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走后,宜修喜极而泣,不是为了胤禛来,而是为了弘晖。
宜修:“剪秋,我们的好日子如今就要来了。”
剪秋:“是,福晋,咱们阿哥争气。”
宜修:“都是因为我这个额娘不中用,我的弘晖才需要如此拼命。”
“如今他才十岁,便已经为我们母子挣来了前程,皇上钦赐了他贝子的爵位。”
剪秋:“有贝子爷在,福晋您的福气还长着呢。”
宜修:“正院那位怕是要坐不住了吧。”
剪秋:“如今福晋您才是这后院的主子,嫡福晋如今剩的不过是个空壳子。”
宜修:“呵,你当管家能是什么好差事?日后府里若是有什么问题,怕是都要找本福晋的麻烦。”
剪秋:“那福晋的意思是?”
宜修:“马上就到年底了,本福晋的身子一向都不好,怕是顾不过来。”
剪秋:“是啊,齐庶福晋一直管的好好的,如今怕是巴不得福晋管不了呢。”
宜修:“她啊,还是看不清。”
胤禛其实挺有钱的,他的私库里有孝懿皇后就给他的东西,只是他不拿出来。
府里平日里的花费都是他的俸禄,还有底下的一些孝敬。
胤禛手下的人不善经营 ,手里的铺子入项都不多,而且他也为了自己的人设,并没有大张旗鼓做生意。
府里平时靠这些只能是吃饱,但是妻妾们想要过的好点儿,那就需要自己出银子。
或者就是要得了胤禛的宠爱,私下里胤禛或许给些贴补。
最初,这府里都是宜修管着,对这些事情都门儿清,那个时候他深爱胤禛,有时还自己贴补一些。
如今早就没了感情,她有着府里最大的仪仗——弘晖,自然不愿意在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这些年来,春兰苑的份例从来没有短缺,即便胤禛这些年都没有踏进这个院子,但是逢年过节的赏赐从来都没有少过。
弘晖还小的时候,底下的奴才可能还会阳奉阴违,但是如今,不论弘晖有没有爵位,只眼看着胤禛没有其他的子嗣。
若那些奴才还分不清谁是大小王,那怕是也活不长了。
没过两天,春兰苑就请了太医,宜修就把管家权给他推了回去。
胤禛只当是这些年宜修的身体都不好,也没再多说什么,将管家权还是给了齐月宾,但是也提醒她,给春兰苑的份例再加两成。
齐月宾自然答应,她是聪明有脑子的,但是她如今把管家权看成是胤禛对她的感情,所以她想紧紧的握在手上。
更何况,从柔则第一次生子之后,这管家权就一直在她手里,她早就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东西了。
如今的齐月宾倒是和当初的宜修有些像,对胤禛有感情,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在胤禛的面前展现她们的有用,这样,才不会被胤禛抛弃。
她们都是一样,打着深情的幌子,在胤禛那里谋求地位和权利。
只有胤禛自己看不清,他以为自己有多受人喜欢,他以为柔则情深,实际上他在柔则那都不算备选,甚至只是个没法子后的妥协。
在他的世界里,对他真情实感的只有过一个年世兰,但最后也被他害得不得善终。
胤禛自诩自己看清了柔则的真面目,但是还没有警醒,他还觉得后院的这些女人不会翻出什么浪,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除夕前,尚书房放假,他便回了贝勒府,刚到门口,就看见苏培盛在门口等着他:“给阿哥请安,阿哥,主子爷在前院等着您呢。”
弘晖:“嗯,赵禾去给额娘说一声,爷一会儿回去。”
说完就直接往正院走去,苏培盛在后面跟着,心里不住的叫苦,大阿哥这几年虽然在主子爷面前尊敬有加,但是他们底下的奴才可是从来得不着人家的好脸色。
就这态度,这就证明,当年的大阿哥已经记事了,否则不会如此态度,但是说句不好听的,就他们爷跟大阿哥的关系,若是他有幸活到那个时候,估计还不如死了痛苦呢。
这几年,主子爷想跟大阿哥缓解关系,一个孝字压着,大阿哥的确是恭敬有加,但看着不像父子,甚至还不如亲近一点的君臣。
也只有胤禛自己不觉得,他没有养过孩子,康熙对他也不亲近,也没有其他的子嗣做对比,他没有感觉到弘晖跟他的疏离。
他以为所有的父子也都该是这样的,所以也没有仔细深究过,他跟弘晖也就是这一两年见面多了起来,也的确不熟悉,只是多了询问功课,多了些赏赐。
到了前院,弘晖收敛起眼底的厌恶,走了进去:“给阿玛请安。”
胤禛:“起来吧。”
弘晖:“谢阿玛。”
胤禛:“如今尚书房学到哪里了?”
