还不知道日子怎么样呢。
省着点儿吃吧。
李春杏端着糖水鸡蛋过去给林满月吃。
林满月瞧见糖水鸡蛋,肚子里的馋虫立刻的勾了起来。
端过碗,顾不上烫,三下五除二就吃下了肚。
林满月的两个女儿在一边馋得直咽口水。
林满月放下碗,瞧见了两个女儿的可怜样儿。
“大嫂,多谢你了。”
至于女儿馋不馋的,林满月只当自己没看见。
“什么谢不谢的。”李春杏摆了摆手,“大妹,你现在有了儿子,以后是个什么打算?对了, 你自己买了鸡蛋这些吗?要是没有的话,你拿银子我去给你买。”
林满月的脸上还带着疲惫与苍白。
她可没准备什么鸡蛋肉的,以前她生前面两个孩子,婆婆是一点儿都没有准备。
见她生了女儿,那就更加抠门了。哪怕就是娘家送来的鸡蛋,也要被她克扣大半。
要不是她与婆婆闹,怕是连那一半都吃不上。
所以,林满月是没张罗鸡蛋这些的,就等着两个的妯娌送她吃呢。
以前娘家还没分家的时候,送的一份。
如今已经分家了。两家就有两份,两份鸡蛋,再加其他一些,也够她吃了。
林满月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大嫂,我还来不及张罗呢。”
“那你要吃几个?你说个数,我上隔壁去买,现在年成不好,你可要吃好一点,要不孩子不好养活。”
李春杏会这么说,那是因为她已经发现了林满月手里有银子。
要不先前还没生的时候,也不会偷摸割肉开小灶。
想来是手里有钱,才会想着给肚子里的孩子好好补一补。
林满月听见大嫂说孩子不好养活,面上闪过怒意。不过她很快就掩饰了过去。
“嫂子,我手里也没几个钱。你先帮我买二十个,我回头给你钱。”
李春杏倒也没有拒绝,因为她已经打算好了。
如果林满月不给银子,那这二十个鸡蛋,就是她的送生礼。
如果给了银子,自己再去凑鸡蛋。
如今家里还剩七个鸡蛋。她养了两只母鸡,现在干旱外加天气热,母鸡有时候隔个一两天才下蛋。
两只鸡加起来。运气好的时候,每天都有一个鸡蛋。
所以家里鸡蛋并不多。
不过若是先吃林满月自己买的,后面再吃她送的鸡蛋,她就不需要自己额外出去买了。
多少也能省一点铜板。
“大妹,现在鸡蛋是三文一个,你要二十个的话是六十文钱,你看要不要?”
林满月一愣,“大嫂,鸡蛋不是两文钱一个吗?你莫不是诓我?我家以前鸡蛋拿去镇上买,都是两文钱一个。”
李春杏有点生气,“我诓你做什么?你多久没去卖鸡蛋了?现在的外面粮食都涨了许多,鸡蛋自然也就涨价了。”
林满月有些讪讪的。
她不好意思说,婆婆已经大半年都没有让她卖鸡蛋了。
“对不住,是我错怪大嫂了。麻烦大嫂先帮买,回头我再给你银子。”
李春杏见林满月态度良好,她也就没怎么计较。
“行,那我先去张罗,你好好睡一觉养一养精神。”
多的,李春杏也不想与林满月说。
这个大妹,她一直都不喜欢。
她嫁进来好几年,家里什么情况早已经摸了个一清二楚。
林满秀听了,觉得十分有理。
以前一壶油,几乎可以吃个大半年,哪来的那么多油祸祸。
日子不过啦。
也就是现在家里发了几笔财,家里条件好了,娘才张罗吃得好一些。
“娘,现在的日子真好啊。”林满秀想起以前过的日子,下意识打了个哆嗦。
以前的日子,实在是太惨了。
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过了几个月的好日子,林满秀已经充分理解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她是万万不想过以前那种苦日子了。
想起以前,林满秀不由得想起了林家村的大房和三房,以及早已经出嫁的大姐。
林满秀一边吃着豆腐丸子,一边说起老家的人。
“娘,你说大哥他们现在如何了?先前一直没有下雨,也不知道会后来下雨了没有?”
