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安排好这些事情以后,就回了前院,面上毫无表情。
但是刚一进书房,里面就响起了一阵打砸的声音,外面伺候的人,没有谁敢进去。
宫里的皇上也知道了此消息,只得叹息一声,但是胤禛的府邸连续生下两个身形有异的孩子。
这让康熙不得不重视,古人还是很迷信的,对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都很重视。
康熙这一次让萨满去了胤禛的贝勒府,胤禛这个人也比较迷信,对佛教也很信奉。
萨满在他的府里跳了一次大神,不论是胤禛还是康熙,询问原因。
萨满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因果循环,得此果,必得是种了什么样的因。
或许是之前他们害了福星,或者是做了什么惹的长生天不喜。
萨满说话总是神神叨叨的,但是康熙和胤禛都认为是之前柔则害得弘晖差一点没命。
越是身居高位,对一些事情越是迷信,康熙就请萨满看看弘晖的命格。
看了弘晖的八字,又见到了人,萨满对着弘晖说道:“你这命格,是披过星辰的。”
“长生天给你压了三重贵气,一重是胎里带的玉根,落地就比旁人重三分;二重是走在路上能踩住福气,三重最厉害,是有护法跟着,长生天保佑你。”
总而言之,就是弘晖的命格很贵重,康熙听完之后也很满意。
而且也自觉知道了柔则连着生了两个异子的原因。
不过康熙对弘晖一向都很满意,这个孩子也算是在他膝下长大。
从四岁起进宫读书,至今四年,勤勉非常,从小便苦读,甚至超越了尚书房的其他阿哥。
六岁开始,学骑射,武术,也从来都不喊累,便是在武力一道极有天赋的胤褆对他也多有夸赞。
这个孩子是真好,但是好像只有胤禛看不到他的好。
弘晖如今已经八岁了,胤禛见他的次数十个指头都用不了。
一想到此事,康熙就对胤禛很是不满,这么好的孩子,他也丝毫不在意。
不过,弘晖对康熙十分孝顺,在康熙眼里,弘晖甚至比当初的胤礽还要孝顺。
如今的康熙对胤礽已经有了一些忌惮,回想这么多年,都是他照顾胤礽,不像弘晖,知道自己对他好,便什么都想着自己,日日请安。
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在宫里的四年,弘晖除了刻苦读书,就是给康熙请安,陪康熙解闷儿。
弘晖唯一的乐趣,大概就是研究医术,康熙也以为是小时候的经历让弘晖觉得害怕,甚至还嘱咐了太医院好生教导弘晖。
弘晖在宫里的日子好过的很,他头上的长辈除了康熙就只有在慈宁宫的太后,不过他不用经常去慈宁宫。
永和宫的德嫔,康熙从未提起让他去请安,或许也是知道德嫔并不喜欢他。
如今又知道了他的命格贵重,康熙对他也多了两分重视,还让上书房的师傅给他加了些课业。
弘晖的人设立得很稳,整日就是读书习武,孝顺玛法。
一直到康熙四十六年,弘晖十岁,这些年他一直都住在养心殿,康熙有时间就会亲自教导他。
而胤禛到如今,府里妾室不少,但是都从未传出孕信,这两年他对弘晖也越发重视了。
至少,弘晖每旬放假回府,胤禛都会见他一面,询问一些功课。
弘晖对胤禛不甚亲切,但是一向都尊敬有加,让人挑不出错来。
有了弘晖在,即便宜修如今不得胤禛的宠爱,但是府里也没有人敢冒犯她。
就连柔则这些年,也听从乌拉那拉氏的话,对宜修多有拉拢。
从她生下第二胎之后,胤禛就赐了她一碗药,觉得她从此以后生育的可能。
柔则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而她能指望的,也只有跟她同出一脉的弘晖。
皇上没有下旨,胤禛也没有布置了她,但是她在府里,已经被架空了,只剩下一个嫡福晋的壳子了。
胤禛如今也只在初一、十五去一趟正院,维持柔则的体面。