弘晖:“尚在学习四书五经,如今也开始学习策论了。”
胤禛:“嗯,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来问阿玛。”
弘晖:“是,皇玛法也时常询问功课,为我解惑。”
胤禛:“嗯,你得你皇玛法看中是好事,只是也不可恃宠而骄,为府里惹麻烦。”
弘晖:“是。”
胤禛:“你如今年纪也不小 ,也不能一直住在春兰苑,东面有两个院子,我让人重新修缮了一番,日后就搬到那住吧。”
弘晖:“是,多谢阿玛。”
胤禛话少,弘晖比他的话还少,说完正事,父子两也没什么好说的,弘晖就回了春兰苑,去见见宜修。
弘晖深知宜修就是个野心勃勃的女子,她的野心总是藏在情感中,然后向他人再索取。
所以,他对宜修一直都是不近不远的态度,这也得益于他被康熙留在了宫中。
不时常见面,自然感情不深,他知道宜修当初为了他舍弃了胤禛。
所以他对宜修很是孝顺,但他不会让宜修,用所谓的母子之情绑架他。
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宜修的想法,将来老老实实的开心养老,千万别再多做什么其他的事情。
眼看着胤禛对宜修的态度有了回暖,乌拉那拉氏对她也多有拉拢。
宜修:“剪秋,我们的好日子如今就要来了。”
剪秋:“是,福晋,咱们阿哥争气。”
宜修:“都是因为我这个额娘不中用,我的弘晖才需要如此拼命。”
“如今他才十岁,便已经为我们母子挣来了前程,皇上钦赐了他贝子的爵位。”
剪秋:“有贝子爷在,福晋您的福气还长着呢。”
宜修:“正院那位怕是要坐不住了吧。”
剪秋:“如今福晋您才是这后院的主子,嫡福晋如今剩的不过是个空壳子。”
宜修:“呵,你当管家能是什么好差事?日后府里若是有什么问题,怕是都要找本福晋的麻烦。”
剪秋:“那福晋的意思是?”
宜修:“马上就到年底了,本福晋的身子一向都不好,怕是顾不过来。”
剪秋:“是啊,齐庶福晋一直管的好好的,如今怕是巴不得福晋管不了呢。”
宜修:“她啊,还是看不清。”
胤禛其实挺有钱的,他的私库里有孝懿皇后就给他的东西,只是他不拿出来。
府里平日里的花费都是他的俸禄,还有底下的一些孝敬。
胤禛手下的人不善经营 ,手里的铺子入项都不多,而且他也为了自己的人设,并没有大张旗鼓做生意。
府里平时靠这些只能是吃饱,但是妻妾们想要过的好点儿,那就需要自己出银子。
或者就是要得了胤禛的宠爱,私下里胤禛或许给些贴补。
最初,这府里都是宜修管着,对这些事情都门儿清,那个时候他深爱胤禛,有时还自己贴补一些。
如今早就没了感情,她有着府里最大的仪仗——弘晖,自然不愿意在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这些年来,春兰苑的份例从来没有短缺,即便胤禛这些年都没有踏进这个院子,但是逢年过节的赏赐从来都没有少过。
弘晖还小的时候,底下的奴才可能还会阳奉阴违,但是如今,不论弘晖有没有爵位,只眼看着胤禛没有其他的子嗣。
若那些奴才还分不清谁是大小王,那怕是也活不长了。
没过两天,春兰苑就请了太医,宜修就把管家权给他推了回去。
胤禛只当是这些年宜修的身体都不好,也没再多说什么,将管家权还是给了齐月宾,但是也提醒她,给春兰苑的份例再加两成。
齐月宾自然答应,她是聪明有脑子的,但是她如今把管家权看成是胤禛对她的感情,所以她想紧紧的握在手上。