林满秀这话,林若蓝手上的动作不由得一顿。
“应该是没有下雨的,先前在路上我听行商说了。日子应该不太好过。”
林若蓝叹了一口气。
“你大哥他们我不怎么担心,倒是你二姐,我觉得悬得很。咱们走的时候,她那肚子已经很大了。现在算算日子,怕是要生了。”
大房和三房,她是不担心的。
还有女主在呢。
书里就是女主带着林家一家子逃荒来着。
具体什么情况,她没什么印象。
毕竟她只是看了开头就跑路了。其他的,实在是没看过。
话说回林家村。
林满月痛了大半天,终于在大晚上生下了宝贝儿子。
“大妹,是个带把的,恭喜你,可算称心如意了。”
孩子是李春杏帮忙接生的。
林家村村子里并没有稳婆,以前倒是有一个会点接生的婆婆。
可是自从去年那婆婆没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会接生的了。
加上现在外面闹着蝗灾,到处都乱糟糟的。
李春杏也不敢让自家丈夫出门寻人。
再说他们村子里大多数都是在自家田间地头生的,哪里就那么精贵。
索性直接让大妹在家自己生了。
林满月一听是个儿子,又哭又笑。
“儿子,儿子,我终于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那赵家的老妖婆天天骂我是不下蛋的母鸡,呵呵,我是会生儿子的,能生儿子!”
“我有儿子了!我有儿子了!”
李春杏:“……”
得。快高兴得疯了。
“行了,你在屋子里好好歇着。我去给你煮点吃的。”
李春杏开了自家的柜子,掏了两个鸡蛋出来。
给林满月煮了一碗糖水鸡蛋。
两个孩子闻见香味,闹着也要吃。
李春杏心疼自己的孩子,又拿了一个鸡蛋,冲了一碗红糖鸡蛋,分成两碗让两个孩子吃了。
家里总共就那么十个鸡蛋,以后还不知道日子怎么样呢。
省着点儿吃吧。
李春杏端着糖水鸡蛋过去给林满月吃。
林满月瞧见糖水鸡蛋,肚子里的馋虫立刻的勾了起来。
端过碗,顾不上烫,三下五除二就吃下了肚。
林满月的两个女儿在一边馋得直咽口水。
林满月放下碗,瞧见了两个女儿的可怜样儿。
“大嫂,多谢你了。”
至于女儿馋不馋的,林满月只当自己没看见。
“什么谢不谢的。”李春杏摆了摆手,“大妹,你现在有了儿子,以后是个什么打算?对了, 你自己买了鸡蛋这些吗?要是没有的话,你拿银子我去给你买。”
林满月的脸上还带着疲惫与苍白。
她可没准备什么鸡蛋肉的,以前她生前面两个孩子,婆婆是一点儿都没有准备。
见她生了女儿,那就更加抠门了。哪怕就是娘家送来的鸡蛋,也要被她克扣大半。
要不是她与婆婆闹,怕是连那一半都吃不上。
所以,林满月是没张罗鸡蛋这些的,就等着两个的妯娌送她吃呢。
以前娘家还没分家的时候,送的一份。
如今已经分家了。两家就有两份,两份鸡蛋,再加其他一些,也够她吃了。
林满月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大嫂,我还来不及张罗呢。”
“那你要吃几个?你说个数,我上隔壁去买,现在年成不好,你可要吃好一点,要不孩子不好养活。”
李春杏会这么说,那是因为她已经发现了林满月手里有银子。
要不先前还没生的时候,也不会偷摸割肉开小灶。
想来是手里有钱,才会想着给肚子里的孩子好好补一补。
林满月听见大嫂说孩子不好养活,面上闪过怒意。不过她很快就掩饰了过去。
“嫂子,我手里也没几个钱。你先帮我买二十个,我回头给你钱。”
李春杏倒也没有拒绝,因为她已经打算好了。
如果林满月不给银子,那这二十个鸡蛋,就是她的送生礼。
如果给了银子,自己再去凑鸡蛋。
如今家里还剩七个鸡蛋。她养了两只母鸡,现在干旱外加天气热,母鸡有时候隔个一两天才下蛋。
两只鸡加起来。运气好的时候,每天都有一个鸡蛋。
所以家里鸡蛋并不多。
不过若是先吃林满月自己买的,后面再吃她送的鸡蛋,她就不需要自己额外出去买了。
多少也能省一点铜板。
“大妹,现在鸡蛋是三文一个,你要二十个的话是六十文钱,你看要不要?”
林满月一愣,“大嫂,鸡蛋不是两文钱一个吗?你莫不是诓我?我家以前鸡蛋拿去镇上买,都是两文钱一个。”
李春杏有点生气,“我诓你做什么?你多久没去卖鸡蛋了?现在的外面粮食都涨了许多,鸡蛋自然也就涨价了。”
林满月有些讪讪的。
她不好意思说,婆婆已经大半年都没有让她卖鸡蛋了。
“对不住,是我错怪大嫂了。麻烦大嫂先帮买,回头我再给你银子。”
李春杏见林满月态度良好,她也就没怎么计较。
“行,那我先去张罗,你好好睡一觉养一养精神。”
多的,李春杏也不想与林满月说。
这个大妹,她一直都不喜欢。
她嫁进来好几年,家里什么情况早已经摸了个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