其他的时候,就会去其他妾室房里,他他想要再有孩子,自然不会去一个不能再生的人的屋里,耽误时间。
柔则不止一次的后悔,当初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等到孩子生下来之后,再做决定。
她为了一个嫡长子的名头,对宜修的孩子动了手,这就结下了死仇。
即便如今弘晖还好好的,但也是他们母子二人拼了尽全力才挣得的一线生机。
胤禛解了宜修的禁足后,她便恢复了请安,这几年,请安时,不论柔则如何拉拢,宜修都不接招。
弘晖每旬回来,见完胤禛后,也会来正院给她请安。
她嫁妆不少,经常拿些好东西给弘晖,对他也很是关心,但弘晖对她的态度更是冷漠。
这若是放在以前,胤禛一定会站在她的这一边斥责弘晖。
今时不同往日,弘晖是胤禛唯一的子嗣,又得皇上看重,即便是胤禛自己,对弘晖说话时,也端的是慈父形象。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宫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大雪连着下了好几日,如今雪停了,天儿更冷了。
这个时候,弘晖研究了好几天,将蜂窝煤研究了出来。
也算是为人们解决了一大问题,蜂窝煤造价不高,普通老百姓也用得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大清冬日被冻死人的数量。
皇上得了蜂窝煤之后,很是高兴,快速的将蜂窝煤从京城开始实行到全国各地。
对弘晖也是大加赏赐,为他赐下了贝子的爵位。
康熙也知道弘晖和宜修相依为命,在弘晖立下这等大功时,对宜修也是有赏赐,珠宝,绸缎这些都不算什么。
康熙本来对柔则就很有意见,不满这个儿媳妇儿,如今还为宜修赐下了一个封号,贤。
宜修本就是胤禛的侧福晋,如今有了称号,膝下还有胤禛唯一的儿子,地位直逼嫡福晋。
弘晖如此争气,胤禛也终于再次踏进了春兰苑的院子里。
从春兰苑离开后,贝勒府的管家权就都交给了宜修。
但是刚一进书房,里面就响起了一阵打砸的声音,外面伺候的人,没有谁敢进去。
宫里的皇上也知道了此消息,只得叹息一声,但是胤禛的府邸连续生下两个身形有异的孩子。
这让康熙不得不重视,古人还是很迷信的,对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都很重视。
康熙这一次让萨满去了胤禛的贝勒府,胤禛这个人也比较迷信,对佛教也很信奉。
萨满在他的府里跳了一次大神,不论是胤禛还是康熙,询问原因。
萨满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因果循环,得此果,必得是种了什么样的因。
或许是之前他们害了福星,或者是做了什么惹的长生天不喜。
萨满说话总是神神叨叨的,但是康熙和胤禛都认为是之前柔则害得弘晖差一点没命。
越是身居高位,对一些事情越是迷信,康熙就请萨满看看弘晖的命格。
看了弘晖的八字,又见到了人,萨满对着弘晖说道:“你这命格,是披过星辰的。”
“长生天给你压了三重贵气,一重是胎里带的玉根,落地就比旁人重三分;二重是走在路上能踩住福气,三重最厉害,是有护法跟着,长生天保佑你。”
总而言之,就是弘晖的命格很贵重,康熙听完之后也很满意。
而且也自觉知道了柔则连着生了两个异子的原因。
不过康熙对弘晖一向都很满意,这个孩子也算是在他膝下长大。
从四岁起进宫读书,至今四年,勤勉非常,从小便苦读,甚至超越了尚书房的其他阿哥。
六岁开始,学骑射,武术,也从来都不喊累,便是在武力一道极有天赋的胤褆对他也多有夸赞。
这个孩子是真好,但是好像只有胤禛看不到他的好。
弘晖如今已经八岁了,胤禛见他的次数十个指头都用不了。
一想到此事,康熙就对胤禛很是不满,这么好的孩子,他也丝毫不在意。