更何况,从柔则第一次生子之后,这管家权就一直在她手里,她早就把它当做是自己的东西了。
如今的齐月宾倒是和当初的宜修有些像,对胤禛有感情,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在胤禛的面前展现她们的有用,这样,才不会被胤禛抛弃。
她们都是一样,打着深情的幌子,在胤禛那里谋求地位和权利。
只有胤禛自己看不清,他以为自己有多受人喜欢,他以为柔则情深,实际上他在柔则那都不算备选,甚至只是个没法子后的妥协。
在他的世界里,对他真情实感的只有过一个年世兰,但最后也被他害得不得善终。
胤禛自诩自己看清了柔则的真面目,但是还没有警醒,他还觉得后院的这些女人不会翻出什么浪,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除夕前,尚书房放假,他便回了贝勒府,刚到门口,就看见苏培盛在门口等着他:“给阿哥请安,阿哥,主子爷在前院等着您呢。”
弘晖:“嗯,赵禾去给额娘说一声,爷一会儿回去。”
说完就直接往正院走去,苏培盛在后面跟着,心里不住的叫苦,大阿哥这几年虽然在主子爷面前尊敬有加,但是他们底下的奴才可是从来得不着人家的好脸色。
就这态度,这就证明,当年的大阿哥已经记事了,否则不会如此态度,但是说句不好听的,就他们爷跟大阿哥的关系,若是他有幸活到那个时候,估计还不如死了痛苦呢。
这几年,主子爷想跟大阿哥缓解关系,一个孝字压着,大阿哥的确是恭敬有加,但看着不像父子,甚至还不如亲近一点的君臣。
也只有胤禛自己不觉得,他没有养过孩子,康熙对他也不亲近,也没有其他的子嗣做对比,他没有感觉到弘晖跟他的疏离。
他以为所有的父子也都该是这样的,所以也没有仔细深究过,他跟弘晖也就是这一两年见面多了起来,也的确不熟悉,只是多了询问功课,多了些赏赐。
到了前院,弘晖收敛起眼底的厌恶,走了进去:“给阿玛请安。”
胤禛:“起来吧。”
弘晖:“谢阿玛。”
胤禛:“如今尚书房学到哪里了?”
弘晖:“尚在学习四书五经,如今也开始学习策论了。”
胤禛:“嗯,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来问阿玛。”
弘晖:“是,皇玛法也时常询问功课,为我解惑。”
胤禛:“嗯,你得你皇玛法看中是好事,只是也不可恃宠而骄,为府里惹麻烦。”
弘晖:“是。”
胤禛:“你如今年纪也不小 ,也不能一直住在春兰苑,东面有两个院子,我让人重新修缮了一番,日后就搬到那住吧。”
弘晖:“是,多谢阿玛。”
胤禛话少,弘晖比他的话还少,说完正事,父子两也没什么好说的,弘晖就回了春兰苑,去见见宜修。
弘晖深知宜修就是个野心勃勃的女子,她的野心总是藏在情感中,然后向他人再索取。
所以,他对宜修一直都是不近不远的态度,这也得益于他被康熙留在了宫中。
不时常见面,自然感情不深,他知道宜修当初为了他舍弃了胤禛。
所以他对宜修很是孝顺,但他不会让宜修,用所谓的母子之情绑架他。
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宜修的想法,将来老老实实的开心养老,千万别再多做什么其他的事情。
眼看着胤禛对宜修的态度有了回暖,乌拉那拉氏对她也多有拉拢。