不过,弘晖对康熙十分孝顺,在康熙眼里,弘晖甚至比当初的胤礽还要孝顺。
如今的康熙对胤礽已经有了一些忌惮,回想这么多年,都是他照顾胤礽,不像弘晖,知道自己对他好,便什么都想着自己,日日请安。
感情都是培养出来的,在宫里的四年,弘晖除了刻苦读书,就是给康熙请安,陪康熙解闷儿。
弘晖唯一的乐趣,大概就是研究医术,康熙也以为是小时候的经历让弘晖觉得害怕,甚至还嘱咐了太医院好生教导弘晖。
弘晖在宫里的日子好过的很,他头上的长辈除了康熙就只有在慈宁宫的太后,不过他不用经常去慈宁宫。
永和宫的德嫔,康熙从未提起让他去请安,或许也是知道德嫔并不喜欢他。
如今又知道了他的命格贵重,康熙对他也多了两分重视,还让上书房的师傅给他加了些课业。
弘晖的人设立得很稳,整日就是读书习武,孝顺玛法。
一直到康熙四十六年,弘晖十岁,这些年他一直都住在养心殿,康熙有时间就会亲自教导他。
而胤禛到如今,府里妾室不少,但是都从未传出孕信,这两年他对弘晖也越发重视了。
至少,弘晖每旬放假回府,胤禛都会见他一面,询问一些功课。
弘晖对胤禛不甚亲切,但是一向都尊敬有加,让人挑不出错来。
有了弘晖在,即便宜修如今不得胤禛的宠爱,但是府里也没有人敢冒犯她。
就连柔则这些年,也听从乌拉那拉氏的话,对宜修多有拉拢。
从她生下第二胎之后,胤禛就赐了她一碗药,觉得她从此以后生育的可能。
柔则这辈子都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了,而她能指望的,也只有跟她同出一脉的弘晖。
皇上没有下旨,胤禛也没有布置了她,但是她在府里,已经被架空了,只剩下一个嫡福晋的壳子了。
胤禛如今也只在初一、十五去一趟正院,维持柔则的体面。
其他的时候,就会去其他妾室房里,他他想要再有孩子,自然不会去一个不能再生的人的屋里,耽误时间。
柔则不止一次的后悔,当初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等到孩子生下来之后,再做决定。
她为了一个嫡长子的名头,对宜修的孩子动了手,这就结下了死仇。
即便如今弘晖还好好的,但也是他们母子二人拼了尽全力才挣得的一线生机。
胤禛解了宜修的禁足后,她便恢复了请安,这几年,请安时,不论柔则如何拉拢,宜修都不接招。
弘晖每旬回来,见完胤禛后,也会来正院给她请安。
她嫁妆不少,经常拿些好东西给弘晖,对他也很是关心,但弘晖对她的态度更是冷漠。
这若是放在以前,胤禛一定会站在她的这一边斥责弘晖。
今时不同往日,弘晖是胤禛唯一的子嗣,又得皇上看重,即便是胤禛自己,对弘晖说话时,也端的是慈父形象。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宫里的日子也不好过,大雪连着下了好几日,如今雪停了,天儿更冷了。
这个时候,弘晖研究了好几天,将蜂窝煤研究了出来。
也算是为人们解决了一大问题,蜂窝煤造价不高,普通老百姓也用得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大清冬日被冻死人的数量。
皇上得了蜂窝煤之后,很是高兴,快速的将蜂窝煤从京城开始实行到全国各地。
对弘晖也是大加赏赐,为他赐下了贝子的爵位。
康熙也知道弘晖和宜修相依为命,在弘晖立下这等大功时,对宜修也是有赏赐,珠宝,绸缎这些都不算什么。
康熙本来对柔则就很有意见,不满这个儿媳妇儿,如今还为宜修赐下了一个封号,贤。
宜修本就是胤禛的侧福晋,如今有了称号,膝下还有胤禛唯一的儿子,地位直逼嫡福晋。
弘晖如此争气,胤禛也终于再次踏进了春兰苑的院子里。
从春兰苑离开后,贝勒府的管家权就都交给了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